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指南.ppt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评估要点,建设项目环评大纲和环境影响报告书是两份主要的文件,集中体现环境工作的水平,也是评估的主要对象。建设项目环评的技术评估内容繁杂、范围广泛,很难罗列全面。下面所列仅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主要评估内容之摘要表述,不是环评大纲或报告书的全面评估。1.工程概况环评要求:工程概况清楚。评估要点:(1)全部工程组成:主体工程、配套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连带工程;,(2)包括工程全过程活动:勘探设计期、施工建设期、营运期、退役期;(3)包括全部工程活动方式:施工方式、运行方式、管理方式;(4)主要工程(点、段)清楚:点位、规模、组成、建设方式等。,2.环境概况环评要求:环境概况清楚。评价要点:(1)自然环境基本状况明确,极端自然环境条件清楚;(2)生态系统类型、基本组成和分布清楚;(3)区域自然资源及利用情况基本清楚;(4)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清楚,尤其主要自然灾害清楚;(5)敏感目标或主要保护目标明确;(6)地域特点鲜明。,3.内容全面性环评要求:内容全面。评估要点:(1)所有影响因素活动(开发建设活动)的时、空和内容纳入分析;(2)所有影响受体(生态系统与因子、资源、敏感目标)纳入分析;(3)所有影响(直接的、间接的)都纳入分析;(4)包含全过程;从前期工作追述,至后期生态监测与管理。,4.评价范围环评要求:评价范围确定合理。评估要点:(1)必须包括全部影响因子(建设项目的全部时空范围);(2)必须包含全部影响受体和阐明生态过程;(3)包括全过程的影响范围;(4)包括所有影响:直接的、间接的;(5)防止过大(讲远不讲近)或过小(只限征地范围)。,5.评价等级评价要求:根据评价工作复杂程度,确定合理的评价工作等级。评估要点:(1)范围大小: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考察影响范围;(2)影响性质:按生态环境功能可否恢复考察影响可逆与否,不可逆的影响应取高级别评价;考察是否累积性影响,若是,亦应详细评价;(3)环境敏感性:影响到敏感保护目标,要提升评价等级;(4)影响程度:生态系统重要性受影响人群多少,环境经济损失,资源影响大小。,6.重点内容评价要求:突出重点,阐明主要环境影响。评估要点:(1)敏感保护目标:识别明确、现状清楚、影响明确、措施到位;(2)主要工程:分布点位(段)明确,规模及运作方式明确,影响作用和环保措施明确;(3)环评工作要求重点得到体现,7.与规划关系的论证与评估环评要求:根据规划开展环评,论证与规划的协调关系。评估要点:(1)分辨规划类别,明确应遵守的与应阐明的;(2)考察规划调查是否全面,特别应包括所有有关生态保护的规划;(3)判别与规划协调:是否符合城市或区域总体发展目标,是否符合规划区环境功能,是否影响重要的规划保护目标,是否导致规划修改或区域可持续发展;(4)项目自身目标的可达性及是否可持续发展;(5)上述问题是否阐述清楚。,8.选址选线环境合理性环评要求:进行选址选线环境合理性(可行性)论证。评估要点:(1)与规划协调:符合规划目标、符合功能区划(或功能不降低);(2)景观影响:不置于敏感景观点,不影响重要要景观,不影响风景名胜区;(3)资源影响:不影响重要资源或造成重大的资源损失;(4)安全性:不置于环境风险大的点、段(位)上或不造成自然灾害;(5)敏感目标:不影响法定的或科学评价认定的重要保护目标;(6)生态影响:不造成重要生态系统不可修复的损失:不造成物种和重要栖息地损失;(7)生态环境功能:不造成不可逆的(不可恢复的)生态功能损失;(8)战略性:不造成不良战略性影响。,9.“三场”环境合理性环评要求:进行“三场”(取土场、弃渣场、采石场)设置的环境合理性论证。评估要点:(1)是否影响重要资源,应不破坏基本农田、特产地等;(2)是否置于敏感景观点:视频高处、视角大处、景观节点、特色景观;(3)是否置于环境风险地段;勿置于崩塌、滑坡、泥石流处,勿置于洪道、风道等环境不稳定处;(4)是否影响环境敏感目标:不要影响敏感目标;(5)是否易于恢复利用:景观恢复、植被恢复、土地恢复利用等;(6)运输通道是否穿越不宜穿越地区,如城区、集中居民区、学校等。,10.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选择评价要求:评价因子选择正确。评估要点:(1)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应选择不同的评价因子和方法;(2)不同生态层次的评价,应选择相应的评价因子;(3)生态资源影响评价,采用资源部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4)生态环境问题的评价,采用相应管理部门的部颁规范;(5)敏感目标的评价、按性质、规划目标、功能分区等确定评价因子;(6)生态环境功能评价,按相关内容选择评价因子,按经济评价指标进行价值衡量;(7)评价因子的选择随评价方法而异,评估基准亦因之不同。,1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选择评价要求: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评估要点:(1)针对评价对象和评价的问题选择评价方法;(2)评价方法的需要,提出管理措施和相关问题处理建议;(3)环保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措施能覆盖从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建设到营运的全过程;(5)措施具有针对性,即环保措施落实到主要工程和工程的主要点、段,时段:针对具体环境特点和具体保护目标(科学合理);措施具有可行性,即技术可行,经济可行,管理可及。,12环评大纲总体评估环评大纲应完成如下工作:(1)环评技术工作总体设计;确定整个环评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和做到什么程度。(2)初步环评与决策:阐明环境与工程概况,进行第一次正式环境影响识别和初步(第一次)评价,回顾评价前期工程进展(勘探),对选址选线等重大问题进行论证和提出决策建议。(3)公告与协调:宣布该建设项目环评正式开始;知会有关地方和行业管理部门,进行工作协调;建设单位启动和参与建设项目环保(以环评为主)工作;宣讲环保政策、法规;知会公众、促进公众参与。,13绿化方案建议环评要求:编制绿化方案建议。绿化应对植被(或生物量)有足量补偿;方案应切实可行。评估要点:(1)方案应具备:目标、指标;立地条件;实施方法、步骤;保障措施与管理。(2)目标与指标:植被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或绿化面积、绿化指标;生物量:实施项目前后的对比,应有增无减。(3)立地条件:土地(面积与分布)、土壤、水分,已具备条件和待解决问题。(4)实施步骤与方法:最适合物种(地方种优先)与结构(乔、灌、草结合);实施顺序、技术方法、完成时间;经营方式;预期效益(覆盖率、生物量);(5)保障措施:质量要求与质量监控措施:投资(投资额与投资人)及纳入预算;(6)管理:管理机构、制度、人员及技术培训;监督检查:权力机关、检查程序。