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公共营养师医学基础.ppt

    • 资源ID:6160366       资源大小:14.44MB        全文页数:21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共营养师医学基础.ppt

    1,医学基础,2,一、人体结构,人体是复杂的统一的有机体。细胞cell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体育锻炼所引起形态结构的变化,都是以细胞为基础进行的。,3,由细胞和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组织;由几种组织共同构成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器官;若干功能相关的器官构成一个完成连续性生理功能的系统system;由各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4,1、细 胞,细胞是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其形态不一,大小不等,小的仅4um,大的可达100140um,肉眼几乎能见到。细胞分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5,6,(一)细胞膜(又称单位膜或生物膜),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外的一层坚韧而又有弹性的结构,它维持细胞的形状,阻止细胞内物质的外流。控制物质在细胞间的运输。细胞膜的表面携带有特殊的化学标记,使细胞得以相互识别。表面有受体,能够接受外界的化学信息,并将其传送至细胞内部。,8,细胞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是维持细胞形态和实现细胞内外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屏障和门户。,9,细胞膜,厚610nm。化学组成:脂类、蛋白质和糖类分子结构:类脂双分子层+镶嵌蛋白(液态镶嵌模型)。功能:屏障作用界膜物质转运信息传递作用,10,细胞膜结构示意图,(二)细 胞 质,细胞质是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其90%以上的成分是由水分组成,其他的颗粒都是溶解于水而行使功能。例如,用于维持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糖元,以及所有的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特点和功能的结构。包括:,细 胞 器,线 粒 体,核 糖 体,内 质 网,高尔基复合体,溶 酶 体,内 含 物,细胞质内除细胞器以外的其他有形成份。贮存的营养物,如糖元、脂滴;有的是分泌颗粒;代谢产物,如色素等。内含物的形态、数量是变化的。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称细胞质基质,形状:光镜下呈粗线状或颗粒状,电镜下呈椭圆形或棒状,大小不一,直径一般为0.5um左右。,功能:是细胞内氧化还原的场所,是细胞的“供能站”和呼吸器官。运动训练可引起线粒体的变化。,线 粒 体,核 糖 体,形状:颗粒状,直径20-30um,功能:合成蛋白质。,化学成分:RNA和蛋白质。,存在形式:一种是游离于细胞质基质内,称 游离核糖体;一种是附着于内质网表面,称结合核糖体。,内 质 网,形状:电镜下是由膜围成的管状、泡状和扁囊互相连通而成的网状结构。,结构:分为粗面内质网(表面有核糖体附着)和滑面内质网(表面无核糖体附着),功能:粗面内质网-合成蛋白质;滑面内质网-合成磷脂和胆固醇。,高尔基复合体,形状结构:光镜下呈网状,电镜下是由膜围成的扁平囊、小泡和大泡三部分组成。,功能:对粗面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浓缩使其成熟,包装并运输至细胞外。,溶 酶 体,形状:由膜包被的球形小体,大小不一,直径为0.030.8um。,结构:内含多种水解酶。,功能:分解细胞内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使之不断更新,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分解被细胞吞入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及细菌等,是细胞的“消化器”,(三)细 胞 核,人体细胞中除成熟的红细胞外都有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细胞结构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一般位于细胞中央,也有位于细胞边缘的。化学成份包括:,DNA,组蛋白,22,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由不同核苷酸序列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片断称为基因。基因可储藏、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并控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据估计人的基因有3 万多个。,23,细胞的基本活动现象是新陈代谢和兴奋性。新陈代谢是指细胞与其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兴奋性是指细胞对刺激产生的反应,这种反应是以生物电变化的方式反映出来的。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细胞就会死亡,机体的新陈代谢完全停止,生命即告结束。,24,2、组织,结构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一些细胞及其周围细胞间质一起构成组织。细胞间质:由细胞产生的不具有细胞形态和结构的物质,它包括纤维、基质和流体物质(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等)。