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政策简本.ppt
城市规划政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王 凯 2007年4月12日,全国注册规划师继续教育师资培训,中央领导重要讲话及深刻含义关于规划编制的政策法规城乡规划法的有关精神其他相关文件,第一部分 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精神胡锦涛关于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关讲话(2005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 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会)胡锦涛关于节约能源资源的有关讲话(2006年12月25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会)胡锦涛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关讲话(2007年2月15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会)温家宝关于城市规划的讲话(1999年11月25日市长高级研究班)曾培炎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的讲话(2005年7月20日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座谈会)汪光焘部长关于城市规划的讲话(2006年9月23日广州城市规划年会),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2005年9月30日),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一是坚持城镇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集约式的城镇化道路;二是全面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条件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城镇化的管理、引导、规范;三是坚持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四是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五是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推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保证。,胡锦涛总书记论健康城镇化,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2006年12月25日),全党全社会都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最大决心、花最大力气抓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切实做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把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和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加快形成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提高全社会能源资源利用水平,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明显进展。,胡锦涛总书记论资源节约,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2007年2月15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切实把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好、落实好。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关键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功能定位、发展重点、政策导向等重大问题,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第一坚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统筹制定城乡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第二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城镇化格局,逐步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第三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第四完善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胡锦涛总书记论区域协调,科学发展观在城镇化和城乡规划中的应用1、资源节约:节地、节水、能源资源综合利用2、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3、经济高效:新型工业化道路、循环经济4、社会和谐: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全面考虑 循序渐进、集约发展、功能完备、环境良好,实现健康城镇化的重要背景 1、世界城镇化的一般经验 城镇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大趋势。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到了20世纪初,西方主要国家已发展为城市化的国家,即城镇人口比重超过农村人口比重。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相继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根据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2007年,世界城镇人口比重将超过50%,人类将进入城市时代。,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实践来看,2005年的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9.2%;其中,发达国家为74.9%,欠发达国家为45.8%,最不发达国家为27.7%。,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比较,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看,在城市化高速成长期间,城市化的年增长速度一般不超过1个百分点。但是,如果有迅速发展的工业化作为经济支持,那么城市化速度也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2、我国城镇化的主要历程,19491957年:城镇化正常发展,19581978年:城镇化大起大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稳步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态势 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8%上升到2006年43.7,设市城市661个,建制镇19892个,城镇人口5.6亿。1978199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7.92%上升到26.41%,年均增长0.71个百分点;19902006年年均增长1.06个百分点。城镇化已经成为解决我国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空间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城市地区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空间单元。中国城镇化的进程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合一,是21世纪影响世界的两大事件之一(Stigliz,2001)。,我国城镇化的增长趋势与特征,相对于“瑷珲腾冲”线有一条流动人口分布线,17,3、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特征与问题 城镇化发展速度快: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87个百分点,是世界同期城镇化速度的2倍。外来人口是城镇化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城镇吸纳的来自农村的农业人口约为7600万人,占全国新增城镇人口的65.2%。农村在城市中的打工人口在11.2亿左右。,城市空间区域化特征显著:逐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中南、海峡西岸、江汉平原、中原地区、湘中地区、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密集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1)地区发展不平衡 全国范围各省区发展不平衡,省内发展也不平衡,一些发达地区的问题同样严重。,(2)城镇化重数量、轻质量,重表面、轻内涵 片面追求城市规模和发展速度,忽视质量。一些地方领导片面强调城镇化人口规模。城乡差距过大,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在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科技等方面,农村与城市存在更大的差距。“准城市化人口”大量存在,城市内部社会二元结构凸现。,(3)资源、环境压力剧增,大气浊:根据监测,2003年我国340个城市中,劣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居住区标准)的占58.3%。水体脏:2002年在全国七大江河水系的741个监测断面中,仅有29.1%的断面符合III类以上水质标准。垃圾多:2002年,国家环保局对46个环保重点城市的监测表明,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15%,2/3的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北京上空的大气灰霾,能耗高: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美国的1/3,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0。缺水:我国660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漏斗”多:据统计,我国北方10个省市自治区,由于地下水开采过量,形成降落漏斗50余个,漏斗面积30000平方公里。