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下准备金计量方法.ppt
新会计准则下准备金计量方法,精算部/产品开发部,目录,三、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二、计量方法和流程,一、新准则下准备金计量原理,一、计量原理,1月底,中国平安(601318)、中国太保(601601)、中国人寿(601628)2009年净利预计增幅分别高达1500、400和50,分别为105.92亿、66.95亿、151.02亿。三大巨头和分析师大多表示利润增长的很重要原因是新会计准则,特别是准备金计量标准的变化。,一、计量原理,背景保监会于2009年1月5日下发关于保险业实施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091号)就2号解释的总体实施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采用新的基于最佳估计原则下的准备金评估标准。2009年12月28日,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对最佳估计的准备金计量标准进行了明确,即:保险合同准备金应当以保险人履行保险合同下相关义务所需支出的合理估计金额为基础进行计量。履行保险合同下相关义务所需支出是指保险合同产生的预期未来现金流出与预期未来现金流入的差额。,一、计量原理,与现有标准的比较,一、计量原理,保险合同准备金基本要素:1、对未来现金流的无偏估计 2、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 3、包括明显的边际,一、计量原理,未来现金流的无偏估计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现金流包括:赔款支出、保单维持成本和理赔费用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包括赔款支出。无偏估计是基于各种可能情况的加权平均结果,而不是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更不能取低值和高值。,一、计量原理,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应当对相关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判断货币时间价值影响是否重大主要的标准是保险负债的久期。对于负债久期超过一年的现金流考虑时间价值。所用贴现率假定参考市场数据,一、计量原理,边际 保险人在确定保险合同准备金时,应当考虑边际因素,并单独计量。在初始确认保险合同准备金时不应确认首日利得,但应确认首日损失。边际包括风险边际和剩余边际,是一综合的概念。风险边际并不是对负债估计所额外附加的安全边际,而是为了补偿市场参与者承担风险所需付出的机会成本(或者风险对价),主要反映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剩余边际是在已考虑其他边际的基础上为达到首日不确利得目的而存在的边际。,一、计量原理,边际,情景1.保费充足,情景2.保费不足,首日费用,首日费用,计算步骤:第一步:计算合理估计负债A A基于最优估计的未来赔付和费用的现值第二步:计算风险边际B第三步:计算首日利润/首日损失(Gain/Loss)当C=A+B时(见情景1),Gain=C-(A+B)首日利得不能确认需作为剩余边际存在;当C=A+B时,Res(0)=C 当CA+B时,Res(0)=A+B,一、计量原理,准则下保险合同准备金的构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采用已赚保费法,即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老口径下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递延保单获取成本+保费不足准备金 其中递延保单获取成本=保单获取成本*未到期天数/保险期限。保单获取成本是指为获得保险合同而产生的费用及保单合同成立时发生的费用,仅限于增量成本。保费不足准备金是指提取的老口径下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扣减递延保单获取成本不足以支付未来的现金流出,主要反映1/365法下提取准备金的充足性。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则将其差额作为保费不足准备金增加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三、计量原理,解释2号下保险合同准备金的构成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未来现金流无偏估计+风险边际+贴现因素未决赔款现金流的无偏估计值。新准则未决要求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对负债久期在一年以上的险种对要对现金流进行贴现。