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咨询师培训课件.ppt
婚姻家庭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二章 中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演变,宁波大学女子学院徐燕萍,第一节 婚姻家庭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一、婚姻家庭是社会的产物 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中最广泛、最普遍的社会关系。关于婚姻和家庭的定义:1、婚姻的定义 P15 婚姻,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注意:(1)“同性婚”不符合婚姻的本意和宗旨。(2)其他非配偶身份的结合不称为婚姻。(3)婚姻是家庭产生的前提。,2、家庭的定义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关系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第一,家庭是一个亲属团体和生活单位。第二,家庭须有共同经济。第三,家庭成员一般均为近亲属,而亲属并非都是同一家庭的成员。婚姻家庭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特定形式 一定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受相关的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二、社会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自然属性:婚姻家庭赖以发生的自然因素如: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别、人类固有的性的本能、通过生育而形成的血缘联系婚姻家庭的本质取决于它的社会属性三、婚姻家庭的社会功能1、实现人口再生产的功能2、组织经济生活的功能3、教育的功能,四、婚姻家庭的历史类型 广义:群婚制的婚姻家庭制度、对偶婚制的婚姻家庭制度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制度 狭义:奴隶制的婚姻家庭制度、封建制的婚姻家庭制度、资本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和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 对婚姻家庭应做狭义的理解。婚姻家庭是指一夫一妻形成以来的个体婚姻和个体家庭。,第二节 原始社会两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形式,一、前婚姻时代的原始群体 在漫长的前婚姻时代,同一群体的男女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是无法用后世的亲属称谓予以界定的。二、群婚制 低级形态:血缘群婚(排除了直系血亲之间的两性关系)高级形态:亚血缘群婚(进一步排除了兄弟姐妹间的两性关系)在亚血缘群婚制下,子女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导致母系氏族的出现。,三、对偶婚 对偶婚仍以女子为中心,但可以判明生父。四、一夫一妻制 原始社会末期,男子成了新的财富的掌管者,导致继承制度和氏族结构的根本变革。父系氏族制度确立后,随着私有制因素的积累,在氏族内部逐渐形成了以男子为中心的、拥有一定财产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家庭。根植于私有财产的一夫一妻制的确立是原始社会崩溃、阶级社会形成的标志之一。,第三节 古代宗法社会的婚姻家庭,一、调节婚姻家庭关系的礼与法1、奴隶制时代的婚礼和家礼仪礼礼记 奴隶制时代的婚姻家庭制度是完全从属于宗法制度的。以“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事继后世”为婚礼的根本宗旨。以“孝悌”为家礼的最高原则。2、封建制时代的户婚律,二、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特征1、封建的包办强迫婚姻(最重要的特征)2、剥削阶级的多妻制3、男尊女卑、夫权统治(本质特征)4、家长专制,漠视子女利益5、以“出妻”为主要方式的男子专权离婚,第四节 近代的婚姻家庭制度改革,一、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延续和改革的尝试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婚姻家庭的变化和有关立法 1930年中国民国民法的亲属编,在形式上实现了中国的婚姻家庭法从古代型法律到近代型法律的转变。2、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改革婚姻家庭制度的尝试二、革命根据地的婚姻家庭制度改革,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婚姻法的颁行与修改,一、1950年婚姻法的颁行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 1950年5月1日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问世的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共分8章,即原则、结婚、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子女间的关系、离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和教育、离婚后的财产和生活、附则。二、1980年婚姻法对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发展 1980年9月10日通过、1981年1月1日施行的婚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部婚姻法,对我国婚姻家庭领域的拨乱反正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照1950年的婚姻法,1980年的婚姻法对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总则的补充 增加了保护老人合法权益的内容,并将施行计划生育也列入原则。2、对法定婚龄和禁婚亲规定的修改 将法定婚龄提高为男22周岁,女20周岁,禁止中表婚。3、扩大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 将祖孙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也列入了法律调整的范围4、对离婚条款的增补,三、2001年对婚姻法的修订和立法前瞻1、关于总则“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2、关于结婚制度增设了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条款3、关于家庭关系4、关于离婚制度5、关于救助措施和法律责任,第六节 我国当代婚姻家庭生活的主流与问题,一、我国当代婚姻家庭生活的主流1、婚姻自由程度越来越高(1)婚姻自主成为主流(2)离婚自由被社会认可2、择偶观念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3、正确评价离婚率的不断上升4、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大大提高5、家庭教育受到普遍重视6、物质生活的提高与婚姻消费的上升7、丰富多彩的家庭建设活动形成规模,二、我国当代婚姻家庭生活中的主要问题1、不健康的择偶观念依然存在2、婚前和婚外性行为呈上升趋势3、婚姻质量有待提高4、离婚带来某些社会问题5、非婚生子女相应增加6、独生子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