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3900基站维护案例专辑.ppt
华为3900基站典型案例分享,Page 1,DBS3900概诉,DBS3900的功能模块包括BBU3900和RRU3008,BBU3900和RRU3008之间使用光纤连接。BBU3900是室内单元,提供与BSC的物理接口,同时提供与RRU的物理接口,集中管理整个基站系统,包括操作维护和信令处理,并提供系统时钟。RRU3008是室外射频拉远单元,主要完成基带信号及射频信号的处理。LMT/MMI可通过BBU3900维护DBS3900系统。,Page 2,3900基站主要故障分类,BTS到BSC传输故障RRU电源问题BBU与RRU间光模块故障BBU与RRU间光纤故障物理连接与数据配置不一致天馈类射频连线问题导致上下行不平衡天馈类驻波类问题硬件安装不规范导致的网上问题载频频点配置带宽超出RRU带宽限制载频功率配置超出硬件最大发射功率,传输类1 地排不共地造成基站闪断故障,现象描述:某局使用BTS3900基站,基站新建开通后,每天会不定期(经常发生在下午4点到5点之间和夜里)产生大量E1/T11小时误码率超限告警、E1/T11小时滑帧超限告警、锁相环时钟告警等异常告警,从而造成基站闪断。告警信息:E1/T11小时误码率超限告警(告警ID:20092)。E1/T11小时滑帧超限告警(告警ID:20093)。锁相环时钟告警(告警ID:5090)。时钟参考源异常告警(告警ID:4708)。LAPD链路拥塞告警(告警ID:21001)。原因分析:根据故障现象和告警情况分析应该是传输线路上有误码造成基站产生上述故障,从而造成基站闪断。,传输类1 地排不共地造成基站闪断故障,处理过程:1、在基站侧和BSC侧重新做了传输2M线头子,换完2M线头子后故瞻依然存在。2、让基站侧检查基站和传输设备的接地情况,基站侧反馈接地正常。3、在BSC侧更换传输接口板的端口,更换端口后故障依然存在。4、考虑传输线路上有误码,用误码仪测试线路传输情况,未发现误码。5、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得知该基站机房在4楼,传输机房在3楼,他们分别接在各自楼层的地排上,但同在一个地网内;根据上述故障的排查过程,怀疑3楼和4楼没有共地,建议用一个地线将3楼和4楼的地排连接起来。将3楼和4楼地排连接起来以后,故障消除。建议与总结:对于类似故障一定要全面的摸清现场具体情况(比如说本例中基站和传输没有在同一个楼层),不要放过任何细节,这样有利于故障的快速定位和解决。,传输类2基站传输误码引起数据业务速率低,时常断链,现象描述:某GSMBTS3900基站S444配置,软件版本V100R008C11SPC020,采用SDH传输组网,在替换A厂家设备后,手机用户投诉数据业务浏览网页速度慢,且经常出现断链重连情况。告警信息:无。原因分析:从问题情况来看,语音业务没有投诉,数据业务能进行但是速率慢,且经常断链,我们判断问题原因有以下几点:1、数据业务相关参数设置问题。2、用户传输故障。3、站点硬件问题。,传输类2基站传输误码引起数据业务速率低,时常断链,处理过程:1、与正常站点配置数据进行比较,检查数据业务参数配置,没有问题。2、从M2000上提取该站点话务指标统计结果,发现站点的误码率较高(5%10%),判断是传输误码引起的原因,通知用户测量传输,但用户测试后回复传输无误码。3、携带硬件备件到基站侧进行检查,再次测量传输误码及机柜、传输接地,一切测量结果正常。4、通知监控侧配合,调整基站主链传输,发现断开传输2时监控侧显示传输3断连,确认传输连接异常。5、调整两条传输位置,将两条传输互换。话务统计显示误码消失,重新进行数据业务测试,速率正常,无断链情况产生。,传输类3传输问题导致基站通话双方概率性有静音现象,现象描述:某地一BTS3900基站MRFUS655配置开通后,网优拨测时发现占用第3小区信号时,可以正常接通,但是接通后会概率性会出现静音问题,且概率比较大。