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思考.ppt
基于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思考,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姚剑强,对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 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分析 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标准 有效教学的关键性教学行为,一、对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有效教学研究是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从杜威到布卢姆,从斯金纳到加涅都非常重视对有效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取得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诞生了新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加里D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美国梅里尔哈明著教学的革命,佩尔蒂埃著成功教学的策略有效的教学实习指南等。,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提到,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是:“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下面谈谈我对这五种教学行为的理解:,1、清晰授课:,教师授课语言应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2、多样化教学:,教师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授课,比如用挑战性的问题、热情的赞扬、多样化的视觉效果(多媒体的画面、实验演示)等。,3、任务导向:,教师授课应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缺乏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教学活动,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而有效的课堂教学。,5、确保学生成功率:,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在每组教学刺激后,要安排练习或问题讨论,使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国内除叶澜、裴娣娜等教授对有效教学进行研究以外,部分专家、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也有部分有关有效教学研究的专著。如吕渭源教授著有效教学草纲,陈厚德教授著新概念有效教学,张庆林、杨东老师著高效率教学等。,二、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分析,案例 不同评估者评估的教师行为有效性,不难看出,学生评教、教师自评、教师他评不同教学行为时,平均值在2.723.41之间,即平均值接近和超过了“经常有效”,说明教师教学行为是经常有效的。,同时,学生评估、教师本人自评和教师评估其他教师时对不同教学行为有效程度的评估是有差异的,其中位次一直排在前五位的教学行为仅有2项,它们是:讲授组织条理性、讲授清晰明了性;位次一直排在后五位的教学行为有3项,它们是:提问、制订和执行课堂规则、适应性教学。,上表显示,在不同类型的教学行为上教师所表现的教学有效性是不同的,根据有效性平均分排除的有效性位次依次是:讲授清晰明了性(3.20)、讲授组织条理性(3.16)、创设适宜课堂环境(3.13)、运用非言语手段(3.10)、管理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3.09)、讲授科学性(3.06)、为理解而讲授与管理教学时间(3.04)、创设适宜课堂环境(3.00)、组织课堂讨论(2.99)、管理课堂(2.98)、激发动机(2.95)、适应性教学(2.94)、提问与制订和执行课堂规则(2.91)。,三、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标准,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衡量:,一是教学行为的明确性,即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明确;,二是多样性,即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是否有效;,三是任务取向性,即教师在课堂上的所有活动时候是围绕教学的任务而进行的;,四是富有启发性,即教师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能否启而得法,所谓启发性教学的实质是做到后次复习前次,在原有知识结构上产生学习的新需要,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做到新课不新,启而得法;,五是参与性,即在课堂教学中,班上的学生是否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了;,六是及时评估教学效果,即教师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四、有效教学的关键性教学行为,有效“备课”,有效“指导”,有效“激励”,有效“备课”精选教学内容 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研究实施过程,有效“备课”精选教学内容,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备课首先要备教材,但绝对不仅仅是准备教材内容,或只是由教参到教案的简单的“移动”。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对教材重新进行结构的组织、脉络的把握以及内在规律的揭示。,吃透教材,感悟文本。,备课首先吃透教材,了解编者思路与编写意图,把握重点、难点。,合理舍弃,突出重点。,要学会研究不教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时明确不教什么比只研究教什么还要重要。合理的舍弃是一种智慧,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创造性使用教材。,要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努力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情境化、动态化;,合理开发课程资源使教师真正做到变“如何教教材”为“如何用教材教”,力图成为教材的开发者、课程的创生者;,选好教学切入点(问题)问题设计要体现探究性、开放性和自主性。,有效“备课”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起点有逻辑起点与现实起点之分。,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应具有的知识基础;,现实起点则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上已具有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计算和实验能力等。,把握好学生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寻求最佳的学习起点,进行难度适宜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会更高效。,了解学生的逻辑起点,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开始前的预设阶段,首先要搞清楚学生的逻辑起点。钻研整套教材,理清学生知识结构,掌握学生的逻辑学习起点。教师每教一个知识点,都要搞清楚学生在此之前学过哪些相关的知识,以后还有哪些知识与此相关。,认识学生的现实起点,有效预留教学空间。,备课时要思考: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或部分掌握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学生间的差异如何?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前的起点能力是什么?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哪些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传授?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等等。以便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及时调教学活动。能否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的深、广度和容量,是评价一堂课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有效“备课”研究实施过程,选择教学流程。,教材的内容不同,呈现的形式不同,采取的教学程序也有所不同。