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管理的理论与模式.ppt
创业管理的理论与模式,内容提要,近年来,创业管理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被发表于顶尖学术期刊的论文数量也逐年增加。然而,创业研究仍面临缺乏理论基础与研究边界不明确的困境。本讲座回顾近20年来创业研究的演进,发现理论基础还有待强化,针对创业初期过程的研究还相当不足,研究焦点也应从过去创业家单一维度转向未来多重维度的互动研究,并以创业机会做为研究的核心。最后在针对研究方法选择的问题,我们建议应朝向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并根据研究问题的特征,选择最适当的研究方法。,一、前言,Entrepreneurship早期翻译为企业家精神,现在则较普遍被称呼为创业精神、兴业、新事业开发等。无论使用哪个名词,它的意思都代表着个人或企业采取创新与冒险开创的行动。过去学者认为创业是因为环境“改变”(change)所引发的机会发掘与利用行为,例如 Drucker(1985)即指出“改变”提供了人们创造新颖与众不同事物的机会,当改变出现,创业家利用机会去创造新的价值。因此,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创业研究成为了解未来社会变迁与促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课题(Acs&Audretsch,2003)。,近年来,旺盛的创业活动引发实务界及理论界的大量关注。究其原因,可归结为全球化潮流与社会人口统计变迁所致。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存活的关键来自于快速回应市场与持续创新。许多大型企业无法像以前一样,持续地占有市场,而具有高度灵活性的新创事业,通过市场变化与新需求而快速窜起(Dollingers,2003)。此外,学校对于创业教育日渐重视,社会对于创业活动普遍肯定,具有创业精神的员工不再安于当一个受雇者,都促使各种类型创业家大量崛起。,相对于实务上的蓬勃发展,创业在管理学术研究仍是一个十分年轻的领域(Cooper,2003)。创业的概念是由经济学开始,主要探讨创业活动对于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影响。例如,Schumpeter(1934)强调创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动力,企业家利用生产原料的新组合(new combination)来达到创新的目的;Penrose(1959)探讨企业成长的理论,指出创业家与企业家找寻市场机会,并利用管理能力驱使组织成长;以及Kirzner(1973)分析移民如何通过机会发现与利用,获取创业的利润等。,在心理学相关研究中,早期学者着眼于探讨“什么样的人会成为创业家?”,也就是所谓创业家人格特质的课题。例如,创业家具有高风险倾向、高成就需求、高内控程度等特质。但经过数十年研究,仍无法实证人格特质对于创业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Baron,1998;Mitchell,Busenitz,Lant,McDoufall,Morse,Smith,2002)。因此,近期学者开始转向探讨创业家的认知心理与行为决策模式,试图了解创业家在风险与不确定情况下,如何发掘机会,以及如何将机会付诸实行。,创业管理专业学术期刊的数量并不多,以下列举三份较具影响力的期刊。1963 年出刊的“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是第一本专门探讨创业的管理学术期刊。原以中小企业管理为主题的“American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于1988年改名为“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近年来知名度较高的“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则于1985年在 Ian MacMillan教授主导下开始运作。这些专门期刊带动了知识的累积与扩散,并成为创业管理学术研究的重要推手(Acs&Audretsch,2003)。,这些期刊所探讨的课题十分广泛,包括:创业家与创业团队、新创事业的机会发现与利用、公司内部创业、创业环境、创业网络、创业融资等。虽然内容遍及战略管理、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企业管理的主要功能,但创业管理凭着在实务世界的独特性与重要性,开始影响企业管理研究的主流方向。,从1980年代后期至今,创业相关研究在一般主流管理期刊的刊登数量已呈现大幅增加现象,例如Busenitz,West III,Shepherd,Nelson,Chandler,Zacharakis(2003)于Journal of Management发表的文章,探讨创业研究的过去与未来发展,并整理1985-1999年间,主流管理期刊所发表的97 篇创业相关文章。