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学设计.doc

    • 资源ID:613496       资源大小:25.94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学设计.doc

    Innovation is to create a resourc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重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重力的三要素:理解重心的概念.3、会计算重力的大小.能力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会分析各个物体的重心.2、联系实际,重力的三要素在实际中的运用,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教学建议一、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重点是:重力的实质(万有引力).2、*的难点是:重心的确定.二、基本知识技能:1、基本概念: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三要素: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大小(G=mg);2、重心的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不仅跟物体质量的分布有关,还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教法建议一、有关重力大小讲解的教法建议在介绍重力时,除了明确指出: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教学中还需要补充实验测量重力的方法,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得,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几种测力计,如弹簧测力计、牵引测力计、压力测力计等等.另外让学生区分重力、重量的概念.二、有关重力方向讲解的教法建议介绍重力方向时要明确重垂线的方向为竖直方向(不是垂直方向),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与水平面相互垂直的方向为竖直方向(静止的水面为水平方向),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把重力的方向说成指向地心的方向.关于重心和质心的区分的有关内容教师可以参考扩展资料中的重心和质心.三、有关重心位置讲解的教法建议在讲解如何确定物体重心的位置时,可以讲解悬挂法测量均匀薄板的重心.同时让学生讨论理解.对于重心位置的确定,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身边的物体的重心的确定,如课本的重心的确定,沙漏的重心确定,另外也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来计算物体的重心,如折尺的重心的确定.有些教师在讲解该部分内容的时候,往往将物体的平衡内容(教材在第四章中进行了介绍)也对学生说明,也就是重心的稳度问题,建议在讲解时要注意让学生理解研究的方法,在图片资料中我们为大家提供了双圆锥(圆锥上滚)的图片,老师可以参考使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知道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和发生形变的原因。2.初步认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分清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来表示力。4.知道重力产生原因,理解重力的大小及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5.初步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和作用范围。【学习重点】力的概念、重力产生原因【知识回顾】一、力1.概念(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这一对力的性质相同。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重力、电磁力等。(2)力是矢量,其作用效果由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加速度。2.力的图示和示意图(1)力的图示:力的图示中,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2)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只能粗略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不能表示力的大小。二、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mg。3.g的特点(1)在地球上同一地点g值是一个不变的常数。(2)g值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3)g值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4.方向:竖直向下。5.重心(1)相关因素: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2)位置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5.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重点、难点分析】【学习重点】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学习难点】1.力的概念.2.重心的概念和位置.【自主学习】一、力和力的图示1、 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定义 力的单位是 .力的三要素有 要想测量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2.如图所示,绳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为150N,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拉力.如何画力的示意图?二、重力1、重力产生的原因是2、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进行测量,可以根据公式G=mg计算,(其中的g是我们以前所学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它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高度和纬度有关.当高度增加时,g的值 ;当纬度增加时,g的值 )。3、重力的方向总是4、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物体的重心位置 和 因素有关.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分别是 、 、 、 。【合作探究】一、力的认识拓展1.辨析下列关于力的说法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一定同时出现形变和运动状态的改变。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C、物体相互作用时,总是先施力后受力D、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关于力的认识总结:二、重力的认识拓展2、下列关于重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体的支持面垂直D.由于地球是一个大球体,所以重力的方向是无法确定的3、关于物体的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重心就是物体内重力的部分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D.用线悬挂的静止物体,细线方向不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4、关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地球上方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的作用B.在地球各处的重力方向都是相同的C.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同一物体所受重力D.对某一物体而言,其重力的大小总是一个恒量,不因物体从赤道移到南极而变化【当堂检测】三、四种相互作用的本质了解5、关于四种相互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原子核内质子、中子保持在一起的作用是电磁相互作用中华 B.在天然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是弱相互作用C.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是远程力,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近程力D.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不离去是由于万有引力作用四、区分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6、如图所示,画出均匀矩形木块在不同情况下所受重力的示意图7、画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3.O106 kg的木箱受重力的图示。(g取10N/kg)【趣味思考】1、.如果地面上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不考虑地球自转)A.江河的水不会流动 B.鸡毛和铁球都可悬浮在空中C.