基质:指标本中除分析物以外的一切组成。以血清胆固醇(Chol)测定而言,就是指Chol以外血清中的一切成分及其物理、化学性质。,25,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26,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功能。肌组织是由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组成。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又称肌纤维,肌组织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27,结缔组织的构成: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软骨、骨和血液等疏松结缔组织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致密结缔组织是一种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固有结缔组织,纤维粗大,排列致密,以支持和连接为其主要功能。,28,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根据形态可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根据功能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对神经元起着支持、联系、营养、保护等作用。,29,CHENHUA,HUMAN ANATOMY,29,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组织,神经系统,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功能,是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又称神经元,辅助成分,起支持、修复、营养等作用,30,3、系统(9大系统),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循环、感觉器官、神经系统。,31,二、运动系统组成,运动系统,骨,骨连结,骨骼肌,每一块骨均为一器官,全身骨通过骨连结构成骨骼,形成人体的支架,附着于骨骼上的肌,是运动的动力,32,1、骨和骨连结,颅骨29,上肢骨64,下肢骨62,成人骨206,躯干骨51,33,1)骨形态,骨按形态,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34,胸骨和肋骨,35,脊柱,36,幼儿期,椎骨总数为3334 颈椎:7 胸椎:12 腰椎:5 骶椎:5 尾椎:45成年,5块骶椎 1块骶骨,45块尾椎 1块尾骨,总数为26,37,2)骨的构成,1.骨由骨质、骨膜、骨髓、血管和神经等构成2.骨质分为骨松质和骨密质 包括有机质和无机质(钙盐),人体约有99%的钙存在骨内,胶原纤维和粘多糖,38,骨髓 bone marrow,柔软而富有血液的组织充填于于长骨骨髓腔以及骨松质腔隙内红骨髓 red bone marrow内含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白细胞,具有造血功能黄骨髓 yellow bonemarrow内含大量脂肪组织,39,红骨髓 red bone marrow,胎儿及幼儿的骨内全是红骨髓。6岁前后,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黄骨髓,红骨髓仍继续保留于各种类型骨的松质内,继续造血。大量失血和贫血时,黄骨髓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40,3)骨的理化特性,成人骨:1/3有机质(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韧性、弹性2/3无机质(碳酸钙、磷酸钙)硬度、脆性小儿骨无机质少,有机质多,弹性大而硬度小,易发生变形;老年人骨无机质多,有机质少,易发生骨折。骨钙、磷储备仓库。,41,骨和骨之间借助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者骨组织相连接,构成骨连接。骨连接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间接连接又叫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可做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六种运动。,42,4)功能:身体的运动、支持和保护,43,2、肌肉,运动系统中的肌肉均属骨骼肌,根据形态分为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根据部位,肌分为头肌、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4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骨与骨相连接的媒介有()A、纤维结缔组织 B、软骨C、骨骼肌 D、骨组织答案:c,45,关于骨的构造,正确的描述是()A、由骨密质、骨松质和骨髓构成B、由骨质、骨膜、骨髓及血管和神经等构成C、骨膜覆盖在整个骨面D、6岁后,所有的红骨髓将转化为黄骨髓答案:B,46,构成关节的主要结构包括()A、关节腔 B、关节盘 C、关节囊 D、关节面 E、关节内韧带答案:ABCDE,47,屈肘的时候,肌肉的运动是()A、肱二头肌收缩B、肱三头肌舒张C、肱三头肌等肌群收缩,同时肱二头肌等肌群舒张D、肱二头肌等肌群收缩,同时肱三头肌等肌群舒张答案:D,48,三、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1.消化管(9m)上消化道(口腔十二指肠)下消化道(空肠以下)2.消化腺大消化腺(肉眼可见,独立存在的器官,如:大唾液腺、肝、胰)小消化腺(散在于整个消化管壁内的无数小腺体,如胃腺、肠腺等)。,化学性消化,49,50,消化管,一、口腔:1、内有牙、舌等器官,并有唾液腺。牙分乳牙20个(6个月 7岁左右)恒牙分切牙、尖牙、磨牙 32个。