耗油多:2000年,机动车燃油需求已占全国总油耗量的三分之一,但机动车增长持续快速。,2000年每亿美元GDP能源消费量比较,(3)土地使用矛盾重重,土地粗放使用:2003年全国各级各类开发区3837家,规划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现有城市建设用地3.2万平方公里的规模。土地市场机制不健全:据土地证书的首次年检结果显示,城镇土地中划拨土地占国有土地总宗数的80和总面积的98以上。仅有的1面积的出让土地中招标、拍卖方式出让的土地不到10。政府短期行为和寻租行为:目前土地出让年限相当于政府每届干部任期的1017.5倍;政府领导批准土地出让的权利与保证土地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缺乏联系,导致盲目圈地。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衔接差:两个规划之间尚未形成相互衔接配合、整体发挥对城市合理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的机制;耕地保护和城市的合理发展未能协调统一。,全国主要开发区单位产出一览表,2020年以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资料来源: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报告之十一,未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未来二十年我国城镇化在工业化的持续推动下,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维持较快发展的势头。未来15年,我国城镇化率的年均增加率约在0.8-1个百分点,至2020年,城镇人口增长3.26亿,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658%之间。走健康城镇化的道路是时代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温家宝副总理在市长高级研究班上的讲话(1999年11月25日),一、充分认识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必须搞好城市规划工作。列宁指出:“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城市规划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城市规划是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对各个系统进行统筹安排,综合协调,是城市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深圳、大连的成功经验。加强城市规划工作,是我国城市建设的现状提出的要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八个方面的问题值得重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趋势,对我国城市规划提出新任务、新要求。要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高度来看待城市规划和建设问题,切实把重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思想贯彻到实际中去。,温家宝总理论城市规划,温家宝副总理在市长高级研究班上的讲话(1999年11月25日),二、加强城市规划工作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一)必须发挥规划指导城市发展的综合职能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是面向未来,面对现实,统筹兼顾,综合部署。加强城市规划工作,核心是要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发挥规划指导城市发展的综合职能。城市规划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科学地确定城市性质、地位、发展战略和目标;在空间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出具体部署和落实;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等一系列关系。在规划区空间范围内,各项专业规划都要服从城市规划,都要通过城市规划进行综合协调,统筹部署。土地利用规划也要注意与城市规划相协调。根据城市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在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利用要服从和符合城市规划。,温家宝副总理在市长高级研究班上的讲话(1999年11月25日),(二)必须合理和节约利用城市土地和水资源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切实转变思路,走内涵挖潜的道路。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利用的调控作用。1、要科学编制规划,合理确定用地规模和布局。2、充分消化利用闲置土地。3、要严格依据国家有关建设用地标准,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各项建设用地。4、要重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合理和节约利用水资源。1、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的确定都要立足于本地水资源状况。2、缺水城市要限制高耗水型工业的发展。3、要采取切实措施保护水源。4、要提高污水处理能力。5、要重视污水资源的再生利用。6、要运用价格机制促进节约用水。7、要加强宣传,强化节水意识。,温家宝副总理在市长高级研究班上的讲话(1999年11月25日),(三)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和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努力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1、要降低大城市中心区密度。2、要改善用地结构,优化城市布局。3、要切实保护绿地。4、要增强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5、要做好城市防灾规划,增强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四)必须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功能的提高城市规划要对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发挥作用。1、要按照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改善城市环境的原则,调整用地布局,优化用地结构。2、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3、要注重为人们提供公共活动空间。4、要统筹安排各项基础设施。,温家宝副总理在市长高级研究班上的讲话(1999年11月25日),(五)必须切实保护历史文化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都要在城市规划的指导和管制下进行。(六)必须通过城市设计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城市形象要通过城市设计来实现。城市规划在各层次都要精心研究和做好城市设计,从城市的总体空间布局,到局部地段建筑的群体设计和重要建筑的单体设计,都要注意艺术水平,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温家宝副总理在市长高级研究班上的讲话(1999年11月25日),(七)必须处理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城市要从区域整体出发,确定自身的地位、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要从区域整体出发,考虑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要从区域整体出发,统筹安排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基础设施的共享和有效利用。要创造条件,促进小城镇发展。发展小城镇,既要积极又要稳妥,遵循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重点扶持发展条件好、经济实力雄厚、规模较大的小城镇,梯度发展,循序渐进。要加快县域规划的编制进度,作为指导区域内小城镇健康发展的依据。要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小城镇的规划。(八)必须加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九)必须加强城市规划法制建设,曾培炎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5年7月20日),一、当前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中的一些倾向性问题一是发展定位不当,盲目扩大规模。有的城市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承受能力,提出过高的发展目标。全国100多个城市提出要发展国际化城市,30多城市提出建中央商务区。二是发展模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一些地方以产业园、物流园、大学城等形式,变相设立开发区。全国各类开发区6000多个,规划占地面积3.6万平方公里,超过现在所有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总和。三是空间布局不合理,城市缺乏特色。一些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功能过于集中,不同程度存在着人口增长过快、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现象。“千城一面”的问题比较严重。四是城市规划科学性不足,严肃性和权威性不够。现在有些城市在总规修编过程中,不是把精力放在优化城市功能、提高城市质量上,而是企求通过修编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大幅度增加建设用地。,曾培炎副总理论城市规划编制,二、城市规划修编中要具体注意的几点1、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要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增强城市辐射功能,提高对农村服务的水平,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商品和要素市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改善进城务工农民就业和创业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2、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握好城镇化建设的节奏,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城镇化。