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给排水节能培训.ppt

    • 资源ID:6140782       资源大小:370.50K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给排水节能培训.ppt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节能培训资料二零一四年三月,给排水节能培训资料,目 录,一、执行时间及范围2013年12月1日起本市行政区域内报初步设计审批的公共建筑及若因设计变更等原因在2013年12月1日之后重新报初步设计审批的项目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2013年12月1日前已正式受理初步设计审批的项目仍执行原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0-052-2006)。主城中心区2737平方公里(含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和两江新区管辖范围内(以下简称“类地区”,具体范围详见附件1)的公共建筑执行标准全部规定,使其满足重庆市银级绿色建筑及国家一星级绿色建筑的要求。类地区范围内单体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1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底部总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1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部分执行标准1-6章的规定,可暂不执行第7章“建筑环境设计与资源综合利用”的规定。我市其它行政区域范围内(以下简称“类地区)的公共建筑执行标准1-6章的规定,可暂不执行第7章“建筑环境设计与资源综合利用”的规定。鼓励属类地区的区县参照类地区的要求执行标准。,渝建发 201398号,一、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文件解读,一、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文件解读,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全部规定的行政区域范围(即类地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全部行政区域范围。北碚区:朝阳街道、天生街道、北温泉街道、龙凤街道、东阳街道、歇马镇、施家梁镇、蔡家岗镇、童家溪镇、复兴镇、水土镇行政区域范围。巴南区:龙洲湾街道、李家沱街道、鱼洞街道、花溪街道、南泉街道、一品街道、惠民街道、南彭街道、界石镇行政区域范围。渝北区:龙溪街道、龙山街道、龙塔街道、人和街道、天宫殿街道、翠云街道、回兴街道、双凤桥街道、双龙湖街道、大竹林街道、鸳鸯街道、悦来街道、礼嘉镇、木耳镇、石船镇、龙兴镇行政区域范围。,二、绿色建筑概念及评价标准,绿色建筑的概念,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二、绿色建筑概念及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行管理七类指标组成。施工管理和运行管理两类指标不参与设计评价。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每类指标的评分项总分为100分。为鼓励绿色建筑技术、管理的提升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评价指标体系七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Q1、Q2、Q3、Q4、Q5、Q6、Q7按参评建筑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乘以折算系数,折算系数为100分除以理论上可获得的总分值。某类指标理论上可获得的总分值等于所有参评的评分项的最大分值之和。,绿色建筑评价的总得分按下式计算,其中评价指标体系七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w1w7按表3.2.6取值。Qw1Q1w 2Q2w3Q3w4Q4w5Q5w6Q6w7Q7Q8,二、绿色建筑概念及评价标准,二、绿色建筑概念及评价标准,根据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绿色建筑分为银级、金级、铂金级三个等级对应国家评价标准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的绿色建筑都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三个等级的最低总得分分别为50分、60分、80分。,表3.2.6 绿色建筑分项指标权重,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J50-052-2013 重庆市地标,2013年12月1日执行主要是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一星级和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银级标识,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附录D 国家绿色建筑一星级和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银级标识达标条文要求,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7.1.1 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控制要求,场地安全,无排放超标污染物。