该基站3条传输。告警信息:无。原因分析:1、载频隐性故障。2、基站传输问题。,传输类3传输问题导致基站通话双方概率性有静音现象,处理过程:1、配合现场网优人员在BSC进行了用户资源跟踪,发现出现几次静音时,所占的信道均为3小区(共10-14号5载频)13号、14号载频的信道,但是占用13号载频0-2号信道及3小区其他载频上的信道均正常,根据此规律怀疑很可能为传输问题。2、查看了载频在传输上分配情况,发现拨打出现问题的信道均分配在第2条传输上,基本可以确定应该为该传输问题,先将分配在该传输上的所有信道都locked。3、安排督导到现场进行传输确认,当在基站侧断开第二条传输时,BSC上对应的传输端口还是正常状态,说明此条传输有问题,BSC侧为GOIUB单板,B侧不可能存在物理自环情况,第1、3条传输拉断测试证明都没有问题。联系传输也不能发现问题所在,后在BSC重新更改一个时隙,传输配合更改数据后,拉断测试正常,拨测也正常。,传输类4基站由于传输设备时钟无法捕捉导致基站掉话严重,现象描述:某BTS3900开站时拨测一切正常,网管上无告警。第二天经过网优测试,发现掉话较高,话统查看这两个站点的1、2小区掉话次数较高,但是查看网管无这两个站点的相关告警。告警信息:无。原因分析:1、由于施工质量问题导致驻波值较高但没有达到门限值。2、话统测试结果有异常,需现场测试再确认。3、射频单元运行异常或硬件故障。此次工程中部分GRFU单板有隐形故障,就是载频板内部某芯片由于焊接工艺问题会出现烧毁现象,降低发射功率。设备单板上有alarm告警,但是在网管上短期内不会有告警,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载频电压异常告警。4、传输问题。站点替换过程中经常遇到设备起不来的现象,其他一切正常,最后都是传输侧数据重新下发后问题解决。由此可以怀疑由于传输问题造成掉话高。,传输类4基站由于传输设备时钟无法捕捉导致基站掉话严重,处理过程:1、通过网管多次查询2个站点的驻波值,驻波值均处于正常水平,排除驻波比故障问题。2、经协商由网优现场测试,拨打成功率较低,通话过程中容易掉话。话统计查看2个站点都是1、2小区掉话高,问题依旧。3、更换2个站点的1、2小区载频单板。现场拨测一切正常,此后两天(周末)话统监测单板性能正常。但是星期一一早发现话统现实掉话突然变的很高,问题很怪异。由此排除是单板故障的可能行(4块替换下来的单板后期用在了其他站点上一直没有问题,由此也可以证明当时不是单板故障的问题)。4、由于客户部门配合问题,所以将传输问题放在最后怀疑处理。协调客户重新检查传输侧数据(华为传输设备),发现问题基站的传输设备时钟处于震荡阶段,没有锁定,处理后解决。在后期监测中没有再出现掉话高的问题。建议与总结:在无线GSM工程中,很多问题都是由于传输侧设备侧的问题引起基站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如站点起不来以及掉话高的问题。所以工程师在处理故障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传输侧数据配置错误等原因。,电源类1“RRU交流电源异常告警”,现象描述:某局新建DBS3900基站出现大量“RRU交流电源异常”告警,但是MRRU模块工作正常,无其他告警。告警信息:4238-RRU交流电源异常。原因分析:由于此问题都是新建基站导致,而且所有新建基站使用模块都为交流供电的MRRU模块,因此分析可能有如下几种原因导致:1、交流供电异常。2、基站版本问题。3、交流MRRU模块硬件问题。4、告警线有问题或者未能正常连接。,电源类1“RRU交流电源异常告警”,处理过程:1、安排维护人员进行基站现场查勘,发现同一个基站上采用相同的供电部分MRRU模块有“RRU交流电源异常”,而其他MRRU却没有此告警,因此首先排除了交流供电的问题。