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ppt

    • 资源ID:6107808       资源大小:303.50K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ppt

    第三章 城市化的基本理论,一、城市的界定二、城市化和城市化水平三、城市化规律四、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五、世界城市化历程及其特征六、德国的例子,一、城市的界定,(一)世界主要国家对城市的界定(二)中国对城市的界定,(一)世界主要国家对城市的界定,1、根据人口集聚的规模来确定*联合国人居中心规定:市(City)的人口数量最低标准为20000人;镇(Town)的人口规模最低标准为2000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城镇人口下限标准,(一)世界主要国家对城市的界定,2、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来确定(加拿大:人口密度大于390人/平方公里为城镇)3、根据人口规模和产业人员结构来确定(荷兰:男子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小于20%)4、根据行政级别来确定(埃及:省和地区的首府为城镇)5、根据城镇的特征来确定(马耳他:没有农业用地的建成区为城镇),(二)中国的城镇设置标准,1、城市设置标准2、建制镇的设置标准,1.城市设置标准,2.建制镇的设置标准,具备下列两个条件之一的可以设立镇的建制:(1)区县级地方国家机关,均设置镇的建制。(2)总人口在二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二千的,可以建镇;或者总人口在二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二、城市化和城市化水平,(一)城市化定义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经济增长、非农业人口比例增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过程。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二)、城市化的内涵(理解),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 高的过程。,中国历年城镇化水平统计(1978-2004),(二)、城市化的内涵,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是 一个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十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200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18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86208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73395亿元,增长9.6%。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4%、47.3%和40.3%。,(二)、城市化的内涵,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一国中产阶级形成并占主体的过程,是一个国家现代社会结构形成的过程。第四,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第五,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三)、中国当前推进城市化的意义,城市化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根本出路 城市化有助于促进工业化,有助于扩大内需求 城市化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城市化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 城市化有利于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城市化是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四)、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是目前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程度或水平的指标,通常以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目前,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7%,发达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 为75%,发展中国家为37%。,三、城市化规律,(一)城市化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二)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1、城市化的三阶段论2、城市化的五阶段论(三)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不同收入(GNP)水平上城市化预测,钱纳里:发展的型式,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1、城市化的三阶段论-城市发展的s型曲线,农业社会,工业化前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30%,60%,80%,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2、城市化的五阶段论,城镇人口增长系数K=城镇人口增长规模/总人口的增长规模1、K0.5,前城市化社会。2、0.5K1,城市化初期阶段。3、K1,城市化的中期阶段。4、城市化水平高于50%,初步进入城市社会。5、城市化水平高于60%,进入成熟的城市社会 K=0.5、K=1和城市化水平超过50%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三大重要转折点。,(三)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表现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中小城市,并产生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带和城市群。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也即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阶段,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表现得最为明显。,四、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根本动力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非经济性动力(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为城市人口提供商品粮。