作用:对食物进行咬切、撕扯、研磨等 机械加工,并辅助发音。,51,52,2、舌:位于口腔底。结构为肌性器官,表面有粘膜。作用:舌上丝状轮廓的乳头上皮含有许多味蕾,能感受酸辣、舔、苦、咸等味,搅拌食物,协助咀嚼、吞咽和辅助发音。,53,3、咽 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为漏斗形的肌性管道。全长约12毫米位置:颈椎前方,上起颅底,下达第六颈椎下缘。水平移行于食管。分段:鼻咽、口咽、喉咽三部分,三者相通。鼻部的两侧有咽鼓管咽口,通过咽鼓管与中耳鼓室相通。咽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吞咽一瞬间是不能呼吸的,如进食时猛烈吸气,说笑就容易将食物误入喉内。,54,55,4、食管食管是消化管最狭窄的地方,是输送食物的肌性管道。位置:上端平第六颈椎下缘与咽连续,穿过膈孔,末端在第十一胸椎左 侧连于胃的贲门。全长约25cm,56,分段:1、颈段 2、胸段3、腹段构造特点:管壁较厚,粘膜层为复层扁平上皮,肌织膜上1/3段由横文肌组成,中1/3段由横平两种肌纤维混合。下1/3段由平滑肌组成。共三处狭窄分别距切牙15、25、40cm。,57,58,59,消化管的微细构造(由内向外),粘 膜,粘膜下层,肌 层,外 膜,上皮:复层扁平上皮:二端,口腔、食管及肛门,保护。单层柱状上皮:中间,消化、吸收、保护。,固有层:疏松CT,胃肠富含胃腺和肠腺或淋巴组织。,粘膜肌层:薄层平滑肌,多为内环外纵,其收缩可促进固有层内的腺体分泌物排出和血液运行,利于物质吸收。,多为平滑肌,一般内环外纵,其间有肌间神经丛,可调节肌层的运动。,皱襞:粘膜和粘膜下层共同向管腔内的突起。,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较大的血管、淋巴管粘、膜下神经丛,可调节粘膜肌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浆膜或纤维膜。,60,61,62,消化管的微细构造,胃:从内向外1、粘膜层 皱襞:舒张胃腺:贲门腺、幽门腺、胃底腺。胃底腺: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激活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壁细胞分泌盐酸。颈粘液细胞分泌粘液,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2、粘膜下层:疏松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神经丛。3、肌层:内肌纤维斜行、中肌纤维环行、外肌纤维纵 行,有助于食物的磨碎和移动。4、外膜:浆膜:分泌粘液,减少胃与其它器官的磨擦。功能:贮藏食物、混合移动食物、并使食物起化学作用。,63,64,食管 胃 小肠 结肠 阑尾腔面 纵行皱襞 纵皱胃小凹 环行皱襞,绒毛 半月形皱襞 小,不规则粘 上皮 复扁 单柱 单柱 单柱 单柱 固有层 胃腺 肠腺,回肠有 肠腺,有大量 肠腺短小,集合淋巴小结 杯状细胞有大量淋巴组织膜 粘膜肌层 纵行平滑肌 内环外纵内环外纵 内环外纵 不完整粘膜下层 食管腺 十二指肠腺肌层骨,混,平内斜中环外纵内环外纵 内环外纵,外纵 薄 形成三条结肠带外膜 纤维膜 浆 膜浆 膜 浆 膜 浆 膜,65,小肠是消化管最长的一段,上端起自胃的幽门,下端与盲肠相连,成人的小肠全长57 m,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大肠是消化管的末段,长约15 m,起自右髂窝,止于肛门,包括盲肠、阑尾、升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66,67,四、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肺内各级支气管,肺泡,68,鼻旁窦:鼻腔周围颅骨内含气的空腔,包括上颌窦、额窦、蝶窦和筛窦共四对。它们通过鼻旁窦口与鼻腔相通,参与空气吸入及其湿润和加温,并对发音起共鸣作用。,69,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膈的两侧,左右各一。左肺两叶,右肺三叶。肺上部为肺尖,下部为肺底,内侧面中间有一凹陷为肺门,是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之处。支气管进入肺内后反复分享,越分越细,形成支气管树,最终连于肺泡。,70,呼吸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经呼吸系统不断地从外界吸入氧,由循环系统将氧运送至全身的组织和细胞,供给细胞氧气,同时又将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再经循环系统运送到呼吸系统,排出体外。此外鼻腔、喉与发音有关,肺还有内分泌功能。,71,呼吸系统的功能,1.进行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2.发音。,72,关于肺的描述,正确的是()A、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均从肺门入肺B、成人肺泡接近10亿C、每侧肺的形态近似圆锥形,上部为肺底,下部称肺尖D、左肺可分为上、中、下三叶,右肺可分为上、下两叶答案:A,73,外界氧气进入人体血液里的路线应是()。A、O2鼻腔气管 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B、O2鼻腔喉咽 气管支气管肺泡 肺泡外毛细血管C、O2 鼻腔咽喉气管 支气管 肺泡 肺泡外毛细血管D、O2鼻腔咽 气管 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E、O2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毛细血管答案:CE,74,五、循环系统的组成,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心 Heart,血管,动脉 Artery,静脉 Vein,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淋巴官,淋巴器官(淋巴结、扁桃体、脾和胸腺等),组成:心脏、血管、血液,75,主要功能,将消化管吸收的营养物质 肺吸入的O2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运送到全身个器官、组织和细胞,并将它们代谢产生的CO2和其他废物运往肺、肾和皮肤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76,血液的组成,血浆55%,血细胞45%,77,1、血浆的组成、作用,水 92%低分子物质(2-4%):电解质、营养物质、激素 蛋白质(6-8%)白蛋白:4%,胶体渗透压 球蛋白:2%,物质运输、免疫 纤维蛋白:0.2-0.4%,血液凝固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引起)。