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文类学.ppt
第二编 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第一章 文类学文类学研究如何按照文学本身的特点来对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各种文类的特征及其在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演变,属文学批评的分支。,第一节 文类学研究概述,文类学研究在西方具有相当悠长的历史。西方诗学中关于文类的学说起源于柏拉图。柏拉图从建立理想国的政治理念出发,将当时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分类,包括“模仿叙述”的悲剧和喜剧、“单纯叙述”的颂歌和“混合叙述”的史诗三种,并分别剖析了各自的社会功用。,继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首次从理论上将文学进行了严格的分类,其诗学不仅仅被视作“西方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也是第一部从文类出发来讨论文学的著作。其中关于悲剧的理论更是亚里斯多德艺术理论的核心。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开创了文类研究的先河,使文学类型受到历代研究者的重视。从古典主义到新古典主义,再到浪漫主义,文学类型的理论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古典主义针对文类所提出的理论可以追溯到其奠基者贺拉斯。在继承和发展亚里士多德理性原则的基础上,贺拉斯提出艺术创作的“合式”原则,认为“每种体裁都应该遵守规定的用处”,为艺术创作从内容到形式上树立了一套具体的法则。17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的理论代表是布瓦洛,在其代表作诗的艺术中分牧歌、挽歌、颂歌、十四行诗、歌谣等次要诗体和悲剧、喜剧、史诗等主要诗体。从这一分类可以看出,布瓦洛承袭了贺拉斯的“文类合式”观,并致力于将不同的文学作品按照高低轻重的等级来分门别类。,布瓦洛这种严苛的分类影响了文学类型的创新发展,使得某些文学类型受到忽视和限制。法国的浪漫主义大师雨果提出了文学的自由主义原则,认为每部作品都应当根据主题的要求进行具有想象力的独立创造,“他所力争的是艺术自由,是反对体系、法典和规则的专制。”浪漫主义颠覆了新古典主义为悲剧、史诗、颂歌、喜剧或者诗歌等文学类型所划定的等级秩序,将一向受到忽视的抒情短诗提升到一个新的位置,强调文学创作的情感表现而非模仿行动或人物等叙事因素,这就彻底消解了悲剧和史诗等传统文类的“高贵性”。,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作为文学分类最激进的反对者,认为艺术类型处于不断的新旧交替中,由于旧的类型和规则不断消亡,新的类型和规则不断建立,因此艺术无法获得一个稳定的分类。他甚至断言:“如果把讨论艺术分类与系统的书籍完全付之一炬,那也绝对不是什么损失。”直至19世纪末,比较文学这一学科开始发生与发展,它将世界各民族文学视为一个整体,从跨国、跨文明的角度研究文学类型和特征,使得文类学研究不再局限于国别文学的范围之内,从而拓展了新的领域,其相关范畴、定义和理论也逐步成型。,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一阶段由法国学派及其倡导的影响研究为主导。法国学派偏重于“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通过研究文类在传播过程中的影响,为文类学的发展拓宽了视野。1931年,梵第根就在专著比较文学论中辟专章讨论“文体与作风”,强调文类研究的重要性。在本国文学传统和别国文学传统的影响之中,梵第根又格外偏重于别国影响,不仅着重论述了跨越国界的几种文类散文、诗歌和戏剧等等在西方的源流和影响,还专门考察了英国言情小说对18世纪的法国和德国小说的影响,法国写实小说对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影响等等。,继梵第根之后,基亚、毕修瓦等学者先后在其著作中提到了文学类型的问题。一方面,法国学派肯定了文类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对克罗齐等前人的文类观进行了修正,使得文类学研究不断系统深入地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法国学派过于偏重文类跨国界、跨语言的影响研究,而忽略了文类在流传过程中的发展变异,因此这一阶段的文类学研究未能逃脱影响研究的藩篱。