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及研究方法.ppt
动物营养研究技术,动物营养教研室,动物营养研究的主要任务,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素研究并确定营养素的需要量饲料评定与饲料资源开发营养素的代谢及其调节研究动物营养与环境的关系寻求和改进动物营养的研究方法,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内容,营养物质的需要,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内容,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或养分生物效价的评定,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内容,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与抗营养因子,有毒元素,有害物质,颉抗物质,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内容,饲料资源的调查与开发利用,动物营养代谢调控,动物营养与环境和自然资源,动物营养实验的一般目的,动物营养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验证某一个假设,即研究一个或多个因素对一特定指标有无影响。一个正确的试验设计可以使我们分离、补偿、消除和考虑非试验因素的影响,这样一来,我们可以从实验结果得出有关试验处理的有效结论。,影响营养试验结果的某些因素,一个试验应该包括3个阶段,周密细致的试验设计试验的实施阶段对试验结果进行恰当的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结论,试验设计的基本要素,试验因素受试对象处理效应,指标的关联性、客观性灵敏性、精确性,观测指标,动物营养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重复的原则随机化原则局部控制的原则(减少误差),要求,差异的唯一性动物的代表性和随机化环境的一致性试验结果的重演性(重复、试验时间、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动物营养研究方法,化学分析、物理测试动物试验其它:同位素示踪 外科造瘘 无菌技术,化学分析,饲料成分的分析动物组织和血液成分的分析动物粪便及成分,饲料分析,概略养分分析 Van soest 饲草分析方法 纯养分分析 动物排泄物(粪尿)及组织分析抗营养因子和毒素分析 其他分析方法,概略养分分析方法,饲料样品 105烘干至恒重 水分干物质,DM 550灰化至恒重 灰分(Ash)有机物OM 凯氏定氮法 粗蛋白质(CP)无氮有机物 乙醚回流浸提 粗脂肪(EE)碳水化合物 稀酸、碱(1.25%H2SO4和 0.313mol/L NaOH分别处理)粗纤维(CF)无氮浸出物(NFE),概略养分分析法的缺陷,Weende 分析法仅能给出饲料中“粗养分”含量的测定值,而未给出“粗养分”中各种具体营养成分的含量。在碳水化合物分析方法上存在不足,在的测定过程中,酸处理使大部分的半纤维素水解,碱处理又使部分的木质素溶解,使得饲料中粗糙的成分并未完全包括在中。从而加大了无氮浸出物的计算误差。CF并非化学上的一种物质,而是几种物质比例不确定的混合物,同时也并未将饲料中的这几种物质全部包括在其中。,范氏分析法,纯养分分析,容量分析 比色分析 仪器分析(色谱分析、原子吸收、荧光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等),常用分析方法,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是目前用于氨基酸分析的常用技术。这种方法的样品处理:一般用 6N HCl于110水解24h。但这种处理法会使Cys遭破坏。,Cys测定,二硫化物类试剂保护法过甲酸氧化法,以回收Trp为目的的水解,代替6N-HCl的是使用4N甲烷磺酸,按用盐酸加水分解的方法让其分解。分解后,由于不能减压干燥,加入4N-NaOH,在PH=2调节在0.02N-HCI给一定的容量作样品,注意事项:1)甲烷磺酸是用1ml小玻璃瓶装入,由技术化学制品株式会社出售,其组成是在4N甲烷磺酸中含有0.2%3-(2-氨基乙烷)吲哚氮(杂)2)中和时的PH,使用PH试纸 3)分析了20个被检体后,将分解柱用再生液清洗4小时左右,这是为除去从树脂中混入到试剂的吸附物质。