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预防医学绪论.ppt.ppt

    • 资源ID:6165797       资源大小:3.82MB        全文页数:13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预防医学绪论.ppt.ppt

    预 防 医 学绪 论,舟山医院传染科杨喆娟,我国皇帝内经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什么是预防医学?,学预防医学有什么用?,老师,W 预防医学是什么?W 学预防医学为什么?W 预防医学包括什么?W 预防医学的核心是什么?,一、预防医学是什么?,什么是预防医学?疾病-预防 治疗 康复,案例1,李某:男,49岁,公司经理.在一次商务会议上,突然手捂胸部跌倒在地,45分钟后被送进了急诊室。心电图显示前导联ST段压低3毫米,随即进行溶栓治疗,但病情发展为室颤,抢救无效而死亡。家人和单位员工无比悲痛,社会各界也无比惋惜,请问:作为一名医生,你对此有何感想?,尸检发现:这位病人的血胆固醇高达356mg/dL,心脏的左总和前降支有大块血栓。据家人介绍:该病人近几年体重持续增加,吸烟量也越来越多,但其它方面看起来倒挺健康。他的兄弟姐妹也较为健康,但两个姐姐正在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而病人的父亲和叔叔均早死于无预兆的心脏病。该病人成年后只看过三次医生,主要是为了治疗因间断性的慢跑所致的关节损伤,在医生的记录中只注明了关节损伤,但未提及病人的吸烟史、家族史、饮食习惯及体力活动较少等问题,病史中无有关病人血胆固醇水平的纪录。,请问:作为一名医学生,你对此有何感想?,上述案例的特点,即病人所经历的疾病或死亡都是在生命的早期可以进行有效预防的。在发生疾病(如冠心病)的几个月、几年或几十年以前就可发现有一定的危险因素或亚临床疾病状态,但都没有得到很好地检查和干预治疗。,在中国,高血压患者达1.34亿;每年新发脑卒中150万。,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预防医学的定义,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夭折。,范畴,工作对象,目的,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预防医学的内容,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医学:生活环境、饮食环境、生产环境等社会医学健康促进卫生管理学,应用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医学、社会行为科学等原理和方法分析健康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三级预防措施达到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防治残疾和夭折的目的。,预防医学的特点,1.工作对象包括群体和个体2.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工作、生活、社会环境)的关系4.采取的对策更具积极的预防作用和更大的效益5.研究方法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整个人群受益,仅病人受益,健康,潜在疾病,发病,发病,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比较,二、为什么要学习预防医学?,我是学临床的,学习预防医学到底有什么用处?,老师,1、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现代疾病往往与生活方式、环境、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 如:恶性肿瘤、代谢综合症,心血管疾病等。医生需要用现代医学模式思考疾病的发生发展。,2、预防医学与临床诊断和治疗 临床医生的主要责任是诊治病人。但是在诊断和治疗病人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可能发生误诊、漏诊,甚至治疗错误。,案例1 2007年北京发生的“福寿螺事件”,之所以多所医院都不能够正确诊断病人,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详细了解病人的饮食情况;,案例2 1961年澳大利亚一名青年医生McBride在短期间内见到3例肢体畸形婴儿,仔细了解后发现,他们的母亲在妊娠早期都服用了一种药物“反应停”(当时治疗恶心、呕吐的新药),进一步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母亲服用这种药物可发生婴儿海豹畸形。,案例3 20世纪50年代日本广岛大学实习医生在询问一名30岁的肺癌患者职业史时,了解到该患者曾在芥子气工厂工作过;后来经过调查发现,该工厂495名工人有49人患有呼吸系统肿瘤;后经研究确认,芥子气是人类的致癌物。,3、临床医生与疾病预防控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的急需了解疾病原因和防病知识。临床医生不仅要诊治病人,同样具有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任务。如果临床工作者不懂得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知识和技术,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这一使命。