(控制项),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场地的防洪设计符合现行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及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的规定;建筑场地内不应存在未达标排放或者超标排放的气态、液态或固态的污染源,例如:未达标排放的厨房油烟,超标排放的煤气或其他工业废气,未经处理排放的污水,7.3.9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等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控制项),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7.3.10 建筑给排水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控制项)1 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2 供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市政压力;3 加压供水系统应选用节能高效的设备。,强制性条文。这两条内容为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控制项。对应评价标准就是“给排水系统设置合理、安全”;“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给水水压稳定、可靠,各给水系统应保证以足够的水量和水压向所有用户不间断地供应符合卫生要求的用水。1)供水充分利用市政压力。2)加压系统选用节能高效的设备如变频供水设备、高效水泵、叠压供水(利用市政余压)系统等。3)给水系统分区合理,每区供水压力不大于0.45MPa。4)合理采取减压限流的节水措施,保证各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大于0.2MPa。根据用水要求的不同,给水水质应达到国家、地方或行业标准规定的要求。管材、管道附件及设备等供水设施的选取和运行不应对供水造成二次污染。设置完善的污水收集和污水排放等设施。实行雨污分流地区的项目,室外排水系统应实行雨污分流,避免雨污混流。雨污水收集、处理及排放系统不应对周围人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为避免室内重要物资和设备受潮引起的损失,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道、阀门和设备的漏水、渗水或结露。选择热水供应系统时,热水用水量较小且用水点分散时,宜采用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热水用水量较大、用水点比较集中时,应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并应设置完善的热水循环系统。设置集中生活热水系统时,应确保冷热水系统压力平衡,或设置混水器、恒温阀、压差控制装置等。,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水资源利用方案应包含下列内容:1)当地政府规定的节水要求、地区水资源状况、气象资料、地质条件及市政设施情况等,可资利用的水资源,如市政给水、市政再生水、雨水、建筑废水、污水、河湖水、海水等,并对项目的给排水方案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2)当项目包含多种建筑类型,如住宅、办公建筑、商场、餐饮、会展、旅馆等时,可统筹考虑项目内水资源的各种情况,确定综合利用方案。3)确定用水定额、编制用水量计算(水量计算表)及水量平衡表。4)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介绍。5)采用的节水器具、设备和系统的相关说明。6)非传统水源利用方案。对雨水、再生水及海水等水资源利用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确定雨水、再生水及海水等水资源的利用方法、规模、处理工艺流程等。7)景观水体补水不能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可以采用地表水和非传统水源,取用建筑场地外的地表水时,应事先取得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许可;采用雨水和建筑中水作为水源时,水景规模应根据设计可收集利用的雨水或中水量来确定,需要进行全年逐月水量平衡分析计算,以确定适宜的水景规模,并进行适应不同季节的水景设计。,7.3.11 用水器具应符合现行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及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控制项),本着“节流为先”的原则,用水器具优先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年第5号公告和2003年第12号公告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目录中公布的设备、器材和器具。根据用水场合的不同,合理选用节水水龙头、节水便器、节水淋浴装置等。所有用水器具应满足现行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02及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B/T18870-2011的要求。