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基本技巧.ppt
电视摄像基本技巧摄像机持机要领摄像机操作要领 电视景别的划分及作用 固定镜头的拍摄运动镜头的拍摄,摄像机持机要领:手、眼、身、气、步,手:摄像机扛在右肩上,右手插入摄像机的护腕,并握住镜头的变焦控制器,左手握住镜头的调焦环,右脸颊紧贴摄像机机身。有自动调焦控制器的DV摄像机手不用调整焦距,可以要双手护住机器或者左手托住摄像机,以保持摄像机的稳定。,眼:电视摄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拍摄过程中包含着连续的推、拉、摇、移等变化。所以视野不能只局限于寻像器中的一个场景,摄像者要时刻注意其它场景的捕捉。拍摄时两眼要分别负责不同的任务,右眼看取景器观察拍摄的镜头是否合适,左眼同时观察全局、把握动向,随时注意观察拍摄主体的变化趋势。摄像工作人员一定要学会双眼观察,经过一定的实践训练,养成习惯后,会受益非浅。特别是拍摄新闻时,学会观察能比较快的找到拍摄的点。,身:持机拍摄时摄像者主要是利用自己的腰部和手臂动作来配合完成拍摄任务。摇摄时,较稳定的方法是双脚不动,特别是要依靠腰部转动来完成,以保证转动平稳。所以有的人说摄像要练习腰功。,气:初学者为了稳住镜头常常会不自觉地屏气拍摄,这对拍摄较短的镜头还可以,遇上长镜头拍摄则会坚持不住,反而会造成颤抖。正确的方法是用腹式呼吸法即胸放松,双肩不向上耸动,而腹部作不妨碍拍摄的收缩。,腹式呼吸法,所谓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气时让腹部凸起,吐气时压缩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正确的腹式呼吸法为:开始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仍然要使尽力气来持续吸气,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只管吸气再吸气。然後屏住气息4秒,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著利用8秒的时间缓缓的将气吐出。吐气时宜慢且长而且不要中断。做完几次前述方式後,不但不会觉得难过,反而会有一种舒畅的快感。,步:肩扛拍摄时,双脚应与肩同宽,以利于稳定重心。在拍摄推、拉、移、跟等运动镜头时,如果没有摄像车,则要依靠摄像者的走动来完成。走动时要尽量利用膝关节、腰部的缓冲作用以减少画面的抖动。,摄像机操作要领平、稳、匀、准、实,平:拍摄的画面要摆平即画面中的水平性质的横线如地平线等应与寻象器的横边平行,垂直性质的直线如旗杆等应与寻象器的竖边平行。如果拍摄时把摄像机扛歪或没摆平三脚架,使拍出的地平线呈倾斜状,那么景物中的垂直物体就会显得摇摇欲坠,不合常态。三脚架上一般有汽泡水平仪,应调节汽泡水平仪,应调节汽泡至水平仪中央。肩扛拍摄时可寻找有明显水平垂直牲的景物,使之分别与画框的横边和竖边平等,这样画面就摆平了。与人的视线平行,稳:晃动会破坏画面的气氛和观众的观赏情绪,影响画面内容的表达。因此,摄取镜头时,应当消除一切不必要的晃动。保持画面稳定是摄像操作技术的基本功,从画面的稳定程度,可以鉴别摄像人员的拍摄熟练程度。三脚架是克服这一弊病最有效的工具。如果没有三角架或者无法使用三角架,就应当尽量使用广角镜头摄取画面,因为广角镜头稳定性强。肩扛摄像时,使用长焦镜头拍摄的效果一般不令人满意。,匀:在摇摄或移动拍摄连续画面的过程中,节奏要均匀,不能忽快忽慢。推、拉镜头要匀速,最好使用电动变焦装置。用三脚架准:各种动态构图的落幅画面一定要准确无误。例如推镜头,由全景向近景、特写过渡,当技巧拍摄结束,成为落幅画面时,镜头的焦点、构图都应该是正确的,实:正常的拍摄应力求图象清晰。保证图象清晰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场景照度要适中,过暗的光线将迫使光圈开大,引起景深变小,造成成像虚松;二是有自动调焦功能的摄像机不能过分依赖自动调焦,仍要练好手动调焦。快速对焦的方法是:把镜头焦距推到最长,对准拍摄主体调实图像,再拉回到适当的焦距,构图、开机、拍摄。,电视景别的划分及作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远景:主要表现广阔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氛,以及远距离的人和物。以成年人为标准,人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极小,只呈现“点”状。