晶体渗透压: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胶体渗透压(3.3kPa):保持血管内外水平衡。,78,79,血浆的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形成胶体渗透压,参与免疫,参与凝血,贮存营养物质等。,80,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细胞(RBC),2、血细胞的组成与功能,81,数量:红细胞(个/L)血红蛋(g/L)男性 4.5 5.51012 120160 女性 4.21012 110150功能:运输O2和CO2,形态:无核、双凹圆碟形、可塑变形性,82,白细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50-70%)淋巴细胞(20-40%)颗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1-4%)无颗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0-1%)单核细胞(1-7%)结构: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4.0-10109个/L。功能:防御和免疫,84,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管容积之比C、占血液的容积百分比 D、与白细胞容积之比答案:A,85,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细胞比容为()A、2030 B、3040 C、4050 D、5060答案:C,87,血小板,作用:促进止血,加速血液凝固,直径24m血小板(PLT)碟状,有细胞膜、无细胞核但有细胞器。数量:100300109L。,88,心脏,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 肺动脉 左心室 主动脉 左心房 肺静脉,89,90,心脏的营养,冠状动脉是环绕在心脏上的血管,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没错,就是心脏病,91,繪圖:柯燕燕,脊椎动物心跳频率随体型增大而减少。,我一分钟心跳大约只有25下,成人心跳1分钟约70下儿童1分钟约110下,小老鼠有1分钟心跳600下!,92,人体的血管分为动脉、小动脉、静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等。,93,1.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 Heart,血管,动脉 A,静脉 V,毛细血管 Cap,动力器官(泵血),送血离心,管壁厚,导血归心,管壁薄,静脉瓣,管壁极薄,物质交换场所,遍布全身(软骨、角膜、晶状体、毛发、指甲、牙釉质除外),94,2.血液循环的径路,体循环(大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分支毛细血管小静脉中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特点:行程长,流经范围广,以动脉血营养全身,并将代谢产物经静脉血运回心脏。,95,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动脉各级分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各级属支肺静脉左心房特点:行程短,只流经肺,完成气体交换。,96,体循环与肺循环呈8字型。右心房、右心室内为静脉血、左心房、左心室 内为动脉血。,97,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取决于()。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B、心室舒张时的抽吸作用C、胸内负压促进静脉血回心D、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促进静脉血回心答案:B,98,3.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器官,组织液流入淋巴管称为淋巴液,99,当淋巴液流经淋巴结时,如果其中含有病原体,可能被过滤,引发白血球的作用,阻挡病原体蔓延。主要功能:细胞外液体回输血液,和免疫功能,100,淋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清除异物)和产生抗体,在免疫学上具有重要作用。(见课本原文),101,淋巴系统的主要功能有()A、产生淋巴细胞B、过滤淋巴C、抗感染 D、产生抗体E、净化血液答案:ABD,102,淋巴系统由()几部分组成A、毛细淋巴管 B、淋巴管 C、淋巴液 D、淋巴器官 E、血液答案:ABD,103,六、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免疫器官 中枢与外周免疫器官,免疫分子 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免疫细胞 T、B、NK、K细胞,1.免疫器官,中枢:胸腺和骨髓,外周:脾、淋巴结、弥散性淋巴组织,具有重要的免疫过滤作用,是T、B淋巴细胞等定居的场所和这些细胞识别外来抗原,发生免疫应答反应的部位,脾脏还合成吞噬细胞功能增强素。,104,免疫系统的功能:识别并清除侵入机体的抗原(病原体、异物);清除体内衰老细胞;识别并清除突变的异常细胞。,105,2.