如可选用以下节水器具:1 节水龙头:加气节水龙头、陶瓷阀芯水龙头、停水自动关闭水龙头等;2 坐便器:压力流防臭、压力流冲击式6L直排便器、3L/6L两挡节水型虹吸式排水坐便器、6L以下直排式节水型坐便器或感应式节水型坐便器,缺水地区可选用带洗手水龙头的水箱坐便器;3 节水淋浴器:水温调节器、节水型淋浴喷嘴等;4营业性公共浴室淋浴器采用恒温混合阀、脚踏开关等。,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并满足下列要求:(评分项)1 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2 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安装率达100。,管网漏失水量包括:1)阀门故障漏水量2)室内卫生器具漏水量3)水池、水箱溢流漏水量4)设备漏水量和管网漏水量。为避免漏损,可采取以下措施:1)给水系统中使用的管材、管件,必须符合现行产品行业标准的要求。对新型管材和管件应符合企业标准的要求,企业标准必须经由有关行政和政府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估或鉴定通过。2)选用性能高的阀门、零泄漏阀门等。3)合理设计供水压力,避免供水压力持续高压或压力骤变。4)做好室外管道基础处理和覆土,控制管道埋深,加强管道工程施工监督,把好施工质量关。做好室外埋地钢管的防腐。5)水池、水箱溢流报警和进水阀门自动联动关闭。6)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计量水表安装率达100。,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且卫生器具用水点供水压力应满足下列要求:(评分项)1 不高于0.20MPa;2 不低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压力。,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是为满足使用要求,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出口,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规定出水量。流出水头是保证给水配件流出额定流量,在阀前所需的水压。给水配件阀前压力大于流出水头,给水配件在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超过额定流量的现象,称超压出流现象,该流量与额定流量的差值,为超压出流量。给水配件超压出流,不但会破坏给水系统中水量的正常分配,对用水工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因超压出流量未产生使用效益,为无效用水量,即浪费的水量。因它在使用过程中流失,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属于“隐形”水量浪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给水系统设计时应采取措施控制超压出流现象,应合理进行压力分区,并适当地采取减压措施,避免超压出流造成的浪费。当选用了恒定出流的用水器具时,该部分管线的工作压力满足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即可。当建筑因功能需要,选用特殊水压要求的用水器具时,如大流量淋浴喷头,可根据产品要求采用适当的工作压力,但应选用用水效率高的产品,并在说明中做相应描述。在上述情况下,如其他常规用水器具均能满足要求,可以视为达标。,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7.3.14 用水计量装置应满足下列要求:(评分项)1 按照使用用途,对厨卫、绿化、空调系统、泳池、景观等用水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2 按照付费或管理单元情况对不同用户的用水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3 公共浴室等设置用者付费的设施,其淋浴器采用刷卡用水。,对不同使用用途和不同计费(或管理)单位分区域、分用途设水表统计用水量,并据此施行计量收费,以实现“用者付费”,达到行为节水的目的。按照付费(或管理)单元情况对不同用户的用水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各管理单元通常是分别付费,或即使是不分别付费,也可以根据用水计量情况,对不同部门进行节水绩效考核,促进行为节水。对公共建筑中有可能实施用者付费的场所,应设置用者付费的设施,实现行为节水。,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7.3.15 设计选用的卫生器具用水效率不应低于三级。(评分项),卫生器具除按条要求选用节水器具外,绿色建筑还鼓励选用更高节水性能的节水器具。目前我国已对部分用水器具的用水效率制定了相关标准,如:1)水嘴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5501-20102)坐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5502-20103)小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8377-20124)淋浴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8378-20125)便器冲洗阀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8379-2012今后还将陆续出台其他用水器具的标准。在设计文件中要注明对卫生器具的节水要求和相应的参数或标准。当存在不同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时,按满足最低等级的要求选用。