天不会下雨 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变为零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学设计4重心的实用意义重心的高低和支面的大小决定物体的稳定程度。(可阅读读本第一册第六章第六节)计算势能,用到重心的概念。4.万有引力(1)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有吸引作用。牛顿从苹果落地联想到地球与月球之间、行星与太阳之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万有引力。(2)万有引力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在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3)物体的质量越大,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间距离越大,万有引力就越小。(定量关系将在以后学习)由于一般物体的质量不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极其微小。例如两个直径1m的铁球(质量约4 100kg)靠在一起时,它们间的万有引力约为1.110-3N。天体的质量很大,因此天体间的万有引力十分巨大。例如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万有引力大约是3.61022N,它足以拉断直径9103km的钢柱。(三)课堂小结1.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所产生的。从本质上讲,重力属于万有引力,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一般来说它们的大小和方向都有差别,但差别甚小。2.物体在其它星球上受到星球的吸引也产生相应的重力。通常不加说明时,“重力”是指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3.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在位置有关:G=mg。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物质(质量一定)受到的重力是恒力。(计算表明:沿地表相距1800m的两点,重力的方向相差不到1。)4.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重心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四)作业与思考1.课本p.13练习二。说明:第(1)题第项中“运动”指沿地面不太大的范围内的运动。2.演示:双锥体“往上爬”。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揭秘。轨道低端窄,双锥体的重心高;轨道高端宽,双锥体的重心低。表面看来双锥体由A端释放,会自动地向较高的B端“爬升”。实际上仍是从重心高处向重心低处滚下来。3.用一个手指支持铅笔的一端使铅笔直立而不倒不易做到,而把铅笔换成一根教鞭,小头立在手指上,就比较容易做到使其不倒,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去查一查有关资料。五、说明1.重力及其三要素在初中已经学过,从知识上讲,本节内容很容易掌握,属于复习性质的课,也可以安排学生自学。2.重心概念的建立,渗透了“等效代换”的物理方法,对于以后学习“力的合成、分解”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注意指导学习阅读教材。请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并加以讨论,加深理解。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注意到如何阅读教材,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4.介绍“欹器”,增加“双锥体”和“模拟铁锹”的演示,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去查找资料,培养自学能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从而体会到,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学设计51. 课程标准解读:重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力,在物理学习和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受力分析时也要先考虑物体受不受到重力,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要知道什么是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结合前面学习的测量力的大小的方法,可启发学生去探究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要求学生会用G=mg的公式来计算重力的大小。通过观察实验去探究重力的方向,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重垂线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课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教材分析:本节选自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重力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力,重力的知识对后续学习其他力如:压力、支持力、浮力等非常重要,也是学习压强、功等等的基础,重力在物理学习中应用十分广泛,受力分析时也要先考虑物体受不受到重力、初中学习重力更是为高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是联系运动学与动力学的重要枢纽。教科版与人教版进行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教科版是通过牛顿与苹果的传说来进行引入,提出为什么苹果会落回地面、抛出去的石头为什么也会向地面降落的问题,由牛顿的发现提出重力的概念。而人教版直接通过列举一系列现象使学生看到重力作用效果的例子,提出重力的概念。我认为教科版更具有故事性,更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对于重力的大小,两个版本都用到了实验探究的方法,教科版在提出重力有大小之后,说到了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重力,是对之前的知识的回顾,再提出可以测不同质量的物体的重力,探究质量与重力的关系,在探究环节书上给出的内容不多,只有一个表格,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而教科版是前面的描述不多,直接提出重力与质量之间存在关系,之后用实验来探究了这个关系,实验数据则用到了表格和坐标图两种方式来处理,坐标图更直接的反映了数据的特点。两个版本都是通过实验得到了公式G=mg,并通过简单的例题对公式进行简单运用。之后是重力的方向,两个版本都用到了用细线悬挂物体的方法,并都介绍了重锤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人教版提出了思考:地球两侧的人的“脚下”分别是什么方向?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最后,教科版举出了一系列例子来说明重心的位置的重要性,在发展空间的家庭实验室中,有一个制作“不倒的小丑”的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能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体会重心位置与稳定性的关系。人教版进行了拓展,简单的提出了万有引力的概念,在之后的科学世界中介绍了飞出地球的事迹,激发学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3. 知识点介绍:1)什么是重力:重力是力学中最基础的力,所有在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在受力分析时重力是首先要考虑的力。重力对后面学习到的压强、功、重力势能等都有着铺垫的作用,是认识物理的基础。 2)重力的大小(重点):重力与质量之间的计算式是计算重力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探究的方法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各个步骤,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计算重力是后面学习中进行更为复杂的计算的基础。3)重力的方向(重难点):是生活中对重力应用的一种,可以用来检测悬挂东西是否竖直和水平。竖直向下是一个重要的方向。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意识到重力的存在,知道什么是重力,并且了解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的习惯。2)、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重力与质量之间的成正比关系,会使用公式G=mg计算重力的大小。3)、通过观察实验,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知道重垂线的广泛应用。4)、知道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了解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找法,了解重心位置对稳定性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事实、总结规律。2)、通过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能利用表格的形式收集实验数据。