但是在另一个基站发现此站点使用直流供电,而使用的是交流供电的MRRU模块。因此对于现场使用直流供电的交流MRRU都会导致“RRU交流电源异常”告警。2、对于使用交流供电的站点,我们发现同一个基站所有单板统一使用相同的基站版本,但是只有部分MRRU有“RRU交流电源异常”告警,因此这种情况也可以排除基站版本的问题。3、现场更换过交流MRRU模块,发现仍然存在告警,因此也可以排除载频单板硬件问题。4、现场将告警连线拔插多次仍然未能将告警消除,更换告警连接线问题依旧。排除告警连线的问题。5、将没有“RRU交流电源异常”的MRRU的告警连线拔掉以后,此单板上报“RRU交流电源异常”,再将告警连线正常连接以后告警却一直不消除。后将此MRRU单板下电、上电后“RRU交流电源异常”告警消失。因此怀疑是“RRU交流电源异常”告警机制的问题,后通过与研发交流确定此问题将在9.0版本中解决,解决方法为:“RRU交流电源异常”告警仅适用于交流RRU。该告警仅记录日志,不上报给bsc。,电源类1“RRU交流电源异常告警”,建议与总结:通过此案例对于“RRU交流电源异常”告警可以有以下处理思路:1、现场确定交流MRRU模块是否使用的是直流供电,如果是直流供电则一定会有“RRU交流电源异常”告警出现,只能通过手工恢复此告警。2、如果现场确定交流MRRU模块使用的是交流供电,则首先确认现场的告警连线是否连接正常,如果未连接则需要将告警线连接后再下电、上电此交流MRRU模块;如果现场的告警线一直是正常连接的,可能是基站开通时先对MRRU上电后接告警线导致,可以通过下电、上电此交流MRRU模块解决。,电源类2DBS3900基站交流RRU不能采用级联电源线供电,现象描述:某局有一DBS3900S444基站,RRU为1800M交流RRU,每个小区安装2个交流RRU,上级RRU采用单相220VAC供电,下级RRU采用级联电源线进行供电,基站上电加载数据后,每个小区的上级RRU正常工作,下级RRU不能够正常工作,基站出现单板通信告警。告警信息:1、在BSC6000本地维护终端上观察到,每个小区的下级RRU面板为红色,信道为不可用状态,基站出现单板通信告警。2、在基站侧观察RRU,发现每个小区下级RRU的ALM指示灯为红色常亮。原因分析:,电源类2 DBS3900基站交流RRU不能采用级联电源线供电,1、级联SFP高速电缆插错位置。2、级联SFP高速电缆出现故障。3、每个小区的下级RRU出现故障。4、下级RRU的供电方式错误。处理过程:1、检查级联SFP高速电缆,发现级联SFP高速电缆一端插入在上级RRU的CPRI-E接口,另一端插入在下级RRU的CPRI-W接口,线缆连接正确,因此排除线缆连接错误原因。2、更换备用级联SFP高速电缆,更换后,告警依然存在,因此排除级联SFP高速电缆故障原因。3、进行一个小区的下级RRU更换,更换上备用RRU后,告警依然存在,因此排除RRU故障原因。,电源类2 DBS3900基站交流RRU不能采用级联电源线供电,4、检查RRU的供电方式,发现上级RRU采用华为发货的专用圆插头3直母(屏蔽)电源线和单相220VAC电源线相连接的方式进行供电,下级RRU采用级联电源线进行供电,通过对比,初步怀疑是下级RRU供电方式不正确,进行更改,拆除级联电源线,下级RRU也采用同上级RRU相同的供电方式,重新进行上电加载数据后,发现告警消失,下级RRU运行正常,从BSC侧观察,信道占用正常,在进行余下两个小区下级RRU供电方式整改后,基站告警全部消失,基站运行正常。建议与总结:直流RRU可以采用级联电源线的方式进行供电,尽管交流RRU有连接级联电源线的位置,但也不能够采用级联电源线的方式进行供电,所以在新建基站的时候一定不能够图省事,要采用正确的方法给交流RRU供电。,电源类3 RRU电源线级联供电不足导致最后一级RRU经常出现退服,现象描述:某局一DBS3900基站,S222配置,在忙时业务时段经常出现第3小区退服告警。