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原始积累。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城市化率,工业化率,年份,1800,1850,1900,1950,%,50,70,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继动力,1、生产配套性服务的增加。2、生活消费性服务的增加。,五、世界城市化历程及其特征,(一)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推进,世界城市化水平呈现出不断提高的态势。,(二)城市化的重点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质量提高缓慢,(四)过度城市化与城市化不足并存,过度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化进程大大快于工业化进程。乡村人口过快地向城市迁移,超过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以至于造成大量人口缺乏就业机会,造成城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犯罪增加等城市问题。,过度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无序流动,缺乏管理;2、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忽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城乡差距拉大,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而城市经济又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不能够很好地为进入城市的乡村人口提供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从而造成众多的社会问题。,城市化超前发展的国家基本资料的比较,城市化不足,城市化不足指城市化进程大大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在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城市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供给不足;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原因是城市化控制政策和工业过度分散。泰国:人均GDP1960美元,城市化水平为21%;全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2000美元,城市化水平为50%。,作业:1、做世界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与城市化水平相互关系的分析。2、查阅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郭克莎执笔,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二期。3、思考问题:中国的城市化滞后吗?,(五)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是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高级阶段,1、郊区化是指中心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边缘地区扩散的过程。2、逆城市化是指中心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化地区以外的中小城市迁移和扩散的过程。,总结:世界城市化历程及其特征,(一)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推进,世界城市化水平呈现出不断提高的态势。(二)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很大,城市化的重点正在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质量提高缓慢(四)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过度城市化与城市化不足并存(五)世界城市化过程中郊区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六、德国的例子,在欧洲工业化的过程中,德国属于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用更少的时间走完了城市化过程。德国的城市化起步于19世纪30-40年代,快速发展于19世纪70年代,初步结束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1、德国城市化的历史背景,首先,起决定作用的是政治环境。1871年以前,德国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德国仍然是以传统的农业和小手工业为主,行会制度盛行。他们画地为牢,限制外地商品以及手工业者进入自己的控制区,严重限制了德国商品农业的发展、手工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致使德国一直到19世纪初仍然是一个分裂的和传统的农业国家。1820年,德国的工业生产值为0.85亿英镑,仅为英国的1/4强。在各德意志诸侯中,普鲁士和奥地利是两个最强大国家。普奥竞争中,普鲁士逐渐强大,在欧洲联军共同对法国的战争中,普鲁士是德国最强大的军队。战争获胜,普鲁士成为德国政治上最具有威信的民族。为普鲁士开始致力于德国的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其次,德国统一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稳定的经济环境。,普鲁士经济的发展。1850年全德有铁路6000公里,普鲁士有3869公里,占64.5%。1834年以普鲁士为首成立德意志关税同盟,启动了德国的工业化进程。1866年普奥战争。1870年普法战争。1871年德国统一,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得到迅速发展。,2、德国的城市化历程,德国的城市化历程,1875年德国1万人以上的城市只有271个,1890年达到394个,1910年进一步增加到576个。1850年德国10万人以上的城市仅3个,到1910年增加到40多个。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一大批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将德国送达城市社会。,3、德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及特征,第一,流动人口数量庞大。1907年,德国6000万人口,有流动人口2900万人,约占德国人口的1/2。许多城市3/5是外地迁移将来的人口。因为流动人口多,长久定居的人口少,大部分人都是依靠租赁房屋生活。产生了德国城市化过程中特有的一个群体:“租床人”。第二,在德国的人口流动中,以近距离流动为主。约70%是属于近邻流动或近距离迁移,30%是远距离迁移。德国城市化的另一个特点是中小城市占有重要地位。第三,德国农村人口单向流动少,双向流动或者多向流动多。