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ppt.ppt
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高校是社会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稳定工作角度讲,高校是知识分子汇聚之地,是各种思想文化集散之地,是新思想新观念发源之地。高校师生思想爱活跃、追求人格独立,民主意识、批判精神强,是政治上最敏感的区域之一,是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实行分化、西化策略的首选目标之一。可见,高校是维护稳定工作的重点。从公共安全角度讲,高校具有重点要害部位多,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等特点。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全国各类高校在学人数2600万,6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6%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在高校,39.3%的中国科学院院士、37.7%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在高校。“十五”期间,全国高校获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比例分别占全国总数的55.1%、64.4%和53.6%。可见,高校是国家安全工作的重点。高校的这些特殊性,一方面决定了高校内部各类不稳定因素、安全隐患大量存在的必然性和各类不稳定事件、安全事故多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决定了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不稳定事件,如果处理的不好,就会影响千家万户的安宁,影响到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因此,有效预防和处置校园内发生的不稳定事件和安全事故是高校党政主要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工作、战斗在学生工作一线的班主任、辅导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引起广大思政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一下关于高校不稳定事件、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置问题。,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特点与规律二、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三、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置,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特点与规律,1、高校突发事件的界定,所谓突发事件,是指超越常规的、突然发生的、需要立即处理的事件。它一般分为三类:社会性突发事件、自然性突发事件和由自然性突发事件引发的社会性突发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就是指由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突然发生的,损害或有可能损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或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或可能影响学校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紧急事件或事故。一般来讲,高校内发生的突发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类:,。近年来,随着高校内外部生态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高校不再是一个“世外桃源”、“一片净土”,而是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社会”,社会的各种现象和行为都有可能在高校显现,各类突发事件也不例外。但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突发事件的种类看,高校突发事件应主要表现为政治类、治安类、公共安全事故类和个体类等四种。境内外敌对势力对青年学生的煽动、诱惑,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等方面存在的失误是引发政治类突发事件的主要因素,这类突发事件主要表现为游行、示威、静坐、罢餐、罢课等大规模群体性抗议活动;学生间、师生间和学生与社会人员之间产生的各类纠纷是引发治安类突发事件的主要因素,这类突发事件主要表现为群体性打架、斗殴、滋事和侵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饮食卫生、教学和生活设施安全问题是引发公共安全类突发事件的主要因素,这类突发事件主要表现为大范围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少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感情问题、生活问题以及法制观念问题等是引发个体类突发事件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为自残、自杀和残害他人等违法犯罪行为。,2、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1)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与破坏。长期以来,境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地下宗教组织始终把高校作为他们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实行分化、西化策略的首选目标,通过各种渠道,采取不同的方式,不惜一切代价地进行渗透、破坏活动。一些不明真相、思想激进的青年学生往往被其煽动、利用,最终引发事端。,(2)国际、国内“热点”问题。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的快速增长,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热点、焦点问题正处于高峰期,一方面,当今世界虽然和平与发展是主体,但国际间的争端不端,特别是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强国以“中国威胁论”、“中国人权状况”等为由,经常向我国发难,挑起事端;另一方面,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突显期,国内各类矛盾和问题大量涌现。去年的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今年的7.5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事件,都是具体的例证。大学生是社会结构中最活跃、最敏感、最容易冲动、最不稳定的一个群体,面对种种复杂的国际、国内问题,既急于表达爱国热情、伸张正义,但又缺乏冷静,易于冲动,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3)高校内部管理工作中的失误或困难。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在学校内部管理和服务上存在很多问题,如: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与招生宣传不符;以侵害师生为主要对象的治安、刑事案件增多,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恶劣;学生住宿条件、伙食状况质次价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不满,会使一些人迁怒于党和政府,在失衡的心理情绪支配下,就可能挑起或卷入事端。