由于BBU距RRU较远,该基站的3个RRU的到BBU光纤为级联,到48V的电源线也为级联。告警信息:小区退服告警。原因分析:1、RRU或光模块问题导致第3及RRU退服。2、供电不足导致第3级RRU退服。,电源类3 RRU电源线级联供电不足导致最后一级RRU经常出现退服,处理过程:1、更换第3级RRU及光模块,故障依旧。2、更换第2级RRU及光模块,现象还是一样。3、把RRU光纤级联更改为星型连接,故障依旧。4、闭塞第3个小区1个载频,观察了几天,问题没有出现。5、使用万用表测试第3级RRU的电压,电压较低,只有40V左右。6、把3个RRU的电源连接从级联更改为星型连接,测试电压有45V,再也没有出现RRU退服现象。,RRU故障RRU光口故障导致小区长时间退服问题处理,现象描述:某局一GSM-DBS3900室分站点,该站点为两个小区,第一小区两个RRU级联,第二小区三个RRU级联。站点开通后,发现第一小区不可用,第二小区正常。告警信息:光口告警,小区退服告警。原因分析:1、BBU的GTMU板故障。2、光模块、光纤有故障。3、光缆故障。4、第一小区主RRU有故障。,RRU故障 RRU光口故障导致小区长时间退服问题处理,处理过程:1、得到BSC侧许可后,关掉BBU电源,卸掉GTMU单板并更换新的GTMU板。重启BBU后,知会BSC。待BBU正常后,联系BSC得知,故障依然存在。在BBU端,更换第一小区光模块,等待片刻后,联系BSC得知故障仍旧存在。在BBU侧更换第一小区光纤,等待片刻后,联系BSC得知故障依旧存在。在第一小区主RRU侧,依次做更换光模块和光纤的操作,联系BSC得知故障依旧存在。故排除GTMU、光模块、光纤故障的可能。2、在第一小区主RRU侧向BBU侧光纤自环,联系BBU端得知第一小区正常变绿。故排除中间光缆故障。3、由于该站点比较远,处理告警时没有携带备用RRU。故只好在RRU端进行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光纤互调。检查告警是否跟随光纤移动。在ODF上,把通往第一小区主RRU光纤和通往第二小区主RRU光纤互调。等待片刻后,联系BSC得知告警已经转移到第二小区,第一小区此刻正常。故现在初步定位位第一小区主RRU存在故障!由于现场没有携带备用RRU,故不能更换第一小区主RRU,此刻陷入困难。与同事商量后,采取了更换第一小区两个RRU的级联情况(即,把主RRU变成次RRU;次RRU变成主RRU)。调换光模块和光纤和跳线顺序后,等待片刻,联系BSC得知告警消失。因此,导致本次小区退服告警原因为原主RRU的级联光口故障。,天馈类1GRRU馈线连接不合理导致无法拨打电话,现象描述:某局开通一个室内覆盖基站,使用设备DBS3900,使用了1个GRRU,站型为O3配置,设备安装在某大楼的3楼,室内覆盖天线分别安装在大楼的1、5、9、12楼,此站点开通4天后有用户投诉在大楼的1楼信号满格,但经常出现无法打通电话的现象。告警信息:无原因分析:1、数据配置有问题。2、设备硬件故障。3、大楼的室内覆盖系统故障。处理过程:1、从维护台上查看设备状态,均为正常且无异常告警,查看小区信道状态,也有正常占用。2、检查数据配置,小区LAC、CI、频点、信道等数据与网优规划的一模一样,没有不一致的地方。3、到现场测试,发现一楼大厅内信号良好,但无法打通电话,切换到室外其他基站信号可以正常拨打,到大楼的5、9楼等楼层拨测时却又发现业务正常,因此怀疑室内覆盖系统做的有问题。,天馈类1 GRRU馈线连接不合理导致无法拨打电话,4、到3楼机房检查设备时发现,GRRU的A、B两个馈口都接了馈线,询问督导后得知,客户当初临时改变了设计,要求将5、9、12楼的室内覆盖系统接在A馈口上,1楼则接在B馈口上,这与我们平时常见的室分系统只接一个馈口的场景有所不同,再配合数据配置检查发现,GRRU的收发模式设置为“双通道单发单收”,载波绑定设置为0、1号载波绑定在A口上,2号载波绑定在B口上,至此故障原因找到:由于GRRU的A、B馈口都有收发功能,这种硬件连接方式导致一楼大厅有信号覆盖但找不到该小区的主B信号,结果导致无法打电话。