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反应或与免疫应答反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身,包括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及其他抗原提呈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如:T、B、NK、K 细胞等。T、B 淋巴细胞均来源于骨髓多能干细胞中的淋巴样干细胞,经分化成为前T、B 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B 淋巴细胞在哺乳类动物骨髓中分化、成熟。,106,3.免疫分子,免疫分子包括各种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等,它们在抗感染、炎症反应、清除外源性病原体、调节各种免疫细胞功能以及自身性免疫疾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细胞因子分为干扰素(IFNs)、白细胞介素(ILs)、集落刺激因子(CSFs)、肿瘤坏死因子(TNFs)四大类。,107,属于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等免疫分子的作用有:()A、抗感染 B、参与炎症反应 C、清除外源性病原体 D、调节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 E、与自身性免疫病发病过程密切相关答案:ABCDE,108,4.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包括皮肤、黏膜、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补体、溶菌酶、黏液、纤毛等;特异性免疫系统包括T 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和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正常的免疫应答反应需要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协同参与。如果免疫应答反应发生异常,将产生病理性免疫应答反应。机体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免疫功能异常亢进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109,七、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产生尿液,输送尿液,贮存尿液,排出尿液,110,111,肾由肾单位组成,肾单位,肾小体,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112,113,作用,将人体代谢废物(含氮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114,肾的作用,(1)生成尿液,维持水的平衡(2)排除人体的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如尿素、尿酸,肌酐等含氮物质。肾脏能把这些废物排出体外,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3)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肾脏能够把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同时重吸收碳酸氢盐,并控制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量的比例,维持酸碱平衡。(4)分泌或合成一些物质,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如分泌与调节血压有关的肾素、前列腺素;分泌红细胞生成素,如减少可引起贫血。,115,八、生殖系统,男性生殖器1.内生殖器睾丸输精管道 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附属腺 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2.外生殖器 阴囊;阴茎,CHENHUA,HUMAN ANATOMY,115,116,CHENHUA,HUMAN ANATOMY,116,117,女性生殖器,1.内生殖器卵巢输送管道输卵管子宫阴道 附属腺 2.外生殖器女阴,CHENHUA,HUMAN ANATOMY,117,118,CHENHUA,HUMAN ANATOMY,118,119,九、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按位置和功能的不同:,CHENHUA,HUMAN ANATOMY,119,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躯体神经,内脏神经,控制、调整整个机体的活动,位于颅腔和椎管内。,传递神经冲动,120,121,122,不是脑干组成部分的是()A、延髓 B、脑桥 C、中脑 D、间脑答案:D,123,脊髓,脊髓位于椎管内,呈前后略变圆柱形,上端与延脑相连,末端到第一腰椎下缘,124,脊髓的功能,1.传导功能:上传感觉冲动,下传运动冲动。2.反射功能(低级中枢),125,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内脏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分为:感觉神经(传入神经)运动神经(传出神经),126,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弧:完成反射的形态学基础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适宜的反应,称为反射。,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即是反射活动。,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27,人在醉酒后,行走不稳,易摔倒。