如:2005年12月21日凌晨1时左右,东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大连分院因毕业证书发放问题引发群体性闹事,数百名学生在校内聚集,并对校内公共设施进行破坏。2006年6月15日郑州大学升达学院因毕业证书问题,引发约3000名学生在校内聚集,并演变成打、砸、抢事件。2008年5月26日晚11时左右,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因自学考试过关率不高、对学校管理人员在进行安全工作检查时的工作方法、态度不满等原因,引发打、砸事件,学校财产和个人财物受到很大损失,也给高校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4)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思想等问题。由学生自身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突发性事件一般多表现为自杀或残害他人。这样的例子就太多了。如:云南大学马嘉爵杀人案件;2005年11月4日晚内蒙古农业大学发生的因打台球发生口角,而后在学生宿舍发生打斗,导致一人死亡、一人受伤的恶性案件。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区高校也发生了数起学生自杀案件,据不完全统计有3名学生死亡。这个数字较往年明显增多。,(5)非校内因素。如2003年发生在北大、清华校园的爆炸事件,犯罪分子完全是为了报复社会而实施的犯罪行为,其之所以选择高校,就是为了造成广泛的影响。,3、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1)多元性。引发高校突发事件的原因是多元的,既有政治原因,也有其他原因;既有重要原因,也有一般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单一原因,也有综合原因。所以不同的事件,有不同的起因,应具体事件具体分析。,(2)突发性。大多数突发性事件在发生前没有明显的迹象,如自然灾害事故、火灾、刑事案件、意外交通事故、自杀等,给人的感觉是出人意料,措手不及;一些突发事件如政治事件,虽然发生前有一些迹象,但因组织、策划者是有计划、有组织、秘密进行的,一般也较难发现。,(3)群体性。因学校人员密集,信息传播渠道多、速度快,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尤其是因政治敏感问题、涉及学生切身利益问题而引发的突发事件,极易形成群体性事件。,(4)针对性。除自然灾害外,所有的突发事件都有明确的针对性,其矛头指向或是党和政府,或是学校管理,或是有关的人和事,毫无针对性的几乎是没有的。,(5)转移性。高校内发生的突发事件不都是政治性的,但是非政治性的事件一旦发生,处理不妥,就可能蔓延,进而可能成为敌对势力插手和破坏的契机,导致矛头转向,发生性质上的变化。如2001年内蒙古财经学院发生的学生集会、游行事件,就是因为交通事故频发,导致学生对政府、学校工作的不满,而引发突发事件。,4、高校突发事件的规律,(1)一切突发事件都有导火线。任何突发事件总会有一个或多个引发点,总会闪现出一些征兆,如能抓早、抓小,经常开展排查调处工作,就可以把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不安全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2)突发事件容易影响社会的稳定。突发事件不都是政治性的,但处理不好就可能发展、演变成为群体性事件、政治性事件,会给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带来严重影响。(3)突发事件是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的有利契机。敌对势力在高校进行破坏活动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用、策划、资助甚至制造突发事件,然后坐收渔利。所以,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敌对势力就会蠢蠢欲动,由台后跳向台前,由幕后转向幕前,煽风点火。,二、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突发事件虽然具有突发性、不可预知性,但是通过细致的工作,是可以预防的。为有效预防突发事件,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日常管理工作的班主任、辅导员应掌握一些基本的工作方法、具备一定的防范工作能力。,1、掌握四种方法,(1)教育,即坚持不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三观”教育,让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稳定压倒一切”的极端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不说不利于稳定的话,不做不利于稳定的事,不干危害国家安全的事。通过法制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和安全意识,不做侵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不干违法犯罪的事,要遵纪守法。,(2)排查,即排查隐患,掌握实情。对可能引发突发性事件的突出问题和隐患,要进行认真细致的排查,摸清情况,掌握实情,事先研究措施,进行疏导,力争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同时准备好处置预案。如宿舍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同学间存在什么样的矛盾,个体上有无心理障碍,等等。如2006年10月9日,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将其女朋友用刀活活砍死。从预防角度讲,这起恶性案件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在其杀死女友前,彼此之间已经发生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其以发手机短信、给女友父母打电话的形式曾威胁过其女友和家人,事发后,内大、农大保卫处也做了大量的调解、劝说工作,并向两位学生所在学校院系的领导通报了相关情况,但是我觉得:学院领导并没有高度重视此事,也没有做细致的工作,最终导致两条鲜活的生命从此消失。,(3)信息,即畅通信息渠道,广泛收集信息。信息对于预防突发事件至关重要,是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前提条件。班主任、辅导员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的接触最多、最直接,因此最便于发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状况。一旦发现重要信息,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可靠的途径报告主管部门或有关领导。但实际工作中,大多数人受古人“家丑不可外言”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领导、老师一方面是害怕学校、班级出事;另一方面是出了事怕别人知道。因此,发现一些问题和隐患后,不向相关人员、部门报告,结果延误了时间、错过了最佳时机。,(4)调处,即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比如:通过排查,发现班级内部某同学与彼同学之间有隔阂、有矛盾、有误解、同学关系不好,就要立即开展工作,寻找合适的时间、场合,利用课外活动、班级聚会等契机或平台,化解双方的矛盾。例如:2007年6月24日晚我校某学院4名毕业生熄灯后在宿舍楼道内打扑克,声音很大,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休息,其中一名同班同学出去制止,因原来就有矛盾,结果不但不听劝告,反而出言不逊,最终导致一场恶战,该学生手持刀具,将一名学生的手指当场砍断,将一名学生头部砍伤,自己也身负重伤。,2、培养、炼就一个能力,即超前预见的能力。,预见能力来自对基层的了解,对生情的体察,对各种隐患的排查和分析。