安排督导与客户协商,GRRU只接一根馈线,在室内覆盖系统上增加一个合路器,将数据配置改为“单通道单发单收”,载波全部绑定在A口上,改造完成后再次进行测试,业务测试正常,问题解决。建议与总结:出现一些比较奇怪的问题,需要我们从源头上加以控制,一方面多交流和,另一方面在设计方案上也要关注,若有临时变更,一定要检查是否合理。,天馈类2 RXU链收发模式配置错误导致分集接收通道告警,现象描述:某地市一GSM基站采用DBS3900BBU+RRU的组网方式,配置为S233,二三小区的RRU以级联方式连接,天线皆为双极化天线。基站开通后,二三小区均出现分集接收通道告警,业务运行正常。告警信息:分集接收通道告警。原因分析:1、连接载频的射频电缆松动或者损坏。2、载频损坏。3、数据配置错误。处理过程:1、派施工人员到现场检查射频电缆接头,连接可靠,接头重新制作后告警依旧,排除了连线问题。2、拆下二三小区的RRU,更换上新的RRU,按原先连线连接完毕后,上电加载数据起站后,分集接收通道告警仍然存在。,天馈类2 RXU链收发模式配置错误导致分集接收通道告警,3、检查这两个小区的数据,发现RXU链单板属性收发模式为单天馈双接收。派人到基站上确认设备连线,RRU与RRU级联时,两者之间只有一光纤连接,无其他连线。修改RXU单板收发模式为单天馈单发单收,刷新基站数据后,分集接收通道告警消失。建议与总结:对于分集接收,在配置数据时,一定要核实现场连线情况,按实际进行配置,有时候即配置成单天馈双接收,基站也能正常工作,很难判断问题出在哪里,配置时一定要注意。,天馈类3载频发射功率高于耦合器功率导致互调干扰,现象描述:某基站通过发送空闲BURST测试干扰带时,较多室分站点出现干扰严重,达到4-5级干扰。告警信息:无。原因分析:一般情况下,互调干扰是由于接头、馈线、天线和滤波器等无源部件在多个载波的大功率信号条件下,部件本身存在非线性而引起的互调效应。导致互调干扰的主要原因如下:1、天馈接头连接不紧。2、馈线接头制作质量差。3、馈线损坏。4、耦合器、滤波器等器件引起。,天馈类3载频发射功率高于耦合器功率导致互调干扰,处理过程:1、通过检查、更换跳线、接头等操作,无法消除干扰。2、根据合路方式对功率进行核算,并与耦合器的功率比较,发现在发送空闲burst的情况下,每块载频满功率发射时的功率远大于耦合器所能承受的功率;以某站S8配置为例,数据配置的功率为10W,8块载波满功率发射时的功率之和为80W,而该站的耦合器功率只有50W。3、在后台将每块载频的功率降为6W后发送空闲burst观察干扰带情况,没有干扰。4、在不降功率的情况下,让室分厂家更换大功率耦合器,更换为200W的耦合器后,发送空闲burst观察干扰带情况,没有干扰。结论:载频功率超出耦合器所能承受的功率引起互调干扰。建议与总结:在处理互调干扰问题时,要重点关注功率匹配问题。,天馈类4BTS3900射频单元驻波告警处理方法总结,现象描述:部分基站割接入网后不断有站点出现射频单元驻波告警,甚至出现个别站点小区退服,严重影响网络指标。告警信息:驻波告警,小区退服。原因分析:驻波比:该指标反映了馈线和天线的匹配程度,驻波比为1说明天线和馈线完全匹配,馈线上只有入射波,没有反射波,高频能量全部被负载吸收;当两者不匹配时,负载不能全部吸收馈线上传输的高频能量,部分能量反射回来形成了反射波,反射波与入射波的叠加形成了驻波。驻波波腹电压与波节电压幅度之比称为驻波系数,也叫电压驻波比。在工程规范中,一般要求驻波比不能高于1.5。,天馈类4BTS3900射频单元驻波告警处理方法总结,影响驻波比的因素:1、载频输出口的电缆接头安装松动。2、射频前端的输入口电缆接头安装松动。3、天馈接口的馈缆接头未拧紧或进水。4、跳线和馈线安装时受损。5、跳线头制作不良,同轴电缆铜芯过短与跳线头接触不好。6、载频板故障。处理过程:1、驻波告警门限设置一般默认为2,超过该门限便会上报驻波告警。