,这一状况在比较文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得到了好转。这一阶段由美国学派及其倡导的“平行研究”所主导。“平行研究”提倡在一定的可比性条件和研究目的之下,突破“事实联系”的限制,将不同时代、地域乃至不同水平的作家作品都放进研究视野,通过异同比较来发掘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及内在联系,大大扩展了文类研究的视野,并将其提高到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然而,美国学派的文类学研究受到文化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将研究的主要对象囿于西方文学,对于东方文学和文类却缺乏应有的重视,使得这一阶段的文类学研究仍然存在较大局限性。,直至比较文学进入第三阶段,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使得中外文类的比较研究被纳入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为文类学研究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许多中国比较文学工作者从一开始就重视文类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饶芃子先后发表的两部著作中西戏剧比较教程、中西小说比较分别从戏剧和小说这两种重要文类入手,探讨中西方不同文类的产生、演变、发展轨迹的异同以及各自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乐黛云、陈惇、谢天振、孟昭毅、孙景尧、李万钧等人的教材或文稿中都对此有所论述。,第二节 文类学的研究范围与对象,文类学研究文学的种类、类型、体裁、风格与演变的学问。但对文类学比较研究的范围与对象,仍无明确的界定。谢天振,从三方面研究文类学,文学的分类,文学体裁的研究,文学风格的研究。台湾学者张静二,作品分类法,文类生命史,文类理论批评,文类实用批评。综合以上两人观点,本教材提出五个方面:,1.文学分类的研究(1)涵义:对文学作品进行分类以及对分类的标准作比较等,其目的是为了建立系统与秩序。(2)种类 如三分法与四分法在西方,常常把文学作品划分为三大类:叙事类(也叫史诗类)、抒情类(或叫诗歌类)、戏剧类。这三个基础文类又可以分为许多亚类。譬如,叙事类可分为史诗、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品文、回忆录等等;抒情类可分为十四行诗、颂歌、挽歌、赞歌、回旋歌、歌谣等等;戏剧也可分为悲剧、喜剧等等。这就是三分法。四分法是把文学作品分为小说、戏剧、散文、诗歌四大类的划分法。,2.文学体裁的研究(1)涵义:文学体裁划分的标准,其跨越国界、民族界限的传播和演变,各国各民族文学体裁之异同及其产生、发展、完善、衰落直至最终消亡等等现象的研究。(2)种类 文学体裁划分的标准研究如维斯坦因的研究,讨论了实际存在的体裁以及确定它们在美学领域中的地位的各种方法:按照心理学标准,按照文学作品的预期效果,按照题材,按照形式与内容等等方法来区分体裁。,文学体裁的跨越国界的传播和演变的研究如对十四行诗、教育小说的演变所作的研究便是范例。(美)弗约斯特比较文学导论,对同一文学体裁的特点、规范及其同异表现进行理论上的归纳和概括,基本上可划入影响研究的范围。同类体裁的跨文化对比如中西诗歌比较、中西悲剧比较等等。这类研究通常是对并无影响联系的同类体裁所作的共时研究,藉此可以发现各民族文学的独特之处或者人类文化所共同具有的规律,基本可划入平行研究的范围。,缺类研究一种文学体裁(文类)在某国或某民族文学中有而在他国或他民族中则没有。比如中国为什么没有西方那样的史诗?汉赋、宋词、戏曲等为中国所独有,西方则没有对应的文类缺类研究将此种现象纳入研究视野,然后从文化、经济、政治等各种因素入手探讨其内在原因,可以反观出中西文化的深层规律和特点。,3.文类理论批评涵义:文类理论批评指作为文学分类之依据的(部分)文学理论之比较研究。它也可以算是比较诗学的一部分内容。如张静二对刘勰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的比较。他从亚氏给悲剧下的定义及其所提出的情节、人物、措辞、思想、布景和歌曲等构成悲剧的六要素,来与刘勰的理论进行比较。,4.文类实用批评(1)涵义:从文类观点来探讨作品。(2)种类中外某些具有相似性的作品可以构成某一文类,从而进行比较研究.如刘炳祥的博士论文元杂剧中的难情剧与悲剧.本论文首先以西方难情剧的实例对难情剧作界定,把难情剧和悲剧区别开来;然后依此界定在元杂剧中也发现有类似的作品,并把它们和元杂剧中的悲剧区别开来。