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学会用比值处理数据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树立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3)、通过物理知识与自然、生活现象的关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重力的大小:公式G=mg,先要知道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再通过实验探究得到质量与重力大小成正比的规律。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的区别。通过观察斜面上的悬线的拉伸方向的实验来解决这一问题。 教学难点: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的区别。通过观察斜面上的悬线的拉伸方向的实验来解决这一问题。2、重力的作用点重心:对重心概念的理解,物体重心位置的找法。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用悬挂法找不规则物体的重心。设计理念:本节重点是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难点是理解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到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学生对重力现象比较熟悉,有一定的基础。初二下册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物理思维,知道基本的探究方法。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与重力有关的现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再通过老师的引导设计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对于重力的方向则先让学生讨论在进行猜想,可能会得出好多不同的结论,仍然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克服认知上的错误。作用点则需要先理解等效替代的思想,再来提出重心的概念,降低了学习的台阶,是学生更容易接受。 本节课是以实验探究为主,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归纳结果或验证理论。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维。教学方法: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探究归纳。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一、生活实例引入,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探究。 先提出一个小问题,问同学们有没有参加过运动会,又问见过或参加过跳高的运动项目吗?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请同学们回忆这个过程,无论我们跳得多高,最终都会落会地面上,引起同学们思考,在跳起来的过程中受到了什么力的作用。再观察一幅瀑布的图片,同样请同学们观察瀑布向哪里运动,得出结论水往低处流,说明水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力的作用。两个现象都说明了有力的作用,这个力来自地球的吸引,叫做重力,提出重力的概念,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产生的,请同学们举例:生活中还有那些与重力有关的现象?总结重力的特征。(非接触力、施力物体、受力物体等)二、从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来学习。1、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影响因素。先进行科学的猜想,通常我们感觉到物体的质量越大,它就越重,因此提出猜想,重力与质量之间存在一种关系,物体的质量越大,它受到的重力就越大。启发学生设计实验,根据前面的知识,知道了测量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提供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8个,铁架台一个。设计好了实验之后,请学生上台完成实验,通过增加钩码的个数来改变质量,同时读出每一次改变后的重力,设计表格并填入,实验结束后开始处理数据,请同学们观察数据有什么规律,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重力与质量之比是一个常数,也可以通过坐标图来处理数据,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得出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并且比例常数g=9.8N/kg。得出公式G=mg。进行知识的拓展,在不同的地方g的值可能有细微的差别,比如成都的g测出来大概是9.78N/kg,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使用公式。2、探究重力的方向,通过实验让学生看到直观的现象。纠正自己之前不正确的认识。提出问题,重力的方向应该是向那儿的,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请学生回答,可能有学生回答向下、垂直向下、竖直向下等等答案。让学生先保留自己的答案,观察实验,在铁架台的夹子上悬挂一个小球,把铁架台放在水平地面上,观察悬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发现悬线竖直向下。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放在斜面上,观察悬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剪断悬线,观察小球自由下落的方向。得出结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请同学们思考利用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一性质可以有什么用?引起学生的思考,学会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3、提出等效替代的思想,重力作用在物体的每一个部分,为了方便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认为重力的作用集中在一个点上,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如圆薄板、方形薄板、球等重力在几何重心上。 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重心可根据悬挂法找出。拓展重心的位置可能不在物体上,它与物体质量分布有关,重心的位置与稳度的关系,并且举例,赛车车身很低、冲浪者要降低重心保持平衡。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三、建议学生回家完成家庭实验室的实验不倒的小丑,并在实验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要在两只手背上固定两个金属螺帽。四、布置家庭作业,下课。教学板书:实验创新:实验二:重力的方向:创新之处在于现象明显,能够直观的看到实验现象。得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的结论。案例评析:本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以探究实验为主,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以给定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自主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并且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从生活中的现象开始研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也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教学资源:实验一:实验器材: 铁架台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8个。实验方法:将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方,逐个增加钩码的个数,并将每次对应的质量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填入表格中,直到8个钩码全部测完。 实验二:实验器材:铁架台、细线、小钢球一个 实验方法;1、在铁架台的夹子上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把铁架台放在水平地面上,观察悬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发现悬线竖直向下。2、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放在斜面上,观察悬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发现悬线仍然竖直向下。3、剪断悬线,观察小球自由下落的方向。竖直向下。 实验三:用悬挂法找物体的重心。 实验器材:不规则的物块一个,被细线拴住的重物一个。 实验方法:1、把物体的一点悬挂起来,重物自由下垂,当物体静止时,沿着细线在物块上画一条直线。2、在直线外的任意位置找一个点把物体悬挂起来,重物自由下垂,当物体静止时,沿着细线在物块上再画一条直线。3、两条线的交点就是重心,为了验证可以在除了这两条线的任意位置再找一个点,重复步骤1,发现遮天直线仍然经过重心。即证明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找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学设计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学设计.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