通过告警信息查询,具体定位驻波告警出现在哪个载频板上,驻波比值为多少。一般出现告警的单板,在WEBLMT维护台观测会出现载频故障。,天馈类4BTS3900射频单元驻波告警处理方法总结,2、首先排除GRFU载频板故障原因,用工作正常的载频模块替换发生告警的载频模块。具体方法:把天馈系统的跳线改装到工作正常的GRFU天馈口,然后使GRFU满功率发射,观察正常的GRFU是否会出现驻波告警。如果无告警,说明天馈系统正常,判定之前发生告警的GRFU模块有故障。否则,说明天馈系统存在故障,需要进一步核查。3、当怀疑或确定天馈系统故障时,近端检查BTS3900载频模块天馈口到天线之间的连接。检查载频输出端口与室内跳线的接头,跳线与主馈线的接头,主馈线与室外1/2跳线的接头,室外跳线与天线的接头是否松动进水。若天馈系统包含塔放,还要检查塔放与跳线的接口。4、排除接头连接问题,使用SiteMaster测试天馈系统的驻波比。测试从射频单元故障通道天馈口到天线各段电缆的驻波比,通过SiteMaster定位出驻波异常点距离测试端口的位置,判断是否为天馈口跳线、接头、馈线、塔放和天线等部件故障。例如某段电缆的驻波比大于1.5,说明该段电缆或者接头有问题。更换故障部件,重新测试观察是否正常。5、SiteMaster测试天馈系统的驻波比正常后,基站启动驻波比测试STRBTSVSWRTST,执行该命令基站业务会中断。如果载频的驻波告警完全处理好,那么在启动测试后测试结果应小于1.5。,数据配置数据配置与实际安装不符造成的RRU不可用,现象描述:某室分站点存在一些RRU不可用的告警。告警信息:SFP端口配置与物理连接不一致告警。原因分析:1、RRU掉电。2、BBU与RRU侧光模块不匹配、故障或者BBU与RRU之间光纤故障。3、数据配置与现场实际安装情况不符。4、BBU或者RRU硬件故障。处理过程:1、上站观察RRU运行电源正常,排除掉电原因。2、通过更换BBU侧和RRU侧光模块排除了光模块故障。,数据配置数据配置与实际安装不符造成的RRU不可用,3、通过光纤在BBU侧打环,以及溶纤盒处打环的方法排除了光纤或光缆故障。4、通过现场和施工图纸对比发现,图纸要求RRU从某住宅小区4栋开始级联到1栋,但是实际级联的溶纤盒被做在了1栋,工程安装中级联方式相比图纸作了更改。与RNC网管沟通后得知,数据仍然是按照图纸配置的,根据现场更改数据后告警消除。建议与总结:排障过程中,首先在上站前先核对现场安装情况与站点规划是否一致,然后再按照出现的概率大小来排查故障原因,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光纤类1尾纤故障导致小区退服,现象描述:某局一DBS3900基站,RRU安装在一钢厂楼顶,第三小区出现了小区退服告警。告警信息:小区退服告警,SFP近端告警,单板通信告警,光模块故障告警。原因分析:1、RRU侧掉电引起小区退服。2、RRU侧光模块或光纤问题导致光路不通,致使小区退服。3、BBU侧光模块或光纤问题导致光路不通,致使小区退服。4、从BBU到RRU光缆传输故障导致传输光路不通,致使小区退服。5、BBU或RRU端法兰盘损坏导致传输光路不通,致使小区退服。6、ODF两端的尾纤和法兰盘对接不紧导致传输光路不通,致使小区退服。7、BBU或RRU侧光纤连接头过脏导致传输光路不通,致使小区退服。8、RRU故障导致小区退服。,光纤类1尾纤故障导致小区退服,处理过程:1、去现场检查该小区RRU未掉电,排除第一个故障原因。2、对RRU侧光纤进行环回检测,RRU侧指示灯正常(CPRI-W灯红灯闪亮),排除第二个故障原因。3、对BBU侧光纤进行环回检测,BBU侧指示灯正常(CPRI光口指示灯绿灯长亮),排除第三个故障原因。4、把第三小区用到的第5芯和第6芯光纤用法兰盘对接,进行环回到BBU侧测试,发现CPRI光口指示灯红灯依旧长亮,进而判断此对光纤不通,对第7芯和第8芯进行上述操作,发现CPRI光口指示灯绿灯长亮,故第7芯和第8芯光纤正常,所以再把第三小区所使用的光纤更换到第7芯和第8芯光纤后,小区告警消失。