这样作者发现元代戏剧和西方戏剧都存在难情剧和悲剧,以此揭示中西文学类型的共同点,同时为元代杂剧的批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参照构架。,对某部作品的文类界定,通过对界定后它所属的文类的特征进行分析,可以把握该作品的意蕴或加深理解。如李商隐锦瑟是悼亡诗、感伤诗,还是自伤诗?5.文学风格的研究涵义:主要是从外来影响考察一位伟大作家风格的形成。此类例子不多见,因为其研究太过于困难,需要文学与语言学的结合。鲁迅与果戈理(幽默、讽刺)契诃夫(人物少、场面简洁)。,第三节 中外文类比较研究方法举隅,1.从影响研究着手,体裁、文体如何流传及其变异的过程,即探究其渊源、传播、模仿、接受、影响、演化、变异等。如魏晋南北朝时期骈俪文腐朽思想风靡,文风艳薄。鸠摩罗什等大师用平易的白话文翻译佛经,遂形成新文体。译经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胡适在佛教的翻译文学称颂译经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贡献。,1947年,季羡林提出,绝句在中国文学里占重要地位,外国文学则少有这种四行诗体,只有波斯有。如海亚姆的鲁拜集。1983年,杨宪益在“中美双边第一次比较文学讨论会上”提出,通过对李白的“古风”体诗与古代波斯诗人的鲁拜体诗歌的比较,追溯十四行诗体的起源可能与唐代新兴诗体有影响,而其中介是鲁拜诗体。季羡林认为,唐代出现了两种新的文体,传奇与变文,这两种文体受印度影响。中国小说诗与散文杂在一起,有诗为证,这种体裁也来源于印度。,钱仲联认为,佛经对后代通俗文学影响之大,关键在于唐代出现了变文,变文是一种通俗新文体,以韵、散二体组合而成。我国新诗主张文体解放,外国诗体介绍到中国,为中国诗人所袭用。如希腊箴言诗(劝诫)、日本俳句(俳句是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首句5音,中句7音,末句5音)、歌德与泰戈尔的抒情短诗。,十四行诗中国郑伯奇最早创作了赠台湾朋友、闻一多译作商籁体并创作、陈梦家、梁宗岱、徐志摩、孙大雨、朱湘。三四十年代有冯至、卞之琳创作之。台湾诗人余光中、杨牧、张错也作过探索。散文的中国化与西方化。汪曾祺认为,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诗歌小说都受外国影响,独有散文是土产。后来,汪先生承认有些作家的散文也受了外国的影响,用了意识流手法。,平行研究着手,可研究同类体裁在不同民族文学中不同发展过程,探究其异同,也可研究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不同体裁的美学关系。浦安迪中西长篇小说文类之重探是名作,西方称金瓶梅、红楼梦为Chinese novels,浦安迪教授从这一西洋术语的称呼是否适用开始论证。Novel,被称作roman,且源于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romance(中古传奇),再往上可源于史诗。而中国的长篇小说源于本身所固有的文学传统。但两者仍有共通之处其结论是,“要找出长篇小说的基本文类特性与形成的因素,我们最好从该文化的思想史着手研究,这样才能得到最结实的成果”。,中外文类比较研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文类的混杂性,胡适论短篇小说运用西方文类观点来说明中国文学2.文类译名 盛行于汉魏六朝时期的“赋”,译成押韵散文;中文“史诗”与epic;“悲剧”与 tragedy;“歌剧”、“戏剧”opera 和drama。据旅美学者于漪论证,中国的“歌剧”与世纪末兴起于意在利而传播至全欧的歌剧大相径庭。所以,维斯坦因强调译名要准确。,3.文类与时代“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时序),如,西方心理小说只能产生于18世纪,19世纪里田园诗与颂歌在欧洲文学中消失了。而从世纪到世纪,短篇小说推到首位。小说传统上,西方文学史是根据时期与文学运动来划分的。4.文类与作家优秀的作家很少是类型的发明者,他们也只是在已有的类型上创作作品。但作家的主观世界也能制约文类的发展。,第三,台港学者用西方文类观点来考察中国文学作品,即“阐发法”,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现象的文类,如张汉良、古添洪、张炳祥分析窦娥冤的论文,都是以亚里士多德的西方悲剧理论为指导,所得结论却不一样。古添洪认为该剧是悲剧,张汉良认为是通俗剧。三论文观点不一,但其研究内容与方法都是将西方文类标准与准则应用于中国文学作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