这主要是下列何结构被麻痹的结果()A、脊髓 B、脑干 C、小脑 D、大脑答案:C,128,关于脊髓的功能,正确的选项是()A、反射功能与反馈功能 B、反应功能与传导功能C、反射功能与传导功能 D、反馈功能与反应功能答案:C,十、感觉器官的组成及功能,眼球组成 眼睑 附属器官 眼外肌 泪腺 结膜,1、视觉器官,纤维膜眼球壁 血管膜 视网膜眼球内容物 房 水 晶状体+角膜 屈光装置 玻璃体,角膜,巩膜,脉络膜,睫状体,虹膜,眼球壁最内层,131,132,133,眼:感光细胞+折光系统适宜刺激:370740 nm的光波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发出可见光眼的折光系统聚焦于视网膜并成像感光细胞将光能转换变成视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视皮层产生视觉,134,135,眼的折光系统(refractive light in the eyes),(一)眼的折光系统与简约眼眼的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136,(二)视网膜的感光细胞,视锥细胞(cone cell)视杆细胞(rod cell),感光细胞的功能,视杆细胞:光敏感度高,无色觉,分辨力差(视敏度差),暗视觉视锥细胞:光敏感度低,有色觉,分辨力高(视敏度高),明视觉,137,视杆细胞的感光物质称为视紫红质,由视蛋白和视黄醛结合而成。视紫红质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同时视杆细胞出现感受器电位,再引起其他视网膜细胞的活动。视黄醛由维生素A 转变而来。视紫红质在分解和再合成过程中,有一部分视黄醛将被消耗,消耗的部分主要靠血液中的维生素A补充。,138,泪器,泪器,泪腺,泪小管,泪囊,鼻泪管,139,泪器 Lacrimal apparatus,泪腺:卵圆形直径 2-cm,位于泪腺窝内有610条排泄管开口于结膜上穹外侧部分泌泪液,140,泪腺产生泪液经泪腺排泄管进入结膜囊 引流至上、下泪点 上、下泪小管 泪囊 鼻泪管 下鼻道 鼻腔,泪液的产生及排泄途径,泪液具有湿润角膜、清楚灰尘和杀菌的作用,141,耳General features,分部Three parts外耳:收集声波中耳:传导声波内耳:内含前庭蜗器(与平衡觉和听觉有关),142,143,耳廓 Auricle,144,鼓膜 Tympanic membrane,卵圆形薄膜,145,146,中耳 Middle ear,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147,内耳 Internal ear,位于颞骨岩部分部 半规管、前庭和耳蜗骨迷路:容纳外淋巴 膜迷路:容纳内淋巴和感受器,148,声波通过外耳道、鼓膜和听小骨传到内耳,使内耳的感音器官(柯蒂氏器官)发生兴奋,将声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再经过听神经传人中枢,产生听觉。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鼓膜三部分。,149,十一、内分泌系统的组成,1、内分泌系统组成,150,151,152,远距分泌:激素血液循环特定C(靶C)或组织(靶T)。旁分泌:激素组织液靶C或组织。,2.分泌方式:,153,含氮激素:下丘脑分泌的调节肽、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胰岛素、甲状腺素等 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腺激素。,3.激素的种类:,154,4、激素的功能,第一,通过调节蛋白质、糖、脂肪、水、盐等代谢,为生命活动供给能量,维持代谢的动态平衡;第二,促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确保各组织、各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更新;第三,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生殖功能,以及性激素的分泌和调节;第四,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活 动,与学习、记忆及行为的关系;第五,与神经系统密切配合调节机体对环境的适应。,155,垂体的位置和形态,位置与形态:位于垂体窝内。横椭圆形。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大部分。,156,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和代谢分泌不足 侏儒症分泌过多 巨人症(儿童)肢端肥大症(成人)催乳激素促进乳腺发育和乳汁分泌,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包括:,157,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褪黑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158,甲状腺的位置和形态,位置:位于颈前部,棕红色,呈“H”形,重约2030克,外有被膜。组成:两个侧叶和一个峡部组成,贴于喉和气管的侧面。,159,甲状腺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组成:滤泡细胞和滤泡旁细胞功能:促进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以及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心肌收缩和加快心率等。,甲状腺重2030g,最大的内分泌腺,160,大小如黄豆,扁椭圆形,28个.上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侧叶后缘,上、中1/3交界处.下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侧叶后缘近下端,甲状腺下动脉处.功能:钙磷代谢、血钙平衡.,甲状旁腺,161,胰岛,162,胰岛为散在于胰腺腺泡之间的细胞团。人体胰腺中有数10 万到100多万个胰岛,仅占胰腺总体积的12。