风险边际,目录,三、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二、计量方法和流程,一、新准则下准备金计量原理,二、方法流程,关于方法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总保费 首日费用)*未到期天数/365或风险分布法充足性测试所需保费不足准备金=保费收入*(1-保单获取成本率)*未到期天数/保险期限+充足性测试准备金,二、方法流程,关于方法未到期毛额、分保分别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毛额)=毛保费收入*(1-毛保单获取成本率)*未到期天数/保险期限+充足性测试准备金充足性测试所需保费不足准备金毛保单获取成本率=毛保单获取成本/毛保费收入,毛保单获取成本包括且仅包括手续费、营业税金和附加、保险保障基金、监管费、分保费用支出5项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分出保费*(1-分保获取成本率)*分保未到期天数/分保保险期限+充足性测试准备金充足性测试所需保费不足准备金分保保单获取成本率=分保保单获取成本/分出保费,分保保单获取成本包括摊回分保费用。补提历史应收保费应付手续费、以往年度应约手续费调整要剔除,二、方法流程,关于方法保单获取成本的范围是一个重大的会计政策,必须充分披露,不同会计期间保持一致性当期保单获取成本率只对当期新发生的保单适用。历史保单仍适用历史比例。举例:保单期限为一年,年底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二、方法流程,关于方法充足性测试方法:1、确定未来现金净流出 未来赔款、理赔费用及保单维护费用需要估计未来每年发生的现金流,可基于已决赔款的流量三角形模式 2、进行贴现 3、贴现的未来现金净流出*(1边际)4、贴现的未来现金净流出*(1边际)(总保费 首日费用)*未到期天数/保险期限 保费不足准备金充足性测试暂时在总公司统一评估。,二、方法流程,关于方法,久期的计算,二、方法流程,关于方法,计量单位按照下列13大险种分类:企业财产险、家庭财产险、工程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险、机动车辆保险、船舶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特殊风险保险、农业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其他,二、方法流程,关于方法未决赔款准备金、采用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管理办法允许的方法得出不同方法下的评估金额、根据客观真实情况赋予不同方法下评估金额的不同权重,据此计算出未来现金流量的期望值、根据计量单位的平均久期情况进行贴现、贴现后的基数(1边际)权重的计算方式及应用将作为监管的重要内容。新准则下低值、高值不再被允许。,二、方法流程,关于边际测算边际的主要方法为资本成本法和分位法资本成本法保险合同的负债风险(不确定性)占用资本,占用资本金需要付出成本,这种成本应当作为负债的风险边际计入负债作为使用资本金的风险对价,与负债的最佳估计共同组成准备金。对未来现金流进行随机模拟,在结果的概率分布中,选取分位数作为负债计量的基准,目录,三、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二、计量方法和流程,一、新准则下准备金计量原理,三、新准则的影响,新准则的影响核算更加科学 在当前国内非寿险保费增长较快的背景下,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原则可以更加客观地核算财产保险企业的经营成果与当年损益,使国内保险行业的投资者更加客观的了解产险公司盈利能力状况,为产险公司的经营决策与考核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可能对国内产险市场行为带来一定的压力 新的准备金计量方式下,产险行业的准备金将在原有的准备金计量准则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对快速增长的中小公司经营产生一定影响。,三、新准则的影响,新准则的影响新准则从现金流角度间接实现了保单获取成本递延的问题,准则实施后不会因为业务增长过快导致利润不能体现。但如果业务亏损,则新准则下亏损金额将在签单时全部体现。手续费列支真实性除影响费用率外,还影响赔付率。目前部分险种费用列支可能不真实。,三、新准则的影响,新准则的影响新准则要求权责匹配,新准则下再保合同盈余调整手续费需要预估。新准则下风险分布不均匀主要是风险随时间递延不断增加的险种提取保费不足准备金的可能增大,利润的实现将慢于时间进度。准则下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已赚保费的计算结果,从而对赔付率、费用率以及综合成本率等指标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业务发展速度、手续费列支情况等因素。,三、新准则的影响,新准则的影响更加关注风险与风险资本概念类似,对于波动性大的险种,计提更多风险准备。注重长期稳定经营。对保险公司提出更高技术要求。新的准备金计量原则与现有的准备金计量原则之间的一个差异在于对风险的估计模式。新的准备金计量方式要求对保险负债的未来现金流进行估计并考虑边际因素,这将涉及到更多的风险模型和风险参数,而现有的准备金计量原则主要基于确定性模型盈利模式的改变新公司、新机构、新险种或者新渠道实现利润的时间提前现金流角度投资回收期缩短保费规模平稳的公司利润与现金流影响有限,三、新准则的影响,新准则的影响信息更加透明准备金计量流程方法监管机构报备风险边际、无偏估计、重大风险测试项投资者披露回归经营逻辑准备金要求客观反映,提升业务质量、加强管控仍是经营的根本,就像人照哈哈镜,镜子里的人像还是取决于镜面的物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