3、加快建设节约型城市。统筹城乡建设用地,把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挂起钩来,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要以水的供给能力为基本出发点,考虑城市产业发展和建设规模。4、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方便。要优先满足普通居民基本住房要求,坚持公交优先,突出加强城市各项社会事业建设。5、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筹管理。,三、努力提高城市规划工作水平要推进科学民主决策。提高城市规划的科技含量。要改进城市规划编制的组织方式,完善城市规划的公示、听证制度,考虑建立规划委员会制度,就城市近期建设、详细规划以及重大项目建设等问题,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城市规划的公开性和透明性。要依法制订和实施规划。进行修编的地方,首先必须对现行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定修编目标和任务,并按法定程序认定、报批和备案。要完善城市规划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统一规划城区、各类开发区、卫星镇及城市地下空间。要发挥省级城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保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要加强城市规划重大问题的研究。,汪光焘部长在2006城市规划年会上的讲话(2006年9月23日),(一)城乡规划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1.城乡规划体系得到健全。强调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跨地区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对城市总体规划等下层次规划的制定发挥了更加有力的指导作用。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更加规范。目前依法由国务院审查的86个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正在修编的都已经按照新的要求组织工作。镇的规划地位和作用得到逐步确立。村庄整治规划的地位已经确立。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得到规范。强化了实施层面的控 制性规划。包括历史文化名城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汪光焘部长论城市规划,汪光焘部长在2006城市规划年会上的讲话,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进行修订。更加关注环境、资源问题,加强对水、土地和资源以及人口的动态研究,保障社会公正、公平,更加有效落实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等一系列原则。城乡规划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建设标准分为城市规划、住房、城市建设三大类,涉及17个专业的753项相关标准。城乡规划法律体系框架初步建立。确定了城乡规划“一法三条例”的基本法律框架。城乡规划实施机制体制不断完善。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成立了规划委员会;完善了“一书两证”制度。城乡规划监督制度逐步形成。建立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制度和城市规划督察员制度。村庄规划和整治工作稳步推进。切实加强村庄规划和整治工作,特别关注进城农民工的居住和教育等基本权益的保障。,汪光焘部长在2006城市规划年会上的讲话,(二)编制城市规划必须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战略部署和重要决策“要加强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划,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促进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体现特色。同时也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条件,继续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胡锦涛,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城市规划的编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城乡规划作为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公共政策,必须按照新的形势和要求,重新审视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要建立强制性内容和指标,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汪光焘部长在2006城市规划年会上的讲话,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编制城市规划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法。要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宜居环境;坚持合理控制城市规模,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集约化发展道路;坚持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风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为编制好城市规划提供了实践基础。要充分考虑人口流动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合理把握城镇化进度,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对住房问题认识的深化,为城市规划的编制增加了新的内容。要把住房建设规划作为重要内容,充分考虑老百姓的居住和生活成本,把设施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段优先安排用于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重点发展满足当地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汪光焘部长在2006城市规划年会上的讲话,(三)改进城市规划编制必须强调的几项原则1.坚持依法编制,体现规划严肃性原则。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城市规划的修编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要建立规划编制的责任制度,规划的内容要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做好与上位规划的衔接,落实强制性要求。2.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原则。编制城市规划,要牢固树立人本观念,认真研究土地、水等能源资源制约和合理配置,认真研究人口的构成、特征、流动特点和规律,合理 安排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布局,研究交通组织方式,坚持公交优先战略,方便居民的衣食住行。还要关注人与人之间利益协调,特别要注 意在城市发展中保护好原居民、原村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汪光焘部长在2006城市规划年会上的讲话,3.坚持可持续发展,更加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原则。要转变传统的追求经济增长目标为主的规划理念,从资源、环境条件入手,科学分析地形地貌、气象特点,分析本地区的资源环境特点和承载能力,寻求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科学发展 的技术路径。依靠技术进步和资源整合,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4.坚持区别适应城市、镇和村庄地域特色分类编制规划原则。要注意根据不同情况,抓住主要矛盾,研究不同的编制原则和方法,防止简单化。镇的规划要十分注意不能简单 的用现行城市规划一般的方法来编制,要探索符合省、市情和自身特点的方法,一定要因地制宜。村庄规划编制要探索与村民自治制度的结合的方法创新。,汪光焘部长在2006城市规划年会上的讲话,编好城市规划的具体要求统一思想认识,突出公共政策属性。转变规划理念,创新编制方法。明确政府职责,规范市场行为。建立城市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估制度。认清发展形势,深化城市规划编制体制机制改革。规划院编制城市规划,体现公共政策属性,这是区别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显著特征。,第二部分 关于规划编制的政策法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2号)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建规20052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建设部关于建立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的指导意见(建规200581号)关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的通知(建规200429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2号,国办发200612号文 一、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城市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根据人口、资源情况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性质。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城市辐射功能,提高服务农村的水平。,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2号,要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和水资源环境,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及城市周边地区的污染控制,严防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体现城市特色,改善人民群众居住和生活条件。