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挫裂伤的影像诊断.ppt
肺挫裂伤的影像诊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李秀梅,肺挫裂伤,是胸部外伤中的一种综合病症,其曾用名创伤性湿肺;Burford于1945年尸检发现病理改变为肺内液体(如粘液、血液、浆液)的潴留,形成肺泡及肺间质的水肿,故提出为“创伤性湿肺”。病因:车祸挤压伤、撞击伤、高处坠落伤,重物砸伤、爆震伤、婴儿产伤等。,肺挫裂伤,包括肺挫伤与肺撕裂伤。肺挫伤是指肺组织血管破裂引起肺泡和间质出血、水肿。肺撕裂伤是肺撕裂后气体或血液溢入裂隙中,周围肺组织的弹力回缩作用形成局灶血肿和肺气囊。,发病机理(一),肺循环障碍 根本原因 外力作用 肺毛细血管受损、通透性增加 体液和血液渗入或漏出到肺泡 湿肺,发病机理(二),颅脑损伤 中枢神经遭到刺激 肺过度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向肺泡内释放,神经源性肺水肿,造成湿肺。,病理改变,肺间质及肺泡内出血、水肿、实变和微小肺不张为特点。轻度的损伤致肺间质及肺泡内发生渗出和出血,即肺挫伤;严重的创伤可引起肺实质撕裂出血形成肺血肿、肺气囊,即肺撕裂伤。,临床表现,胸痛、气急呼吸困难、发绀血性泡沫痰心动过速、血压下降昏迷、休克常伴有肋骨、四肢骨骨折及脑、内脏复合损伤,影像表现,支气管束征阳性面纱征/毛玻璃征肺内斑片影肺实变肺气囊肺不张,征象可混合存在外伤后不同阶段病变的表现可以相互转化病灶分布?病灶消散时间?,支气管束征阳性: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紊乱,形成网织征。病理:为肺间质内出血和渗出。,10天后复查,面纱征/毛玻璃征:肺野呈较为均匀一致的云雾状影,似一层薄纱覆盖肺野,其内纹理清晰,气管通畅。病理上为肺泡内和间质内的弥漫渗出。,高处坠落,3天后复查,面纱/毛玻璃,外伤半小时,外伤后6小时,肺斑片影:类似支气管肺炎、节段性肺炎,表现为沿肺纹理分布的小斑片影或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外伤后腰痛2小时,车祸后,肺实变:为大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不符合肺野及肺段分布,有跨叶跨段分布的特点。,女性,44岁,高处坠落,肺气囊:肺撕裂形成创伤性肺大泡,肺大泡被不完全血液灌注,腔内可见气液平,肺大泡被血液完全灌注,形成血肿,五天后复查,男性,60岁,外伤后,肺不张:肺实质撕裂出血可以经支气管引流,引流不畅时凝血块或外伤后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可堵塞支气管形成肺不张。此征象出现时间较晚,应属于肺挫裂伤的并发症,由于肺不张容易合并感染,所以对肺不张的诊断和判断其程度很重要。,高处坠落,胸痛、气促4小时,全身多处外伤3天,4天后复查,影像表现,病变分布:1、与受伤部位有关,病变为多发,大部分跨叶、跨段分布。主要见于受创同侧的肺组织,亦可见于对侧肺组织,以受伤侧病变较重。2、多分布在中下肺野,与下胸部受伤机会多基本一致,局灶性病变以胸膜下分布较多。,消散时间,消散时间与病变的性质及程度有关。渗出性水肿、出血一般消散较快,吸收最快者2天,大部分病例在12周内完全消散或基本消散。肺内血肿消散速度较慢,一般在2周左右开始吸收,吸收后可遗留条索影。伤后72h后复查,若病变面积仍有扩大应考虑可能合并感染,要注意观察体温、血象等指征。,男性,40岁,车祸,三天后复查,肺挫裂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胸部创伤,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积极改善呼吸,减轻肺水肿,抗制感染,合理应用激素及利尿剂,及时治疗合并伤,预后较好。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肺炎、肺不张、肺脓肿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鉴别诊断,肺炎 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病史 肺炎早期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病灶一般按肺段分布,病灶中间密度高于边缘,周围模糊。,肺挫裂伤诊断依据,有外伤史影像表现:支气管束征、面纱征/毛玻璃征、肺内斑片影、肺实变、肺气囊、肺不张既往无肺部疾病史、吸收消散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