全景:是显示人物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主要表现人与环境、景物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交流等。,中景:是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由于中景表现的是一半或大部分的物体,因而擅长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谈话和感情交流,也可以表现幅度较大的运动场面。近景:是显示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是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刻划人物性格的主要景别。由于近景的画面拉近了被摄物体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所以能充分利用画面空间来近距离地表现物体富有意义的局部,产生一种交流感。特写:是显示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拍摄对象细部的画面,特写通过排除一切多余形象,能突出事物最有价值的细部牲,强化观众对所表现形象的认识,从面达到透视事物的深层、提示事物的本质及人物复杂多样的心灵世界的目的。,固定镜头的拍摄,电视画面的拍摄方法分固定拍摄和运动拍摄两种。固定拍摄是指拍摄时,摄像机的位置、拍摄方向、角度和焦距固定不变的一种拍摄方式。固定拍摄所获得的画面,背景和景物范围始终没有变动,活动物在一个固定的取景范围内活动。固定拍摄的方法是电视片创作中常用的技术手段。,运动镜头的拍摄推、拉、摇、移、跟等,运动镜头在拍摄过程通常分为起幅、运动和落幅三部分。起幅是指开始拍摄的部分,落幅是指镜头停止时的画面,运动是指拍摄时推、拉、摇、移运动拍摄的过程,在运动镜头拍摄的这三个部分落幅的确定特别重要,起幅是最初拍摄的镜头,一般比较准确,不容易出现画面构图的失误,而落幅是在运动拍摄过程中最后落定的画面构图,在运动中要准确地落在预先选定的画面构图上,因此,拍摄前先找好落幅显得尤为重要。拍摄时起幅和落幅都必须至少拍摄8秒钟以上,以保证拍摄的在后期制作中能比较好的使用,同时,起幅与落幅加上推、拉、摇、移的运动过程,一个长镜头一气呵成,在后期制作时就可以变成为三个镜头来使用。,推镜头指被摄主体位置不变,摄像机向被摄主体推近所拍摄的画面。推镜头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被摄主体由小变大。推镜头的作用是突出主体人物和重点形象,加强局部和细节的描写,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推镜头分起幅、推近、落幅三个部分。起幅和落幅为静态结构,落幅画面是表现的重点。用推镜头拍摄时,应有明确的推近目标和落幅形象,切忌漫无目标和乱推。推近时,推近的速度要保持匀速,并且要与画面内的情绪节奏一致,即画面情绪紧张时,推近的速度快一些,画面内容平静抒情时,推进的速度慢一些。在推近过程中,画面的焦点要随着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主体形象始终应该是清晰的,并且在画面结构上保持优势地位。推镜头的落幅画面应该根据片子的内容要求停止在适当的景别上。,推和拉的视觉效果不仅可依靠移动机位,而且还可以通过变换焦距来实现,但二者有不同的地方。移动机位的推拉,镜头视角不变,只是由于摄像机与被摄主体的距离改变而引起画面中被摄主体变大变小、摄像机与被摄主体及周围景物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变焦距的推拉,随着镜头焦距变长,视角变小、被摄主体被放大;反之,镜头焦距变短,视角变大、被摄主体变小。但是,摄像机与被摄主体及周围景物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拉镜头:被摄主体的位置不变,摄像机由近及远所拍摄的镜头为拉镜头。其画面取景范围由小变大,被摄主体由大变小。拉镜头的主要作用是表现被摄主体与周围人或物以及整个环境的关系,即被摄细部与整体的关系。拉镜头除了拍摄时的镜头运动方向与推镜头相反外,其他在技术上应注意的问题与推镜头大致相同。如在镜头拉开过程中,注意保持主体形象在画面中的优势地位;对拉开画面范围的控制;拉镜头速度的把握等。