要把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落实到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各个环节,把防范和抵御各种灾害的措施落到实处,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2号,二、科学有序地开展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一)发挥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作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要按照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原则,对城市的性质、功能和规模作出准确定位,统筹安排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二)总结现行规划实施情况。包括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等的落实情况。(三)深入开展专项政策研究。要积极开展对人口、土地、水资源、能源和环境等城市发展基本要素的专项政策研究工作。,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2号,三、进一步改进规划修编和审查工作(一)严格执行规划修编和调整程序。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经规划审查机关认定后方可开展;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必须依法进行;调整后的城市总体规划要按规定程序报批或备案。(二)切实转变规划修编方式。要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要求,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 见,扩大公众参与程度,增强规划修编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三)加强对规划纲要的审查。纲要审查 的重点是规划前期研究工作、编制思路和方法,以及规划提出的重大项目方案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2号,三、进一步改进规划修编和审查工作(四)完善规划的主要内容。要认真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科学确定生态环境、土地、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 合目标,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范围。并分别划定“蓝线”、“绿线”、“紫线”、“黄线”,并制订严格的空间管制措施。要将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环境保护专门篇章。资源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发展、风景名胜管理、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公共安全等涉及城市发展长期保障的内容,应当确 定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五)健全规划审查协调机制。,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建规20052号,建规20052号文一、充分认识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性 城市总体规划是促进城市科学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据,是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与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是指导城市科学发展的法规性文件。二、加强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在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安排,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布局和发展方向;城市总体规划中建设用地的规模、范围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应一致。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必须坚持集约和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尤其要注重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要将规划区内已经确定的基本农田明确列为禁止建设区。,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审批工作的通知建规20052号,三、认真做好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论证工作 要对原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认真总结。着重研究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解决好资源保护、生态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城市发展的主要环节。要处理好城市与区域统筹发展、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的关系。四、改进和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方法与内容总体规划要采取“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的组织方式要改变只注重建设规划的观念,使规划内容能体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要突出规划的控制性;要统筹考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要重视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要重视对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要明确近期建设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五、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审批制度,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国发200213号文一、端正城乡建设指导思想。当前城市建设的重点,是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建设、危旧房改造和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必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设施建设。要坚持走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以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优化用地结构和城市布局,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注重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发展小城镇,首先要做好规划,要以现有布局为基础,重点发展县城和规模较大的建制镇,防止遍地开花。,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四、严格执行城乡规划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和调整程序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必须明确规定强制性内容。各地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抓紧编制保护规划,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界线,明确保护规则,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要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认真组织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并严格按规划实施。,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建规2002204号文一、抓紧编制和调整近期建设规划 合理确定近期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和用地布局,重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经济适用房、危旧房改造的用地,制定保障实施的相关措施。近期建设规划应注意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严格控制占地规模,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各项建设用地必须控制在国家批准的用地标准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的范围内,严禁安排国家明令禁止项目的用地。近期建设规划应当先组织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征求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意见,由地方人民政府批准,报上级政府的城乡规划部门备案,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制的城市,报建设部备案。,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二、明确城乡规划强制性内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已经批准的,要补充完善强制性内容。新编制的规划,特别是详细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必须明确强制性内容。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要向社会公布。