他们的研究显示,1985年之后,创业研究发表在主流管理期刊(包括Academy of Management of Journal(AMJ),Academy of Management of Review(AMR),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SMJ),Journal of Management(JOM),Organizational Science(OS),Management Science(M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ASQ)的数量,呈现显著增长。而Ireland,Reutzel&Webb(2005)统计从1963年至2005年,曾在Academy Management of Journal(AMJ)期刊发表有关创业的文章数量,也是逐渐上升,显示创业已在管理领域中走出一条道路。,然而,创业学术研究仍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最为学者忧心的是缺乏一套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基础(Shane&Venkataraman,2000)。Busenitz et al.(2003)指出,创业研究面临如何建立正当性(legitimacy)的挑战,他认为必须经由强化研究深度与广度,明确划定研究边界(boundary),来建立学术界对于创业研究的认同。Gartner(1985)、Low&MacMillan(1988)、Venkataraman(1997)、Shane&Venkataraman(2000)、Ucbasaran,Westhead&Wright(2001)等学者,对于如何在学术圈建立创业研究的正当性,也持类似的看法。目前创业研究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需要一套专有的理论架构,清楚界定研究课题,促成研究共识,使得从事创业研究学者能在相同的平台上,交换(exchange)研究心得,并完善创业管理的理论基础。,二、创业研究的进展与困境,(一)创业的定义 简单地说,创业就是“创造一个新事业”(Low&MacMillan,1988)。十九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赛伊指出,创业就是“将资源从生产力较低的地方转移到较高的地方”(Drucker,1985)。然而,这样的定义不足以显示创业的内涵。由于创业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学者们都以不同角度来阐释创业,导致创业的定义至今仍相当模糊(Cooper,2003)。,Schumpeter(1934)对创新的定义是:“将原来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通过改变功能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创造利润,创业者就是实践这些创新组合的人”。从创业的内涵来看,Shane&Venkataraman(2000)认为创业应该包括:“如何(how)、谁(who)、以及什么(what)因素会影响机会发现、评估及利用”,因此主张将创业研究聚焦于“机会来源”、“发现、评估、利用机会的过程”、以及“发现、评估及利用机会的个人”。,另有学者从创业特征来加以定义,如Dollingers(2003)提出创业的三项主要特征,分别为:“创造力与创新、资源的结合与经济组织的成立,以及在风险与不确定环境下的成长机会与能力”。因此他将创业定义为:“在风险与不确定环境下创造出的一个新经济组织。”,我们认为,可以延续Schumpeter(1934)、Shane&Venkataraman(2000)及Dollingers(2003)的说法,将创业定义为“在风险及不确定情况下,进行创新与创造活动,经由发掘、评估、利用创业机会,建立新的经济性组织,并为创业家带来利润。”另外,我们认为,对于创业研究可以采取广义的界定,不限于探讨某一产业(高科技产业、服务业、制造业等)或某一分析层次(个人、群体、组织、国家等),仅就创业此一实务活动,做观念性分析与建构理论。,(二)创业研究的进展,一般而言,创业研究是从1970年代开始发展,但是探讨创业的课题则可追溯至更早。对于创业讨论最多的是经济学家,Richard Contillon(1680-1734)首先提出创业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概念,Jean Baptiste Say(1767-1832年)将创业家视为生产与销售产品的中间人(broker),并同样指出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问题。