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美丽新农村-供2013年培训用.ppt
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建设美丽 新 农村背景、组织实施及展望,杨泽华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2013年9月27日,政策背景,1,连片整治与“千村整治示范”的关系,2,“千村整治示范”组织实施,3,农村环保工作展望,4,主要内容,政策背景,1,2,3,农村环保工作展望,4,主要内容,连片整治与“千村整治示范”的关系,“千村整治示范”组织实施,一、政策背景,1、中央关于“三农”问题14个“一号文件”,(一)历史趋势,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一)历史趋势,不足全国2%的国土面积,生产全国10.3%的油料,生产全国16.0%的淡水鱼,生产全国6.3%的棉花,为全国5.2%乡村人口提供生产和生活空间,生产全国8.4%的稻谷,生产全国5.4%的猪肉,(二)现实需求,农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较为严重,十八大报告坦率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二)现实需求,农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较为严重,农村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农村生产、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农村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环保基础设施滞后,环境监管能力薄弱;农村环境问题已经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西方向东部沿海,东部向中、西部,城市向农村,突出问题1:村庄饮水安全,突出问题2:村庄生活污染,突出问题3:村庄工矿污染,突出问题4:聚居区畜禽养殖污染,突出问题5:农业面源污染,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源主要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分别达到1324.09万吨、270.46万吨、28.47万吨,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3.7%、57.2%和67.3%。,农业源污染严重,我省农药利用率约为40%,(二)现实需求,美丽中国,从美丽农村开始!,(三)国家及我省的前期工作基础,国家层面,原环保总局2006年开展农村小康环保行动。,200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2008.7月国务院首次召开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奖促治”政策出台,08、09年分别投入5、10亿元;10-12年连片整治示范,湖北9.5亿,最多。,环保部深化“以奖促治”工作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意见,(三)国家及我省的前期工作基础,决定,试验区,意见,连片整治示范省,08年5月,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对农村环保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09年,仙洪试验区以“四个两”工程示范为重点,积极探索农村环境保护新道路。,2012年鄂发20127号文:实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落实资金,到2015年,整治4000个建制村。,2010年5月,我省被列为全国8个连片整治示范省份之一,3年湖北专项资金共9.5亿元,全国最多,省级层面,(四)国家及我省的前期工作基础,农村环保“四个两”模式:“两清”:清洁种植和清洁养殖;“两减”:农药和化肥减量化;“两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两创”:生态村、生态乡镇创建。,部、省连片整治示范协议,(四)国家及我省的前期工作基础,(四)国家及我省的前期工作基础,形成一批示范模式,一是编制技术规程:委托环保部南京所编制了湖北省清洁种植和清洁养殖生产技术规程,指导全省开展农业清洁生产。以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为依据,提出了清洁种植和清洁养殖的2个级别:一级(相当于有机农业)二级(相当于良好农业)提出了我省包括水稻、生猪在内的50个普遍品种的“两清、两减”生产技术规程。,例:“两清、两减”模式推动实施,形成一批示范模式,“两清、两减”模式推动实施,清洁种植和清洁养殖生产技术规程(试行),个农产品,50,二是推动开展缓控释肥的研究及推广工作。,支持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缓控释肥的研发及推广工作。目前,该公司已经与中科院合作生产出缓控释肥料,并开展了推广、试点工作。,“两清、两减”模式推动实施,三是开展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的推广工作,(1)生物发酵零排放治理模式:将菌种(枯草菌及酵母菌)、锯木屑、谷壳、米糠、生猪粪按一定比例掺拌并调整水分堆积发酵,然后铺垫猪舍,使垫料形成以有益菌为强势菌的生物发酵垫料,该生物发酵垫料中的有益菌以生猪粪尿为营养,对生猪粪尿进行充分分解,使其水分大部分被蒸发,达到猪舍无臭、无排放的环保要求。,(2)生态经济模式:利用养殖业与种殖业有机地结合形成食物链,提高物质良性循环和转化速度,减少污染物排放。牧果结合:猪沼果 牧粮结合:猪沼粮 牧菜结合:猪沼菜 其它:猪沼渔、花等等,“两清、两减”模式推动实施,(1)生物发酵零排放治理模式,全省已有60多个县市区利用生物发酵零排放技术,共700多个养猪场(专业户),生物发酵床模式猪舍面积已超过80万平方米。,(1)生物发酵零排放治理模式,(2)生态经济模式,养殖场,沼气集中供应站,沼气控制与利用,(2)生态经济模式,二、突出重点,尽快形成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示范效应,仙桃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突出重点,(二)切实提高养殖业废物利用及污染防治水平,推广微生态发酵床生猪养殖模式,建设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建设简易粪污处理设施,开展养鸡污染零排放试点示范,1,3,2,4,二、突出重点,尽快形成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示范效应,仙桃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突出重点,张沟镇建成污染零排放微生态发酵床近1500平方米,杨林尾镇、彭场镇、沔城镇及陈场镇共建成1500平方米。