4)对氢硫基乙烷磺也有效,以回收Cys、Met为目的的加水分解,精确称量12mg样品加入2ml过蚁酸,在0放置424小时添加48%HBr 0.3ml减压干燥依从盐酸加水分解的方法,减压进行到干燥为止加入1ml的0.2N-NaOH,放置1小时在0.05 N0.1 NCHI,进行PH调制和给一定的容量,例,有效赖氨酸化学分析方法。赖氨酸的-氨基与1-氟,2,4-二硝基苯反应。与2,4,6-三硝基苯磺酸 反应。,动物排泄物(粪尿)及组织分析,尿成分分析,尿中某些代谢中间产物或尾产物的水平,可能反映动物机体某些养分的代谢或营养状况。如,叶酸缺乏则尿中亚胺甲基谷氨酸(FIGLV)排泄增加;烟酸缺乏,尿中N-甲基烟酰胺减少;B6缺乏,尿中黄尿酸或犬尿酸含量增加又如,尿中3甲基组氨酸水平与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代谢正相关。,近红外分析技术(NIRS),Broiler brooding system育雏系统,动物试验,生物效价:表观和真实消化率 表观和真实利用率 表观、真实沉积率(包括消化、代谢或平衡试验、饲养试验)需要量研究 综合法 析因法,饲料养分消化率测定,消化试验,体内消化试验 全收粪法 指示剂法离体消化试验 消化吸收道消化液 人工消化液尼龙袋法,消化试验要点,试验动物的准备及要求测试饲料和日粮的准备试验过程:预试期和正试期样品收集和处理,稻谷和糙米猪消化率测定 采用套算法 共选9头杂交公猪(平均体重为68.21.7 kg),其中3头喂基础日粮(B),3头喂试验日粮S1(70%基础日粮+30%稻谷),3头喂试验日粮S2(70%基础日粮+30%糙米)。基础日粮组成如下(%):玉米 50.7,麦麸 15.0,次粉15.0,豆饼16.0,食盐0.3,预混料3.0。预试期6d,收粪期5d,每天取粪样的10%,加10%硫酸(每100g粪加10mL)和甲苯数滴后于65烘箱中烘干。待全部粪样收齐后制样分析。计算公式 某养分消化率=100(B-T)/f+B其中:T为试验日粮的养分消化率,B为基础日粮的养分消 化率,f为稻谷或糙米某养分占试验日粮养分的比例。,表2 基础日粮、稻谷和糙米的营养成分及计算的f值,表2 稻谷和糙米的营养分消化率(%),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瘤胃降解率的测定,平衡试验(代谢试验),物质平衡试验 能量平衡试验,代谢试验,消化试验仅考虑粪的营养分损失,而代谢试验还需考虑尿和消化道气体中营养物质的损失。尿样的收集和处理,代谢能的测定,鸡表观代谢能(以糙米代谢能的测定为例),测定方法:按鸡表观代谢能测定技术规程的方法进行。选用成年公鸡(体重),饲养于代谢笼中,用配合饲料预饲一周,缝好集粪器,正式试验开始前3天,在配合饲料中加大糙米的比例,整个试验期自由饮水。试验开始时,先将实验鸡饥饿32小时,然后强饲糙米5080克,饥饿并收集32h排泄物,待排泄物样集完后,加入10的硫酸(每100克加毫升)和甲苯数滴,置于65烘箱中烘干,制样分析。计算公式:食入总能排泄物总能 表观代谢率 食入总能,真代谢能测定,采用快速测定法。关键在于内源能的测定。须在上述试验饥饿时间基础上继续饥饿,并收集排泄物。但一般采用“24h+24h”。食入总能(排泄物总能内源能)真代谢能(TME)采食量,例表 稻谷和糙米的鸭代谢能结果计算表(单位:克,千焦尔/克)样品号 内源能组 稻谷组 糙米组 排泄物重(风干)能值 排泄物重(风干)能值 排泄物重(风干,克)能值 1 9.2 10.55 47.8 11.18 11.2 2 8.4 11.59 47.4 11.45 16.4 12.37 3 7.7 10.64 42.4 11.25 17.5 13.26 4 9.4 10.95 49.2 12.68 16.2 13.30 5 7.8 10.88 54.9 10.30 15.3 15.26AME 10.700.33 14.480.21TME 11.260.29 15.020.21,物质平衡试验,物质代谢是利用供试动物采食与排出体外的营养物质之差来测定动物体内组成分变化情况的一种试验方法。,物质代谢,养分:水分、蛋白质、脂肪、各种矿物元、维生素等,氮平衡试验,氮平衡,食入N粪N尿N体外产品N=沉积N 如果:沉积 N0,则称为N的正平衡 沉积 N0,则称为N的负平衡 沉积N=0,则称为N的零平衡或氮平衡,碳平衡试验,动物碳的来源:饲料中三类有机物质 碳的排出:(1)粪C及肠道气体碳(2)尿C(3)呼出气体C,碳平衡,沉积C=饲料C粪C尿C呼出气体C消化道气体C体外产品C 沉积C:沉积体蛋白质、体脂肪,碳氮平衡试验实例:,几种物质的含C量参数(%)(平均)脂肪:76.5 蛋白质:52.5 CH4:75.0 CO2:27.27,实例:某试验用阉公牛做N、C平衡试验获得数据,利用碳、氮平衡试验,还可以测定饲料的净能。以上试验数据便可计算出饲料在阉牛体内沉积的净能。(沉积C几乎全部在体蛋白和脂肪中,因此沉积净能NE=沉积蛋白质的能量+沉积体脂的能量。)