Frank Knight(1885-1972)进一步区分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差别,认为创业家是有能力处理不确定性的人。Joseph Schumpeter(1883-1950)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创业概念倡导者,他认为在供需均衡的经济系统,创业家会倾向利用新组合来打破均衡,并将这个过程称之为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然而,这些学者的思想并未受到重视,直到近二十年来,由于新科技大量出现,经济体系和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创新与创业才开始被广泛地讨论。,自Schumpeter以降,探讨创业的概念分为两派,前者从1948年开始于哈佛大学创业历史研究中心,着重于研究创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以及产品创新与商品化等企业课题;后者则是由Frederick van Hayek(1906-1972)与Ludwig von Mises(1881-1973)两位学者所提倡的,主要探讨有关创业机会的课题。Mises研究创业家如何在市场上发现机会,而Hayek则从知识观点来探讨为何只有少数人可以发现市场机会。近年来,研究创业的学者认为市场是不均衡的,创业家则是发掘不均衡现象并将其导向均衡的重要推手(Sexton&Landstrom,2003)。,创业、兴业或新事业开发(new venture creation)等相关研究,在过去多零星发表于一般领域期刊,并未获得管理学术界的重视。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以创业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与期刊出现,美国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也将创业管理独立出来,与战略、组织行为等主流课题放在同样的地位。这些迹象显示创业管理已逐渐成为独立的学门领域,研究发展也从探索性与理论性文章所累积的基础,延伸至实证性论文(Busenitz et al.,2003)。,创业研究在国际上的发展,在创业研究发展趋势下,除了前述创业专门期刊外,一般管理、战略、国际企业等主流期刊也开始出现创业相关的文章。例如,2001年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出版以战略创业(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为主题的特刊,收录十篇创业相关课题的论文,内容包括:价值创造、国际创业、社会资本、知识资本与核心能力、网络与联盟等主题。2003年Journal of Management出版了创业研究特刊,聘请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期刊曾发表创业研究文章的多位学者(Busenitz,West,Shepherd,Nelson,Chandler,and Zacharakis等)担任编辑委员,并收录创业研究回顾、创业教育、创业机会、公司创业、个人创业、创业组织模式、创业网络镶嵌、创业战略等八篇文章。其中,Busenitz et al.(2003)分析自1985至1999年间在管理顶尖期刊所发表的97 篇创业相关文章,研究结果发现创业研究论文在管理期刊上发表的数量明显呈现正向成长。不过,发表的创业文章仅占全部期刊文章数量的2%,显示创业研究在管理学术领域仍处于低度发展阶段。,此外,以研究方法的类型来看,近年来创业研究的实证性论文增加较快,而理论性论文增加的幅度则较少,但实证与理论性论文成长率都未达显著差异。在文献引用方面,除了多为管理性质的主流期刊,创业专门期刊被引用最多的是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Ireland et al.(2005)统计过去40年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AMJ)期刊中发表的创业文章共有59篇,图1显示从1982-1987年之后,创业文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 2000年以后出刊的文章数量,即占过去40年发表的近半,由此可见创业研究在学术期刊的重要性剧增。,图1 1963-2005年发表于AMJ的创业文献数量 资料来源:Ireland,et al.(2005),Ireland et al.(2005)根据关键字所搜寻到的文献,进行统计分类,提出了中小企业、制度创业、国际创业、公司创业、初次公开发行、创业家、新事业等七类研究主题,这样的分类也能显示目前创业研究的发展趋势。表1为七个主要领域的发表数量,其中创业家(Individuals or Entrepreneurs)与公司创业(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等两个研究主题在2000年前较受到重视。