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已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对付慢性病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是健康教育,需要具备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知识和技能。,4.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 作为全科医师应具有:通过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来预防疾病、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学好预防医学,掌握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的知识和技能,是对一个合格临床医学生的根本要求。培养医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正确认识生活环境、生产环境中诸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掌握对环境因素进行卫生评价的方法,并能够初步提出改善环境、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卫生策略和措施。,环境-人群-健康,工作模式,君子以思患而豫(预)防之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临渴而掘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发展史,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知道是什么样的人患病,比知道这个人患的什么病更重要”,发展史,晋朝:朝臣家有疾染者3人,身虽无疾,百日不得入朝 隋朝:设“疠人坊”隔离麻风患者宋朝:“峨嵋山人”创用“种花”预防天花 清朝:京城设痘官,驱逐天花患者,发展史,个体预防:以个体为对象进行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群体预防:第一次卫生革命 个体预防 群体预防全球(人类)预防:第二次卫生革命 急性传染病 慢性、老年退行性疾病及生活方式疾病 医学模式的转变:第三次卫生革命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史,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研究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特点、方式和规律对疾病要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的三维空间考虑作出立体诊断要从多方面和多层次开展疾病的防治,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什么是健康?,健康的定义,“健康(health)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well-being),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WHO,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只有使健康经常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才能保持和促进健康。,健康隐患疾病(疾患),表现出症状和体征,隐藏在身体内的疾病,健康的内涵,一般的安宁状态;自我感觉良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工作效率高。,衡量人体健康的具体标志,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体重适当,体型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头发光泽,无头屑 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标准体重指数,身高在165厘米以下者 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0身高在166175厘米之间者为: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身高在176厘米以上者为 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10 长江流域以北的地区比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可以多12千克,营养指数体重(克)/身高(厘米)100 我国1825岁的青年标准:男子:260403 女子:271387坐高指数坐高身高(厘米)100 我国1825岁的青年标准:男子:53 女子:54,亚健康(inferior health),人体所处的状态并不是“非疾病即健康”,而是在两者之间存在一个非疾病又非健康的中间状态。这是因为机体在经常变化着的致病因素作用下内、外环境条件稳定性发生不同程度的紊乱。,亚健康状态类型,自觉疲劳、不愉快、紧张易怒、社会不适应。忧郁、失落感、孤独、冷漠等及浑身不适、懒散、失眠、食欲不振、免疫功能低下等变化。也有自诉痛苦,或“无病呻吟”,但无法查出确定的疾病,达不到疾病诊断标准。,“一个政府成功或失败最终衡量的指标是它所辖居民的幸福安康。没有什么比公共卫生和人民的健康更为重要和更值得关注的了”。罗斯福,健康的因素,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生物、物理、化学、社会、经 济、文化等。