胰岛细胞按其形态和染色特点主要有A 细胞和B 细胞。A 细胞占胰岛细胞总数约25,分泌胰高血糖素;B 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60,分泌胰岛素。,163,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能促进全身各组织,尤其能加速肝细胞和肌细胞摄取葡萄糖,并且促进它们对葡萄糖的储存和利用,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164,对胰岛表述错误的是()A、可分泌胰岛素 B、可分泌胰高血糖素 C、数量众多,占胰腺的绝大部分体积 D、存在A细胞和B细胞两种细胞答案:C,165,肾上腺,位置和形态:一对扁平腺体,金黄色,在肾上端的前内侧。肾上腺和肾共同包在肾筋膜内。,166,肾上腺皮质,占腺体的90%包括:1)球状带 2)束状带 3)网状带,167,1)球状带:占15,位于被膜下,细胞排列成球形或椭圆形,细胞矮柱状,胞质弱嗜酸性,内含小脂滴,染色深。功能:分泌盐皮质激素,调节水盐代谢(醛固酮)。2)束状带:占78,位于球状带深面。细胞呈索状,1排或2排。细胞多边形,胞体大,胞质富含脂滴。功能:分泌糖皮质激素,调节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3)网状带:占7,细胞排列成索状后相互吻合成网,细胞较小,胞质嗜酸性,含少量脂滴,着色深。功能:分泌雄性激素和少量雌激素。,168,松果体,或称松果腺、脑上体。重120150毫克 功能:产生褪黑素,参与调节生殖系统发育 功能不全:性早熟,功能过盛,青春期延迟,169,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吸收,概述,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消化方式有两种: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170,一、食物的消化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一)消化液成份 1、水:占90%以上。2、无机盐:H+、Na+、HCO3-等。3、有机物:各种消化酶,粘蛋白。(二)主要的消化液唾液、胃液、小肠液、胰液、胆汁、大肠液,171,(三)消化液的主要功能为:1、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2、为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3、稀释食物,使其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以利于吸收。4、保护消化道粘膜免受理化性损伤。,172,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173,共有5个消化腺,分别为:唾液腺(分泌唾液、将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胃腺(分泌胃液、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多肽)肝脏(分泌胆汁、将大分子的脂肪初步分解成小分子的脂肪,称为物理消化),174,胰脏(分泌胰液、胰液是对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肠腺(分泌肠液、将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将多肽分解成氨基酸,将小分子的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对糖类、脂肪、蛋白质也有消化作用的)。,175,1.口腔内消化 唾液腺:是开口于口腔的各腺体的总称,它有分泌唾液帮助消化食物和消洗口腔的功能。1、腮腺:最大一对唾液腺,2、下颌下腺 3、舌下腺,176,177,唾液腺分泌唾液:无色、无味、中性液 水占99%润湿食物、清洁保护口腔。无机物 Na+、K+、Ca2+、Cl-、S等 溶菌酶 杀菌 有机物 唾液淀粉酶 将淀粉分解麦芽糖 PH7活性最强,PH4.5失活,178,2、胃内消化和吸收 一、胃的分泌 粘膜上皮分泌粘液保护胃粘膜 贲门腺 外分泌腺 幽门腺 粘液细胞:碱性粘液,无消化酶 胃底、胃体腺 颈粘液细胞:分泌粘液 壁细胞:分泌盐酸、内因子 主细胞:胃蛋白酶原(无活性 胃液:无色、无味、酸性(PH值0.91.5),179,二、胃酸的作用:1.抑制和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2.激活胃蛋白酶原,为酶活动提供最适PH环境 3.促进胰泌素分泌促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4.提供酸性环境促进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胃的吸收功能很弱,仅少量水和酒精,180,一、胰液的分泌(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1、水 2、离子:Na+、K+、HCO3-、Cl-HCO3-是中和胃酸;为酶提供适宜PH值。3、胰酶:由胰腺腺泡细胞分泌,主要有:1)碳水化合物胰淀粉酶 2)脂类水解酶胰脂肪酶 3)蛋白质水解酶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3.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胰液PH值7.88.4,日泌量12L,最重要:中和胃酸,181,二、胆汁(一)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1、无机成分:水、钠、钾、钙、碳酸氢盐 2、有机成分:胆汁酸、胆色素、脂肪酸、胆固醇、卵磷脂等。,无消化酶,日泌量8001000ml,PH6.8,182,(二)胆汁的作用1、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1)做为乳化剂(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使脂肪裂解为脂肪微滴,增加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2)做为运载工具(胆盐参与形成混合微胶粒),转运脂肪的分解产物。