2000年以后,国际创业(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及新事业(New Ventures)等两个主题的文章出现大幅增长,显示近年来创业研究方向的转变。,资料来源:Ireland,et al.(2005),表1:AMJ创业文献的主题分类,2005年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出版的专刊特别着眼于探讨国际创业(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的课题,例如,母子公司间的创业活动、国际企业的新事业开发战略等。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等期刊也开始大量刊登创业相关的研究文章。此外,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Small Business Economic等专门探讨创业课题的学术期刊发展迅速,显示创业研究已经受到主流管理学术界的重视,越来越多重量级学者投入这一领域的研究。,创业研究的现况与未来方向,Low&MacMillan(1988)曾针对创业研究现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缺乏明确研究目的、忽略理论发展、过多着眼与创业家个人特质、只是针对单一分析层次进行研究、较多从事概念性或纵断面分析等六点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议。13年后,Davidsson、Low 及Wrignt等多位学者,在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的2001年夏季专刊中,特地邀请多位学者针对Low&MacMillan(1988)所提出的六个问题进行检视(如表 2)。,表2:创业研究现况与未来方向,资料来源:整理自 Low&MacMillan(1988)、Dacidsson,Low&Wrignt(2001),Low Low&MacMillan,1998)。,为此,Davidsson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ERD),以1988/1989年与 1998年相距十年的创业研究论文,进行分析层次的比较。发现十年来创业研究仍是多集中于个体层次分析【个人、团队、组织:59.4%(1988/1989)77.7%(1998)】,对于总体层次的研究仍相对较少【产业、地区:21.9%(1988/1989)11.1%(1998)】。而有关跨层次研究数量也呈现微幅下降的现象【12.5%(1988/1989)11.1%(1998)】。结果显示从Low&MacMillan(1988)提出跨层次研究方向的十年后,这部分的目标仍没有进展,唯一较显著的变化是“个人与组织互动”的研究论文数量增幅较大(1.6%11.1%)。,小结,经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大致描绘创业研究在管理领域中的发展状况。自管理期刊在 1963 年开始刊出创业研究文章,一直到2000年之后,创业研究主题才逐渐获得一般管理领域学者的重视。研究课题也从早期较多探讨创业家人格特质,而渐进拓展至创业机会、创业战略、国际创业、创业环境、创业团队管理等更广泛的领域,显示创业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已获得显著提升。在研究主题方面,目前研究多着眼于创业投资、公司创业的课题,或仅是以一般管理概念分析新事业开发的问题,而明显忽略从创业前期的概念来探讨创业过程管理的课题。,在研究方法使用上,由于创业研究是近十年才逐渐兴起,且多为跨领域与高度动态性的课题,因此学者倾向采取质性研究方法,藉此才能比较深入探索各项创业课题的内涵。虽然个案研究方法对于创业研究的重要性已广为大家接受,然而Low&MacMillan(1988)指出,未来创业领域需要更多实证性研究,以验证个案研究所提出的理论概念。不过目前在量表设计与研究样本取得上,还是遭遇一定程度的困难,这是未来研究者需要努力的方向。,(三)创业研究面临的问题,综合前述文献回顾,显示创业研究的发展空间很大,不过仍面临以下的问题。第一,缺少一套典范型的理论架构(Shane Shane&Ventakaraman,2000)。Shane(2003)指出过去学者多从个别角度探讨创业,例如单从个人因素或外部力量来探讨创业,但前者仅着眼于创业家人格特质的研究,而后者则强调环境对于创业过程的影响,将焦点置于产业环境、技术变迁、市场结构等外在因素。若将不同角度的论点整合起来探讨,应该有助于建构出整体的架构。,第二,有关创业研究的边界(boundary)仍未能清楚划分(Busenitz et al.,2003)。虽然创业研究与管理领域的相关性很高,也有共通的理论基础,但许多创业独有的问题如:机会探索与风险认知的关系、“机会、资源、团队”三者的互动关系、从机会发现到创立一家公司的决策过程等,还需要发展新的理论基础。