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八讲福利经济学.ppt

    • 资源ID:6110784       资源大小:2.15M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八讲福利经济学.ppt

    第八讲 福利经济学及其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主讲:周绍宾,引入,福利一直是人类社会关心的基本问题,而个人需要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则构成了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核心关怀。自古典经济学创立的、以功利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个体经济学思想以来,从数理逻辑的角度探讨最大幸福或最大化福利就成为福利经济学的专门研究对象。福利经济学自20世纪20年代创立迄今已有80多年的发展历史,它经历了从旧福利经济学到新福利经济学的转变。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因此,了解并掌握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问题,对深入理解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在经济学领域中,福利经济学是最能体现经济学这门学科自身历史特性和学科发展轨迹的分支学科。福利经济学更多地被解释为一种将伦理学与技术分析应用相结合的学科。它不仅关心“是什么”一类的问题,也关心“应该如何”一类的问题。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福利经济学以效用或功用理论为出发点,探讨并研究有关人类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问题。,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福利经济学分为旧福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济学两派,前者以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庇古所建立的福利经济学为基础,后者以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的“不可能定理”为标志。虽然新、旧福利经济学在效用理论存在重大差异,但二者在内容上还是有很强的内在联系。二者都关注两个最基本的问题:第一,福利的界定;第二,效用的定义。与一般的经济学分支不同,福利经济学与社会选择或公共选择的道德判断紧密联系,对人类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伦理学探索,隐含着明显的价值判断。,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福利和效用的基本内涵:在经济学中,“福利”指个人或群体的利益所得,它包括收入获得和心理满足两方面给消费者带来的种种好处。“社会福利”是在一个特定的制度安排下,公众在社会利益分配方面达成的社会选择所实现的结果,它代表着一种集体或群体利益。“效用”指消费者在心理方面获得的满足。福利经济学通过“福利”和“效用”两个最基本的概念,试图解释并说明个人动机和社会选择之间可能实现的利益均衡。,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个人利益与社会选择:每个人都是其利益的最后决定者。从某种程度上说,为满足自我利益而采取的行动时一个理性的决定。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每个个体都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如果个体的目标实现,则社会利益也就自然达到最大化。但是,在一个社会里,人的利己行为会受到约束,而基于社会团结的利他行为总是在道德上加以肯定推崇。亚当.斯密认为,一个为自己利益着想或利己的人,同时也应适度地控制其情感或行为,从而满足整个社会的利益要求和准则。,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在古典经济学家的眼里,个人追求自我利益,为自身的利益着想并不是恶,但是,个人必须考虑到他与社会之间的连带关系。正如斯密所言:“天性也教导我们,由于两个人的幸福比一个人的更可取,所以许多人的或者一切人的幸福必然是无限重要的。我们自己只是一个人,所以,无论什么地方我们自己的幸福与整体的或者整体中某一重大部分的幸福不相一致时,应当甚至由我们自己来做出选择的话也是这样使个人的幸福服从于如此广泛地为人所看中的整体的幸福”。,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社会选择是人类在社会制度中做出的有关利益和资源配置的制度安排。在资本主义社会,市场和投票s是两种最常见的社会选择形式。很多时候,社会选择是政治过程(如投票、选举)的结果。好的社会选择不仅需要建立民主制度的基础,同时也需要在资源配置方面尽可能实现效率和平等的均衡关系。,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福利最大化:在福利经济学里,福利最大化就是效用实现的最大值,也就是收益成本比率的最大值。对个人而言,福利最大化意味着个人获得最大的幸福感或满足感;而对一个社会来说,福利最大化意味着福利资源分配效率或效益的最佳状态或最理想状态。福利最大化目标在本质上涉及福利的内涵以及资源配置的方式,通常遇到的一个挑战问题是效率原则在多大程度上没有损害社会的公平。帕累托最优,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当群体中一个或更多成员的处境被改善而没有一个成员的处境被恶化时,社会福利就被增进了。在这一情形下,发生了“帕累托改进”。,帕累托(1848-1923),根据这一标准,在不降低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的前提下,如果一旦无法提高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水平,那么社会福利就处于最优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不能进一步实现帕累托改进,社会福利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基于帕累托最优的概念,传统福利经济学提出了两大基本定理,即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定理和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定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市场经济导致社会稀缺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可以完全充分地发挥作用,不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十分有限。