生活方式:营养、风俗习惯、嗜好、交通 工具、精神等。卫生服务:医疗卫生管理与设施 生物遗传:,1.环境因素污水伤寒杆菌X蛋白伤寒 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对健康的影响过程举例,2.社会因素(战争)贫困 营养不良 文化教育生活方式传染病 环境卫生状况 环境相关病伤残、死亡 精神创伤与恐惧感精神疾病,3.医疗卫生服务,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医源性疾病公共卫生体系,4.生物遗传因素,先天性疾病和伤残,卫生服务,饮水卫生,垃圾处理,营养,住宅、交通,生活方式,环境污染,工农业生产,健康状况,如何促进和维护健康?,疾病的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指针对病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个体的措施环境的措施,第一级预防,针对个体的措施增进健康,提高抗病能力;开展健康教育,注意合理营养和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行为和方式;有组织地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预防遗传性疾病,做好婚前教育和禁止近亲结婚;做好妊娠和儿童期的卫生保健工作。,第一级预防,针对环境的措施环境卫生:大气、水和土壤职业卫生食品卫生市政建设与小区环境社会环境:健康的公共政策,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早),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止疾病的复发或转化为慢性。例如宫颈涂片、乳房X线检查,临 床 预 防 模 式,第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能力或残废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例如糖尿病患者的肾、眼与足部的常规检查护理,脑卒中病人通过物理疗法促使功能恢复等。,自 我 管 理和相互帮助模式,我不行了,请帮助,长期照料,疾病的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防止疾病发生降低发病率,促进健康第二级预防:防止疾病发展降低病死率,保护健康第三级预防:防止病残及促进康复提高生存率,恢复健康,疾病的三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自 我 管 理和相互帮助模式,长 期 照 料,Upstream,Disease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Self-management,Long-term care,Comprehensive and continuous care,三级预防原则是预防医学的核心,它体现对个体及群体在疾病发生前后的各个阶段的全方位预防,是实现人人健康这一最高医学目标的重要条件。,消灭和控制了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 20世纪60年代初消灭天花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血吸虫、疟疾、丝虫病已基本控制其他各种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减低贯彻执行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城乡卫生状况有较大改变,人均期望寿命得到延长 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基本建成,我国公共卫生工作的成就,1.传染性疾病2.非传染性疾病3.伤害4.职业性危害5.食源性健康问题6.老年健康问题7.医源性疾病,面临的挑战,一、传染性疾病,(一)新发现的传染病,1975年以来全球新发现23种主要传染病,注:其中重要的新发生传染病有艾滋病、O157:H7出血性肠炎、O139霍乱、军团病、莱姆病、疯牛病、禽流感、埃伯拉出血热、新流感,(二)再出现的传染病,霍乱 鼠疫 登革热 性病 白喉 流脑 黄热病 结核病,全球重新出现8种主要传染病,中国艾滋病、性病发病情况,1987-1999年上海市HIV感染和艾滋病人数,87年首例报告,90年后迅速上升,预计HIV 感染5千人,62年宣布消灭,78年重新出现,94年后年递增25%,占传染病50%,90年发病为全国最低,并逐年下降,但95至98年内发病数较预期上升34%,新出现传染病危险因素媒介生物习性改变食品和饮水供应集中化血液及血制品的病原体污染抗菌素和杀虫剂滥用疫苗开发供不应求感染导致的慢性疾病,注:各种癌症总病因中15%与病毒、寄生虫和细菌有关 每年发展中国家120万(20%)、发达国家36.3万(9%)癌症与感染有关,(三)常见多发传染病,肝炎霍乱痢疾感染性腹泻流感疟疾,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精神卫生问题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约有4.5亿人患有神经精神疾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1%。前10位造成功能残缺的疾病中有5个属于精神障碍。我国目前有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人,还有约 600 万癫痫患者。神经精神疾病占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20%)。