但无论采取何种程式,都应关注以下几点:,是否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是否有利于问题的生成;是否有利于合作学习;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体验;是否有利于全员参与;是否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选择教学方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必得法。教师要掌握基本的教学方式和操作策略,为灵活选择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打好基础。从理论上讲,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接受式,二是自主式。接受式强调的是结果,自主式强调的是过程。,新课程主张由结果走向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等过程,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创造,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落到实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既要整体设计,又要分项考虑,某种学习方式既可以贯穿一堂课也可以体现在某个教学环节上,该用则用,不适合用则不用,还可以多种学习方式结合使用。,相关链接 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相关链接 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我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不在于老师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数学家或文学家,而是老师能给学生以启蒙教育,教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创造思维去学习,终身去学习。,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注重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学个性的升华与美化,具有审美性、趣味性。备课时要通过有效的预设,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再现美,主体情思表现美,优化教法传达美,个性特色风格美”,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整合教学手段。,“整合教学手段”,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而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与其它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它强调教师备课时,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明确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以及传统教学手段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力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及综合能力。,数字化学习活动的设计,相关链接,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是动态的、发展的。要学会根据“学情”不断丰富、调整、优化自己的设计;加强预设性设计,为教学中的互动生成作充分准备。,备课时注意体现“三个痕迹”:书上有备课的痕迹教案上有修改的痕迹教完后有反思的痕迹,有效“指导”有效“讲授”有效“提问”与“倾听”有效“练习”与“反馈”有效“预设”与“生成”,有效“指导”有效“讲授”,使讲授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精心设计的导言;把目标告诉给学生;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等,都是引起学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使讲授保持一定“节奏”:教学节奏应与任务的难度或复杂程度相适应。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它不仅能够带来艺术性的享受,还可以使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提供鼓励性的及时反馈:及时反馈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矫正和强化。,准确而有逻辑性的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科学、清晰、简洁,要具有逻辑性和感染力。,有效“指导”有效“提问”与“倾听”,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回应,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活、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可以使关注的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有明显的教学价值。有效提问应有一定的开放性;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有效“倾听”:真正有效的提问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的资源。学生的回答应该成为教师进一步追问、引导的起点和阶梯。,有效“指导”有效“练习”与“反馈”,要精心设计练习,练习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开放性。并注意反馈及时、准确、高效。,练习能帮助学生从事物的各种表现形式和不同的情景变化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对概念的理解更概括更精确更深刻。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指导”有效“预设”与“生成”,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成”,关键在于教师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的;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对数学美的鉴赏对数学精神(理性精神与探究精神)的追求,有效“激励”热情 期望 可信任感,有效“激励”热情,教师在教学中的热情有两种:一是对学生“热心”;二是对自己所教的专业有“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热心意味着对学生的信任、关心和接受。热情的教师不仅对学生热心,而且对自己的专业“执著”、“投入”,并以自己的执著和投入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有效“激励”期望,有效教师总能积极期待每一个学生,并对他们怀有很高的成功期望。相信所有的学生能掌握所教内容,并有能力帮助所有的学生学会。教师的期望有可能导致学生不同的成功。“你得到的是你所期望得到的”这一预言来自“课堂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教师的期望可能帮助学生成功,只有把期望学生成功和帮助学生成功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师的期望在学生身上实现。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使任务的难度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匹配,保持在“最近发展区”。只有在最近发展区水平上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激励”可信任感,教师在学生中的可信任感主要是取决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教师的学识;一是教师的人格。,可信任感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的、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帮助获得成功。坦率、诚实的师生交往易于建立可信任感。,新课程改革倡导“做数学”,在“做”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体验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并学会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感受到数学的神奇魅力与应用价值,即是“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整合、整体落实,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让我们共同努力!,谢谢倾听!,姚剑强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