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形动物生物学特征.ppt
1,扁形动物生物学特征,1.背腹扁平、两侧对称;2.三胚层、无体腔;3.体壁为皮肌囊结构;4.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不完全的消化系统;5.排泄系统:原肾管型的排泄系统;6.神经系统:梯形中枢神经系统;7.生殖与发育:出现了中胚层起源的生殖系统(生殖腺、生殖导管);多雌雄同体,异体受精;8.生活方式:自由生活、寄生(内、外)。,2,第五章 假体腔动物(Protocoelomata),3,4,进化地位,具有共同的特征:假体腔(原体腔、次生体腔);完全的消化管;体表被角质膜;排泄器官属原肾型;雌雄异体。这些结构特点,显示出原腔动物较以前讲述的各类动物更复杂,更高等。,5,6,7,假体强来源囊胚腔,有体壁中胚层,无肠壁中胚层、无体腔膜,腔中充满体腔液,是最早出现的体腔,又称初生体腔、假体腔。,8,假体腔出现的进化意义:,1、动物肠道与体壁之间有了空腔,为体内器官系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2、体腔液使腔内物质出现了简单的流动循环,可以更有效地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3、体壁具有中胚层形成的肌肉层 假体腔中的体腔液具有流动压力,可作为流体静力骨骼参与运动;两者协同作用,使动物的运动摆脱了单纯依赖体表纤毛的摆动,运动能力得到明显加强;,9,一、线虫动物门的生物学特征,1、圆筒状或线形;2、体表被角质膜,体壁具皮肌囊结构;3、三胚层,原体腔;4、有口有肛门,完全的消化系统;5、具外胚层起源的 原肾;6、多雌雄异体,异形,寄生种类生殖能力强,有较复杂的生活史。另外,原体腔动物尚无循环系统和特殊的呼吸器官。,10,分布,原体腔动物的重要类群,已知15000种,估计50万种海水 淡水 土壤,数量大,农田土壤中有1000万条/m2自由生活 寄生人体、动植物体内土壤和植物线虫微小,最小长200um,寄生线虫可300mm,1m,直径 2mm孵化出以后,细胞数目恒定,11,1、圆筒状或线形原体腔动物两侧对称,身体呈圆筒状或线形;,线虫动物门的生物学特征,12,2、体表被角质膜/层,体壁为皮肌囊结构;,角质膜 成份: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光滑坚韧富弹性;来源:角质膜为上皮细胞分泌形成;结构:一般分为皮层、中层和基层3层,最内为基膜;功能:保护作用,蜕皮现象:线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脱去旧的角质膜,长出新的角质膜,称为蜕皮。,13,角质层(表皮层分泌)体壁 表皮(源于外胚层)皮肌囊结构 肌肉层(源于中胚层,为纵肌),背线,侧线,腹线,14,3、三胚层,原体腔,原体腔内充满体腔液,致使虫体鼓胀饱满,身体难以任意伸缩,只依靠纵肌收缩,沿背腹向弯曲作波浪蠕动,弯曲波由体前向后传递,而进行游泳或爬行。,卵裂为螺旋卵裂;由端细胞法形成中胚层。,15,4、有口有肛门,完全的消化系统,1)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成为完全的消化管;结构、功能完全2)消化道不同部位在生理功能上出现分化;前肠(口、口腔、咽),源于外胚层,内有角质膜;中肠,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源于内胚层;后肠(直肠、肛门),源于外胚层。内壁有角质膜;但是,肠壁无肌肉层,消化力仍较弱;,3)形成了“管中套管”的身体结构皮肌囊内套消化管,16,原体腔动物身体的构成,角质层(表皮层分泌)体壁 表皮层(源于外胚层)皮肌囊 肌肉层(源于中胚层)身体 原体腔 内部有中胚层起源的各种器官,如生 殖器官等。