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四节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ppt
【考纲点击】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考情播报】1.以区域图、水资源分布及利用图表为背景,考查 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结合有关水资源的重要工程、重要政策,以案例 的形式考查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一、水资源的组成及其特征1.自然资源的含义(1)概念: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并能用于生产和生 活的 和。(2)分类:依据能否 可把自然资源归纳为 资源和 资源。,物质,能量,可再生,非可再生,循环利用,(3)与环境 的关系,表现:自然资源是 的组成部分,相关 的资源和环境表现出 对人类的启示:开发利用资源,自然环境,整体性,综合,2.水资源的组成与分布(1)组成 狭义的水资源是指世界上的,较易开发利 用的有、淡水湖泊水和。广义的水资源指地球上所有的淡水和咸水。(2)分布 特点:具有明显的。成因:降水量 的不均匀。差异:最多,南美洲次之,最少。,淡水资源,河流水,浅层地下水,地域差异,空间分布,亚洲,大洋洲,3.水资源的特征:补给的、时空分布的 性、利用的 性和 性、水害双重性。,循环性,不均匀,广泛,不可替代,水利,古埃及:尼罗河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古印度:古代中国:,三、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水资源1.水与人体:人体中水占体重的,水是维持生命必 不可少的物质。,70%,2.水与生产活动:当今世界工农业用水量占人类用水总量 的 以上。(1)用水最多。(2)工业用水占城市用水的 左右。工业用水:、空调用水和。(3)水能的特点:可再生、最。(4)水运的优点:投入少、低、污染小。,80%,农业,80%,冷却用水,产品用水,清洁,运费,四、全球水危机1.原因:水资源的 不均,世界用水量大幅度增 加,水污染严重等。,时空分布,政治冲突,2.影响:除了影响人们的生产及生活还可引起。,1.下列属于图中乙所示的是(),A.铜矿、焦炭B.雷电、沙漠C.化肥、大米 D.森林、海盐,解析: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即可作出正确选择。,答案:D,2.下列关于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 B.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恒定的 C.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D.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随科技的发展而扩大,对水资 源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解析: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影响到经济活动的规模,但影响程度并非定值,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答案:B,淡水资源日益紧张,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的1%,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但适合饮用的淡水资源却是十分有限的。据此回答34题。3.“母亲水窖”是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摆脱严重缺水 带来的贫困和落后的工程,人们在地下修建的蓄积雨水 的容器,被称为水窖。该工程可缓解水资源的()A.空间分布不均B.时间分配不均 C.地区利用不平衡 D.循环利用率低,解析:“母亲水窖”工程是在降水多的季节收集雨水,在降水少的季节使用,它改变了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答案:B,4.赤道附近的岛国新加坡年降水量达2 000 mm以上,但严重 缺水,其主要原因是()A.用水量小 B.年径流量小 C.污染严重 D.河流流程短,解析:新加坡降水丰富,但由于国土面积小,河流流程短,加之人口较多,用水量大,造成水资源不足。,答案:D,1.世界水资源分布特点与成因 世界水资源的分布整体呈现不平衡,但仍有一定规律可 循,具体分析见下表:,2.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成因及对策,1.(2010广州测试)读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变化图,完成(1)(2)题。,(1)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冰川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 D.地下水(2)该河流主要分布在()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南地区,解析:从河流月均流量和含沙量变化来看,该河流在春季和夏季有汛期,其春汛为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河流含沙量大,应为我国华北地区的河流。东北地区的河流尽管春汛和夏汛明显,但由于森林覆盖率较高,一般河流含沙量较小。江淮地区和华南地区的河流一般不会出现春汛现象。,答案:(1)B(2)B,1.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 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世界水资 源分布极不平衡,其形成原因、表现如图所示:,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针 对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2.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 水量表”。据此回答(1)(3)题。,(1)由表中分析可以看出()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3)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解析:第(1)题,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并结合各国人数进行计算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法国,但水资源总量远远高于法国,故A选项错。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大约是美国的9.82倍,接近10倍,故B选项正确。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我国平均水平的4.05倍,故C选项错。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并不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而是因为人口总,数少造成的,故D选项错。第(2)题,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设备更新慢,再加上国民素质较低,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使得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于其他国家。第(3)题,依据上题分析可知,建设节水型社会关键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其具体措施是发展科技,更新设备,保护水源,唤醒人们的节水意识。,答案:(1)B(2)B(3)C,(2008上海高考)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据此完成(1)(3)题。(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 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2)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 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A.埃及、新加坡 B.巴西、阿根廷 C.英国、以色列 D.美国、墨西哥(3)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 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A.俄罗斯 B.加拿大 C.中国 D.澳大利亚,课堂笔记第(1)题,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而人们较易利用的水资源指河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第(2)题,埃及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新加坡为热带雨林气候,虽降水丰富,但由于是岛国,面积狭小,可供储,答案(1)B(2)A(3)D,水的面积小,但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需水量相对较大,水资源不足。第(3)题,澳大利亚东部地形为大分水岭,其东侧为迎风坡,降水丰富;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但工农业发达,需水较大,所以澳大利亚采取东水西调来解决西侧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以外流河为例),(2008海南高考)下图示意某中纬度半湿润地区,A是乙地从B河引水的中继水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A水库至乙地修建引水明渠后,丙地作为水源保护 地,产业发展方针应该是。(2)乙地现有水源(包括从B河引水)不能满足其今后发展 的需要,试列举可能的应对措施。,答案(1)严格限制所有对水源有污染的生产活动。(必须关停也不能新建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并严格控制农业污染及其他污染。)(2)节约用水;革新技术,提高废水处理和循环使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其他区域寻找水源,)进行跨流域调水;(研发新技术,加大)海水淡化(量);收集雨水。,(2008江苏高考)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23题。2.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用水量大 降水丰富 干旱少雨 污染严重 A.B.C.D.,解析:规划的主要行为是收集雨水和地表径流,说明此地降水丰富,然后在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说明该岛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故气候干旱少雨不对;材料的表述与环境污染的关联不大。,答案:A,3.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节约用水 国内跨流域调水 人工降水 循环用水 A.B.C.D.,解析:人工降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水不足的问题;该岛国面积较小,岛内水资源短缺状况普遍存在,不可以凭借国内调水解决问题。,答案:A,4.读下面A、B两河流流量表,回答下列问题。,河流,月份,流量,(m3/s),(1)A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是,该类河流在我国地区最常见,主要靠和 补给,分析其径流季节变化的原因。(2)B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是。该类河流在我国地区最常见,主要补给方式是,径流季节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解析:由表分析A河有两次汛期,4、5月汛期径流量较小,7、8月汛期径流量大,A河在东北地区最常见;B河只在7、8月有一次汛期且流量不大,冬季有断流,说明位于内陆地区,河流补给方式主要是冰雪融水。,答案:(1)有两次汛期(4、5月和7、8月),冬季流量较小东北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积雪,第二年春暖以后积雪融化,河流形成春汛;7、8月份,夏季风到达,降水量丰富,河流水位上涨,形成夏汛;冬季气温低,河流结冰封冻,导致流量减小。(2)有一次汛期,是7、8月,流量小,冬季断流期长西北内陆冰雪融水西北地区,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夏季,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形成夏汛;冬季气温低,高山冰雪不再融化补给河流而出现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