,摇镜头:摄像机机位不变,借助于三脚架上的云台或拍摄者人体自身围绕某一轴心水平或垂直转动摄像机所拍摄的镜头称为摇镜头。其画面有犹如人们转动头部环顾四周或将视线由一点移向另一点的视觉效果。摇镜头能展示更多的空间,扩大视野,包容更多的视觉信息。它能介绍和交代同一场景画面中两个物体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关系如果放在一个大景别画面中,则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用摇镜头将它们分开再合成表现时,这种关系就常常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摇摄的速度会引起观众视觉和感觉上的微妙变化,任何一个成功的摇镜头都离不开对摇摄速度的正确设计和精心控制。在介绍和交代两个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时,摇速直接影响着观众对这两个事物空间距离的把握,即慢摇可以将两个相距较近的事物表现得相距较远,快摇则可将两个相距较远的事物表现得相距较近。同时,摇摄的速度要注意与画面情绪的发展相对应,即画面内容紧张时,摇速相对快些;画面内容抒情时,摇速成相对慢些。此外,摇摄的速度还应考虑到观众对画面事物的辩认速度,不易识别和分辨的物体摇速慢些,反之则快些。在用远景或全景景别拍摄摇镜头时,还要注意画面内地平线的水平。,移镜头:摄像机沿着一定方向作直线运动或弧线运动所拍摄的镜头称移镜头。左右移动叫横移,上下移动叫升降,以被摄对象为圆心、摄像机作圆周运动或弧形运动称旋移。移动拍摄在表现大场面、多景物、多层次等复杂场景方面有气势宏伟的造型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视觉空间是复杂多变的,视域区内的景物之间相互重叠,使我们很难在一个视点上对整个空间有完整的认识。因而面对一些复杂的场面和场景,有时用固定镜头以及推、拉、摇镜头拍摄会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用移动拍摄则能弥补这一不足。移动拍摄可以表现某种主观视觉,创造出有强烈主观色彩的镜头,从而表现出更加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例如,把摄像机架在汽车上拍摄,街道两旁的景物飞速闪过,观众好比置身于汽车之中。移动拍摄可以引起被摄主体背景、角度和视向轴线的变化。拍摄移动镜头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摄像机扛在肩上,随着人体的移动进行拍摄;还有一种是把摄像机架在活动的物体上,如带滑轮的三脚架、移动车、汽车、升降机、吊车等。,跟镜头指摄像机的镜头始终对准运动着的被摄对象扬拍摄的镜头。跟镜头所获得的画面,景别大体不变,只是背景改变,其效果犹如观众盯着或跟随着运动着的人或物。跟镜头分为机位变化的跟和机位不动的跟两种。机位变化的跟随有迎着被摄对象后退或跟着被摄对象前进、在被摄对象的一侧随着被摄对象的运动而横移等。机位不动,用摇镜头的方式并借助镜头的变焦功能随时调整景别称为摇跟。跟镜头能够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对象,既能突出运动中的主体,又能交代运动主体的运动方向、速度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拍摄跟镜头要注意保持镜头跟的速度与被摄主体运动速度的一致,并要将主体形象稳定在画面的某个位置上,同时要努力保持画面的平稳清晰。,运动镜头的作用及表意功能,推镜头的作用及表现功能:1、推镜头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主要是为了突出主体和细节,同时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之间的关系。推镜头在镜头推向主体或细节的同时,取景范围由大到小,随着次要部分不断移出画面,所要表现的主体或细节逐渐变大,强迫观众注意,并且它的落幅画面最后使被摄主体或细节处于醒目的视觉中心位置,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印象。,2、推的过程中由于景别不断发生变化,被摄主体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因此有连续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前进式蒙太奇组接是一种大景别逐渐向小景别跳跃递进的组接方式,推镜头也是由大景别向小景别过渡。