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近现代燕赵文化的纵横比较.ppt
第十三讲 近现代燕赵文化的纵横比较,一、古燕赵文化与近现代燕赵文化的比较,(一)古燕赵文化概述 1燕赵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燕赵南濒黄河,西临太行山,北枕燕山山脉,越过燕山,就到了少数民族居住的蒙古高原和松辽平原,因此燕赵之地往往是历史上民族交融和冲突之地。,独特的地理背景,要求燕赵之地的文化必须是强健的,尚武有力的,人们的文化特质必须是独特的,有个性的。,2古燕赵文化的基本特征(1)好侠任气,慷慨悲歌“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奠定了燕赵文化慷慨悲壮的基调。,燕赵文化是在历史的大悲壮中展开的,尤其是在民族危亡、国破家亡、战事频繁的动荡年代,燕赵文化总是表现出一股高亢的风骨,一种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充满了悲剧美。,(2)质朴坚韧,尚俭习劳燕赵人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在与自然环境进行长期的斗争过程中,形成了淳厚质朴、习劳坚韧的性格特征。,(3)博采众长,善成学说战国时赵国人荀况,他综合诸子百家的成就,开启燕赵博采众长集大成的先河。旷世大儒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孔颖达主持编纂的五经正义、纪晓岚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4)科学技术,代有才人 祖冲之的圆周率、张遂(僧一行)首次发现恒星“自行现象”并首测子午线、李冶创立的“天元术”、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郦道元的水经注、贾耽曾绘制的全国地图九州图、海内华夷图等,(二)近现代燕赵文化的流变1近现代燕赵文化的精神遗产(1)慷慨自强的精神在近现代特别是反抗民族侵略的斗争中,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模式,即不畏强暴、勇于献身、坚韧不拔、拼搏自强的精神。,(2)开放创新的意识 赵国丛台、赵州桥、黄金台、“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等表现了强烈的创新意识,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2近现代燕赵文化流变的原因第一,燕赵尚武少文的文化性格最适合于动荡年代、战争时期,而一旦到了国家统一、和平安定的发展之日便显得平淡无奇,个性丧失。,第二,解放后河北的行政中心在保定、天津、石家庄之间的频繁移动,使得河北的文化难以有稳定的发展时期和集中的发展地点。,第三,天津出走,河北划省,古燕赵文化除质朴外,其他特色丧失殆尽。,第四,燕赵之地长期成为王畿之地,这样的一种地缘政治因素对近现代燕赵文化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元、明、清定都北京对近现代燕赵文化的影响(1)中央文化凸现,地域文化失色(2)从明清开始,自豪感和优越感不断增强,好侠任气个性有所冲淡(3)文化心理上形成了依附意识和皇权意识,燕赵文化中的依附意识和皇权意识有两个层次的表现:在民风方面,燕赵人的心态日趋保守,惰性日渐增加。在士风方面,燕赵的统治者和决策者常常唯北京马首是瞻,对上级的指令决策贯彻不韪。,二、其他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一)岭南文化的基本特征 1经世致用、务实功效的实用主义精神陈澧:“惟求有益于身,有益于世,有功于古人,有裨于后人,此之为经学也。”朱次琦:“读书者何用?读书以明理,明理以处世。先以自治其身心,随而应天下国家之用。”,岭南人敢于承认自己合理的物质利益,并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岭南人轻言规范,意识形态色彩淡漠。,2灵活善变、反对僵化的变通意识 广东人的“红绿灯理论”:遇到绿灯赶快走,遇到黄灯抢着走,遇到红灯绕着走,在有条件的时候,抓住机遇,在没有条件的时候,创造机遇。,3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曾这样写到:“在中国正南的广东,我们又遇到另一种中国人。他们充满了种族的活力好斗,好冒险,图进取,脾气急躁,在表面的中国文化之下是吃蛇的土著居民的传统,这显然是中国古代南方粤人血统的强烈的混合物。”,4开放兼容的精神岭南文化的开放兼容性包含两个层次:从社会心理层面来讲,岭南民众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接受外来新事物,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丰富文化内涵,提高生活情趣。,从理论形态的层面上来讲,近代岭南思想家的学说也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思想体系。,(二)齐鲁文化的基本特征1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崇尚刚勇、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孔子“废寝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墨子“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2忠诚守信的人格特质、开拓创新的现代意识 孔子教诲人们要“忠、孝、义、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具有极强的地域凝聚力和向心力,(三)荆楚、湘楚文化的基本特征1刚勇爱国,即崇勇尚武、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首先,近代荆楚、湘楚人士几乎都具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和民族使命感。,谭嗣同痛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但其坚信“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外电称“振支那者惟湖南”,“士民勃勃有生气,而可侠可仁者惟湖南”。熊希龄在时务学堂公启中宣称:“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立,则中国存。”杨度在所作湖南少年歌中更是掷地有声地唱出了“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惊人语。,其次,近代荆楚、特别是湘楚士人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焕发出了一种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2创新开放,即追新逐异的创新精神和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3兴教育人,即乐于兴教、传道济民、造就人才的优良传统“唯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副岳麓书院门首的对联,不仅是对湖南历史上人才的总结,更是一个有力的预言。,(四)吴越文化的基本特征1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吴越故地湖泊众多、港湾罗布,为当地人民提供了舟楫之利,因此吴越人有较多机会接触外来的新技术、新思想、新事物,形成了较为开放的文化特征。,2注重兴办实业的创业精神江浙人素有重商传统,他们乐于并善于经商。今天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重要标志。,3注重教育,人文气盛 江南文化发达,人才辈出,得力于重视教育。春秋时期,范蠡、文种就提出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主张。“寒可无衣,饥可无食,至于书不可一日无。”,三、燕赵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比较分析,(一)在对古文化的传承方面,燕赵应向齐鲁学习(二)就地域凝聚力而言,燕赵则应向齐鲁、荆楚、湘楚看齐(三)就与中央政策的关系而言,河北应学习岭南的变通性(四)就开放创新而言,燕赵应借鉴岭南、吴越之长,四、燕赵文化对其他地域文化的借鉴整合,(一)要承扬古燕赵文化的优良传统(二)必须树立开放创新的意识(三)根据省情灵活实施中央政策,本讲到此结束,思考题1.分析古燕赵文化的基本特征2.分析近现代燕赵文化流变的原因3.弘扬燕赵文化应如何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