沉积NE6.923.7+175.639.3=7065(kJ),比较屠宰测定(屠宰对比法),既属物质代谢试验又属能量代谢试验,能量平衡试验,能量平衡试验需要在物质代谢的基础上进行,关键在于测定动物的产热量。关于产热量的测定方法:直接测热法和间接测热法。,直接测热法,早在1870年,法国化学家Lavoisier和Laplace设计了将小鼠关在密闭小室里,小室中放有冰,通过冰的融化量来测定动物产热量。后来他们又进一步设计了专门的动物测热室,根据环境水温的变化(升高)来测定动物的产热量。到1898年,Armsby用同样的原理设计了更精密的测热室。后经多人改进与完善,基本定型为Atwater-Rosa-Benedict测热柜。该装置为一双层壁的密室,室内动物排出的CO2和水可为碱石灰和H2SO4吸收空气流通时测其温度变化,密室内温度靠夹壁中的循环水调节,并通过精确地测量水温变化,以测定动物的产热量(通过计算与校正)。,间接测热法(呼吸测热法),原理:根据动物在一定时间内呼吸商可以找出相对应的氧热价,再根据动物在同一时间内的耗O2量便可计算出动物的产热量。呼吸商(RQ):是指动物在一定时间内氧化体内营养物质所产生的CO2的体积与同时间内消耗O2的体积之比。RQ=Vco2/VO2氧热价:指动物消耗1L O2(标准大气压)用以氧化某种营养物质释放出来的热量,不同呼吸商对应的氧热价表(糖、脂混合时),表 每g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实验数据,计算步骤:,第一步:计算蛋白质的产热量第二步:计算非蛋白物质(糖、脂)氧化的产热量第三步:体内蛋白质和非蛋白物质氧化产热量相加即得总产热量,实例,犊牛24h呼吸测热结果,动物产热量计算,呼吸测热装置,固定式(呼吸室)移动式(呼吸面罩),密闭式呼吸测热装置示意图,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示意图,饲养试验,饲养试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饲养试验是指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和环境条件接近生产实际的情况下所进行的营养研究,也称科学经济试验。通过给予动物一定已知养分的饲料(粮)后,观测其体重、体尺、产蛋或其它生产指标的变化及缺乏症产生与否,有的还结合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以探讨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规律以及对动物体的影响,比较饲料或饲粮的营养价值或测定动物对养分的营养需要。,饲养试验,狭义的饲养试验评定饲料营养价值,只能得出饲料间相对的营养价值。广义的饲养试验即包括接近生产条件的饲养试验,也包括消化试验、物质和能量代谢试验以及比较屠宰测定,饲养试验的程序,立题、查阅文献、拟定开题报告、论证、实施方案、统计分析、提交试验报告。,饲养试验设计的一些共性问题,1、因素和水平的选取,对试验结果有影响,在试验中被选中进行比较的那些原因称为因素。因素选取要以试验目的为依据。水平则是因素所处的条件或状况。水平可尽可能选择多些。但水平数过多会使试验的规模过大,对试验的实施不利。一般为23个水平,特殊情况才设置5或5个以上水平。,2、试验规模的确定,为了获得正确的饲养试验结果,在进行设计时,不仅要尽可能地排除处理因子以外的一切干扰因子的影响,还需要有一定数量的重复和足够的试验动物数,即试验规模。试验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试验的精度要求。精度要求低,其规模可小些。而试验的精度与最小显著差数、变异程度、误差自由度等密切相关。,3、试验日粮的设计,4、测定指标的确定5、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常用动物营养试验设计方法,单因子设计:配对试验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单向分类试验设计交叉试验设计,复因子设计:析因试验设计拉丁方设计正交设计交叉试验设计裂区设计,配对试验,两组互为对照相似年龄、体重、遗传基础和养育历史的动物经一段时间的调整期后,配对进行饲养试验,同一对动物分别饲喂不同的日粮,同一对动物的采食量相同。该方法不适于自由采食的动物试验。统计方法可用t 检验,配对试验示例,表5 比较两种代乳料的效果(克),完全随机设计,饲喂方式的对比不同产品的对比不同饲料原料的对比不同加工工艺的对比,统计模型:,Yij=u+Ti+eij 其中:Yij为观察值,u为平均效应,Ti为处理效应,eij为随机误差,表3 对照试验示例,完全随机设计方法评价,优点:方法灵活,处理数与重复数不限,统计分析方法简单,处理内的重复数可等也可不等,因而缺失数据而损失的信息比其他设计要少。