此外,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约3000万,妇女、老年人,受灾群体等人群特有的各类行为和精神问题也不容忽视。,精神卫生问题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重点防治的疾病为:精神分裂症、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精神发育迟滞、酒精依赖及药物依赖等。,“慢病”预防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慢病”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富裕了之后,人们缺乏保健知识,采取不良生活方式的恶果,美国、芬兰、日本等国家多年干预,心脑血管病已呈明显下降趋势。预防不能错失良机,否则将付出更多代价。,三、伤害,我国伤害死亡率为65/10万,每年约80万人死于伤害。其中以自杀死亡率最高(20/10万),居世界各国之首,全国死于自杀人数在25万人以上。交通伤害死亡率亦居全球首位(14/10万),每年有17万人死于车祸。淹死是我国伤害致死的第三原因(9/10万),是014岁年龄段的第一位死因。,重视伤害的预防,全世界每年有700万人死于伤害和暴力,至少有3亿人发生一次以上的伤害,其中1500万人遗留下不同程度功能损害,300万人终生残疾。伤害是全球前5位的死因,是1-44岁人群的第一位死因。,1999年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超过3000人的有31个国家,中国居世界第一位,死亡人数83529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1.2亿元。,四、职业性危害,2002年全国共报告各类职业病人14821例,较2001年增加了12.1%。在总病例数中,尘肺病占82.6%,慢性中毒占8.8%,急性中毒占4.0%。,中国的矿难是美国的160倍,印度的10倍,矿区的遗孀,她们都是在30岁左右失去了丈夫,职业危害日趋严重(),卫生部对15个省市30个县区乡镇企业调查,83%存在不同程度职业危害。其中60%的企业没有配备任何防护设施,90%以上的粉尘作业场所超标,几种主要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人检出率高达 15.8%。由于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引进和使用,出现了一些过去未曾见过或很少发生的严重职业中毒。急性中毒致死、致血液病的事件率有发生。,职业危害日趋严重(),另由于反射线同位素在生产、运输、使用及贮存中不当造成放射源丢失、污染环境、致人伤害的事件也时有发生。,重大建筑工程中的卫生问题,重大工程的施工,不同程度影响或破坏了局部环境,会引起一系列易见或不易见的卫生问题。如不认真研究,重点对待,将可能造成严重问题。三峡工程建设、大型水库修建、青藏铁路修建等。,五、食源性健康问题,食品安全已经列入我国公共卫生和农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瘦肉精事件、假酒事件、在食品中参入工业颜料事件等屡有发生,造成多起食物中毒的暴发,对人民的健康、生命及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食品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我国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微生物污染;化肥、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超标;江河湖泊、近海等水源污染;饲料中非法添加激素和生长促进剂及抗微生物制剂引起的细菌耐药等。“菜篮子”的化学安全性:药物、环境污染物、瘦肉精等。新技术应用所引起的关注:转基因食品,六、老年健康问题,2000,2025,2050,人口迅速老龄化,作为人口统计学的转变的反映,从流行病学方面来说慢性病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经济压力,资源的缺乏需要效率和效果的不断改进;社会变化,随着传统社会结构的逐渐消逝,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正规的服务。,七、医源性疾病,医院感染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是住院病人和医院职工在医院里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者。分为三大类:交叉感染(即外源性感染)、自身感染(即内源性感染)、母婴感染。原因:老年人群及慢性病人增加,化疗、放疗、激素、内镜、介入诊断治疗、滥用抗生素、微生物变异及耐药菌株增多等。,医院感染,据统计我国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在10%左右在医院的死亡病人中,直接或间接起因于医院感染的达30%40%;我国平均每年因医院感染增加住院费约为54.3亿元。在我国发生的医院感染中,无法避免的内源性感染约占30%,可以避免的外源性感染约占70%。,药物滥用的严重性,截止2001年,我国登记的吸毒人数90.1万,波及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51个县市。2001年药物滥用的检测报告,2001年药物滥用的检测报告,药物滥用群体的多样性 少数民族、新生药物、中枢兴奋剂及非本地户籍等药物滥用者问题突出。苯丙胺类兴奋剂流行滥用趋势加重 地区遍及25省市;品种多,除摇头丸、冰毒,还有氯胺酮、大麻、可卡因及芬氟拉明;成瘾快、危害大;人口学特征,女性比例偏高,文化程度高。药物滥用程度加重 注射方式人数增多;新生药物滥用者增加;合并滥用药物多;并发疾病感染加重;中毒及死亡增多;对社会家庭影响大。