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的阳光普照——由学生的心理健康谈开去》 论文.docx
-
资源ID:6121742
资源大小:23.9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让爱的阳光普照——由学生的心理健康谈开去》 论文.docx
让爱的阳光普照由学生的心理健康谈开去摘要: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现代孩子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可是似乎最近几年孩子跳楼事件和患心理疾病的概率却在增加。文章一语道破:要给孩子更多的爱,让孩子在爱中健康快乐地长大。文章后半部分列举了爱孩子的几种正确方式,让我们一起用心爱孩子,让孩子在爱中自由成长。关键词:爱教育健康成长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善于爱孩子,教育的真谛是爱,爱的真谛就是给孩子以精神上的温暖、关怀、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其他人任何东西。”在孩子的教育中,没有什么比无私的爱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颗爱心,其他的品质都是爱心的延伸。只有心中有爱,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只有心中有爱,才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心中有爱,才能享受到人生的真谛;只有心中有爱,才能感受到人类的伟大。一、被爱是孩子最好的精神食粮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当一位母亲给宝宝喂奶时,脸部没有任何表情,甚至略有些麻木和冷漠,而宝宝试图以拒绝吃奶、做出各种表情来吸引妈妈的注意。但是。遗憾的是,妈妈的目光始终没能与宝宝对视。之后,当心理学家对其追踪回访发现,婴儿成人后,一直有严重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甚至还伴有多重自杀行为。这一实验告诉我们,小生命即使不缺营养,也从未离开过母亲,但是如果没有被爱一一温暖情感的陪伴,生命也是不能承受的脆弱和单薄。特蕾莎修女也曾说过,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和目的。被爱就是孩子各方面成长的背景,这就好比植物的生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而被爱就是能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肥沃土壤。二、快乐的童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我家一个远房亲戚,算表侄女吧,是OO后,人长得机灵可爱,也聪明懂事,家里亲戚都喜欢她,小Y头学习成绩特别好,可是就在今年高考前,她因压力太大导致精神失常住进了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整整住了两个月,出院后我去看望了她。她向我敞开了心扉:小时候她爷爷奶奶重男轻女,她和妈妈非常不受待见,爸爸又长年在外地打工。所以妈妈就把所有不满情绪发泄到了她的身上,经常辱骂她,只要妈妈稍有不开心,妈妈的各种难听的话就会充斥在她耳边。不懂事的弟弟欺负她,把她打哭了,妈妈不仅不责骂弟弟,还会骂她、打她她说她小学六年级就把遗书写好了。要不是爸爸对她的一点偏爱,她早就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她说她小时候之所以拼命学习,就是想通过学习获得大家尤其是妈妈的认可,小学初中的成绩她都是全校名列前茅,妈妈对她也非常苛刻,只要考不到第一,就会言语讽刺甚至责骂。但是到了高中,有些科目不是你努力就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但是她依然在拼命地学,高一高二的她都保持班级前十名,高三上学期,她拼命冲到了班级前三,年级前三十名,只要继续保持下去下去,她考985、211都不成问题。她太想成功了,她太想证明自己了,可是到了到了高三下学期,她撑不住了,她学不进去了,她说她看着书本,里面的文字却根本进入不了她的脑子里,明明眼睁得大大的,却看不进去任何知识。上课老师讲什么也不知道后来爸爸、妈妈来看她,她看到她妈妈,就像看到了恶魔一样,哭泣、大声喊叫、咆哮,情绪一度失控,甚至产生了幻觉她的最后一根弦崩断了,她住进了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表侄女是可怜的,产生这个悲剧的原因,我想和她妈妈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当初她的妈妈多爱她一点,给她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或者注意教育的方式,我想结局会不会不一样。我翻阅过一些心理健康的书籍,成年得心理疾病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是与童年不快乐的经历有关,不愉快的童年经历需要一生去治愈。给孩子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真的比什么都重要。所以现在幼儿园都不允许提前教授孩子小学知识了,以游戏为主,让孩子自由、健康、快乐地长大,而不是握苗助长。小学一二年级也不允许考试,期末进行无纸化测评,三到六年级考试次数减少,不允许打分数,使用等级制等。我想国家已经看到到这些问题了,在整改,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依然需要家长、老师的付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从孩子的利益出发,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三、孩子成长的路上需要爱的鼓励记得我刚上班那几年(在外县的农村),乡里每学期末都会统一举行语文、数学科目的质量监测,然后根据学生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给老师排名次,根据名次给老师发绩效工资。