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总论第五章、第六章.ppt
第五章 商主体登记制度,Registration System,一、商事登记的概念、特征,商事登记(商业登记)指为了设立、变更或终止商主体资格,依照商事登记法规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内容和程序,由当事人将登记事项向营业所所在地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核准,将登记事项记载于商事登记簿的综合法律行为 1、商事登记是导致商主体设立、变更或终止的法律行为 2、商事登记是一种要式法律行为 3、商事登记在本质上是一种带有公法性质的行为,二、商事登记立法,(一)商事登记的立法体例 1、由商法典规定商事登记制度 2、由商事的登记专门法规定商事登记制度 3、由相关企业法规定,(二)商事登记制度的立法原则,1、自由设立原则/放任设立原则 2、特许原则 3、行政核准原则 4、准则原则/登记原则 5、严格准则原则,(三)商事登记的意义和作用,1、商事登记制度是国家行使和实现国家经济管理职能并实施市场准入控制的一种方式 2、商事登记制度有利于商主体公示自己的经营身份、经营状况、经营能力,确立商誉 3、商事登记制度有利于交易相对人或社会公众对商主体与经营相关的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三、商事登记的对象与登记管理机关,(一)商事登记的对象 1、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 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他性质的法人企业 2、不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或经营组织 联营企业、企业法人所属的分支机构、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和科技性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科技性社会团体设立的经营组织、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的从事经营活动的分支机构、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等,(二)商事登记管理机关,1、四种模式:(1)法院(2)法院和行政机关(3)行政机关或专门设立的附属行政机构(4)专门注册中心和商会 2、我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四、商事登记的种类,1、开业登记/设立登记 2、变更登记 3、注销登记 4、企业分支机构登记,五、商事登记的程序,1、申请 2、审查(1)形式审查(2)实质审查(3)折中审查 3、核准发照 4、公告,六、商事登记的效力与监督管理,(一)商事登记效力 1、消极效力 2、积极效力 3、特殊效力 4、情况不实的登记效力 5、关于创设效力和公示效力,(二)商事登记的监督管理,1、商事登记监督管理指商事登记主管机关基于商事登记而对商主体依法实行的监督管理 2、企业年度检验制度(1)企业年检起止时间(2)滚动式年检与分类式管理 3、企业证照管理 4、企业登记档案管理,第六章 商事账簿制度,Commercial Account Book System,一、商事账簿的内涵与外延,1、商事账簿是指商主体为了表明其财产状况和经营状况而根据会计规则依法制作的书面簿册。其意义有(1)商主体及时和准确了解自身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作出或调整经营决策(2)交易主体及时了解商主体的经营状况和资信能力,进而做出是否交易的决策(3)政府主管部门年度检验,确保其他交易主体或社会公众的安全,征税的依据(4)股东及时了解公司经营状况,2、商事账簿的外延,(1)实质意义/广义的商事账簿(2)形式意义/法定/必备商事账簿(3)我国商事账簿的具体种类 A、会计凭证 B、会计账簿 C、财务会计报告,二、商事账簿制度的立法原则,1、强制原则/干预原则 2、放任原则/自由原则 3、折中原则 4、我国采强制原则,三、商事账簿的制作原则,1、客观性/可靠性/真实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与及时性原则 3、可比性和一致性原则 4、明晰性原则 5、权责发生制原则 6、配比原则 7、谨慎性/稳健原则 8、实际成本原则 9、全面性原则与重要性原则,四、商事账簿的效力与保管,1、商事账簿在国外民事诉讼过程中常常被用来作为证明或排除当事人责任的举证材料 2、商事账簿的保管由各国法律分别加以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