第三,由于创业牵涉多个维度,横跨多门学科,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并同时受到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的影响,导致不同背景研究人员对于创业关注的焦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建构明确的研究边界和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基础,不但可以建立研究的正当性(legitimacy),也可加速创业学术领域的成长(Shane&Venkataraman,2000)。,三、创业研究的理论基础,(一)创业理论基础的发展历程 经济学家最早对创业研究产生兴趣,Knight(1921)认为创业家必须容忍高度的不确定性,并愿意投入生产来满足多变化与不确定的市场需求。然而Knight 却未说明创业过程是如何产生的,只着眼于解释创业活动所带来的结果。Schumpeter不同于Knight,他并不强调风险因素,而是将创业家视为一位创新者,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并将创业定义为新资源组合的过程。此外,Schumpeter认为创业家的特质是无法经由后天的教导,因此只有少部分人可以拥有创业的能力(Schumpeter,1934:119)。,奥地利学派根据 Hayek(1949)所提出的信息不完全概念,认为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价格无法轻易地自行调整为均衡。因此市场开发是一种机会发现与摸索学习的过程,当创业家利用信息优势而警觉到机会出现时,市场会帮助人们相互沟通不同的发现,并从他人的经验中学习。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状况下,创业家会不断使用所习得的新知识来发掘市场机会,最后将市场由不均衡带至均衡状态。但是,奥地利学派的创业理论,只是着眼于探讨价格机制与经济体中创业家的角色,却未探讨人类行为差异的问题,忽略创业家人格特质的问题,也完全未触及创业资源的问题。,另一位学者Casson(2005)主张创业家是市场活动的协调者,认为创业研究除了分析创业家个人决策的问题外,也应致力于探讨创业活动与经济成长的关联性。Casson进一步探讨创业与企业理论的课题,他认为创业精神是多变环境中影响企业生存与成长的重要因素,而现有的企业理论却无法解释这一部分。在面对未来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精神所呈现的勇于冒险犯难掌握机会是新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创业研究可以强化现有的企业理论。我们以为,创业家除了是一位市场创造者,更是一位有效率的信息管理者,他们通常拥有绵密的人际网络,擅长于处理大量外部信息,他们也拥有一些有利于创业行为的人格特质,如乐观、自信、较低的风险逃避倾向等,而这些都是创业研究不可忽略的课题。,在现实中,创业活动很难只由经济学的论点来解释,其他如心理、文化、社会等因素,也同时会影响创业现象。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理论着眼于探讨结构、心理、行为层面的课题(Swedberg,2000)。在社会学的文献当中,Max Weber(1864-1920)不论是在早期或是后期都曾提及创业的概念,例如Weber认为新教伦理具有庞大的文化影响力,它使信徒相信认真工作就是荣耀上帝,将工作表现视为一种宗教的实践。Ripsas(1998)则从社会学的观点出发,认为创业是在社会与经济子系统下所发展出来的活动。Granovetter(1995)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创业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并探讨家族关系对于创业所带来的阻碍与帮助。而 Swedberg(2000)也谈到信任对于创业家在复杂社会关系中创立企业的重要影响。,心理学观点关心的是创业家人格特质与内心状态,例如创业家具备有较高的成就需求、自信、内控、风险倾向等(Ripsas,1998)。由于无法获得实证支持,使得人格特质观点已无法进一步引领创业研究,后续学者大都转向行为观点,将创业过程视为是一连串的人性决策行为,或是着眼于探讨后天的心理因素,如认知行为的课题(Swedberg,2000)。综观而论,创业理论建构尚处于发展初期,仍有大量未解的难题,许多重要的定义与因果关系都有待进一步澄清与检验。一般认为,Schumpeter对于创业的论点受到较多学者的接受,适合做为创业理论发展的基础开端,同时行为过程学派也逐渐成为实证研究的核心。然而,要建构一套完整的创业理论,仍有待研究者将跨领域理论做进一步的整合。,(二)现有理论在创业研究的应用,由于创业是一种多维度的概念,横跨多个学科领域,因此许多理论都可用以解释创业现象。