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定.ppt
一、回眸历史: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二、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三、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四、边做边学:,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第一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必修1,一、细胞学说,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内容:,意义:,使动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上,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地位:,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生物必修1,建立者:,施莱登和施旺等。,例、细胞学说揭示了()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 细胞为什么产生新细胞 D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B,二、光学显微镜:,目镜,粗准焦螺旋,镜筒,细准焦螺旋,转换器,物镜,镜臂,聚光器(光圈),反光镜,镜座,(一)、构造:,载物台,(二)显微镜的使用,1、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的步骤:,先用低倍镜找到所要观察的部位,移动装片,把要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装片的移动,装片怎么移?,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否则易压碎玻片和损坏物镜,装片移动方向: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载玻片上是偏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右上方移动,即物像位于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即“同向移动”原则。,退回 8,例、在低倍镜下,如果一个细胞偏向视野的右前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A 左前方 B 右前方 C 左后方 D 右后方,B,2、成像特点:,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上 P,实物,物像,?,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是指物像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2)总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3)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则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若视野中充满细胞,计算时应考虑面积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如H1;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装片距离越远,如H2。(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4目镜与物镜的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在一台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一组是()A.目镜(15)和物镜(45)B.目镜(15)和物镜(10)C.目镜(5)和物镜(10)D.目镜(5)和物镜(45),B,5、污物位置的快速确认方法,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动-在装片上移动装片 动在目镜上 不动-转动目镜 不动在物镜,6、显微镜使用时的异常现象与原因,例、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D,7.高倍镜和低倍镜的区别,若要使视野变亮应换用大光圈,凹面镜,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的()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D,神经细胞,植物细胞,动物卵细胞,细菌,肌肉细胞,红细胞,三、细胞的大小和形态,同一生物体的相同组织中,细胞大小不一样;,同一个细胞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其大小也会发生改变。,细胞内在的结构、自身的表面张力和外部的机械压力等相互作用,使各种细胞总能保持一定的形态。,1、大小,2、形状,细胞的形状多种多样;,生物必修1,除了病毒等少数种类外,生物体都是细胞构成,表皮细胞,保卫细胞,气孔,(无色透明),(有叶绿体),(气体进出的通道),生物必修1,四、边做边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生物必修1,(三)电子显微镜:,生物必修1,(1)透射电子显微镜,放大30000倍的细菌,原理:,适用:,与光学显微镜基本相同。,观察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生物必修1,(2)扫描电子显微镜,大肠杆菌,原理:,适用:,观察细胞等样品的表面形态和结构。,依靠电子射到样品表面后发射出的更多的二次电子,放大后形成反映样品表面形态特征的三维图像。,生物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