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光学郁道银.ppt
工程光学第4章-2光学系统中的光阑与光束限制,本章内容提要,第一节 光阑第二节 照相系统的光阑 第三节 望远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第四节 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与分析第五节 光学系统的景深第六节 数码照相机镜头的景深(自学),第三节 望远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一、双目望远镜的组成,1、构成,2、光学参数,目视光学系统的视角放大率:远处物体经系统所成的像对眼睛张角 的正切,与该物体直接对眼睛张角 的正切之比。,*概念区别:角放大率,复习:第二章,3、分划板 视场光阑,分划板位于物、目两镜的共同焦面上:入射窗、出射窗均在无穷远处,分别与物、像面重合。,二、望远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1、光瞳衔接原则:前面系统的出瞳与后面系统的入瞳重合。,追迹主光线 的投射高度,望远镜系统的光阑位置,实际系统中,物镜框前后10mm左右放置孔径光阑;分划板为视场光阑;孔径光阑对目镜成的像距即为出瞳距离lz6mm,1)光阑在物镜的左侧10mm(=4.25):,2)光阑在物镜上:,3)光阑在物镜右侧10mm:,通光口径计算(表4-1),h为轴上点边缘光线投射高度(平行光线),三、望远镜系统光束限制的总结,1、两光学系统联用时,一般应满足光瞳衔接原则;,2、目视光学系统的出瞳一般在外,且不小于6mm;,4、分划板就是视场光阑。,3、孔径光阑大致在物镜左右;,4、光阑位置对轴外光束位置的选择,第四节 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和分析,一、简单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1、显微镜系统的构成,二、远心光路,1、孔径光阑在物镜上,(a)测距原理:,(b)调焦不准:,2)由于调焦不精确,引 起像平面和标尺平面 不重合,从而导致测 量误差。,1)入瞳与物镜边框重合;,2、孔径光阑在物镜 的像方焦平面上,1)入瞳位于物方无穷远。,A和A1、B和B1的主光线分别重合,且轴外点的主光线平行于主轴。,3)主光线是物点成像光束的中心轴,则物点A1 B1在刻尺平面构成的两个弥散斑的中心间隔始终不变。,物方远心光路,(a)测距原理:,(b)调焦不准:,三、场镜的应用,缺点:出射主光线的投射太高,要求物镜后面系统的口径 必须非常大。,-1透镜转像系统:加长光路。,1、长光路显微镜系统,2、降低主光线,减小后续光路口径的办法,-1转像系统,场镜:与像平面重合、或者很靠近像平面的透镜。,效果:主光线经场镜后通过-1转像透镜中心,从而对后面系统的口径要求最小。场镜起到使前后系统的光瞳衔接的作用。,实际设计:在-1转像透镜前、物镜的实像面处加场镜。,场镜的应用,四、显微镜系统光束选择的总结,1、一般情况,孔径光阑在显微物镜上;,4、长光路显微镜系统:利用场镜达到前后系统的光瞳衔接,减小光学零件尺寸。,2、一次实像面处安放视场光阑;,3、测长显微镜,孔径光阑在显微物镜焦平面上 物方远心光路,第五节 光学系统的景深,同一位置不同景深的效果,一、光学系统的空间像,1、平面上的空间像:空间点成像于一个像平面上。,对准平面,景像平面,以入瞳中心为投影中心,以各空间点的主光线为投影方向,向对准平面投影,对应投影点在景象平面上的共轭点即为空间点的平面像。,平面上的空间像的获得:,或:在像空间以出瞳中心为投影中心,仍以各空间点的主光线为投影方向,各空间像点向景象平面投影,可得空间点的平面像。,二、光学系统的景深,成像空间的景深:在景象平面上所获得的成清晰像的物空间深度。,入瞳中心:物空间参数的起算原点,出瞳中心:像空间参数的起算原点,对准平面的弥散斑直径:,景像平面的弥散斑直径:,由相似三角形得:,两个因素:观测距离、极限分辨角,正确透视距离:观察距离满足照片上各点对人眼睛的张角,与直接观察空间时各对应点对眼睛的张角相等。,眼睛,以照相机为例,分析人眼看照片认为是清晰图像的情况:,对准平面上对应弥散斑的允许值:,远景、近景到对准平面的距离:,远景、近景到入瞳的距离:,总成像深度景深,物方孔径角U:轴上物点-入瞳边缘连线与光轴的夹角。,例:照相机的原理图,光圈大小对于景深的影响,对于固定焦距和拍摄距离,使用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孔径光阑光圈,相对孔径D/f(入瞳直径与焦距之比),例1:现有一照相机,其物镜f=75mm,现以常摄距离p=3m进行拍摄,光圈的相对孔径D/f(入瞳直径与焦距之比)分别采用1/3.5和1/22,试分别求其景深。,解:,不同光圈的效果,1、使对准平面前的整个空间都能在景像平面上成清晰像:,即,远景深度:,三、特例,景深:自入瞳前距离a/处的平面起至无限远。,2、照相物镜调焦到无限远:,END4,景深:自入瞳前距离2a/处的平面起至无限远。,(对准平面),(一)长景深的照片,(二)短景深照片,作业-1,图3-2,作业-2第4章课后习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