福利经济学的第二定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如果从恰当的资源分配开始,那么市场经济可以取得每一个帕累托最优。,第二节 早期的(或旧的)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的起源福利经济学的先驱者:霍布森生平:(J.A.Hobon,1858-1940)英国政治思想家,经济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毕生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积极投身于英国社会改良运动。代表作:贫穷问题、社会问题、帝国主义研究 观点:储蓄过度是帝国主义的经济根源;收入要比较均等;要依靠国家干预解决财富的再分配问题。,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生平:(A.CPigou,1877-1959),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被誉为“福利经济学之父”。观点:(P113-114)第一,对福利的分类。广义福利观和狭义福利观。广义福利即社会福利,其范围很广,包括非经济的友谊、正义、自由、愉悦等,是难以计量的;狭义福利即经济福利,是可以通过货币来计量的。在庇古看来,经济福利对社会福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庇古(1877-1959),第二,基数效用论。人们追求的最大限度的满足是物的效用,而物品的效用是可以用代表数量多寡的基数1、2、3来表示,这种用计量办法来比较效用的方法,就被称为基数效用论。第三,经济福利与国民收入相关,强调收入的均等化。国民收入的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第四,坚持正义原则,主张边际效用。庇古认为并主张富人的一部分货币应该转移给穷人,这样将会增加效用,从而增加国民收入量,因为实际收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第五,最适度的配置生产资源,使生产出来的国民收入达到最大值。,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按照萨缪尔森的说法,区分新旧福利经济学本质上是对帕累托和庇古两者所做的一种比较,最重要的是新福利经济学在其所做的假设中提供了更为一般的观点。同时,尽量避免伦理上的判断并陷入罗宾斯(经济学不关心目的问题,只关心手段;稀缺性导致人类行为选择问题;经济学不应涉及伦理或价值判断问题)所说的经济学上的认识误区。但是,严格地说,新旧福利经济学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的幸福和资源的最佳配置,这种区分是在学科发展的内部为了更好地理解福利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并从理论上深入鉴别不同时期该领域的重要学术进展。,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新、旧福利经济学的所谓“新”与“旧”的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更多的是从福利经济学思想的发展上来认识二者的区别。在过去80多年的时间里,围绕新旧福利经济学一些核心主题的争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区别。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新福利经济学,使得传统的实证经济学的范围扩大了,同时它也似乎帮助经济学家们摆脱了价值问题对他们分析问题的困惑。新福利经济学一方面寻求对解释经济问题的更为有效的分析工具,另一方面也试图在规范与实证经济学之间建立可能的联系。,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旧)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考虑的主要问题有:一个国家的经济职能怎样才是健全的?分配制度如何才算满意?增进社会总福利应该做些什么?为改进社会福利必须摈弃自由放任主义到什么程度?,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后,旧福利经济学遭受了重大挑战,人们对其理论的重要基础,即基数效用论和人际效用可比性提出了深刻的质疑(人与人之间的效用具有可比性吗?如何能确定一美元从富人手中转移到穷人那里后,穷人所得到的效用比富人所损失的要大呢?),于是,经济学家们开始转向寻求新的效用理论和分析方法,用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代替了旧福利经济学的基数效用论和边际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福利经济学。,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根据经济史学家的看法,帕累托被看作是新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他首先提出的序数效用论,同时借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并使之得到广泛运用。最重要的是,帕累托提出并论证了被人们称之为“帕累托最优”的理论。后来的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对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常明显的贡献,如希克斯、卡尔多、柏格森、西托夫斯基等。,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帕累托(1848-1923):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新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帕累托认为,在经济福利中对最适度行为的研究,或者说对消费和生产的最适度条件实现的研究,是福利经济学的根本目的。帕累托将最适度的行为与完全竞争下的一般均衡结合起来考察,在一般均衡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帕累托(1848-1923),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1.