另外,采用该设计提供的误差自由度最大,如果试验单位间同质性好的话,该设计法有利于提高检验的精度。,完全随机设计方法评价,缺点:该设计法对试验个体(单位)间的差异没有任何限制,一概视为试验误差,如果同质条件没有严格满足的话,其结果造成检验的精度低,准确性差。,随机化区组设计,又称随机单位组设计,即将初始条件相同的k(k 2)个试验单位构成一个区组并在区组内完全随机地分配k个处理的试验方法。特点:区组内的试验单位参试时的初始条件要一致。,随机化区组设计,试验的单元根据年龄、性别等因素分组或分区。一个区组可以是任何一个可以影响重复之间的变异的任何因素。在每一区组的动物则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统计模型:,Yij=u+i+j+eijk 其中:Yij为观察值,u为平均效应,i为处理效应,j为区组效应,eijk为随机误差,示例,目的:比较3种日粮对犊牛生长的影响理由:犊牛的开始体重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但又无必要 研究开始体重的效应处理方法:先将动物按体重分组,再将每组动物随机分配到 各处理组。该设计可以区分日粮、起始体重的效应,同时可以估计日粮和起始体重之间的交互作用。统计模型:Y ijk=u+Ai+Bj(+ABij)+e ij k 其中:Yijk为观察值,u为平均效应,Ti为处理效应,Bj为区组效应,eijk为随机误差,单向分类试验设计,不设对照组,而设多个处理组通常又称剂量反应法(Dose-response)统计方法简单,常用方差分析。常用于确定营养素的需要量,单向分类试验设计示例,试验目的:确定蛋鸭的蛋氨酸需要量,材料与方法(一),日粮组成:以豆粕为主,适当配以棉、菜粕,注意满足胆碱的需要实验处理:对照组(基础日粮)B+0.07%蛋氨酸 B+0.14%蛋氨酸 B+0.21%蛋氨酸 B+0.28%蛋氨酸,材料与方法(二),动物及其分配:1200羽200日龄的产蛋鸭 随机分成6组,每组4个重复饲养管理:自由饮水、自由采食测定指标:采食量、产蛋量、产蛋率,体重、蛋形指数、蛋壳质量、血浆尿酸、血浆游离氨基酸水平。统计:用线性模型计算蛋氨酸的需要量。,实施方案,准备工作(进鸭等)预备试验开始正式试验结束试验数据处理、提交报告,交叉试验设计,当比较两种日粮对同一动物不同阶段的影响时使用这一方法。,表7 交叉试验示例,统计模型:Yijk=u+Ti+Pj+Aj+eijk 其中:Yijk为观察值,u为平均效应,Ti为处理效应,Pj为期效应,Aj 为动物效应,eijk为随机误差,复因子试验的设计,析因试验设计,允许在一个试验中考察多个因素,并可测定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试验处理共有MN个(M代表水平,N代表处理)。因素和水平较多时所需的试验组较多,如3因素3水平的试验组有27个。,统计模型:,Yijk=u+Ai+Bj+(AB)ij+eijk 其中:Yijk为观察值,u为平均效应,Ti为处理效应 Bj为区组效应,(AB)ij为交叉效应 eijk为随机误 差效应。,析因试验设计示例,2因素(A、B)3水平试验,共有32处理组合。,A,A1A2A3,B1B2B3,B1B2B3,B1B2B3,处理组合:A1B1,A1B2,A1B3A2B1,A2B2,A2B3A3B1,A3B2,A3B3,析因试验设计示例,3因素(A、B、C)2水平试验,共有23处理组合。,A,A1A2,B1B2,B1B3,处理组合:A1B1C1,A1B1C2A1B2C1,A1B2C2A2B1C1,A2B1C2A2B2C1,A2B2C2如酶、益生素、制粒,C1C2,C1C2,C1C2,C1C2,拉丁方设计,当研究的因素较多时,该方法可以减少试验动物的数量。仍可评定处理效应。每个因素必须有相同的处理水平或重复。该方法常用于产奶试验中,因胎次和泌乳阶段会影响采食量。,统计模型:,Yijk=+i+j+k+ijk,例:不同胎次、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不同饲养水平试验,列为奶牛不同胎次行为不同泌乳阶段A、B、C表示不同饲养水平,正交设计,要考察多个因素,且每一因素的水平较多,而有一些组合又无必要时可使用正交设计。选择正交表安排试验。使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常用正交表,2个水平:L4(23)、L8(27)3个水平:L9(34)、L27(313),L9(34),如要安排4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的试验,按析因法共有81个处理组合,而按正交设计只需9个处理组合(组)。