卫生器具有用水效率相关标准的应全部采用,方可认定达标,没有的可暂时不做要求。今后当其他用水器具出台了相应标准时,按同样的原则进行要求。对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的项目,在施工图设计中应对节水器具的选用做出要求;对非一体化设计的项目,应提供确保业主采用节水器具的措施、方案或约定。,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水嘴用水效率等级 水嘴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级GB 25501-2010规定了水嘴用水效率等级,在(0.100.01)MPa动压下,依据下表的水嘴流量(带附件)判定水嘴的用水效率等级。节水型水嘴为用水效率等级的2级。水嘴用水效率等级指标大便器冲洗阀用水效率等级 根据GB 28379-2012的规定,依据下表大便器冲洗水量判定其用水效率等级。大便器用水效率等级指标,条文解析-节水与水资源利用,7.3.15 设计选用的卫生器具用水效率不应低于三级。(评分项),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7.3.17 宜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径流总量控制,且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60%。(可选项),场地设计应合理评估和预测场地可能存在的水涝风险,对场地实施径流总量控制,尽量使场地雨水就地消纳或利用,防止径流外排在其它区域形成水涝和污染。径流总量控制同时包括雨水的减排和利用,实施过程中减排和利用的比例需依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最优化方案。最佳的雨水控制量应以雨水排放量接近自然地貌为标准,因此从经济性和维持区域性水环境的良性循环角度出发,雨水的控制率也不宜过大而应有合适的量(除非具体项目有特殊的防洪排涝设计要求)。通常径流总量需控制在85%左右。本条要求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60%,并不宜超过85%,即在自然地貌或绿地情况下,径流系数为0.150.4。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定义为一年内场地雨水径流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留、调蓄和回用而得到控制的径流雨量占全年全部雨量的百分比。雨水设计应协同场地、景观设计采用屋顶绿化、透水地面铺装等措施降低地表径流量,同时利用下凹绿地、浅草沟、雨水花园加强雨水入渗,滞蓄、调节雨水外排量,也可根据项目的用水需求收集雨水回用,实现减少场地雨水外排的目标。,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7.3.18 绿化灌溉应采用喷灌、滴灌、微喷灌、渗灌或低压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评分项),绿化灌溉应采用喷灌、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同时还可采用湿度传感器或根据气候变化的调节控制器。节水灌溉具有很显著的节水效果。目前普遍采用的绿化节水灌溉方式是喷灌,其比地面漫灌要省水3050。喷灌时要在风力小时进行。当采用再生水灌溉时,因水中微生物在空气极易传播,应避免采用喷灌方式。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流灌和地下渗灌,它是通过低压管道和滴头或其它灌水器,以持续、均匀和受控的方式向植物根系输送所需水分,比地面漫灌省水5070,比喷灌省水1520。微灌的灌水器孔径很小,易堵塞。微灌的用水一般都应进行净化处理,先经过沉淀除去大颗粒泥沙,再进行过滤,除去细小颗粒的杂质等,特殊情况还需进行化学处理。,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7.3.19 旅馆、办公、商场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宜满足下列要求:(可选项)1 有市政再生水供应时,室外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洗车用水应采用非传统水源;2 无市政再生水供应时,室外绿化灌溉用水应采用非传统水源。其他类型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宜满足下列1项或2项要求:1 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洗车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80%;2 冲厕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50%。,对养老院、幼儿园、医院类建筑,或其他类型建筑的周边无市政再生水利用条件,且建筑可回用水量小于100m3/d时,此条不做要求。为增强条文的可操作性,本条不涉及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的计算,通过具体措施来等效判断非传统水源的利用。由于有些建筑并没有冷却用水和室外景观水体补水的需求,为了避免这些差异对评价公平性的影响,本条在规定非传统水源利用的要求时,扣除了冷却用水量和室外景观水体补水量。即本条所指的生活杂用水指用于绿化浇灌、道路冲洗、洗车、冲厕等的非饮用水,不含冷却水补水和水景补水。“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用水量的比例”指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相应的生活杂用水总用水量的比例。