序数效用论帕累托反对庇古的基数效用论,认为庇古的效用可以计量及个人间的效用可以比较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物的效用是无法以具体的数值来表示的,但可以用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等来表示相对水平的高低或大小。所以,效用不是数量概念,而是次序概念。社会的经济福利就是个人效用的排列组合,而不同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不同的福利状况。,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如何检验国民的经济福利是否得到了增进?帕累托撇开了收入分配对福利最大化的影响,只探讨资源配置对福利最大化的影响。在序数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生产资源的最适度问题。他把“最适度”想象为:社会资源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除非损害他人的利益,它的重新分配,不会使任何一个人的状况得到改善,或者说,不会使任何一个人移至更高的无差异曲线。即“帕累托最优”。,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2.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指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次序进行排列。一个消费者在已知其收入和两种商品价格的情况下,仅仅购买和消费这两种商品,他就可以在收入水平这一购买预算的约束下,对两种商品的购买进行若干组合,以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这些组合连成一条单一的无差异曲线。在这条曲线的各个点上所代表的商品组合,都使消费者得到同等程度的满足,即对消费者是无差异的。帕累托还用无差异曲线来分析生产领域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帕累托用无差异曲线坐标图将“帕累托最优”图形化。,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帕累托认为,只要生产资源配置达到了最优化,社会福利也就实现了最大化。其实质是为资本主义的剥削作辩护,保护资本家的既得利益。因为它旨在说明,生产资源优化配置能够使社会效用实现最大化,其中包括资本家的利润达到最大化,在此情形下要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改善劳动者的福利是对社会有害的,因而是不现实的。,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希克斯(1904-1989):英国经济学家、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克斯对福利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对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贡献:这主要反映在希克斯对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的推广和运用方面。,希克斯(1904-1989),他不仅把帕累托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介绍到英语国家,而且以他自己重新分析和改进的序数效用理论、边际替代率、消费可能曲线、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消费者均衡和生产者均衡条件的决定、需求定理等以及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分析,大大推动了福利经济学的发展。,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其次,对消费者剩余的重新解释,推动了福利经济学的分析。希克斯对消费者剩余的重新检验和探讨,澄清了基数效用论条件下运用它进行福利分析的麻烦,也消除了理论界的有关疑虑及争论,从而为加强福利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可靠性做出了贡献。第三,对福利经济学补偿原则的补充。帕累托认为,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时候,任何微小的改变都不可能是所有人偏好的全部增加或减少。但是,如果有人福利增加,也有人福利减少,就比较难判断社会福利是否也达到最大化。如果经济政策的改变可以使一些人受益,另一些人受损,则可以通过税收或价格政策,使受益者补偿受损者而有福利剩余。这样,社会福利就增进了,这种政策的改变就是适当的。,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柏格森(1914-2003):美国经济学家、20世纪新福利经济学领域的核心人物。按照柏格森在哈佛大学的同窗萨缪尔森的说法,实际上福利经济学只有一种(不分新旧),因为在柏格森那里,人们可以找到一种包罗万象的福利经济学。柏格森提出了将社会福利函数的建构作为一种对不同帕累托优化配置的排序方法,即社会福利函数,其公式为 W=F(Z1,Z2,Z3)。W表示社会福利,F表示函数,Z表示影响福利的各种因素或变量:如家庭消费的每一种商品量,每一种劳动量,每一种资本投入量,等等。当F值最大化时,社会福利就达到了最大化。经济效率是最大的福利的必要条件,合理分配是最大福利的充分条件。由此澄清了在所有应用福利经济学背后隐含的推理链条之间的内在关联,成为后来经济学家们频繁使用的分析工具。,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柏格森认为由于每个人的收入水平不同,消费商品的偏好各异,因此他们都有各自的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是每个人福利函数次序的组合,它要在无数个人福利函数的次序排列中,寻找和选择最大的社会福利函数。如果经济学家掌握了这一函数,就可以评价一个帕累托改进政策中的给定的变化,然后就可以考虑是否根据社会福利函数来决定是否应该对经济变化中的受害者给予补偿的问题。,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萨缪尔森(1915-2009):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1970)、公认的当今世界经济学界巨匠之一。萨缪尔森是一位研究兴趣广泛且才华横溢的经济学家。