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培训-知识树.ppt
知识树,提纲:一、大会概况二、主要内容三、学习心得,二、主要内容,(一)观课议课: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研修活动。,(一)观课议课:,与现有的竞赛课活动比较,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主体参与,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一)观课议课(第一步),1.协商观课议课主题2.确定主题框架的观课议课方向3.观课前的说明介绍教学背景介绍教学设想和主要的教学活动提示观察的现象和时机,(一)观课议课(第二步),观课是心灵感受观课是主动思考观课是发现困惑,选取案例观课是以学考察教理念行为效果第三步:,“议课”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是案例教学。议课时,事先要想我要交流什么?怎么交流?”,观议课:以学论教,同伴互助,反思经验,改进和超越:新假设,新行动,新效果,(二)2+2教学评价,两条表扬的意见两条改进的建议举例,(三)教学研究与教学效率,教学研究主要研究两个问题:“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教材仅仅是个例子,教师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有的老师认为既然教材是个例子,不需要认真钻研教材了,主要是转变教学方式,所以上课时师生忙于互动和表演,而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却很肤浅。其实,不管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把握教材:,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要求教师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把握教材的四个层次,只能掌握一个个的知识点,但不能把这些知识点连成一条线,这是掌握知识的第一个层次;能够把同类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条线,但不能把不同类型的各条线的知识横向并联起来,形成一个面,这是第二次层次;能够把同一年级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面,但不能把不同年级一个学段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的立方体,这是第三个层次。只有把整个学段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知识体,这是第四个层次。一个教师如果达到了第四个层次,就会成为一个教学专家,在教学中不管从哪个知识点切入,都能把各种知识连接起来。一些特级教师之所以能随心所欲的驾驭教材,就在于他们达到了第四个层次。,首先,教师要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其次,要把握一册教材。,第三,要把握一个单元的教材,第四,要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或一节教材第五,要说教材:逐步发展为师生共同说教材同课异构“课例分析”,高效的教学模式切入点:,把握教材、说教材同课异构课例分析,三、学习心得,谢谢!如果能得到您的支持和无私的批评那将是我进步的动力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