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说课.ppt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A)说课汇报电力电子课程组电气自动化技术,48学时,六大课题,授课对象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2年级学生,课程实施与保障,2,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说课纲要,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方法与手段,课程特色,课程展望,1.1 课程定位1.2 衔接课程1.3 课程目标1.4 课程开发思路,1.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置,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能够胜任长三角地区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的销售、跟单、客服等岗位,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等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1.1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课程定位,1.1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课程定位,电气自动化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电气产品加工与检测,电气产品安装、运行及维护,电气产品的生产管理与设备改造升级,电气设备销售及服务,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电力电子应用技术,1.1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课程定位,电气产品安装、运行及维护,1.2 前后衔接课程,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前导课程,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调速系统的调试与检修,变频技术,顶岗实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后续课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1.3 课程目标,1)具备正确选用电力电子器件的能力;2)培养学生电力电子系统分析和调试的 能力电气布局图,电气接线图,并按图调试;3)具备普通电气设备故障排除的能力;4)依据简单控制要求,设计改造电路的 能力。,能力目标,能力目标,1.3 课程目标,1)掌握常见电力电子器件的特性、参数、使用;掌握电力电子变换电路的原理及应用。2)掌握电气原理图、电气布局图、电气 接线图识图、绘图要领。3)熟记并理解电气设备常见电气故障的 故障现象、故障排除方法。4)掌握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环节的工作原 理。,能力目标,知识目标,1.3 课程目标,1)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能够自 觉按规程操作;2)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能够自 觉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3)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主动适 应团队工作要求。4)具有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根据市场调研的岗位要求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不是仅仅一本教材。,1)以就业市场调研为基础,以职业为导向;,1.4 课程开发思路,1)以就业市场调研为基础,以职业为导向;,本团队下企业锻炼所获得的实际工作经验;,与企业人士的沟通。,1.4 课程开发思路,宝菱重工崔专家,1)以就业市场调研为基础,以职业为导向;,1.4 课程开发思路,调研结果:电气、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技能主要集中于:能够识图、读图、画图;能够利用设备的随机资料排除故障;电气设备简单改造、升级;电气系统的调试、安装与检修。,2)以长江三角洲地区装备制造业为背景设计教学载体(学习性工作任务);,长江三角洲十大制造门类,1.4 课程开发思路,3)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共4个):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工控机的操作、编程技术数控机床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技术机床电气故障排除,电气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1.4 课程开发思路,典型工作任务归纳,4)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实训为手段,达到“教、学、做”一体化;,15,50,35,1.4 课程开发思路,2.1 教学内容选取2.2 课程教学情景创设2.3 教学整体设计2.4 课程的重点与难点,2.教学内容,1)源于真实,能够呈现长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业的工作内容和形式。2)在装备制造业中这些任务最典型、被广泛使用到。3)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即计划、实施和工作成果的检查与评价,易于转换成学习性的工作任务。4)学生能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获得课程相关专业知识。5)参考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 融合教学内容,2.1 教学内容选取依据,直流调速装置,电风扇无级调速器,调光灯,三大能力,开关电源,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变频器,核心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教学情景一,教学情景三,教学情景四,教学情景五,教学情景六,教学情景二,六大课题,2.2课程教学情景创设,教学情景,2.3 教学整体设计,课程总体设计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使得学生从“小项目”得到“大道理”,能把已掌握的知识应用到自动化专业面向的岗位上,于此同时能够安全正确操作。在此基础上加强前导(或并行)课程相互运用内容,小组成员之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对课程不同任务进行设计,从而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在此之间锻炼了同学的团队精神。,小项目,大道理,知识应用,正确操作,2.3 教学整体设计,2.3 教学整体设计,返回,2.3 教学整体设计,可控开关为例掌握有关晶闸管的知识,根据以上掌握的知识完成调光灯的设计,懂理论,能操作,会应用,2.4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课程的重点与难点,3.教学方法与手段,3 教学方法与手段,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课程组组织学生到常林股份现场教学,3 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保证课程有效完成培养目标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课程组老师经常下企业调研,图为课程组俞老师带领学生去宝菱重工现场教学。,3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情境5,任务5-1为例),感知,学习,应用,总结,提高,对照标准检查,整理技术文件,评价,3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情境5,任务5-1为例),1)感知:使用专业软件演示感应加热设备的熔炼、淬火、热处理、热变形等加工现场。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把学生从原来的“要我学”心态转为“我要学”心态。展示任务完成后的效果,调动学生的兴趣;示范教学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3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情境5,任务5-1为例),2)学习:可将感应加热设备原理分成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又分为整流触发部分、调节器部分、逆变部分、启动部分)两大模块,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3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情境5,任务5-1为例),3)应用:让学生分析不同型号的感应加热设备(即输出频率和功率不同),原理上该如何实现;额定输出电压、电流该如何整定;调试过程中如出现整流电路没有输出电压、逆变不起振等问题该如何解决。,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3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情境5,任务5-1为例),4)总结:将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纳,把对理论的片面认识变成全面掌握,把对电力电子技术在感应加热方面的应用上升到电力电子技术的整个应用领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3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情境5,任务5-1为例),5)提高:将任务驱动式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完全融合,通晓一方面岗位对电力电子技术能力的要求,并对一个系统的技能具备全面的能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工作岗位的布置 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从实践中学习,与理论更多地融合,3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情境5,任务5-1为例),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6)评价,实操过程性考30%,项目综合(含理论)考核40%,平时考核30%,附:项目考核评分表,4.教学实施保障,4 课程实施保障,保障一: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构成:本校教师 5人(可将教学活动延伸至课下)其他高校兼职教师 1人(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企业兼职教师 2人(具有丰富的设计工作经验),坚持教师示范: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的实践性决定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同时还必须具备实践示范能力。坚持因材施教:承认学生主客观的差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通过学习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坚持现代化教学手段,保障二:校内外教学设施校内,4 课程实施保障,校内外教学设施校外,4 课程实施保障,保障三:教学资源与硬件环境,图 书 学院图书馆、系部图书室 网 络 校内、校外网站 硬件环境 系部实验实训室 企业资源 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专家 其 他 大学城六所高校资源共享平台,4 课程实施保障,5.课程特色,双证融通 工学结合任务引领 立体化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1.双证融通 工学结合,5.2 课程特色,2.任务引领 立体化教学,5.2 课程特色,3.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5.2 课程特色,3)加强课程组之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