像我这样刚毕业的大学生,拼了命地认真教书,其实并不只是为了钱,因为考倒数面子过不去呀。所以就非常卖力,正好上班第二年英语开始纳入统考范围,当时我正好带五年级语文。我所在的村小平时根本就没开过英语课,校长要求每个班语文老师兼教授英语课,于是我不得不“临危受命”,一边教语文,一边教我们班的英语课,可是五年级的孩子没有一点英语基础,甚至连最基本的字母"A、B、C”都不认识,教起来真的很费力。记得第一单元英语考试时,大部分学生都是十几分,甚至还有几分的,但是我并没有灰心丧气。我一遍一遍地鼓励这些孩子,我说这次考十分,下次争取考十五分、二十分,我们只要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就行。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干劲很足,我利用早读课、下午上课前、下午放学后,给孩子们补缺补差,第二单元英语考试,孩子们基本上都在三四十分,明显有了进步,虽然离我预期目标还远,但是我始终没有忘记鼓励孩子们,在他们做错题的时候,在他们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始终以鼓励的目光看待他们,哪怕进步一分,我都报以最真诚的爱的赞美,孩子们学得更带劲了。在英语第三单元测试中,不少孩子都能考及格了。后三个单元的英语测试中,孩子们一次比一次考得好,我内心特别欣慰,继续鼓励着孩子们,不吝惜爱的赞美,果然,在学期末的全乡镇统一的质量检测中,我们班的英语取得了第一名,平均分96.5分!我说出这些不是炫耀什么,也不是推从什么。现在小学阶段已经弱化分数,低年级已经不考试,高年级一学期考试也不超过两次,并且不排名甚至不公布考试分数。但是我觉得我的方法适用于每个教书的教师,每个学习的孩子,那就是一一爱的鼓励!特别是在学生灰心丧气时,你的鼓励真的是雪中送炭!其实鼓励不仅仅适用于自己的学生,自己的孩子依然非常适用。我写过一篇成长离不开鼓励一一孩子参加幼儿园国旗下讲话引发的思考的文章发表在“长丰语文教研”公众号上。自己四周岁的儿子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鼓励,终于顺利完成了幼儿园的国旗下讲话,而且讲得比台下的任何一次都好。通过这次国旗下讲话经历,我明白:棍棒教育可能是上一代父母的教育方式,但是对于现在的孩子的教育,我觉得还是要以鼓励为主,棍棒也好,鼓励也罢,背后都是父母对孩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浓浓的爱!由此我又想到了我们的学校教育,现在的孩子懂事得太早,但是耐挫能力却没有我们那一代强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管是打骂也好,批评也罢,都要将爱贯穿始终,只有浓浓的爱才是孩子一生不变的港湾。父母无私而又有分寸的爱,是孩子将来长大乘风破浪的强大支撑。同样,学校教育,老师们也要对孩子倾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要以鼓励教育为主。只有在爱的阳光的普照下,孩子们才会更加快乐、健康地茁壮成长!四、溺爱和爱是两件相反的事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野蛮收获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这句话千真万确,但天底下就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这句话也是发自肺腑。那么,为什么有时这份爱却滋生冷漠、无情,甚至伤害呢?其实这就要看我们给孩子事怎样的爱,溺爱和爱是两件完全相反的事。“溺爱是父母与孩子关系上最可悲的事,用这种爱培养出来的孩子不肯把心灵一点儿给别人。”这是一位教育家的经验之谈。溺爱并不是爱孩子,而恰恰是在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单向传递的爱造成孝敬的颠倒,使得孩子只知道享受别人的爱却不知道爱别人,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孩子自私、冷漠、任性、放纵等不良个性。如果因为“爱”,过度地保护孩子、放纵孩子,因为“爱”,只关注孩子的学业,而忽视孩子的精神世界,因为“爱”,无意中成为孩子的奴仆,那么,你得到的只是孩子变得懦弱、贪婪、消极、跋扈相信,这绝不是我们爱孩子的初衷。五、爱中长大的孩子才更懂爱爱的教育首先要建立在爱的情感之上,只有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才会对他们产生影响。这样,当他们置于不良榜样的环境中时,我们才有可能用正确的观点与做法对他们产生最深刻、最久远的影响力。而且,最重要的是,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在感受爱和享受爱的同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充当起爱的“传递器”,将自身感受到的和享受到的爱撒播出去,让他人也接受爱的沐浴。正如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一个孩子是在成人的打骂中长成一个小绅士或小淑女的。对于孩子来说,打不是亲,骂也不是爱,父母或老师的打骂,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绝不能获得有效地教育孩子的效果。1.别让孩子猜,爱就“说”出来让孩子感知爱的方式中,语言是最直接的。除了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之外,只要你的语言,可以让他听后咯咯直笑,或者高兴地手舞足蹈,相信他已经感觉到,你是爱他的。例如,你可以用一些更含蓄的话语来表达:“你这样做,让把爸爸妈妈感到很开心”,“老师很欣赏你这样的行为",等等,这样的话同样会让孩子感到父母、老师的爱,同时,对他们还会起到一种鼓励作用,让他们更加努力。等孩子再大一些后,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爱的理解也会更深入,这时,大人对孩子的爱的表达可以更为深刻一些,比如,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和孩子进行一次长谈,表达出自己的关心之情,会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对他深沉的爱。