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逻辑模式-PLM.ppt
第二讲:程序逻辑模式,一、程序逻辑模式的概念和应用范围概念:程序逻辑模式(Program Logic Model,简称PLM),协助活动推行者以逻辑分析其活动资源投放及成效要求是否平衡。这种模式不仅全面量度活动成效(目标),还顾及成效与活动的服务量以及资源投放(系统)的逻辑关系,令评估的范畴更全面,让工作人员有更充足的依据确定活动成效的达成。从活动设计角度来看,PLM能让工作人员更有系统的制定服务计划,从而确定活动能达到其成效。,应用范围:PLM虽然概念简单,但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有活动层面(program level)、服务层面(services level)、单位层面(unit level)及机构层面(agency level)或更大的计划,如城市规划等。无论计划有多大,逻辑联系(logic link)是不同环节的核心关系,这些逻辑关系可以是横向的及纵向的,环环紧扣,相互配合。,二、PLM的主要内容,1.资源投放(input):是指在服务或活动中投放的资源,其中包括时间、人力、财力、活动资源和设备等,这些将有助于服务或活动的发展。,2.活动和服务(outputs):向服务对象所提供的活动和服务,而这些活动和服务数量的多少,则视为最终想达到的成效。另一方面,活动/服务也会关注谁为该服务的对象,或者谁该是对象才能达到活动的成效。,3.服务成效(outcomes-impact)是活动和服务为个人、家庭、族群、社区和机构所带来的益处和转变,甚至是一些较长远的影响;其中所产生的转变可分为长、中及短期的成效,而这些成效所带来的转变可以是增长(如青少年认识吸烟的危害)或减少(如青少年吸烟次数逐步减少)。短、中、长期的成效另一表达方式可以是学习(learning)、行动(actions)和状况的转变(conditions)。短期的成效是期望参加者能掌握有关的知识、态度和技巧,并引发他们对某议题的觉醒和关注,以增加他们对某议题关注的动机和改善的期望,如青少年认识吸毒对身体的影响。中期的成效是指参加者能就有关议题做出具体行动或行为的转变,有具体的行动或行为的转变是一些清晰而良好的指标。让员工知道参加者是否已经明白及掌握有关的知识,如青少年吸毒次数减少了。长期的成效是指参加者持续时间所学习的,并将它持之以恒,便会带来整体的转变和深远的影响。如青少年能戒除吸烟的习惯。,4.假设/理论基础(assumptions)假设/理论基础是指在推行整个活动和服务计划时对服务对象所持的信念、活动过程中需要遵守的重要原则或达到成效的理论架构,例如:若青少年能学习一些新的技巧来拒绝吸毒的行为,以及青少年认同吸毒将对自己造成负面的影响,则青少年吸毒的数字就会下降。假设/理论基础能指引员工如何订立整个活动和服务计划的方向,以及整个活动和服务计划的重点所在。,5.处境分析(situations)处境分析是指活动和服务推行时的状况或背景因素,即社会工作介入时对问题的理解或需要分析,这些分析便成为推行该项活动或服务的依据所在。成效的订立与出行分析有密切的关系。假若工作人员对处境分析不够全面或未能作出清晰而准确的判断,则容易造成订立一些不合理的成效或未能切实响应服务对象的需要,因此,良好的出行分析将有助于订立服务成效的优先次序,并对整个问题做出适当的响应。此外,状况和背景是在不断的转变中,因此需要随时做好准备,以响应各种转变。,6.外在环境因素(external factors)外在环境因素是指一些影响活动和服务成果的处境和外在的因素,这些因素是不可控制的,是推行活动时一些限制性因素,而这些因素有机会影响活动的成功与否。例如,同样推行青少年戒毒活动,在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考虑因素,在学校里有老师的提醒和鼓励较容易成功推行,而社区里的边缘青少年遇到的诱惑则较多,朋辈送来的免费毒品或朋辈不断在旁边吸食等,活动推行时遇到的阻碍会较大。因此,在活动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环境因素,以做出更周详及更具心思的计划。,7.各部分的逻辑联系(logic links)因为PLM是想强化达到活动成效的理论依据,其理论依据是“成效为本,逻辑为导向”及“有根有据,环环紧扣”。(1)成效为本,逻辑为导向。PLM的各部分关系是以活动或服务成效为核心,意思是各部分的协调均是期望能达到服活动或服务的成效,也这也是最中的目的。而各部分的协调则以逻辑为导向,简单来说就是if then的关系。