,14施工期监控计划环评要求:编制施工期环境监控计划,实施施工的环境管理。评估要点:按环境监理要求执行。1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环评要求:环保措施要有针对性、可实施性、有效性、可行性。评估要点:(1)是否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保方针;预防:选址选线合理建议,工程设计采用先进技术,施工组织管理制度齐备,否决不合理的方案;(2)是否体现法规的严肃性:无不合法问题存在,按法规要求提出法定保护目标的保护措施;(3)所提环保措施可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明确建设者(业主)的环境责任及应采取的环保措施;提出工程设计的环保要求,并提供一定科学信息和建议;满足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管理的需要,提出管理措施和相关问题处理建议;(4)环保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措施能覆盖从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建设到营运的全过程;(5)措施具有针对性,即环保措施落实到主要工程和工程的主要点、段,时段:针对具体观景特点和具体保护目标(科学合理);措施具有可行性,即技术可行,经济可行,管理可行。,矿业及石油天然气项目基本要求:生态保护、污染控制、区域可持续发展,三种影响评价。开发规划矿业或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布;开发规划、布局、结构及项目分解;区域社会经济总体规划或趋势预测。区域生态环境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组成、特点、状况?区域资源赋存、开发状况?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势与限制条件?区域生态问题及自然灾害区域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保护与建设植被保护与绿化建设方案(新生态系统设计与建造)河流水系、湖泊保护;水土流失及土地复垦;景观影响、保护与建设;敏感保护目标。污染及其生态效应水污染(矿井水、油井水、加工废水)及防治措施;空气污染(烟囱、作业场、尾矿场、弃渣(土)厂)及防治;固废污染(生产的、生活的)及防治;污染的生态效应:水污染与水(河、湖)生态系统;空气污染与人群健康、农作物等;固废污染与地下水、人群、作物等;,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城市化发展趋势及其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分析;区域自然灾害及防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承载力(尤其主要缺陷资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功能需求;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及产业布局环境合理性(功能分区);开发方案合理性分析。,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中关于矿山开采类项目的评价评估要点:评价范畴矿产开采工程建设项目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各种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开采。评价范围2、3级项目以界定矿区及其周边5KM范围及有关水域为主:1级项目要从生态完整性的角度出发,凡是由于矿产开采直接和间接引发生态影响问题的区域均应进行评价。评价重点油田开采的评价重点钻井阶段:由子井场占地改变了土地利用格局而引发的景观生态环境改变和动、植物物种生存和移动等问题;由于机械噪声对人类和动物生存的影响问题;钻井对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人体健康问题。井下作业阶段:长时间的井下作业带来的区域环境问题,包括地上铺助工作和场地带来的生态影响。开采、原油集输和储运阶段:除与a、b相同的内容以外,长距离的输油及其中间设施的运转,对区域环境中动、植物物种移动的影响,对地下潜流和地表径流的影响、对土地生产能力的影响等。事故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固体矿产开采的评价重点剥土改变了土地利用现状及引发的景观生态和物种生存问题;露采破坏地表应力引起滑坡、泥石流崩塌,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坑采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或塌陷,进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坑采改变地应力,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进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废石(含矸石)堆放,进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移民问题。保护与恢复措施成果本类型项目要提交生态影响评价报告篇章级项目要提交项目地理位置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工程现状布设图和关键评价因子评价成果图;2级项目植被类型分布图、资源分布图等基础图件和主要评价因子评价成果图;1级项目在完成上述图件之后,要提交生环境质量现状图,地质灾害及其分布图(现状和预测),珍惜濒危动植物资源分布图,荒漠化或土壤侵蚀分布图,充分应用高新技术手段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并提交相应成果。,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方案具体内容:1总则1.1编制依据;1.2编制的目的及意义;1.3主要方法;1.4技术路线。2区域环境概况2.1地形地貌;2.2气候;2.3地质构造;2.4地表水;2.5地下水;2.6土壤;2.7植被;2.8社会经济状况。3 XXX生态环境现状3.1项目概况;3.2矿区生态环境现状;3.3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重点的确定。4 XXX生态恢复治理方案4.1编制原则;4.2 矿区生态治理方案。5生态治理所选植物种类及特性5.1草本植物;5.2藤本植物;5.3乔木;5.4灌木。6XXX生态治理方案可行性论6.1工程防护可行性论证;6.2植物种类选择可行性论证;6.3整体方案的可行性论证;7生态治理方案投资估算8生态治理方案实施计划和程序8.1生态治理方案实施计划;8.2生态治理方案实施程序。9生态治理管理9.1管理的目的;9.2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