,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对于有冷却用水量建筑,适用于民用建筑的供暖空调系统水质标准即将发布,标准规定了空调冷却水的水质要求,为冷却水使用非传统水源提供了技术保障,非传统水源的水质必须满足标准的要求,方可用于冷却水补水。对于有室外景观水体补水的建筑,应满足本标准第条的规定。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Ru=Wu x100%WtWuWRWr+WsWo(4.3.14-2)式中,Ru非传统水源利用率,;Wu非传统水源设计使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使用量(运行阶段),m3/a;WR再生水设计利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3/a;Wr雨水设计利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3/a;Ws海水设计利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3/a;Wo其它非传统水源利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3/aWt设计用水总量(设计阶段)或实际用水总量(运行阶段),m3/a。式中设计使用量为年用水量,由平均日用水量和用水时间计算得出。实际使用量应通过统计全年水表计量的情况计算得出。式中用水量计算不包含冷却用水量和室外景观水体补水量。,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7.3.20 应结合雨水利用设施进行景观水体设计,景观水体利用雨水的补水量大于其水体蒸发量的70%,并至少满足下列1项要求:(评分项)1对进入景观水体的雨水采取控制面源污染的措施;2利用水生动、植物进行水体净化。,民用建筑节水设计规范GB 50555中强制性条文第条规定“景观用水水源不得采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水”,全文强制的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第条规定“人工景观水体的补充水严禁使用自来水。”,因此设有水景的项目,水体的补水只能使用非传统水源,或在取得当地相关主管部门的许可后,利用临近的河、湖水。自然界的水体(河、湖、塘等)大都是由雨水汇集而成,结合场地的地形地貌汇集雨水,用于景观水体的补水,是节水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最佳选择,因此设置本条的目的是鼓励将雨水控制利用和景观水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景观水体的补水应充分利用场地的雨水资源,不足时再考虑其它非传统水源的使用。蒸发量可查阅当地的气象资料,根据逐月水面面积的变化计算水体蒸发量。本条要求雨水利用补水量大于水体蒸发量的70%,即采用除雨水外的其它水源对景观水体补水的量不得大于水体蒸发量的30%,景观水体的补水管均应设置水表。设计阶段应做好景观水体补水量和水体蒸发量逐月的水量平衡,确保满足本条的定量要求。在雨季和旱季降雨水差异较大时,可以通过水位或水面面积的变化来调节补水量的富余和不足,也可设计旱溪或干塘等来适应降雨量的季节性变化。(水量平衡计算和对雨水储存、补水设计,满足不了时减少景观水体面积),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景观水体的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的要求。景观水体的设计应采用生态水处理技术,合理控制雨水面源污染,在雨水进入景观水体之前设置前置塘、缓冲带等前处理设施,或将屋面和道路雨水接入绿地,经绿地、植草沟等处理后再进入景观水体,有效控制雨水面源污染。景观水体应设计生态池底及驳岸,采用非硬质池底及生态驳岸,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条件。并通过水生动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必要时可采取其他辅助手段对水体进行净化,确保水质安全。,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条文解析-节水与水资源利用,5.4.20 空气调节冷却水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评分项)1 具有过滤、缓蚀、阻垢、杀菌、灭藻等水处理功能;2 冷却塔应设置在空气流通条件好的场所;3 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采取加大积水盘、设置平衡管或平衡水箱的方式,避免冷却水泵停泵时冷却水溢出;4 采用地源热泵、闭式冷却塔等节水冷却技术,或开式冷却塔的蒸发损失水量占冷却水补水量的比例大于80%;5 冷却塔补水总管上设置水流量计量装置。,本条文为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评分项。公共建筑集中空调系统的冷却水补水量占据建筑物用水量的3050%,减少冷却水系统不必要的耗水对整个建筑物的节水意义重大。风冷空调系统的冷凝排热以显热方式排到大气,并不直接耗费水资源。水冷制冷机组的冷凝排热绝大部分以水份蒸发的形式散到大气中,开式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大于蒸发量的部分主要由冷却塔漂水、排污和溢水等因素造成。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受气候、环境的影响,冷却水水质比闭式系统差,改善冷却水系统水质可以保护制冷机组和提高换热效率。通过排污和补水改善水质,耗水量大,不符合节水原则。应优先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设置水处理装置和化学加药装置改善水质,减少排污耗水量。