他的研究几乎涉及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包括国际贸易、福利经济学、生产理论、资本理论、金融分析、宏观经济学以及经济思想史等。其经济学教科书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创下了经济学专业书销量记录。,萨缪尔森(1915-2009),在福利经济学方面,萨缪尔森首先对所有在这一领域中创建各个学说的先驱者的著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尔后,他建立起自己的新福利经济学,并和汉森为国家福利论的建立和在实际生活中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论述被西方经济学界认为是自庇古以来在福利经济方面少有的理论之一。,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阿罗(1921,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72年与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不可能定理”阿罗认为,社会福利函数必须在已知社会成员的个人偏好次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程序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归纳成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才能从社会偏好次序中确定最优社会位置。如何把有差异的个人偏好汇集成一个最终的(或整合的)社会偏好,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选择问题。阿罗的结论是:不可能从个人偏好次序达到社会偏好次序,也就是不可能得出包括社会经济所有方面的社会福利函数。,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阿马蒂亚.森对“不可能定理”的解答阿马蒂亚.森1933年出生于印度孟加拉邦,1953年毕业于加尔各答大学,195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先后在印度、英国和美国任教。1998年因为在福利经济学上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由于在经济学理论、哲学和伦理学方面的惊人成就,森从20世纪70年代至2004年被多个国家的50所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这在当今仍然在世的经济学家中是极为罕见的。,阿马蒂亚森,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为了解决阿罗不可能定理,学术文献主要提出了两种处理方法,而阿马蒂亚森对这两种方法均具贡献。其中一种方法是就阿罗所定出的假设(公理),逐一地加以放宽,并考察放宽的后果。认为这些公理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但更好的做法是增加它们的信息内容。阿罗假设不可将不同人之间的满足程度互相比较,但阿马蒂亚森却引入满足感的可度量性和可比较性。他证明了,如果可具备更多的信息,实在可以扩展合理的社会福利函数的范围。一旦个人的满足水平可视为人际间可比较的,就可以做出不同种类的社会评价。,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尽管有人认为新旧福利经济学在本质上没有差异,但是,相对来说,新福利经济学还是有某些明显的改进:第一,使用“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等方法,在微观经济学中对福利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丰富了旧福利经济学中对福利和效用的解释;第二,发展了“最适度原理”,认为交换的最适度条件就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交易双方通过交换而使彼此得到最大满足的条件;而生产的最适度条件就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生产要素最有效进行配置,从而使产品最有效地生产出来所必须的条件;,第三,提出了“社会福利函数”理论,主张把福利最大化放在最适度条件的选择上,不赞成补偿原理,认为福利最大化应该以个人自由为前提;第四,突出福利的主观和相对色彩,认为个人收入与福利并无直接联系,而人的福利欲望也是无法满足的,否定收入均等化措施。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福利经济学在五六十年代因“阿罗不可能性原理”的诞生而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质疑,帕累托标准自身存在的缺陷和社会福利函数在分析上的脆弱性促使福利经济学走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由于阿罗的贡献,福利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促成了社会选择理论的产生和运用。,第四节 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推动了政府及其决策者对效率、公平与制度安排之间关系问题的考虑,也促使经济政策同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影响了不同制度下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进程。总体来说,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具体参见教材P129-135)第一,福利经济学对政府工政策的决策,尤其是在福利领域的制度安排有明显的影响;第二,福利经济学对民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相关研究托看了人们对社会福利的认识;第三,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推动了政府和学界对公平和效率关系的深入认识;第四,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使得人们更日益重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质量与公平问题,认识到不同经济政策中存在的伦理难题。,Thank You!,

    注意事项

    本文(第八讲福利经济学.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