如要考虑日粮Lys、Met、ME水平和环境温度对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例 L9(34)正交设计表,统计模型:,Yijk=+i+j+k+l+ijkl,纯合日粮,每一营养成分都用纯的化合物提供试验前有一个调整期不可能完全纯净适口性差,生长速度缓慢主要适合营养需要已知的动物,无菌技术,消化道的微生物对动物某些养分的需要有显著作用,如维生素经费支出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外科造瘘,消除盲肠微生物对消化率的影响提高消化试验的效率T型瘘管和桥式瘘管结果的校正,营养需要概述,营养需要的概念指动物在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衡量动物营养需要的标征以体重变化为标征以体内沉积营养素或产品中营养素的量为标征以动物某些生理生化参数为标征以饲料利用效率为标征,营养需要的研究方法,基本方法:饲养试验、平衡试验、比较屠宰测定和生物学法据研究者四思路和统计方法的不同分:综合法析因法,综合法,概念:综合法是指笼统地计量动物达到某一生产目的对营养物质需要的总量,而不剖析构成此需要量的组分。例以日增重为标征,用饲养试验来确定2050kg育肥猪日粮lys的需要量日粮lys水平(%)0.7 0.8 0.9 1.0日增重(g/d)550 620 700 700从以上数据得出结论:其需要量为日粮中lys含量为0.9%,析因法,析因法是指将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总的需要量剖析为多个组分,并通过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来研究其营养需要。据析因法则,所有动物的营养需要都可剖分为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两部分。即 总需要量维持需要+生产需要,动物生产可表现为各种不同形式,R=aWb+cX+dY+eZ+式中:W为自然体重,kg;Wb为代谢体重,kgaWb表示动物的维持需要a为常数,表示每kg代谢体重维持需要X、Y、Z表示不同产品中养分的数量c、d、e 表示养分在不同产品中的利用系数,科技论文的写作,科技论文分类,发表论文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学位论文的开题与论文写作,学位论文比一般的科技论文更深入、更系统,它可以不受篇幅的限制(硕士论文一般要求篇幅在20 00030 000字,一般发表论文3 0004 000字,一级刊物限制为6000字),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选题方向对头,研究目的明确,要求有经济意义和学术价值,2.设计合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正确、可行且先进,设计合理:是否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随机化原则、重复的原则、局部控制的原则、对照的原则),3.数据真实可靠,数据真实:测定方法正确,测定工具标准,还要注意避免系统误差(条件误差、顺序误差、分配误差等)。,4.创新性,新思想、新方法、新成就。创新性表现在选题、内容、方法、理论分析等方面填补空白如果是重复人家的试验,是否有不同的结果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5.科技语言,6.对试验结果判断正确,结论可靠,有理论分析,二、选题,要求:,1符合需要 符合国民经济或科学发展的需要2有所创新 站在科学的前沿去了望,或人家忽视之处选题,或敢于开拓新的研究学科领域,搞学科间的交叉。3有科学依据4切实可行,选题的步骤,1调查研究 深入生产实践或从前人的研究中发现疑点。2确定范围3查阅文献 完成文献综述4立题,三、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可行性报告,研究方案,(一)目的、意义和科学依据,1、目的2、课题的经济意义和学术意义 经济意义:市场预测、应用前景分析 科学意义:提出新的科学理论、观点或方法,对已有的科学理论、观点或方法提出新的见解或补充等。