但它还具有蒙太奇组接所不具备的特点:由于推镜头画面景别不是跳跃间隔变化,而是连续过渡递进的,因此保持了画面时空的统一和连续,消除了蒙太奇组接带来的画面时空转换的跳跃性和虚假性,它从大景别起幅不间断地向小景别变化最后落幅,使主体与所处环境的联系有无可置疑的真实性和可信性。,3、由于推镜头使画面框架处于运动之中,直接形成了画面外部的运动节奏,因此推镜头速度的快慢还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4、推镜头还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运动速度感,当我们对迎着摄影机方向而来的人物采用推摄时,画面框架与人物形成逆向运动,画面向着迎面而来的人物奔去,双向运动使得它们在中途就相遇了,其画面效果明显加强了这个人物的动感,仿佛其运动速度加快了许多。反之,当对背向摄影机镜头远去的人物采用推摄,由于同向运动因而减缓了这个人物远离的速度感。,拉镜头的作用及表现功能,1、拉镜头有利于表现主体和主体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它使画面从某一被摄主体逐步拉开,展现出主体周围的环境或有代表性的环境特征,最后在一个远远大于被摄主体的空间范围内停住,也就是在一个连贯的镜头中,既在起幅画面中表明了主体形象,又在落幅画面中表明了主体所处的环境,这种从主体到环境的表现方法是一种以点到面的表现方法,它既表现了此点在此面的位置,也可以说明点与面所构成的关系。,2、拉镜头画面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从起幅开始不断拓展,新的视觉元素不断入画面,原有的画面主体与不断入画的形象构成新的组合,产生新的联系,每一次形象组合都可能使镜头内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一些拉镜头以不易于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的想象和猜测,随着镜头的拉开,被摄主体从不完整到完整,从局部到整体,给观众一种原来是的求知后的满足。这种对观众想象的调动本身形成了视觉注意力的起伏,能使观众对画面造型形象的认识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参与。,3、拉镜头是一种纵向空间变化的形式,它可以通过纵向空间上的画面形成对比、反衬、或比喻等效果。因为拉镜头可以通过镜头运动首先出现远处的人物再出现近处的人物和景物,然后将前景的人物、景物、背景的人物同处于落幅画面之中,形成结构上前后呼应。,4、拉镜头时使景别连续变化,由小景别向大景别过渡,有连续后退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这方面拉镜头与推镜头正好相反,但它们是通过镜头运动而不是通过镜头组接来实现景别的变化这一点上又是一致的。因此,由于表现时空的完整和连贯,同样在画面表现上具有无可置疑的真实性和可信性。,5、拉镜头的内部节奏由紧到松,与推镜头相比较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同时由于画面表现空间的扩展反衬出主体的远离和缩小,从视觉感受上来说,往往有一种退出感、凝结感和结束感。在最终的落幅画面中,主体仿佛是像戏剧舞台上的退场和谢幕一般。,摇镜头的作用及表现功能,1、摇摄犹如人们转动头部环顾四周,因此它可以突破电视画面框架的局限,利用摄影机的运动将画面向四周扩展放大视野,包容了更多的视觉信息。摇摄多侧重于介绍环境、故事或事件发生的地形地貌,展示更为开阔的视觉背景,它具有大景别的功能又比固定画面的远景有更为开阔的视野。根据物体特征运用较小的景别,让物体充满画面,将无意义的部分排除在画面之外,达到用小景别出大效果的目的。,2、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的两个主体的内在联系,也可通过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主体,通过摇摄将它们连接起来,表示某种暗喻、对比、并列、因果关系,如果表现三个或三个以上主体之间的联系时,镜头摇过时或作减速、或作停顿,以构成一种间歇摇,把几个主体串连起来。把生活中富有对比因素和两个单独形象连接起来,使它所表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这两个单独形象所表现的意义,且比蒙太奇组接方法更少人为加工的痕迹,保证了时空的完整性,使画面所传达出的信息更具有真实性,因而在纪实性节目中具有不可置疑的力量。