,光纤类1尾纤故障导致小区退服,建议与总结:该基站设备安装在一个特钢轧钢厂楼顶,厂区里面的灰尘大,排出的废气污染严重,腐蚀性大。由于熔纤盒是长方形的终端盒,从终端盒直接出来的黄色尾纤,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尾纤直接散落在楼顶平台上,日曝夜露加上刮风下雨,这些废气和灰尘对光路的影响都比较严重。因此建议对终端盒的采取保护措施,使它不再裸露在外。最好以后都使用熔纤盒,把光纤都保护在熔纤盒内。,光纤类2传输光纤故障导致光模块故障告警,现象描述:某局近期新开通基站DBS3900,S8/8配置,开通后1扇区出光模块故障告警。某局BSC6000和传输9500设备Abis口采用11保护方式对接,BSC6000上所用Abis口报备用通道存在光口高阶通道远端缺陷指示告警(HPRDI)。告警信息:4214光模块故障告警。原因分析:1、光模块和光纤故障。2、GRRU故障。3、GTMU故障。4、传输环节故障,BBU侧ODF至GRRU侧ODF传输光纤故障。,光纤类2传输光纤故障导致光模块故障告警,处理过程:1、更换故障小区的CPRI口光模块和光纤,故障依旧。2、BBU侧CPRI自环回,告警不消失。3、更换1扇区的GRRU、以及更换GTMU,故障不消失。4、更换1扇区CPRI端口由0号至2号,故障依旧,于是对调1、2扇区的CPRI端口,告警之路号由1号变为2号。5、于是排除基站主设备问题,后和客户确认,BBU侧ODF至GRRU侧ODF传输光纤共有3处接头,后到远端GRRU侧用光功率计测试收光情况较差,于是确认此段光纤存在问题,建议客户传输光纤整改,改造后告警消失,问题解决。建议与总结:在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时排除法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光纤类3因BBU和RRU之间的光纤被压变形导致信道无规律故障产生掉话,现象描述:某新建S8/8DBS3900基站,共使用4个GRRU,每个GRRU上配置4载波。开通后现场拨测正常。几天后发现有用户投诉,掉话现象比较严重,观察话统发现投诉属实。告警信息:无。原因分析:1、怀疑数据制作问题,现场检查数据,确认数据正常无误。2、网优人员分析,空口质量很好,掉话原因大多是由于设备故障。3、现场观察信道时,偶然发现,隔一段时间某GRRU上的信道突然全变红,显示故障态,持续时间在3秒以内,且不存在信道转换的情况。4、认为硬件的原因比较大。,光纤类3因BBU和RRU之间的光纤被压变形导致信道无规律故障产生掉话,处理过程:由于现场没有任何的单板和线缆备件,所以采用倒换法进行定位。以下是排障步骤,注意每做一步,得出结论后,就要还原刚才的操作,避免操作过多,步骤混乱。1、先从BBU侧开始排查:倒换BBU上的光模块,故障现象不跟光模块走,基本排除光模块和BBU原因,现场倒换BBU侧CPRI光纤端口位置,发现故障跟着光纤走,定位为光纤和RRU处。2、在RRU侧,倒换RRU侧的CPRI光纤端口位置,故障不跟RRU走,跟着光纤走,将问题定位在BBU到RRU的光纤上。3、逐段检查光纤,发现从BBU出来的光纤在使用扎带绑扎时,用力过大,光纤已经被压变形,且无法恢复,现场申请到光纤后,更换光纤,故障解决。,光纤类3因BBU和RRU之间的光纤被压变形导致信道无规律故障产生掉话,建议与总结:在处理问题时,排除完数据和软件原因,进行硬件定位时,如果没有备用单板或线缆,可以采用倒换的方法逐段定位,这样可以避免携带大量的单板去现场。需要提醒的是,在倒换完一步,得出结论后,就要复原刚才的操作,同时做好记录,避免多次倒换,导致思路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