阿片类药物复吸人数居高不下,八、生物恐怖和化学恐怖,使用致病性微生物或毒素等作为武器,通过一定的途径散播致病性细菌、病毒,造成烈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致人群失能和死亡,引起社会动荡。方式:散布细菌气凝胶、污染水源和食品、散布带菌昆虫等。特点:造价低廉,技术难度不大,研制隐蔽性强,生产不限地方(含家中)。因此,也被称为“穷人的原子弹”。,生物恐怖常使用的生物剂,天花:我国二十岁以下人群无免疫力,传染性极强,病死率高达20%-30%。鼠疫:传播具有猛烈性、爆发性,病死率极高。炭疽:外环境以芽孢形式,抵抗力极强,可经呼吸、消化道及皮肤黏膜传播,以肺炭疽最凶险。禽流感:属甲型流感病毒,极易变异,生存力强,如把它与人流感病毒进行基因重配,将造成世界性大流行。它主要有H5、H7、H9亚型毒株,1997年香港为H5N1,病死率高达33%。肉毒杆菌及毒素中毒:为厌氧菌,产生强烈神经毒素,重症病人病死率高达40%-100%。,化学恐怖常用恐怖毒物,随时准备应对的毒物:抗磷酸脂类高毒、巨毒有机磷农药及沙林、塔崩等战争毒剂。禁用的灭鼠剂:毒鼠强、氯乙酰胺和氟乙酸钠。氢化物:氢化钠、氢化钾等 砷化物 列入计划应对的毒物:公安部标准列入的含4类、536条。其他少见的毒物:肉毒素类、葡萄球菌肠毒素、蓖麻毒素、河豚毒素、石房蛤毒素等。,全球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DEATH,BY BROAD ACUSE GROUP,2000,Communicable diseases,maternal and prenatal conditions and nutritional deficiencies(31.9%),Injuries(9.1%),Noncommunicableconditions(59.0%),Total deaths:55,694,000,HIV/AIDS,TB and Malaria-Basic facts,2000,Double Burden,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高死亡率,低死亡率,=主要慢性病的危险因素,1 低出生体重饮酒 吸烟 2 不安全性行为低出生体重高血压 3 不安全饮用水高血压饮酒 4 室内空气污染吸烟高血胆固醇 5 锌缺乏肥胖肥胖 6 铁缺乏高血胆固醇水果蔬菜摄入不足 7 维生素A缺乏铁缺乏 体力活动不足 8 高血压水果蔬菜摄入不足 滥用毒品 9 吸烟固体燃料的室内空气污染低出生体重 10 高血胆固醇不安全饮用水铁缺乏,Source:World Health Report 2002,我们处于相当危险的海洋之中导致主要疾病负担原因的10大危险因素,世界卫生报告2002,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医学教育目的要求: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 爱丁堡宣言健康需求: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院内扩大到社会;医学学科的融合:弥合临床与公共卫生的裂痕。,学习预防医学的要求,完整地认识现代医学的目标,透彻理解环境人群健康的生态学模式,能按照“三级预防”的原则做好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工作;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培养良好的医德;认识和掌握预防医学的观念、知识和技能,培养预防医学的思维方式并通过社会实践,强化预防医学的观念;应用服务-教学-科研的模式,学以致用,把预防服务落实到日常的临床工作中。,颜福庆教授,颜福庆(1882-1970),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他先后创办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湖南医科大学前身)、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前身)、中山医院、澄衷肺病疗养院(上海第一肺科医院前身)并与中国红十字会订约合作,接办该会总医院(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前身)等医学教育和医疗机构,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非常重视预防医学,1927年创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伊始,便亲自组建公共卫生科,并创建吴淞卫生公所,作为公共卫生实验区,积极开展城市和农村卫生工作,且坚持始终。他是中华医学会创始人之一,1915年学会成立后,当选为第一届会长。,“学医之目的,有许多人以为能多赚钱,我想他跑错路了。医生是福人的职业,若然有人拿服务人类,为公众利益为目的去学医,才是最好的,取这种目的的人,才是人类的服务者。”,正谊明道,即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正其道而不谋其功-“为人群服务”的观念。强调对解决人民的健康问题,既要从个体出发,解决治疗和摄生之道,还必须针对人群而采取社会的集体措施,才能杜绝祸患,确保人民的健康。-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临床与预防的结合,本堂课重点内容回顾,预防医学的概念健康的概念三级预防,The class is over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预防医学绪论.ppt.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