除了通过镜头摇动使两个物体建立某种联系外,还可通过摇出后面的物体对前面的物体的进一步说明来规范观众的思路。,3、摇摄还便于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比如在电视体育节目中,经常可以看到运动员奔跑,镜头随着奔跑的方向摇动;打排球、篮球或踢足球时,一般镜头也是随着球运动的方向摇动。4、对一组相同或相似的画面主体用摇摄的方式让它们逐个出现,可以强化人们对这个事物的印象,形成一种数量和情绪的积累效果。,移镜头的作用及表现功能,移动摄影使画面的框架处于运动之中,画面内的物体不论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都会呈现出位置不断移动开的态势,并且移动摄影通过摄影机的移动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电视画面的表现范围却受到四边画框的严格限制,移动摄影使电视画面造型突破这种限制成为可能,比如横移在横向上突破这种画面框架两边的限制,开拓了画面的横向空间;纵移在纵向上突破了屏幕的限制,在电视画面中直接通过运动显示了画面的深度空间,特别是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时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跟镜头的作用及表现功能,1、跟镜头是以运动的被摄对象为契机和依据,环境逐一连贯的表现出来,这种跟镜头重点在于通过人物的运动引出其所在的环境。2、被摄对象在画框中的位置相对稳定,画面对主体表现的景别也相对稳定,如果是近景始终是近景,如果是远景始终是远景,目的是通过稳定的景别形式,使观众与被摄主体的视点、视距相对稳定,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这种摄法既能突出主体,又能交代主体运动的方向、速度、体态及与环境的关系。,3、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跟镜头,由于观众与被摄人物的视点同一,可以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摄影机背跟方式的跟镜头,使镜头表现的视向就是被摄人物的视向,画面表现的空间也就是被摄人物看到的视觉空间,这种视向的合一,可以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4、跟摄对人物、事件、场面的跟随记录的表现形式,在纪实性节目和新闻拍摄中有着重要的纪实意义,跟摄中被摄人物的运动直接左右着摄影机的运动,摄影机跟随被摄人物运动的拍摄方式体现了一种摄影机的运动是由于人物的运动而引起的被动纪录方式,这种表现方式不仅使观众置身于事件之中,成为事件的“目击者”,而且还表现出一种客观纪录的“姿态”。尽管摄影机是运动的,但表现的方式是追随式的、被动的,它使我们在画面造型上感觉到摄影者在事件现场不是事件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而是事件的“旁观者”和纪录者。,升降拍摄的作用及表现功能,升降拍摄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运动摄影的方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找到一种与之相对应的视觉感受,除非跳水和跳伞等运动。可以说升降镜头的画面造型效果是极富视觉冲击力的,甚至能给观众以新奇、独特的感受。升降拍摄可带来画面视域的扩张和收缩,即登高而望远,当摄影机的机位升高之后,视野向纵深逐渐展开且能越过某些景物的屏蔽,展现出由近及远的大范围场面,当摄影机的机位降低时,镜头距离地面越来越近,所能展示的画面空间范围也越来越窄小起来,在战争场面和大型文艺晚会中常常可见到这种拍摄方法,它利用高度变化和视点的转换给观众以丰富多采的视觉感受。,1、升降拍摄能强化画内空间的视觉深度感,引发高度感和气势感,因此常常被用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比如大型运动会开幕式的集体舞表演时,升降镜头从小景别升起后展现出大景别画面中的群舞场面,给人一种此起彼伏、规模浩大的现场感。,2、升降镜头在垂直地展现高大物体时不同于垂直的摇镜头,垂直的摇镜头由于机位固定、透视变化,高处的局部可能会变形;而升降镜头可以在一个镜头中用固定的焦点和固定的景别对各个局部进行准确的再现。