我们将针对创业研究常应用认知理论、社会网络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与制度理论等,探讨它们对于创业研究的影响与应用方向。通过理论应用来了解创业的内涵,目的是为了使未来创业研究能建立在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上。由于这些理论来自于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基本假设、研究范畴,以及适用范围,甚至这些理论也存在着互补与冲突。我们并不着眼于理论的整合或创新,而是针对这些理论与创业课题的关连性。其中应注意理论层次的问题(level of theory)(Davidsson&Wiklund,2001),认知理论主要用于个人层次的分析,而社会网络理论可以用于连结总体与个体层次的分析(Kilduff&Tsai,2003),资源基础理论则以组织层次为主,制度理论则是探讨总体层次的影响。,1、认知理论(Cognitive Theory),认知(cognition)指的是个人的感知(perception)、记忆和思考,认知的过程包括将输入的资料进行转换、缩减、储存、更新以及使用的程序,因此认知心理学的出现将有助于解释创业家与周边关系人、外部环境互动的心智过程(mental processes)(Mitchell et al.,2002)。认知理论着眼于为什么有些人能发现机会?有些人会去开创新事业?又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创业成功?,近三十年来,众多学者把目标放在探讨人格特质对于创业行动与结果的影响,却无法得到一致性的统计显著支持,因此至今仍无定论(Baron,1998)。后续研究者将目标转向认知理论,探讨创业家之信息认知差异对于创业活动的影响。1990 年代中期,Busenitz&Lau(1996)使用认知结构与认知过程的概念,解释为何有些人拥有较强的创业意图。认知结构指的是一个人对于风险、控制、机会与利益的信念与看法,认知过程则是指一个人的信息处理方式与能力。,要了解创业的核心,必须更深入地去探讨创业家的思考本质。因此许多研究者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切入,试图解开创业家认知模式的黑盒子(black box),藉此探索如何才能有效发掘创业机会(Krueger,2003)。Mitchell et al.,(2002)将创业认知(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定义为“人们用以评估、判断及决定有关于市场机会、新事业开发及成长的知识结构”。换句话说,创业认知就是用来理解创业家如何使用心智模式,将众多外部信息加以连结,大胆判断市场商机所在,进而组合必须的资源,开发新产品与开创新事业。,Shane(2003)指出认知的特征,如主观性、自信心、直觉力等,都会影响人们如何思考与决策。由于创业家面临不确定环境与高度风险,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需要一套有效的思考模式来克服认知偏误,增加对于机会判断的能力。由此可知,创业家如何经由环境互动来发掘创业机会,将与其内在的认知过程高度相关。Busenitz et al.,(2003)认为可以通过认知理论,探索创业家是如何利用外在环境变化来知觉创业机会,以及如何利用特定信息来发展新事业。而 Baron(2006)更强调创业机会辨识就是一个形态认知(pattern recognition)的过程,他整合了先验知识、创业警觉性与主动搜寻等三项要素,探讨创业家在进行机会辨识过程中,如何受到创业家认知模式的影响。除了着眼于创业家个人层次的认知研究,更可以延伸至创业团队的社会认知层次。例如 Busenitz et al.,(2003)鼓励后续学者可以针对创业团队决策模式、成员多元性等课题进行研究,探讨机会发现过程中创业团队的社会认知模式。,认知理论可用以连结创业家认知与创业环境、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加强研究者思考有关于创业心理面的课题(Mitchell,et al.,2002)。综合而论,认知心理学可为创业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使研究者能够更深层次的分析创业家与创业团队发掘机会的心路历程(Krueger,2003)。,2、社会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社会网络的概念可追溯至社会学与人类学方面的研究。Mitchell(1969)将社会网络定义为某一群体中,个体间特定之连结关系,包括正式与非正式之人际关系。更具体的说,网络就是点(nodes)与点间连线所构成的结构,而所谓的点(nodes)可以为个人、团队或组织(Borgatti&Foster,2003)。Kristiansen(2004)指出社会网络是由核心行动者(actors)与其他熟识者之间的正式与非正式连结所构成的。