,仙桃市沔城镇常盛养殖有限公司微生态发酵床,(二)切实提高养殖业废物利用及污染防治水平,推广微生态发酵床生猪养殖模式,1,二、突出重点,尽快形成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示范效应,仙桃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突出重点,仙桃市张沟镇联潭村养猪小区粪污处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二)切实提高养殖业废物利用及污染防治水平,建设沼气综合利用工程,2,二、突出重点,尽快形成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示范效应,仙桃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突出重点,(二)切实提高养殖业废物利用及污染防治水平,建设沼气综合利用工程,2,仙桃市杨林尾镇友好村养殖小区畜禽粪便处理工程,二、突出重点,尽快形成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示范效应,仙桃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突出重点,(二)切实提高养殖业废物利用及污染防治水平,开展养鸡污染零排放试点示范,3,仙桃市博泰有机肥业有限公司,(四)国家及我省的前期工作基础,政策背景,1,连片整治与“千村整治示范”的关系,2,“千村整治示范”组织实施,3,农村环保工作展望,4,主要内容,政策上的同源关系,局部试点与全面推广的关系,整治内容的顺延关系,空间布局的相似关系,同属于中央农村环保“以奖促治”政策。,连片整治2010年启动,今年结束;“千村整治示范”从2013年开始实施,涉及96个涉农县市区的943个村,主要包括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历史遗留的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4类项目。,连片整治:环境问题相类似,通过集中连片治理使多个村庄同时受益;“千村整治示范”:连片整治的村庄至少占80%。,关系辨析,二、连片整治与“千村整治示范”的关系,政策背景,1,连片整治与“千村整治示范”的关系,2,“千村整治示范”组织实施,3,农村环保工作展望,4,主要内容,三、“千村整治示范”组织实施,3.缜密筹划,有序实施:规划、设计、申报、审查、资金安排、建设、验收、成效评估等环节。,2.结合“三万”、分段实施:2013年配合“三万”活动在96个涉农县市区实施“千村环境整治”示范,分“三万”前、后两个阶段实施。“先建后补”落实奖补资金。,1.中央引导,地方配套: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加大投入,整合各方资源,吸引社会资金,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切实保障工作经费。,(一)总 体 要 求,三、“千村整治示范”组织实施,(二)工作原则,强调自觉自愿、强者优先,强调大小结合、突出连片(80%),强调配套、整合资金,强调完善机制、着眼长远,强调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三、“千村整治示范”组织实施,出特色,出成效,出经验,出亮点,连片整合配套实效长效,(三)主要目标,农村饮用水水源地,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60%,生活垃圾,清运率100%、无害化处理率70%,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70%,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四级联创”,达到1/3以上,农村无主工矿企业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体制机制,运营、管护的长效体制机制建立,(三)主要目标,2、具体目标,(四)区域分布,(五)工作程序,三、“千村整治示范”组织实施,“问题村”集中分布地区,重大工程和政策实施区,工作基础好,环境问题相似,国家、省里明确的存在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反映特别强烈的、需要通过连片同步治理才能根本解决的“问题村”集中分布地区,饮用水源集中区和重要湖库,农村污染贡献较大的次级河流周边地区以及国家南水北调、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等重大工程和政策实施区,已有一定工作基础(已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整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等),连片整治12年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地区,环境问题相类似,通过集中连片治理可使多个村庄同时受益的地区;连片整治的村庄至少占80%。,选取原则,(五)工作程序,1、整治村庄选取原则,(五)工作程序,保护目标,治理设施,连片治理的村庄,其他村庄,地域空间连在一起,类似问题或保护目标,通过设施辐射相连,(五)工作程序,1、连片村庄选取“连片”的三种形式,单位投资多对区域环境贡献小监管难度大成本高难以发挥规模效益治理效果随大环境变动,分散治理,适用于“问题村”治理和应急状况,单位投资少对区域环境贡献大可实施统一监管成本低可发挥规模效益、统筹城乡环境设施治理效果易于保持,连片治理,适用于解决大尺度、区域性农村环境问题,(五)工作程序,1、连片村庄选取“连片”VS“分散”,(五)工作程序,2、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五)工作程序,(五)工作程序,(五)工作程序,(五)工作程序,(五)工作程序,(五)工作程序,(五)工作程序,(五)工作程序,(五)工作程序,5、整治项目考核验收(参考),1.明确权属,自然村、建制村、乡镇、县政府责、权、利,2.核发权属证书,3.鼓励加大投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4.落实运管责任,县、乡镇、建制村、自然村、村民,5.健全长效机制,因地制宜、村民自治与政府支持结合,6、整治项目设施长效运行维护(参考),调查、登记造册后核发权属证书(产权证、使用权证和管护权证,(五)工作程序,(五)工作程序,6、整治项目设施长效运行维护(参考),(五)工作程序,6、整治项目设施长效运行维护(参考),(五)工作程序,6、整治项目设施长效运行维护(参考),(五)工作程序,6、整治项目设施长效运行维护(参考),(五)工作程序,6、整治项目设施长效运行维护(参考),(五)工作程序,6、整治项目设施长效运行维护(参考),(五)工作程序,6、整治项目设施长效运行维护(参考),(五)工作程序,6、整治项目设施长效运行维护(参考),政策背景,1,连片整治与“千村整治示范”的关系,2,“千村整治示范”组织实施,3,农村环保工作展望,4,主要内容,展望,以提高农村生态文明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题,以推动农村污染减排的“以减促治”、推进农村生态示范创建的“以创促治”、推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的“以考促治”、试行生态文明建设的“以建促治”为主要抓手,以农村环保“四个两”工程为着力点,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协调联动,整合资源,夯实工作基础,推广实用技术,健全机构队伍,着力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有效遏制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探索农村环保新道路,培育农村环境文化,建设美丽新农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深化“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为主线,四、农村环保工作展望,希 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