以拍摄同一幅悬挂起来的巨型竖幅标语为例,用垂直摇镜头从最上一个字摇到最下一个字,本来一样大的字体会在画面中呈现出由小到大的变化;而用升降镜头拍摄时,画面中的字从头到尾还是一样大。,3、升降镜头视点的升高,视野的扩大,可以表现出某点在某面中的位置;同样,视点的降低和视野的缩小能够反映出某面中某点的情况。4、升降镜头从低至高或从高至低的运动过程中,可以在同一镜头中完成不同形象主体的转换,比如升镜头中较远的景物和人物最初被画面中的形象所遮挡,随着镜头升起后逐渐显露出来。反之,降镜头可以实现从大范围画面形象向某一较近的形象调度。,甩镜头的作用及表现功能,甩镜头是摄影机超快速运动的一种形式。从一个静止画面快速甩到另一个静止画面,中间影像模糊,变成光流。常用在表现人物视线的快速移动或某种特殊视觉效果,使画面有一种突然性和爆发力。这种运动镜头拍摄起来难度很大,要达到影像虚化到光流的程度是不易的,首先应采用长焦距摄影镜头拍摄,并且要达到极快的速度。旋转摄影可以把横摇和垂直摇摄对空间的再现在一个镜头里表现出来,同时展现出空间的广度和高度,制造特殊的气氛,如模仿醉汉状态等。此外,现在有很多音乐电视作品中,也大胆使用一些造型新颖独特的旋转摄影,以获取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吸引力。,变焦距镜头,变焦距镜头可以在机位不动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镜头焦距值而实现画面景别的连续变化,使用起来既方便又便于拍摄人员对拍摄中的意外情况作出现场应变和快速反应,在新闻的拍摄中变焦推拉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拍摄方式。变焦拍摄可以跨越复杂空间完成移动机位所不能完成或不易完成的推镜头和拉镜头,由于使用上的方便,常常被使用。但我们不能把变焦推拉等同于机位移动的推拉拍摄,它们两者的区别在于:变焦推拉拍摄时,由于拍摄距离不变,故画面的透视关系不变,视角发生变化,拍摄时画面中不可能出现新的景物,只改变了画幅范围,是心理空间发生变化。而移动机位推拉拍摄时,由于物距发生变化,故画面的透视关系发生变化,当画面由全景逐渐变成近景和特写时,屏幕上有着鲜明的向前运动的感觉,是逐步走近对象的感觉。所以在运用时,一定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根据所表现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推拉方法。,拍摄角度,拍摄角度又称摄像角度、画面角度、镜头角度。拍摄角度指摄像机和对象之间形成的方向关系、高度关系和远近关系。我们把这种关系称做几何角度。除此之外,角度还有主观角度、客观角度和主客观角度之分,这是从心理上区分的。也叫做心理角度。选择确定拍摄角度,是摄像师在拍摄现场必须作出的一项重要工作。角度的不同直接影响对画面主体的表现。,角度的作用,(1)角度决定画面构图,角度变构图变,角度新构图新。(2)角度直接影响人物造型效果,角度的变化影响画面的光线效果和感情色彩。同一对象用不同角度拍摄可得到不同的造型效果,从而产生不同的画面表现力。(3)角度不仅是有力的造型元素,它还是摄像造型的表情元素。拍摄角度用的恰当可以产生褒贬含义。,不同拍摄角度的造型特点及其功用,正面角度: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正面特征,用正面角度拍摄人称肖像,能表达人物的本来面貌。正面角度有利于表现景物的横线条,可以营造庄重、稳定、严肃的气氛。其缺点是缺乏立体感和空间透视感,若用的不当容易形成无主次之分,呆板无生气的画面效果。,侧面角度:有利于表现运动对象的方向性,线条富于变化,多用于对话、交流、会谈、接见场合,有平等的含义。其缺点是不利于立体、空间表现。斜侧角度:包括前侧和后侧,是一种最常用的角度。在拍摄两个人时能分清主次。比如采访摄像,以记者的后侧为前景,拍摄被采访者的前侧,并使其位于画面中间,把视觉重点置于被采访者身上,主体突出并且有深度感,画面有变化。采用这种角度拍摄的镜头画面,叫做过肩镜头。背面角度:用背面角度拍人物,被摄人物所看到的空间和景物也是观众看到的,所以这种角度拍的画面有把观众带到场面的纪实效果,有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俯角度(俯摄)的造型效果及其功用(1)有利于表现对象的立体感。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关键是表现其多面关系。