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包括:城市发展用地规模与布局;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布局;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和控制开发的区域及控制指标;毗邻城市的城市取水口、污水排放口的位置和控制范围;区域性公共设施的布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包括: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的位置;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和用地布局;城市绿地系统、河湖水系,城市水厂规模和布局及水源保护区范围,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和布局,城市的高压线走廊、微波通道和收发信区保护范围,城市主、次干道的道路走向和宽度,公共交通枢纽和大型社会停车场用地布局,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历史文化名城格局与风貌保护、建筑高度等控制指标,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以及重要的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界线和保护准则,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防震疏散、救援通道和场地,消防站布局,重要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等。详细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包括: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建设量控制指标、允许建设高度,绿地范围,停车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具体位置,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及涉及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建、构筑物控制指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具体要求。,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四、认真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要确定名城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名城保护重点,划定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的地下文物埋藏区的范围、建设控制地区,提出规划分期实施和管理的措施。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应当明确保护原则,规定保护区内建、构筑物的高度、地下深度、体量、外观形象等控制指标,制定保护和整治措施。五、加强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监督管理风景名胜区规划中要划定核心保护区(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和史迹保护区)保护范围,制定专项保护规划,确定保护重点和保护措施。核心保护区内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协调一致。风景名胜区规划未经批准的,一律不得进行工程建设。,建设部关于建立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的指导意见建规200581号,建规200581号文城乡规划督察员要重点督察以下几方面内容:城乡规划审批权限问题;城乡规划管理程序问题;重点建设项目选址定点问题;历史文化名城、古建筑保护和风景名胜区保护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城乡规划督察员特别要加大对大案要案的督察力度。,关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的通知(建规200429号),建规200429号文规范城市广场、道路建设规划各地建设城市游憩集会广场的规模,原则上,小城市和镇不得超过1公顷,中等城市不得超过2公顷,大城市不得超过3公顷,人口规模在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不得超过5公顷;而且在数量与布局上,也要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与人均绿地规范等要求。城市主要干道包括绿化带的红线宽度,小城市和镇不得超过40米,中等城市不得超过55米,大城市不得超过70米;城市人口在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城市主要干道确需超过70米的,应当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专项说明。,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发200428号文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实施管理(六)严格土地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修改的管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园区)和城市新区(小区)。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凡涉及改变土地利用方向、规模、重大布局等原则性修改,必须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十)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的管理。要按照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明确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规模。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并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凡占用农用地的必须依法办理审批手续。,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建规2002218号),建规2002218号文第三条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明确近期内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提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安排的意见。第七条近期建设规划必须具备的强制性内容包括: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相应的保护措施。,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第五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省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涉及相邻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城市防灾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第七条城市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土地主要用途;规划地段各个地块允许的建设总量;对特定地区地段规划允许的建设高度;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绿化率、公共绿地面积规定;规划地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地段的建设控制指标和规定,建设控制地区的建设控制指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国办发(2000)25号文 一、充分认识城乡规划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城乡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 城乡规划工作,必须遵循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国情,面对现实,面向未来,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综合部署;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确定城市和村镇的性质、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统筹安排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等关系;必须坚持依法管理,逐步实现城乡规划的法制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二、切实加强和改进规划编制工作,严格规范审批和修改程序 抓紧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要从区域整体出发,妥善处理城镇建设和区域发展的关系,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引导城镇合理布局和城乡协调发展,并为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重点编制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合理确定城镇的数量和布局,明确发展重点,选定中心镇,统筹安排城乡居民点与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改进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制定城市详细规划。要认真做好重点开发建设地区、重点保护地区和重要地段详细规划的制定工作。要根据本城市的功能和特点,开展城市设计,把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精心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加强小城镇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合理确定规模,统筹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集中规划乡镇企业建设用地。认真编制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明确保护原则和工作重点,划定历史街区和文物古迹保护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