,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开式冷却塔积水盘浮球阀至溢流口段的容积通常仅是为容纳冷却塔填料部分的水而设置的,不能容纳冷却水管在停泵时需要泄出的水量。冷却水系统设计不当,高于积水盘的冷却水管道中部分水量在停泵时需要泄出,启泵时又需要补充这部分水量。为减少上述水量损失,设计时可采取加大积水盘、设置平衡管或平衡水箱等方式,相对加大冷却塔积水盘浮球阀至溢流口段的容积,避免停泵时的泄水和启泵时的补水浪费。采用风冷方式替代水冷方式可以节省水资源消耗。但由于风冷方式制冷机组的COP通常较水冷方式的制冷机组低,所以需要综合评价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和电力资源情况,在缺水较缺电更突出的地区,有条件时宜优先考虑风冷方式排出空调冷凝热。水在不同的饱和温度下蒸发所吸收的蒸发潜热是不同的,或者说一定的冷凝热在不同的饱和蒸发温度下所需要蒸发的水量是不同的。而空调冷却水的蒸发温度多在2030之间变化。水在20饱和温度下的蒸发潜热是2453.48KJ/kg、在30饱和温度下的蒸发潜热是2429.80KJ/kg,二者之差不超过1%。这样的差别我们认为在工程用水量的计算中是可以忽略的。据此计算出相应的蒸发损失水量。蒸发损失水量占冷却水补水量的比例不低于80%。第2和第4不容易满足,第2为1分,第4为10分,但该部分至少可得6分。第4项需要暖通专业提供冷凝热值。,条文解析-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这两条属于绿色建筑“节能与能源利用”的条款,但与给排水专业相关。鼓励采用热泵、空调余热、其他废热等节能方式供应生活热水。当选择该条文时,为满足绿色建筑要求,由热泵、空调余热、其他废热等节能方式供应的能量不应低于生活热水耗能量的60%。当选择该条文时,为满足绿色建筑要求,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热水比例不应低于50%,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热水量的户数比例或水量比例作为评价指标(例如超过25%的用户采用太阳能生活热水,其太阳能热水全年保证率在50%以上,即可认为达标;以此类推);如果采用热泵方式(污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地源、空气源)提供生活热水,则要求“热泵冷热源侧水系统”的综合COP2.0(相当于风冷热泵的COP),否则不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利用来参评。,条文解析-节水与水资源利用,7.3.5 宜采用热泵、空调余热、其他废热等节能方式供应生活热水,且其提供的能量不低于生活热水耗能量的60%。(可选项)宜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且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热水比例不低于50%,或提供的空调用冷量和热量的比例不低于25%。(可选项),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这两条属于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条款,但与给排水专业相关。,7.2.3 4 避免卫生间、餐厅、地下车库等区域的空气和污染物串通到室内其他空间或室外主要活动场所。(评分项)建筑设计时宜合理安排建筑平面和空间,防止噪声干扰;设备系统设计时宜采取噪声振动控制措施,且同层排水或新型降噪管使用率宜高于50%。(可选项),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解读,四、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部分条文解读,9.1.3 排水系统应采用雨污分流系统,设置完善的污水收集和污水排放等设施,生活污废水的排放和处理应按环评批准书实施。雨污水收集、处理及排放系统不应对周围人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根据建筑周边市政排水设施的完善程度和建筑物的性质,根据重庆市渝建发【2006】19号文关于调整城市污水排放方式的通知规定,建筑生活污废水有多种排放和处理方式:1.经简单物理处理后,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由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2.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由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3.设置污水处理设施(生化池),处理到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中的三级排放标准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由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4.设置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到达一级排放标准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由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5.设置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到达一级排放标准后,排放至附近国家相关标准允许的受纳水体。以上要求内容环评批准书一般都会有详尽表述。