平面拍摄可以表现物体的正面侧面二个面,俯角拍摄可以表现正、侧、顶三个面,从而增强了物体的立体感。(2)俯角可以增强平面景物的线条透视。俯角度离镜头近的景物降底,远处景物升高,从而展视了视野,增加了空间深度,表现多层次的地面景物。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就是这个道理。(3)俯角可以渲染情绪。造成压抑的气氛。根据规定情景和人物的情绪,采用俯角处理,能使地面扩大,人物变小,还可以使人物压缩变形,产生萎缩、矮低的视觉效果,造成一 种情绪上的压迫感。俯角度用于拍摄人物,可以美化人物面部特征,也可以丑化人物的形象。如果标准镜头,稍俯的角度,可使圆脸,高颧骨,胖脸型,得到适当拉长和校正,在肖像摄像中经常用这 种角度稍许改变人物的脸型。(5)俯角度(俯摄)经常用于交待地理位置。在拍摄战斗场面第一个镜头常常是用大俯角拍摄远景画面,用来确定敌我双方地理位置及双方的运动方向。,仰角度(仰摄)的造型效果及其功用(1)仰摄前景升高、后景降低,有时后景被前景所遮挡看不到后景。如果前景是主体,仰角有实出主体形象的作用。在外景用仰角拍摄以天空做背景可以净化背景,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2)仰摄垂直线条的景物,线条向上汇聚,有夸张被摄对象高度的作用,从而产生高大、挺拔、雄伟、壮观的视觉效果;(3)由于仰摄能形成高大挺拔、雄伟的视觉效果,因此仰摄经常带有褒意,往往用赞颂、敬仰英雄人物。但是俯摄、仰摄的贬褒含义的感情色彩不是绝对的,在运用时不能做另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4)仰摄拍摄人物既能夸张人物形体及面部特征,又能校正人物面部缺陷。如身材矮小的可以显得高些,消瘦的脸可以显得胖一些;对于脸颊宽的脸型,如采用仰角会使两颊更宽大,从而夸大面部缺陷,所以脸颊较宽的人物不宜采用仰角度。(5)用仰角拍摄跳跃的腾空的动作,能夸张跳跃的高度。(6)仰角拍摄时,摄像机的光轴和水平线形成向上倾斜的夹角,镜头到人物头部(或其它物体顶部)和脚部的距离,产生远近不等的差别,影像将产生明显的透视现象,近而产生人眼不常见的变形效果。,叙事角度也称为心理角度,主观角度客观角度主客观角度,主观角度,主观角度:是代表剧中人物视线的拍摄角度;摄像角度就是观众的视点。和客观角度相比,主观角度着重表现主体人物的视觉心理,往往出现不寻常的视觉印象。主观角度是体现作者丰富想像的创造性角度。客观角度:不代表任何人的主观视线,是代表客观纪实的角度。客观角度依据生活中观察习惯而进行客观表现。它的原则是在哪里拍摄能简练地、明确表达对象就在哪里拍。客观角度是影视作品中最常用的角度。主客观角度:在一个镜头里,角度的主客观性质有时是可以改变的。拍摄一个人在看画展,通过他的后背拍摄,这显然是客观角度,如果镜头随着观者的视线摇向另一幅画,人物出画,这时客观角度就变成了主观角度。相反由一幅画拉出来,一人进画面,这时主观角度又变成了客观角度。,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电视画面构图的可变性 画面容量有限,互相补充 组接后的整体性-构图的完整是通过一组镜头、一场戏来体现的 现场一次性完成 视点多变,构图多变,画面主体处理,主体是表达画面内容的主要对象,画面若没有主体,内容就无法表现。主体又是结构画面的中心。电视画面在屏幕上的停留时间是短暂的,这就是画面观赏的时限性,这一特性要求构图简练主体突出,观众一眼就看清主体。电视画面不仅要求主体突出而且主体还必须是单一的。所谓主体单一,是讲不能有两个或几个视觉重点同时出现在画面里。有人会说,经常拍双人对话镜头两人都处于侧面,这不是两个视觉重点吗?其实不然,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在讲话或有动作,他(她)就是视觉重点,就是画面主体。,突出主体的方法,利用各种对比方法突出主体-对比法 利用线条指引突出主体 利用形象的完整性突出主体画面中有两个以上的人物,形象全的人物比不全的显得突出;利用人物面部朝向突出主体:画面中如有两个以上的人物,面部朝向镜头的人物比背向或侧向镜头的要突出;利用声音和动作突出主体:两人都是侧面的对话镜头,其中一人讲话并有动作,他(她)就能成为视觉优势,近而得到突出;利用视线指引突出主体通过非主体人物的视线指引突出主体,经常用在静态构图之中焦点转移法利用焦点前后移动,不仅可以突出主体而且可以改变主体形象。利用景别、角度和幅式的变化都可将主体突出;利用运动摄像方法,推摄或跟摄也可以突出主要被摄对象;主体在场景和镜头画面中占据的时间必须长于其它对象;位置法。