3、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4、立题依据,(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研究的具体内容2、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3、技术路线如小试中试扩大实验 或如实验室与生产相结合4、研究方法实验地点、对象、材料等设计方案观测指标与观测方法统计方法,(一)进度安排与预期成果(二)已具备的工作条件(三)参考文献,实施计划,是研究方案的进一步具体化,四、计划执行,五、撰写科学论文,一般科技论文格式,标题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摘要和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学位论文写作,学位论文比一般的科技论文更深入、更系统,它可以不受篇幅的限制。,论文题目,题目要精练,一般要求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题目应简单明了、引人注目,应当用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应尽可能使用国际惯用的词汇或用通用的缩写词。在题目的右上角标注“*”,其注释通常表示经费的来源。,摘要,形式:资料性 提示性篇幅关键词,引言,作用:将读者引入正文,注意要能够吸引读者内容:1、问题的提出和以往研究情况的评述。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等,一般应提及在本领域起关键作用的人。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材料与方法,1、试验时间2、材料包括其来源、制备,仪器的型号与准确度3、方法如采用了前人的方法,应该提及前人的人名,并标注参考文献4、计算与统计方法计算公式和统计分析方法,但通用的计算公式不要写出,试验结果,应注意避免以下问题1、原始数据不加任何统计地列出;2、不同条件下的结果,不加统计校正地合并在一起;3、图、表、文字内容重复4、讨论的内容不应放在“结果”中5、表格一般都用三线表将所有表格放在后面(一起)是不规范的。,讨论,讨论是对结果的进一步延伸,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小结和结论性的内容,并对之进行理论性的探讨2、有关试验方法、结果的一些问题的讨论。如与别人的方法或结果进行比较,还应标注参考文献3、不足之处,或提出今后应从哪些方面作努力。,结论,也可合在讨论中,文章长时要另写结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编码顺序对于作者超过3人的对于外文引用,可用标准缩写词,如J.Anim.Sci.对重复引用的可标注“ibid”。刊物著录格式:周桂莲,韩友文,徐子伟,等.不同铁源生物学效价的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02,14(2):47-52专著著录格式:杨凤主编.动物营养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47-52,附录英文摘要(不一定与中文完全相同,但关键词应与中文要完全对应)致谢(作为学位论文,还应该有符号和缩略词表、作者简历、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2.4 综述的写作要求:,文献综述是作者针对某一专题,亲自收集、阅读一次性文献资料后,有目的地将众多分散的一次文献资料加以综合、整理、分析、归纳,编写而成的专题学术论文。写好综述的基础是“文献”,“综”指全面分析综合,因而针对主题,应尽可能地收集和掌握全面的文献;“述”指评述,对文献要消化吸收,有自己的主见和思路,有层次地予以归纳和分析,才能写出一篇好的综述。综述既可是全面系统地介绍某一领域的进展,也可以是某一专题的一个侧面。关键是要体现创新的思想,要选择国内外最新的、重要的选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基础和成果,最好具有实用的价值,有指导性,才是好的综述。,综述,一般小综述为40008000字(国内),大综述(国外)一般在2万字以上。有以下注意事项:(1)正确理解综述的特点:综述既不是原著,也不是简单的文献报道,要把不同作者的研究成果熔于一炉,并作分析评论;介绍文献必须如实,并注明文献出处;(2)综述必须论之有据:介绍原著必须忠实于原著的事实,让数据说话,对外文资料的翻译要准确,认真消化提炼,是艰苦的再创造过程。切忌文献堆砌,更不能把国外的一二篇综述改头换面,剽窃为自己的综述。(3)综述内容一定要新:除了写一点必要的历史背景外,重点是介绍新知识、新发展、新技术、新经验,因而文献一定要新,并且有权威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