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教育问题.ppt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状况的分析与建议,主要内容,一、教育支出与生活 二、当前我国教育支出状况及分析三、关于我国教育支出问题提出的建议四、一些结论和反思,助学贷款难 食堂饭价变相涨义务教育学杂费高,说明,我国教育支出问题,依旧很突出,一、教育支出与生活,一、教育支出与生活,一、教育支出与生活,一、教育支出与生活,一、教育支出与生活,一、教育支出与生活,2009年财政增幅40%,一、教育支出与生活,2009年:大幅度增加全国教育支出,其中中央财政支出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回首2008年: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国家助学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投入223亿元,地方财政也加大投入,资助学生超过2000万人。,二、当前我国教育支出状况及分析,1、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二、当前我国教育支出状况及分析,1、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人们一般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来比较各个国家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衡量各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程度、重视程度。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0年达到4。而2000年财政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仅为2.86。不仅没有达到4的既定目标,反而低于1986年和1990年的水准。自2001年起,政府将目标的实现推延到2005年。200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GDP比例分别是341、3.28、2.79、2.82(见表),始终没有根本性的突破。,二、当前我国教育支出状况及分析,2、财政教育支出结构,二、当前我国教育支出状况及分析,2、财政教育支出结构 从上表可以看出,教育事业费占教育总支出中的绝大部分。由于将教育单位行政化,使大量低素质的人进入教育部门,使人员编制冗繁,造成人员经费支出的绝对数和比重一直较高。大量的人员经费挤占了教育支出,使真正用于发展教育的投资经费大减。另一个说明该情况的就是高校师生比。,二、当前我国教育支出状况及分析,3、中国教育支出与教育发达国家的比较,二、当前我国教育支出状况及分析,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高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比重也越大。1995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为5.2%,发达国家为5.5%,发展中国家为4.6%,最不发达国家达到3.6%。而我国仅为2.41%,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最不发达国家的水平(见表2)。从人均教育支出角度来看,我国的人均教育支出非常低。以 1993 年数据为例,世界平均人均教育支出为22.9美元,发达国家为108.9美元,发展中国家为43美元,不发达国家为8美元,我国为10.77美元,仅略高于不发达国家,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3、中国教育支出与教育发达国家的比较,二、当前我国教育支出状况及分析,3、中国教育支出与教育发达国家的比较,二、当前我国教育支出状况及分析,3、中国教育支出与教育发达国家的比较,二、当前我国教育支出状况及分析,人均GNP为600-2000美元时(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初、中、高三级教育比例为2.37.190.6,而我国1997年三级教育比例为32.4137.1520.32,初等教育经费比例偏低,而中等、高等教育经费比例偏高,尤其高等教育经费的比重在50%以上,甚至高于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这种投资流向会造成基础、义务教育得不到很好的贯彻实施,3、中国教育支出与教育发达国家的比较,三、关于我国教育支出问题提出的建议,1、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加强政府在教育财政投入上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稳定教育经费来源。首先要继续深化对教育事业的性质和战略地位的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属于公共事业,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政府财政投入应优先保证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其次,对教育投入进行法律调控,从法律层次上保证、规范教育投入,即义务教育财政责任的法治化。教育支出占的比重是衡量教育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要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水平,首先,转变政府职能,科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有限的财力中确保教育支出的优先增长;其次,预算安排时,要确保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落实,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财政收入超收部分更多地用于教育投入,确保教育支出的稳定增长。,三、关于我国教育支出问题提出的建议,2、提高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重财政收入在GNP中的比重偏低其根源主要在于我国的财政收入并不等于政府收入。我国的政府收入,除了列入预算的财政收入之外,还包括预算外收入。大量的政府收入游离于预算之外,由各地区、各部门自收自支,这种不规范的政府收支管理状况,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表现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问题上,有如下几个方面:(1)政府收入虽然总体上说并不少,但财力分散在各地区、各部门,财政部门能够调度的仅限于预算内收入这一块儿。财政部门在教育经费支出的安排上捉襟见肘。(2)不纳入预算管理的各类政府收入由于自收自支,不受财政部门的监督,其管理自然处于混乱状态。不仅本应花在教育事业上的资金被挪用、挤占和克扣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通过种种途径,相当一部分预算内收入被转作预算外资金,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财政部门在教育经费支出安排上的困难。(3)即便通过一些非规范的途径,如集资、摊派、收费、统筹等取得的制度外政府收入,已经用之于教育,由于未列入预算,亦不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统计口径之内。这部分的政府教育支出,也就不能在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数字中得到反映。,三、关于我国教育支出问题提出的建议,3、优化三级教育结构在我国,一方面文盲率还很高,另一方面人均GDP还很低,在这个阶段迫切需要的是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而且初等、中等教育的社会报酬率远远高于高等教育。在当前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投人到收益率低的部分,造成资源配置的无效,并使社会不公平的情况加剧。因此,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不尽合理,应把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入到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为了把有限的教育资金用在刀刃上,政府应明确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中的优先地位,将教育经费的增量主要用于义务教育。而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则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全社会参与战略,采取自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办法办学。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应该增加对义务教育的公共投入,提高义务教育中公共教育经费所占的比重。在公共教育经费占各类学校教育经费的比重中,应该使义务教育的比重最大。,三、关于我国教育支出问题提出的建议,5、缩小地区之间的差异鉴于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财力存在明显差距的现实,为缩小地区间基础教育支出水平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应完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一方面,完善分税制,完善一般性无条件转移支付制度,纵向使中央财政加强对西部和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弥补西部和贫困地区财政的教育收支缺口;横向建立省际之间、县际之间的教育转移支付框架,促进各地方政府教育提供能力的均等化。另一方面,建立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解决办学、教学条件的改善等问题。,四、结论与反思:,多年来教育支出虽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问题,本文从支出总量、支出结构、支出区域结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问题,适当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但中国的教育改革之路该何去何从?中国教育的财政支出问题如何得到有效解决?这不得不值得我们每个人,尤其是身为当事人的大学生的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