,周雪光(2003)点出社会网络理论的两个发展思路,前者为以德国社会学家Simmel 为首的制度与结构观点,探讨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后者则为功利思路,强调个人如何利用社会网络来获取资源与地位。如Coleman以理性角度出发,探讨个人如何得利于网络关系,以及Burt(1992)将网络关系模式化,提出结构洞(structural holes)的概念。我们可以将社会网络定义为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所形成的关系连结,是创业家获得外部信息与资源的重要渠道。Davidsson&Honig(2003)指出社会网络在创业研究模式中可做为自变量或因变量,前者探讨网络如何影响创业过程,后者则是以动态观点探讨创业过程中社会网络的演进历程。,此外,社会网络的内涵依不同维度进行分类,可分为个人与组织网络两大类。Dollingers(2003)将社会网络关系分为“个人网络”及“延伸网络”两类。个人网络是指创业家直接接触的人际网络,包括朋友、家人、关系密切的公司同事、老师及其他相关人员,而延伸网络则指企业对企业的正式关系。创业家可经由投资伙伴、经理人、顾客、供应商、以及其他利益关系人之间跨越疆界的活动,来发展这些网络。巫立宇(2002)将社会网络分为“人际网络”与“组织网络”两类,前者包含创业家拥有的所有直接关系,而后者则是由法人组织因资源交换所形成的次级网络。,ODonnell et al.,(2001)也将网络分为“组织间网络”及“个人网络”两个层次。前者以组织为行动者,为正式的连结关系,包括了垂直与水平的网络关系,而后者则以个人为行动者,多为非正式的关系,包括商业网络、社会网络及沟通网络等。Greve&Salaff(2003)研究创业过程中创业家的社会网络活动,并以四个国家的实证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指出在创业的第一阶段(构想产生),创业家并不会大量与网络成员讨论构想及发展关系;但到了第二阶段(规划),就会开始扩充网络数量与活动,此时在网络的发展与维持上花费最多时间;第三阶段(建立企业),则会降低社会网络成员的数量,趋于核心及重要成员的维持。,Johannisson(2000)探讨社会网络与创业成长的关系,指出三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关系为:信息网络(information networks)、交换网络(exchange networks)、影响力网络(influence of networks)。这三种网络互相依赖,其中信息网络可为交换网络和影响力网络铺路。Ibrra(1993)将网络区分为“工具性”及“情感性”网络,前者是指工作有关的资源交换,后者则是以友谊与社会支持的为主。,Granovetter(1973)提出连结强度的概念,并以“接触的频率、关系的情感密度、熟悉程度与行动者的互惠承诺”等四项准则来评量连结强度,并可分为强连结(strong ties)与弱连结(weak ties)两大类。强连结倾向于以长期关系来连结的熟悉朋友,例如亲近的朋友与家人,优点是可提供有利信息的搜寻及关键资源的捷径,降低监控与谈判成本。然而,强连结关系也有其缺点,当网络成员中同质性太高,会使信息的重复性过高。相对来说,弱连结是指松散及非情感性的连结,可增加接收新信息及认识新朋友的机会,并可为新的连结关系打开一扇大门。,社会网络在创业研究中已逐渐受到重视。然而,更细节的网络内涵以及维度间因果关系仍有些模糊(Elfring&Hulsink,2003)。例如 Hoang&Antoncic(2003)由网络关系的内容(content)、治理(governance)及结构(structure)三方面探讨对于创业活动的影响,不过他们也指出目前创业研究还缺乏对于网络理论应用的全面检讨,而且实证性研究也相当不足。,3、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Theory),资源基础理论是战略管理领域的重要分析工具,可用以了解产业组织与竞争优势的关系(Alvarez&Busenitz,2001)。自Penrose(1959)指出组织成长与组织宽裕资源(organizational slack)利用的关系,使得资源利用成为组织成长的重要因素,而Barney(1986)更进一步强调厂商可通过本身资源能力的累积,形成长期持续竞争优势。因此,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企业必须具备有价值的战略性资源,才能拥有竞争优势,Barney(1991)提出有价值、罕有、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等四种资源的特征,可用以辨识战略性资源。对于创业家来说,拥有战略性资源才能打败竞争者,同时还需要能够长期维持竞争优势。,由于创业课题与资源获取与配置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利用资源基础理论。