肠壁 单层消化上皮(源于内胚层),17,5、具外胚层起源的原肾,起源于外胚层,无纤毛和鞭毛;原肾细胞演变成腺型(原始)或管型(寄生);原肾细胞吸收体腔液中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排泄孔,18,6 生殖与发育,1)生殖方式:多雌雄异体,异形;有交配行为,体内受精;自由生活的种类产卵量小,寄生线虫产卵3)发育个体发育中有幼虫阶段,有较复杂的生活史。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细胞数目恒定(生殖系统外)发育生物学的理想研究材料。,19,7、神经系统与感官围咽神经环侧神经节 腹神经节前后各6条神经背、腹神经各1条背侧神经2条腹侧神经2条感官不发达-乳突,线虫神经系统,无循环系统(体腔液)和特殊的呼吸器官(体壁或厌氧)。,20,雌虫,雄虫,21,一、外形圆柱形,乳白色;口位于身体的前端,三片唇;雌大雄小;雄虫短且细,尾端呈钩状;雌虫末端直雌生殖孔位于腹面中线前三分之一处,雄生殖孔和肛门合一;,22,1)体壁:角质层、表皮层(合胞体)、肌肉层。肌细胞的原生质部伸向背、腹神经索,接受神经支配,二、内部结构,23,2)消化系统 前肠、中肠、后肠呼吸:厌氧呼吸;3)管状排泄系统:1个原肾细胞特化形成“H”状,24,4)神经系统:围咽神经环,向前向 后各伸出6条神经:背神经腹神经背侧神经腹侧神经;,25,5)生殖器官为细长管状,雄性为单个,雌性成对;雄性生殖器官1个 具泄殖孔;有交合刺雌性的生殖器官1对,生殖孔开口于腹侧中线,直肠,26,27,雄蛔虫横切,28,生殖乳突,29,表皮,30,感染性卵,31,32,蛔虫的寿命约为1年。危害:成虫夺取人体营养,破坏肠壁,引起消化不良、腹泻,数量多时(有报道,人肠内有蛔虫1448条),可造成肠道阻塞;幼虫可损伤肺、气管等,并可在脑、脊髓、眼球、肾等器官中停留,造成严重病状,如:肺水肿等。成虫有迁移习性,可侵入胆管、胆囊、肝、胃等,引起不同症状,造成危害。儿童时期,影响其生长发育。失眠、磨牙,33,34,35,第三节 其它的原体腔动物,36,轮形动物门-轮虫淡水浮游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体长0.53mm 头部具轮盘,又叫头冠、纤毛冠。纤毛快速摆动,形似车轮,具运动和摄食功能,37,线形动物门-线虫,身体特别细长:成虫长30150cm,直径0.53mm;特征:体腔周围有实质组织;排泄和消化器官退化;一般成虫自由生活,幼虫寄生在节肢动物体内。,38,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特征:体前端具吻,吻上有刺钩;常见种类:猪巨吻棘头虫,棘头动物,39,腹毛动物门(Gastrotrica),生活于海洋或淡水底部沉积物周围;体呈圆筒状,被角质膜,腹面具纤毛,借纤毛摆动游泳或爬行。被认为是假体腔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体长65500微米;如:鼬虫(Chaetonotus),鼬虫(Chaetonotus),40,动吻动物门(Kinorhyncha),生活于海底泥沙中一般 1m,体表有13个节带(zonites),无纤毛。头部伸缩牵引身体运动,动吻虫(Echinoderes),41,内肛动物(曾用名苔藓动物),消化管U形,口和肛门在触手冠之内,柄部,附着盘,萼部,42,铠甲动物门1983年发现,生活在海底有贝壳的沙砾中,体长0.25mm。前端的口可缩入体内,上有9列棘,身体被6块板组成的兜甲包围。,43,鳃曳动物门海洋底栖发现18种穴居 管居,吻,躯干,尾附器,44,课后作业,1.原体腔动物的主要特征?2、绘线虫的横切图(标注),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