根据典型调查,1905年开姆尼茨城迁入人口4600,其中50%又迁往别的城市去了。第四,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得到发展:产业结构:1899年31:38:31;1913年 23:45:32。就业结构:1858年55:25:20;1913年35:38:27,4、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政府的作用,(1)住房问题及其解决初期状态:农民大量进入城市,为了解决居住问题,基本的做法是大量的建设简易房屋,由于房屋简陋,卫生条件很差,加上缺乏城市规划,建筑杂乱无章,形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到19世纪下半叶,政府和企业开始关注并着手解决住房问题。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形成了“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措施是:,第一,制订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法规,将城市住宅建设纳入城市的综合规划之中,并进行法制化管理。,具体做法:首先由市长和建筑部门共同起草拟订城市规划和建筑方案;其次,公布该方案,交由全体市民广泛讨论,修改;然后由地方政府向警察局提出具体的规划和建筑方案。方案的内容全面而具体,包括改建和扩建老城区,建设新的住宅,对城市街道的走向、宽度、住宅及其他建筑的高度、方向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建筑企业只有建设符合规划的住房才能够进入房屋市场销售,否则,不符合规划的建筑,以及未列入计划的建筑,均视为无效。允许农民进入正式的、城市统一规划的住房,是化农民身份为市民身份的前提。,第二,半政府性机构和企业参与发展住宅产业,半政府性机构和企业主要发展经济实用房屋,提供给收入不高、难以在房地产市场上解决住宅的居民。建筑协会或者是建筑合作社成为住房的主要提供者和管理者。鼓励企业为职工提供近距离的住宅,为外地移民解决住房问题。这两者建设住宅一方面需要按照政府规划进行,同时可以得到政府组织的抵押贷款以及低税优惠。,第三,政府建造廉租房屋,以出租和出售的形式解决部分低收入阶层的住宅问题。,德国的法律明文规定:政府可以享有一定份额的城市房地产所有权,建造具有很强福利性的公共住宅,制定公共住宅政策,参与一定的住宅市场活动,调节市场供求关系。,(2)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初始状况:由于城市中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特别是“租床人”的出现,使得很多人居住于恶劣的环境中,很多疾病、传染病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在大城市中贫困人口的居住区,因为结核病导致死亡的比例是全国平均数的2倍以上。措施:第一,改善室内的居住条件。先是企业后来是德国政府铺设自来水管道和排污水管道,安装取暖设备,到1870年已经有大部分居民都解决了饮用水问题,1910年左右,大部分居民区都实行了统一供暖,室内都建有浴室,卫生条件得到大大改善。到1871年,全德国的大部分城市都实现了煤气作为燃料,使城市的环境卫生条件大大得到改善。,第二,大力发展医疗保健事业,解决城市人口增多以后就医难的问题,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首先是公布食品卫生法,强调饮食卫生;其次发展基础医学的研究事业,使很多疑难疾病得以治疗;再次是发展医学教育,增加医药学校和护士学校,壮大医疗卫生队伍,从1887-1909年每万人拥有护士数量由3.1个增加到10.8个,每万人拥有医生数由3.2个增加到5.1个。(中国1998年万人拥有医生数为16个,拥有护士9.8个)。城市政府规定,所有的城市居民都必须定期地接受各种预防针。19世纪末,德国的社会医疗事业由城市向农村发展,全德国的居民健康素质不断提高。,(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的解决,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了以地区性保障为主和建立全国统一保障制度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地区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855年普鲁士首先通过了“穷人权力法规”,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照料穷人的义务。该法规规定:每个地区根据居民的人数,对贫困居民实行生活补贴。要求居民之间相互照顾,新的移民自有移民之日起,参加义务帮助穷人的活动,才能够得到有财政补贴的住房。1870年,德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实行了“穷人权力法规”。社会上各阶层普遍参与了捐助穷人的行列,包括中产阶级、一般职员、教师、医生等等,经常性地有人捐助食品、衣物甚至于于住所给穷人。社会上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社会福利组织”,代表穷人接受各阶层的捐助,然后将物品送达穷人手中。,第二阶段,德国统一以后,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得以逐步建立。,德国统一以后,对穷人的自愿捐助活动逐步发展成为全社会的、规范的、以立法的形式强制执行的社会保障制度:1883年德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项保障制度的议案疾病保险法,保险法规定,疾病保险费用雇主承担2/3,个人承担1/3;1884年通过了意外灾难保险;1889年国会通过了老年和残废保险法;1894年科隆首先建立了全市性的失业保险制度,很快该项制度推及全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由城市项农村普及,建立了全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德国近代史:“劳工安宁是国家统一和国防所必需的”。,(4)教育问题,为了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质量,德国十分重视大众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第一,在基础教育方面:德国1903年通过了童工法,该法明文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才能够进入工厂就业。德国的义务教育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双方共同承担。第二,成人教育,创办各种职业学校,收费低廉,被证明贫困的求学者可以享受免费教育。重视新兴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创新,每年在研究与开发上都给予很多的财政支持。在1900年,德国最大的6家化学公司,雇佣了各类科学家650人,而同期英国化学工业的前6大企业才雇佣不到40名科学家。,1997年英国、法国、德国主要指标的比较,问题,德国城市化历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第三章完,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城市化的基本理论.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