另外,身体语言也可以帮助表达爱意。就像一首儿歌中唱得那样:“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亲亲我”其实,拥抱、亲吻,给予孩子的就是一种爱的力量,是大人借着身体的语言来告诉孩子:“我们永远爱你”。比如,父母下班回到家,不妨拍拍孩子的小脑袋,或是握一下他的小手,亲亲他的小脸,来一个深情的拥抱;或者老师走进教室,摸摸孩子的脑袋,拍拍孩子的肩膀,都能让他觉得大人是亲切可靠的,而他也是被接受、被支持、被关爱的,而孩子也能慢慢学会给予回报,成长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当然,也少不了眼神的交流,蹲下来或者抱着他,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用眼睛关切地注视着他,此时你的动作和眼神已经是世界上最贴心的话,而孩子也会产生强烈的被爱的满足感。2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们发现,有些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或者老师总是一脖子的仇恨。对此,他们感到不解。其实,原因不在当下,青春期出现的隔阂大多源于依恋形成期。心理学家哈洛等人曾设计过一个实验,专门研究了幼小的猴子对母亲的依恋。事实上,依恋行为,也正是儿童早期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O三岁之前的孩子,依恋对象主要是父母。三岁之后,儿童就会把依恋对象转移到老师或同伴身上。若人再生命早期没有得到这种依恋的满足,就容易产生不满足感,从而产生烦躁、敏感、神经质等性格障碍。因此,不管是作为父母,还是作为老师,我们必须重视孩子的依恋情结,你陪在孩子身边所花的时间,一定会换得比金钱更为重要的回报。当然,这种陪伴不是指心不在焉地坐在那里(孩子最不能容忍大人陪伴他们的时候手里还玩着手机),而是你要和他们一块玩,给予他们全部注意力。即使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有限,但只要在那短暂的陪伴中令孩子感到高浓缩的爱,孩子也会感到满足和欢心。3 .别在对孩子的爱上加条件我们爱孩子,但很多时候这种爱是有条件的。比如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父母会说:“只要健康就好!”可随着孩子的慢慢成长,每每孩子让我们感到不满意的时候,我们就会生气地训斥孩子:“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你不听话妈妈就不爱你了!”“好好吃饭,否则明天就不带你去游乐园!”只要孩子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我们就会开始喋喋不休地指责与训斥,全然不见了曾经的关心与爱意。而我们这种爱的方式会告诉孩子:父母和老师不会无缘无故地爱我,哪怕我本身并不乐意,都必须让他们满意,我的行为必须合乎他们的要求,他们才会爱我!这种有条件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有害无益的,非但不能让孩子积极上进,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畏惧心理,自信全毁,无所适从。他不敢再去尝试自己无法让大人满意的行为,进而产生厌学、自闭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今后的生活。即使有些孩子可以做到让大人满意,他们心中也会因此特别害怕失去爱,会在有意无意中为了迎合别人而伪装自己或欺骗别人,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浓厚的虚荣心,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其实,我们对孩子的爱和付出应该是无条件的。在孩子微笑时,我们要给予他爱,在孩子啼哭时也要给予他爱,在孩子听话时要爱,在孩子烦人不听话时更要给予他爱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感受到关怀、重视和尊重,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值得别人去爱,他是有价值的,这会让孩子充满自信和有尊严感,他也会越来越优秀。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不去管教。爱与管教并不冲突,你只需记住一点:就是接纳儿童的本相,无论他天性是外向还是内向,只有先接纳,才能给予爱,而之后的引导和管教才会变得顺理成章。4 .懂他,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爱我们总是竭力为孩子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教学条件,尽可能地满足他在衣食住行上的要求,并认为这足够表达我们对孩子的爱。可你知道你付出的这些爱,在孩子心中的真正价值有多少么,它是不是孩子所真正需要的?不可否认,他们需要这些基本需求的满足,但不同于世界上其他生物,对于人类来说,除基本需求外,心理需求可能更加重要。不妨听听孩子的心声:“因为我是菊花,所以请别让我在夏天开放;因为我是白杨,所以请别指望从我身上摘下松子。”我们应该有平和的心态,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给孩子减少压力,倾听孩子内心深处的声音,这才是对孩子正确的、最好的爱。孩子就像一株幼苗,需要土壤、需要阳光、需要雨露。我们要让孩子在爱的阳光的普照下,茁壮成长!参考文献:1国学军:孩子人格的培养与塑型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9年版,第32-39页2查敏等:教育的另一种可能M云南出版集团晨光出版社2019版,第4页3王涛:规矩和爱M.中信出版集团2019版,第31-37页4孙燕青:爱是成长的指南针2017版,第18-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