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实验之薄透镜焦距的测量.ppt
薄透镜焦距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透镜方面的基本知识。2掌握薄透镜的焦距的几种测量方法。,二、实验原理,在近轴光线(指通过透镜中心并与主光轴成很小夹角的光束)的条件下,薄透镜的成像可表示为:,式中P为像距,P为物距,f 为(像方)焦距。各线距均从透镜中心(光心)量起,与光线进行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一)薄透镜成像规律,(二)薄透镜焦距的测量原理,1.凸透镜的焦距测量,(1)粗测法:当物距趋向无穷大时,由(1)式可得:,即无穷远处的物体成像在透镜的焦平面上。用这种方法测得的结果一般只有12位有效数字。由于这种方法误差较大,大都用在实验前作粗略估计,如挑选透镜等。,(2)公式法,根据(1)式,则薄透镜焦距为,(3)自准法,如图所示,在透镜L的一侧放置被光源照亮的物屏AB,在另一侧放置一块平面镜M。移动透镜的位置即可改变物距的大小。当物距等于透镜的焦距时,物屏AB上任一点发出的光,经透镜折射后成为平行光;再经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经透镜折射后重新会聚。由透镜成像公式可知,会聚光线必在透镜的焦平面上成一个与原物大小相等的倒立的实像。此时,只需测出透镜到物屏的距离,便可得到透镜的焦距。该方法的测量主要是透镜与物屏之间距离的测量,其结果可以有三位有效数字。,(4)二次成像法(共轭法),若保持物屏与像屏之间的距离D不变且D4f,沿光轴方向移动透镜,可以在像屏上观察到二次成像:一次成放大的倒立实像,一次成缩小的倒立实像。如图2所示。在这种情况下,透镜的两个位置对于物与像屏连线中点来说是对称的。物距为P1时,得到放大的像;物距为P2时,得到缩小的像,在二次成像时透镜移动的距离为L。则,2.凹透镜焦距的测量,上述四种方法要求物体经透镜后成实像,适于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而不适于测量凹透镜的焦距。为了测量凹透镜的焦距,常用一个已知焦距的凸透镜与之组合成为透镜组,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再经凹透镜后成实像。如图3所示。若令(0)为虚物的物距,为像距,则凹透镜的焦距为:,图3,三、实验仪器,光具座1个,滑块4块,光屏1个,光源盒1个,遮光屏1个,透镜座2个(凹透镜1块,凸透镜1块),3V电源1个,手电筒1个。,四、实验注意事项,1、安装光具座时,应轻拿轻放,不要相互碰撞,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度。2、用户长期不用时应将仪器放在仪器箱内保管。3、透镜不使用时应将其放在有干燥剂的箱子里存放,防止透镜发霉,去除透镜污垢时要用专用纸或专用镜头擦湿布以免损坏透镜表面,五、实验步骤,1.光具座上各光学元件同轴等高的调节,(1)粗调,(2)细调,2.测凸透镜的焦距,(1)用自准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2)通过测量物距、像距求凸透镜的焦距。,(3)用二次成像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3.凹透镜焦距的测量,六、原始数据记录表,1、自准直法:物(像)屏位置读数P=,凸透镜位置读数F=,(透镜转180o读数)凸透镜位置读数F=。,2、二次成像法(共轭法)物屏位置读数S0=cm,像屏位置读数P=cm,,3、凹透镜焦距的测量光路图见图。物屏位置读数S0=cm,凸透镜L1位置读数 cm,成像位置读数 cm。插入凹透镜后(每次略改变位置),凹透镜位置读数及成像处位置读数列于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