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牢固的宗旨观念,所以,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线工作人员一定要深入基层,了解“生”情。班主任、辅导员更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深入到宿舍、班级,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并想方设法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三、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置,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部分高校学生人数都在2、3万人以上,在这样一个人员高度密集、青年人高度集中、思想异常活跃、开放化管理、受内外部环境双重影响的场所,不发生治安、安全事件是绝对不可能的,关键是一旦发生该如何应对、处置。,1、把握好三项原则,(1)“谁主管。谁负责”。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不必惊慌失措,推卸责任,要深入一线,积极工作,避免事态扩大。(2)“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要本着“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以化解情绪,防止事态扩大升级。(3)坚决“掐头”,因人施策。群体性突发事件往往都有领头人物,因此,一定要发现、找到领头人物,尽快设法带离现场,使其群龙无首,为控制事态、说服他人创造条件。,2、培养、炼就两种能力,(1)洞察事态能力。事件发展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要洞察事态发展的每一步进程及参与事件者的心理变化,寻找对策,及时加以突破。一是通过把握事件发生的性质,了解参与者的心态。事件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其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参与者因其在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心态在事件的起始、发展和结尾阶段也是各不相同的。要洞察参与者心态的不同变化,适时调整处置方法,攻心为上。二是通过了解事件起因,掌握事件的目的。事件的起因是多方面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掌握了参与者的目的,运用多种手段劝解疏导就相对容易了。三是通过掌握事件发展趋势,预测可能产生的后果。事件每发展一步,都兆示着可能有某种结果产生,要根据事件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掌握事件处置的主动权。,(2)控制局势能力。事件发生后要亲临现场,听从指挥,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沟通,面对面地做解释、说服和宣传教育工作,消除对抗心理,稳定情绪。对于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听取,对合理的部分要给予明确的答复,对于不合理的部分要做好法律、政策的宣传解释,不随意答应。对组织策划、现场指挥、煽动闹事的,要通过做工作,使之孤立起来。,3、服从一个声音,信息时代最典型的特征是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学生在口口相传的同时,还会利用手机、网络等现代传媒向远在异地的同学、朋友、家人传递;新闻媒体也会蜂拥而至,争相报道。为正确引导新闻报道和舆论导向,学校会在弄清事件真相的基础上,由宣传部、保卫处、学生处等部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事件相关情况。新闻发布会所通报的情况,是学校党委在掌握大量事实、确定事件性质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件的整体性、定性概述。因此,不管是直接参与事件的处置者,还是间接的参与者、旁观者,只要是学校的老师、员工,特别是党政部门的管理人员、思政工作者、班主任、辅导员应坚决服从于一个声音,不可人云亦云,更不可随便乱讲乱说。这一点对于稳定人心,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切实维护好学校的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4、具体事件的处置,(一)不良手机短信、网贴传播和反动标语张贴事件 在校园内一旦发现、发生不良手机短信、网贴传播事件和反动标语张贴事件,凡接收者、发现者要在第一时间通知本单位的领导或直接向保卫处报警,并要保存好短信内容、保护好案发现场。待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后,及时予以删除、清理。,(二)群体性学生打架、斗殴事件 1、在校园内外,一旦发现或发生群体性打架、斗殴事件,发现者要在第一时间向保卫处或市局110指挥中心报案。2、相关学院党、团总支书记、班主任、辅导员在得到信息、接到通知后,要迅速赶赴现场,将本学院的学生带离现场,对相关人员进行讯问,协助保卫处调查案情;如有受伤人员,学院要配合有关部门,立即通知校医院、120急救中心,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3、事态平息后,要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对事件真相进行调查,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调查结果及处理意见,做好善后处理工作。,(三)集体上访、游行、静坐、请愿、罢课、罢餐等群体性事件或打、砸、抢、烧等事件 1、在校园内一旦发生集体上访、游行、静坐、请愿、罢课、罢餐等群体性事件或打、砸、抢、烧等事件,学校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单位、部门的负责人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现场指挥和处置。2、党政办在第一时间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教育厅汇报事态情况,保卫处向公安厅、市局、分局及派出所和安全厅汇报事态情况。3、学校党政迅速组织人力,积极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公安部门对校区及现场进行封闭,制止学生走出校园,杜绝外来人员进入校园,设法切断闹事群体与外界的联系,将闹事者与围观者分隔开,控制事态发展。,4、相关学院的党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及有关党政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要各自做好教育、劝阻工作,动员学生自行返回学校或宿舍;对不听劝阻、不离开现场者,有打、砸、抢、烧等严重违法行为的,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保卫部门对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制止并带离闹事现场;并配合公安部门做好相关取证及取证后的现场清理工作。5、学院党团总支、班主任、辅导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事后学生思想稳定工作。,(四)境内外敌对势力、反动组织渗透、破坏活动 1、在校园内一旦发现、发生境内外敌对势力来校散布反动言论、发放反动宣传品、煽动师生参与其非法活动、冲击校园等不法行径,发现者、被煽动者要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保卫处或市局110指挥中心报警。2、学院领导、班主任、辅导员要迅速赶赴现场,各自做好本单位师生的教育、劝阻工作,动员学生自行返回宿舍或教室,不听从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不参与敌对分子组织的任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