当技术经济分析合理时,可考虑污废水的回收再利用,自行设置完善的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排放标准仍按环评批准书实施。污水处理率应达到100,达标排放率必须达到100。雨污水收集、处理及排放系统中的管网及设备设施的设置,不应对人和环境造成危害和影响,具体规定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9.1.4 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给水排水设备、管道的设置对室内环境产生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给水排水系统可通过下列方式降低噪声:1 合理确定给水管管径,管道内水流速度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规定;2 合理选择排水管材:应采用柔性接口机制排水铸铁管和塑料排水管,当采用塑料排水管时,应选用内螺旋排水管、芯层发泡管等有隔音效果的排水立管;3 优先选用虹吸式冲水方式的坐便器;4 降低给排水设备机房噪声:选择低转速(不大于1450转/min)水泵、屏蔽泵等低噪声水泵;水泵基础设减振、隔振措施;水泵进出管上装设柔性接头;水泵出水管上采用缓闭式止回阀;与水泵连接的管道吊架采用弹性吊架等。5给水加压、循环冷却等设备不得设置在有安静要求的房间上面、下面和毗邻的房间内。给水排水系统可通过下列措施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对空气环境的影响:1 设置于室内的污废水检查井、污废水池、污废水泵房、隔油池(器)、化粪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中水处理设施等应采取相应的密闭、通气、换气措施;具体规定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室内的污水提升和隔油装置宜采用密闭性好的一体化成套设备。2 卫生器具、排水管、通气管、水封装置的设置与连接应保证排水畅通、不破坏水封;间接排水时,应保证空气间隙,具体规定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四、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部分条文解读,五、相关国家规范部分条文解读,根据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7.3.9 条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等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控制项)以下是对上述规范相关条文的解读,五、相关国家规范部分条文解读,(一)、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4.1.1 雨水利用应采用雨水入渗系统、收集回用系统、调蓄排放系统之一或其组合,并满足如下要求:1 雨水入渗系统宜设雨水收集、入渗等设施;2 收集回用系统应设雨水收集、储存、处理和回用水管网等设施;3 调蓄排放系统应设雨水收集、储存设施和排放管道等设施。,规定雨水利用系统的种类和构成。雨水入渗系统或技术是把雨水转化为土壤水,其手段或设施主要有地面入渗、埋地管渠入渗、渗水池井入渗等。除地面雨水就地入渗不需要配置雨水收集设施外,其他渗透设施一般都需要通过雨水收集设施把雨水收集起来并引流到渗透设施中。收集回用系统或技术是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水质净化,把雨水转化为产品水,替代自来水使用或用于观赏水景等。调蓄排放系统或技术是把雨水排放的流量峰值减缓、排放时间延长,其手段是储存调节。一个建设项目中,雨水利用系统的可能形式可以是以上三种系统中的一种,也可以是两种系统的组合,组合形式为:雨水入渗;收集回用;调蓄排放;雨水入渗+收集回用;雨水入渗+调蓄排放。,五、相关国家规范部分条文解读,4.2.6 设计重现期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向各类雨水利用设施输水或集水的管渠设计重现期,应不小于该类设施的雨水利用设计重现期。2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设计重现期不宜小于表426-1中规定的数值。,7.1.1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应优先收集屋面雨水,不宜收集机动车道路等污染严重的下垫面上的雨水。,屋面雨水水质污染较少,并且集水效率高,是雨水收集的首选。广场、路面特别是机动车道雨水相对较脏,不宜收集。绿地上的雨水收集效率非常低,不经济。,3 建设用地雨水外排管渠的设计重现期,应大于雨水利用设施的雨量设计重现期,并不宜小于表426-2中规定的数值。,五、相关国家规范部分条文解读,五、相关国家规范部分条文解读,7.1.4 水面景观水体宜作为雨水储存设施。,(二)、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0555-2010,4.2.3 热水供应系统应有保证用水点处冷、热水供水压力平衡的措施。用水点处冷、热水供水压力差不宜大于0.02MPa,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冷水、热水供应系统应分区一致;2 当冷、热水系统分区一致有困难时,宜采用配水支管设可调式减压阀减压等措施,保证系统冷、热水压力的平衡;3 在用水点处宜设带调节压差功能的混合器、混合阀。,带有冷水混合器或混水水嘴的卫生器具,从节水节能出发,其冷、热水供水压力应尽可能相同。但实际工程中,由于冷水、热水管径不一致,管长不同,尤其是当采用高位水箱通过设在地下室的水加热器再返上供给高区热水时,热水管路要比冷水管长得多,热水加热设备的阻力也是影响冷水;热水压力平衡的因素。要做到冷水、热水在同一点压力相同是不可能的。