例如Brush,Greene&Hart(2001)认为创业公司应建构的资源包括实体、财务、人力、技术、社会与组织资源六大类,并通过资源的组合运用形成组织能力与核心竞争力。Alvarez&Busenitz(2001)结合资源基础理论与创业课题,试图扩展资源基础理论的应用范围,并建立适合于解释创业行为的新理论。虽然异质性(heterogeneity)是创业与资源基础理论的共通点,但是资源基础理论着眼于资源的异质性,而创业则更倾向于探讨资源价值信念(beliefs)的异质性。Alvarez&Busenitz(2001)认为资源基础理论十分适合用来分析创业家的决策、机会认知、机会发现、组织能力与市场竞争优势。,由于创业活动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其强调创业活动中资源异质性是机会发现的核心,因此资源基础理论有助于解释创业者的资源转换过程(Alvarez&Barney,2002)。而Choi&Shepherd(2004)也以资源基础理论为基础,探讨影响创业家对于发掘机会的因素。此外,近来崛起的知识基础观(knowledge-based view)、组织学习观(organizational learning),以及动态能力观(dynamic capability)等,也是值得关注的焦点。,4、制度理论(Institutional Theory),制度是指规章(norm)、礼仪(ritual),以及法则(role)。制度是通过参与者不断互动所塑造出的共同行为准则,而处于该制度的个体将会受到结构的规范。制度学派理论对于组织生存的解释,着重在组织如何调整其内部结构及运作方式,去符合制度规范的要求。因此,制度理论强调企业的组织形态与运作方式,是受到制度环境中政治、法令、社会规范、文化认知等力量的影响。,制度理论中的正当性/合法性机制(legitimacy)对于创业过程的影响甚大。制度理论强调正当性机制,除了法律的正当性,还包括文化制度、观念制度、社会期待等正当性(周雪光,2003)。陈东升(1992)指出,制度环境对于组织存活与成就的影响是经由正当性(legitimacy)的取得过程,组织如果能够建立足够的合法性,则所受到的外在威胁会减少,并能保障资源的充分供应。换言之,组织若能从制度环境中获得社会的认可,得到合法性支持,将可提高组织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与生存机会。,Aldrich&Fiol(1994)指出在新兴产业中,新创事业往往面临着缺乏合法性的限制。合法性指的是一个实体企业所采取的行动的认知与假设,需要适当的在一个有规范、价值观、信念的社会建构系统之下所进行。例如,生物科技产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需要被广为接受与认可,因此新创事业通过立足市场,才能被顾客、供应商所认可,代表新创事业具有创造顾客价值的能力,并建立在市场上的形象与地位。此外,Aldrich&Fiol(1994)将合法性分为认知性与社会政治性两类。前者指的是新事业概念知识的扩散,可通过竞争者、经销商、大学等伙伴关系来达到新概念的创造。例如1970 年代个人计算机出现,当时并未获得广泛注意,通过家庭与学校的使用与扩散后,才逐渐建立起认知合法性。后者指的是在规则与标准之下的新事业,才能获得利益关系人的接纳。,由于创业是驱动创新及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新事业是镶嵌在国家的体制之下,因此体制结构将影响企业的战略方向与创新活动。在创业研究的课题上,Busenitz,Gomez&Spencer(2000)曾探讨国家制度的轮廓,以法规性(regulatory)维度、认知性(cognitive)维度、规范性(normative)维度加以分析。制度的法规性是指法律、规则及政府的政策是否提供新事业支持,以降低个体开创新事业的风险,并促使创业家能获得更多的资源;制度的认知性则是指环境中个人是否具有开创新事业的知识与技术,例如创业者是否知道从何处去获得产品与市场的相关知识;而制度的规范性包括了一国的文化、价值观、信念是否会影响居民的创业导向。,Spencer&Gomez(2004)则沿用Busenitz et al.(2000所发展的维度问卷,进一步探讨制度结构、创业活动形式与失业等经济因素的关系。综而言之,从制度理论的观点,可探讨一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与新创事业之间的互动与影响,后续研究者或可针对各国不同的制度环境进行创业活动的比较,也或是探讨政策、社会规范等对于创业的影响。,四、创业研究的模式建构,我们将建立一个整合性观念模式,并通过分析维度内涵与互动关系,回应创业研究遭遇的一些问题。回顾过去的文献,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创业管理的模式架构。例如,Gartner(1985)提出“创业家个人、环境、组织及创设过程”等四个创业模式的维度,他认为创业并非单一维度足以说明,所谓创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