若该活动需要达到这种程度或规模的成效,则需要相应类型及数量的活动及资源投放方能达成。(2)有根有据,环环紧扣。PLM十分重视各部分的检讨,活动一开始就已需要检讨不同部分是否达标,这也是这一概念的特色。,三、应用PLM的程序及步骤,应用PLM于活动计划时,员工会首先考虑处境分析及假设/理论基础,其后在这特有的条件下,订立该活动或服务的成效,按这个成效及理论基础订立所需要的活动形式或服务量,并按这活动或服务订立需要的资源投放,在整个推行过程中均会考虑外在环境因素对活动成效的影响。,其逻辑关系从处境分析和基本理论假设开始,经过制定成效目标、提供服务标准以及需要耗费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后是活动的推行、服务的展开。整个过程沿着投入产出的逻辑程序展开。,因工作人员是以成效作为订立哪种形式及活动量的指标,故活动或服务计划应由成效开始至资源投放,而活动检讨则由资源投放至成效。任何一部分的改变都会引起其他部分的相应转变,这就是有根有据,环环紧扣的意思。例如,当青少年戒毒活动因向外申请赞助的金额不是全部批出,资源投放减少,影响了活动举行的持续性,服务成效自然难以达到逾期效果,故活动计划需要重新修订,可能要将成效从中期改为短期。,四、如何订立成效指标,指标(indicators)可分为:标准性(standardized)自设(self-construct)两类标准性指标运用时应十分小心,因为这些工具内容太广泛,不够具体和指向性,不能准确量度或反映活动成效。订立服务成效应尽量突出具体成效。例如:举办处理校园欺凌活动,较理想的指标是欺凌行为减少了,而不是促进同学沟通。,制定指标的七个要点,1.应尽量罗列所有可行的成效指标,再按能力选取合适的指标。,2.运用减低危机因素方式达到预防性工作的成效。预防性的工作最难制定指标,较难证明所做工作与成效有直接的关系。此类工作需要有相关的研究和文献支持,并通过减低危机因素的形式来表达及证明其服务成效指标。如:如有理论证明吸烟习惯的青少年比不吸烟的青少年较容易滥用药物,那么减少青少年吸烟情况是计划中一项可验证的成效指标。,3.采取多角度评估(tiangulation)方式验证成效较理想和客观的成效评估必须是从多角度评估的(multiple perspective/triangulation),即从多种方式或途径收集数据或资料,证明所得结果是大致相同及没有矛盾的。形式可以包括参加者的自我报告(self-report)及行为改变(behavior change)的观察等。如要证明计划能协助青少年减少吸烟的情况,若单靠青少年自己定期报告自己过往一周的吸烟次数,比较主观而且不足以令公众信服。但若除了青少年自我报告外,再加上家长或老师的观察报告、工作人员与参加者相处时的实际观察、售卖香烟铺售给青少年的实际数据等,相信更客观和更有说服力来证明成效指标的达成。,4.需按服务性质来决定可否订立中期或长期成效。并不是每个计划和服务都有长、中、短期目标。有些计划因各种因素限制,如果活动时段、服务形式等,未能订立长期或中期成效。如若全年为学校举办系列家长讲座,家长可自由报名参加出席,这样的服务往往停留在知识的传递及意识的提升层面,不能期望对参加者有行为改变的效果及持续的影响,往往只能达到短期成效,就算家长参加讲座后有行为转变,工作人员也难以证明与所提供服务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5.成效的订立必须有PLM的其他部分互相联系。工作人员需要确保在计划中的活动能配合成效的订立,否则很难引证成效。在填写活动时候,必须突出一些与成效有直接关系的重点活动。如:若计划的长期成效是希望青少年戒除吸毒的习惯,并持续一段长时间,那么在活动(服务量)方面必须现实一些活动说明如何协助他们持续不吸烟,如定期每周的互助小组、热线支持服务等,若服务量只有讲座、工作坊等活动,便显示出活动未能与成效直接相关及配合。,6.短、中及长期服务成效主要受改变机制直接影响。短、中、长期的服务成效有时是实践因素来界定的,如中期成效是青少年能不吸毒,长期成效是青少年持续半年不吸毒,这要等半年才能看到长期成效。但是很多时候,短、中、长服务成效的区分不一定是由实践因素决定的,而往往是受改变机制直接影响的。即,要有某些改变出现,其他改变可能出现。如:若参加者减少吸毒的行为(中期),必须让他们认识到吸毒的害处(短期成效)。,7.按员工能力和资源决定成效订立。员工决定订多少及何时量度短、中及长期成效,不是由时间来决定的,而是由工作人员本身的能力和资源来决定的。要想达到所订立的长期成效,必须要有服务数据的累积,并且至少有跟进研究(follow-up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