本条提出不宜大于0.02MPa在实际中是可行的,控制热水供水管路的阻力损失与冷水供水阻力损失平衡,选用阻力损失小于或等于0.01MPa的水加热设备。在用水点采用带调压功能的混合器、混合阀,可保证用水点的压力平衡,保证出水水温的稳定。目前市场上此类产品已应用很多,使用效果良好,调压的范围冷、热水系统的压力差可在0.15MPa内。,五、相关国家规范部分条文解读,4.2.4 热水供应系统应按下列要求设置循环系统:1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采用机械循环,保证干管、立管或干管、立管和支管中的热水循环;2 设有3个以上卫生间的公寓、住宅、别墅共用水加热设备的局部热水供应系统,应设回水配件自然循环或设循环泵机械循环;3 全日集中供应热水的循环系统,应保证配水点出水温度不低于45的时间,对于住宅不得大于15s,医院和旅馆等公共建筑不得大于10s。,本条第1款规定的热水系统设循环管道的设置原则,与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要求一致,增写第2款和第3款的理由是:1 近年来全国各大、中城市都兴建了不少高档别墅、公寓,其中大部分均采用自成小系统的局部热水供应系统,从加热器到卫生间管道长达十几米到几十米,如不设回水循环系统,则既不方便使用,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第2款提出了大于3个卫生间的居住建筑,根据热水供回水管道布置情况设置回水配件自然循环或设小循环泵机械循环。值得注意的是,靠回水配件自然循环应看管网布置是否满足其能形成自然循环条件的要求。,2 第3款提出了全日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循环系统应达到的标准。根据一些设有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工程反馈,打开放水水嘴要放数十秒钟或更长时间的冷水后才出热水,循环效果差。因此,对循环系统循环的好坏应有一个标准。国外有类似的标准,如美国规定医院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要求放冷水时间不得超过5s;本款提出:保证配水点出水水温不低于45的时间为:住宅15s;医院和旅馆等公共建筑不得超过10s。住宅建筑因每户均设水表,而水表宜设户外,这样从立管接出入户支管一般均较长,而住宅热水采用支管循环或电伴热等措施,难度较大也不经济、不节能,因此将允许放冷水的时间为15s,即允许入户支管长度为10m12m。医院、旅馆等公共建筑,一般热水立管靠近卫生间或立管设在卫生间内,配水支管短,因此,允许放冷水时间为不超过10s,即配水支管长度7m左右。当其配水支管长时,亦可采用支管循环。,五、相关国家规范部分条文解读,5.1.6 中水、雨水不得用于生活饮用水及游泳池等用水。与人身接触的景观娱乐用水不宜使用中水或城市污水再生水。,5.1.17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应按下式计算:,本条规定了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的计算方法。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是非传统水源年用量在年总用水量中所占比例。非传统水源年用量是雨水、中水等各项用水的年用量之和,年总用水量根据第3章规定的年用水定额计算,其中包括了传统水源水和非传统水源水。,五、相关国家规范部分条文解读,五、相关国家规范部分条文解读,6.1.3 居住建筑中不得使用一次冲洗水量大于6L的坐便器。,是根据城镇建设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及建设部2007年第659号公告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第79项“在住宅建设中大力推广6L冲洗水量的坐便器”的要求编写的。住宅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件是节水的重要措施。节水型便器系统包括:总冲洗用水量不大于6L的坐便器系统,两档式便器水箱及配件,小便器冲洗水量不大于4.5L。,6.1.9 民用建筑的给水、热水、中水以及直饮水等给水管道设置计量水表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住宅入户管上应设计量水表;2 公共建筑应根据不同使用性质及计费标准分类分别设计量水表;3 住宅小区及单体建筑引入管上应设计量水表;4 加压分区供水的贮水池或水箱前的补水管上宜设计量水表;5 采用高位水箱供水系统的水箱出水管上宜设计量水表;6 冷却塔、游泳池、水景、公共建筑中的厨房、洗衣房、游乐设施、公共浴池、中水贮水池或水箱补水等的补水管上应设计量水表;7 机动车清洗用水管上应安装水表计量;8 采用地下水水源热泵为热源时,抽、回灌管道应分别设计量水表;9 满足水量平衡测试及合理用水分析要求的管段上应设计量水表。,五、相关国家规范部分条文解读,6.2.1 加压水泵的Q-H特性曲线应为随流量的增大,扬程逐渐下降的曲线。,选择生活给水系统的加压水泵时,必须对水泵的QH特性曲线进行分析,应选择特性曲线为随流量增大其扬程逐渐下降的水泵,这样的水泵工作稳定,并联使用时可靠。QH特性曲线存在有上升段(即零流量时的扬程不是最高扬程,随流量的增大扬程也升高,扬程升至峰值后,流量再增大扬程又开始下降,QH特性曲线的前段就出现一个向上拱起的弓形上升段的水泵)。这种水泵单泵工作,且工作点扬程低于零流量扬程时,水泵可稳定工作。若工作点在上升段范围内,水泵工作就不稳定。这种水泵并联时,先启动的水泵工作正常,后启动的水泵往往出现有压无流量的空转。水压的不稳定,用水终端的用水器具的用水量就会发生变化,不利于节水。,(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

    注意事项

    本文(给排水节能培训.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