2、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3、中和胃酸。,主要是胆盐的作用,胆盐为胆汁酸与甘氨酸或者牛磺酸结合的钠盐或钾盐,183,(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食物为自然刺激,刺激强度依次为:高蛋白、高脂肪、混合食物、糖。胆囊收缩素 胆囊收缩 胆囊胆汁排放,184,三、小肠液的分泌 小肠腺分泌,PH7.6,日泌量13L小肠液的性质、成份和作用 1、性质:弱碱性,等渗 2、成分:水、电解质、粘液、免疫球蛋白和 消化酶:肠激酶(能激活胰蛋白酶原)小肠淀粉酶,185,小肠的吸收,消化道不同部位吸收的情况:口腔和食管:食物实际上是不被吸收的。胃:可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小肠: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大部分消化产物;回肠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186,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 1)小肠很长,约57m。2)小肠黏膜的环形皱褶、绒毛、微绒毛的存在使其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达到200平方米。3)食物在小肠内停留 3 8 小时。4)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到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5)小肠绒毛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和平滑肌纤维等结构。,187,小 肠,特点:有环行皱襞、肠绒毛(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突起)及微绒毛。使小肠表面积扩大。,188,小肠吸收方式,小肠细胞膜的吸收作用主要依靠被动转运与主动转运两种形式完成。,1.被动转运,高浓度 低浓度,被动扩散:不借助载体,不耗能,易化扩散:借助载体蛋白,滤过作用、渗透,189,特点:载体需酶催化并耗能ATP 转运系统可饱和 转运系统具有特异性,2.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借助载体,耗能,190,大肠的吸收:主要是水分和无机盐,191,第三节、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192,第三节、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妊娠期(孕期):卵子受精后在母体内发育为一个成熟婴儿的过程。孕早期:怀孕后13月孕中期:怀孕后46月孕晚期:怀孕后79月,一、妊娠期的生理特点,193,内分泌系统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妊娠1周开始出现,至第9周达高峰。由胎盘分泌,有促进子宫蜕膜的形成,使胎盘生长成熟的作用。人绒毛膜生长素(HCS):在妊娠6周出现,36周达高峰至分娩。是胎盘产生的糖蛋白,可降低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并将其转给胎体,促进脂肪分解,促进蛋白质和DNA合成。,194,雌激素(雌二醇、雌三醇)雌二醇: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脂类代谢。雌三醇促进前列腺素的产生而增加子宫和胎盘之间的血流量,并促进乳房发育。孕酮(progesterone)分泌增加。在妊娠810周由胎盘分泌,并持续增加。生理功能为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发育。,195,在上述激素的作用下,孕妇体内的合成代谢增强,分解代谢也增强,但总体上是合成代谢分解代谢。,196,血液系统 血容量:血浆容积增加45,红细胞数增加1520。血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浆总蛋白。肾脏:(1)肾小球滤过率增加50,肾血浆流量增加75。蛋白质代谢产物(尿素、尿酸、肌苷、肌酸)等排泄增多。葡萄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等从尿中排出增加。,197,消化功能改变 恶心、呕吐(妊娠反应)。胃肠涨气、便秘。对钙、铁、VB12、叶酸等营养素吸收增强。体重增加:孕期增重1112.5kg(胎儿、胎盘、羊水4.5kg;子宫和乳房1.3kg;血液1.5kg;细胞外液1.2kg;脂肪3.0kg)。孕早期增重较少;孕中期和孕晚期每周增加350400g。基础代谢率早期略有下降,中期逐渐升高,晚期增加1520%。,198,二、哺乳期的生理特点,1、激素水平改变:雌激素、孕激素、胎盘生乳素水平急剧下降;催乳素(垂体分泌)持续升高。2、乳汁分泌:初乳:为产后510天内分泌的乳汁,富含钠、氯和免疫球蛋白,但乳糖和脂肪含量少。过渡乳:为产后第二周分泌的乳汁,乳糖和脂肪含量增多,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成熟乳:产后第三周开始分泌的乳汁,富含蛋白质、乳糖、脂肪等多种营养素。3、哺乳有利于母体生殖器官及有关器官和组织更快的恢复。,199,三、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婴儿期:出生到满1周岁前。幼儿期:1周岁到满3周岁前。突出特点:是不断的生长发育的机体。,200,三、婴幼儿的生理特点,生长发育 婴儿期:体重、身长、头围、胸围、幼儿期:体重、身长、头围、智能生长发育旺盛,各种营养素需要量比成人高。婴儿期是人类生长发育的第一高峰期,体重、身高、大脑快速增长。孕期25周至生后12个月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与智力发育关系密切

    注意事项

    本文(公共营养师医学基础.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