让主体占据画幅重要位置可以得到突出;,构图十六忌,一忌:画面横竖,中间分割。二忌:置陈劣势,失重不平。三忌:人物全身,顶天立地。四忌:近景特写,前挤后松。五忌:主体直立,掐头去足。六忌:用人补空,僵立不动。七忌:静止构图,拍中还校。八忌:顾此失彼,目的不明。九忌:推拉摇移,摆来晃去。十忌:喧宾守主,主次纷争。十一忌:线条杂乱,布置迫塞。十二忌:远近不分,上阔下空。十三忌:平平亮亮,一实到底。十四忌:前后重叠,主体不明。十五忌:摇摄画面,人卡一半。十六忌:画面纠正,突然生硬。,陪体处理,陪体也称宾体、客体。是和主体有情节联系的次要表现对象。陪体的作用有三:其一,是陪衬主体,帮助主体体现画面内容,使画面内容表达更加明确,更加充分;其二,是均衡画面,美化画面。若把主体比做花朵,陪体就是枝叶,红花加上绿叶扶才能丰富多彩;其三,是对情节发展、事件的进展起推动作用。陪体的处理,切忌喧宾夺主,或平分秋色。,环境处理,环境包括前景、后景和背景三个部分 环境的作用 帮助观众了解事件或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时代背景、民族特色、区域特色等。通过对环境的展现,帮助观众了解人物的身份、职业特点以及人物的性格爱好,文化素养等;创造气氛表达情绪 展示作品风格,前景处理,前景?有两种解释:靠近镜头的景和人物;位于主体前离镜头比较近的景或物。两种说法均可。前景是环境的组成部分。前景在画幅中位置无一定之规,可以处在画面上边、下边、左边、右边,也可以处在画幅的四周,构成框架结构。前景虽然是构图中的重要元素,但并不是每个镜头都必须带前景。前景的使用要慎重,处理要恰当合理,滥用前景是不可取的,正确使用和处理前景。,不要妨碍主体的表现,前景不要成为视觉中心一般面积不宜过大、位置不宜居中;色阶不宜强于主体,光线不宜过亮,色彩不宜艳丽;线条不宜过繁过杂,影像不宜太实;在主要情节瞬间不宜遮挡主体;如果是动作很大的活动体或人物做前景,停留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会强夺主体视线。,画面构图的一般规律,画面构图的均衡处理画面的均衡(也称平衡)是画面构图的一般规律。所谓均衡是指以画面中心为支点,画面的左右上下呈现的构图诸元素在视觉上的均势。具体地讲,就是使画面中左右上下的视觉形象不要一边太满,另一边太空,或一边感到太重,另一边又感到太轻。均衡构图则给人以稳定、舒适、和谐的感觉。不均衡构图则给人以不稳定、异常的感觉。电视画面构图一般应使画面均衡。但画面均衡是可以突破的,在开放式构图中画面不均衡是它的表现特点。常常以此表现异常的心理状态。,构图元素的视觉重量大小规律:,1、物体不论大小,动的重于静的。在画面中一边是大而静的景物,另一边只需小而动的对象就能使画面平衡。比如,一辆小汽车在一座大山的旁边开过来,一座大山位于画面边缘作为前景,没有汽车当然是不均衡的;2、两个同样的物体或人物在画面位置右边的比左边的要重些。因为观众的视线是由左向右运动的;3、一个孤立的物体(或人物)比堆积的群体为重;4、处于画面边缘附近的物体显得较重,处于画面中心附近的物体或人物较轻;5、矗立的物体比倾斜的物体为重;6、一个明亮的物体要比黑暗的物体具有较大的视觉重量,因此画面部局黑暗面积要比明亮的面积为大才能取得平衡;7、暧色调的物体比冷色的物体为重。明度高的色彩比暗的色彩为重,饱和度高的色彩比饱和度低的色彩重。,平衡画面的方法,主体在画幅位置的安排利用前景和后景平衡画面 利用相继效应平衡画面 利用画外音平衡画面,主体在画幅位置的安排,画面主体可以放在画幅任意位置,可以安排在几何中心,趣味中心也可放在边角,在不同幅面位置只是产生不同的表意效果。画面构图单纯用于叙事,应放在趣味中心位置,如果强调用构图来表意可以安排其它位置。如果主体是人物,人物靠画右,视线向左可以达到平衡。相反则不平衡。主体位于画面几何中心,视线向前最为平衡,但过于呆板,一般只用在主持人与观众交流的场面。,利用前景和后景平衡画面,前景在画面构图中作用很多,在静态构图中,调整画面的平衡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主体安排在画面一边或一角,可用适当的前景(人与物)来达到平衡;,利用相继效应平衡画面,在上一个镜头画面里,主要被摄对象(主体)安排不平衡,造成失重,但不在这个镜头画面中调整,而是在下一个镜头画面安排中,在其相对位置安排另一对象与其呼应。利用相继效应得到平衡。比如上一镜头主体位置偏左,下一镜头主体偏右,两个镜头组接连续起来,就觉得平衡。,利用画外音平衡画面,声音虽然不占有空间位置,但观众可以感到声源的存在。声源是占有空间位置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