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乙肝-关爱健康.ppt
关注乙肝,关爱健康 我国头号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09 来自身边的关怀,08 得了乙肝怎么办?,01 什么是乙型肝炎?,04 乙肝病毒的结构和相关免疫抗体有哪些?,02 乙肝主要途径传播有哪些?,03 感染乙肝病毒(HBV)的可能后果,05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乙肝?,06 乙肝“两对半”检查及临床分析,07 乙肝的预防与“乙肝疫苗”,帮助,退出,10 网上论坛学习交流,本课件适用于中学健康教育。课时:适用于一或两课时 教学场所:教室或电子阅览室 教学方式:教师选择性课堂教学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选择学习。制作单位:中山市第一中学 作者:王黎明、肖建富,帮助,01 什么是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泻腹胀,部分人发热黄疸,但约有半数患者无明显不适,只是在查体中发现感染了乙肝病毒。临床上分为:(1)急性乙肝: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2)慢性乙肝:轻、中、重三型。(3)重症性乙肝:急性、亚急性、慢性三型。(4)瘀胆型乙肝。(5)乙肝后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分布及自然史,全球60亿人口,20亿人曾感染HBV,占全球人口1/3,慢性HBV感染者3.5-4.0亿,占全球人口6%,其中亚洲占2/3,中国占1/3,15%25%最终将死于肝硬化或肝癌,每年因HBV感染相关死亡者100万例,占传染病死亡率第7位,乙肝感染的地理分布,我国高达10%以上!,02 主要途径传播有哪些?,3.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目前已明确HBV存在于体液中,可能通过密切接触而传播HBV。主要发生在家庭或公共场所,亦可发生在学校、工作单位的集体宿舍。性接触亦可传播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泪液、汗液、乳汁等各种体液排出体外,然后通过 3种主要途径传染易感者。,1.血液或血制品传播:其中医源性感染占首位。注射针头、手术器械,尤其是输血和血制品,可使HBV侵入人体内。,2.母婴传播: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引起婴儿HBV感染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怀孕时经胎盘传播,分娩期产程中的传播及分娩后经哺乳等密切接触传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03 感染乙肝病毒(HBV)的可能后果,急性HBV感染,90%新生儿,2530%儿童,10%成人,进展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死亡,失代偿肝硬化,静止的携带者,慢性感染,1540%,爆发性肝衰竭,2%,免疫机能正常且有抗体,自动治愈,慢性感染的症状和结局,血清ALT(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肝硬化:不能治愈,但如果活动性复制显著降低则可停止进展代偿性肝硬化:肝硬化,但肝功能残留失代偿肝硬化:肝功能显著减退肝癌:世界范围内,HBV 是肝癌的首要原因死亡:严重的肝损害导致肝衰竭,HBV流行与肝癌(HCC)发生,HBV携带者的全球流行情况,HBsAg 携带者 流行情况8%资料不全,原发HCC的年发生率,病例数/100,000 人口1331010150资料不全,WHO 1999,04 乙肝病毒的结构和相关免疫抗体有哪些?,电子显微镜下,乙肝病毒有三种形态:大球形颗粒,直径42nm,是一个完整的乙肝病毒。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由由表面抗原组成;管形颗粒,直径22nm,长度在50700nm之间,由多个聚合而成;,完整的HBV颗粒,具有双层核壳结构:核心颗粒:直径为28nm。颗粒内部:DNA和DNA多聚酶。颗粒表面:含有乙肝核心抗原(HBcAg)和乙肝e抗原(HBeAg)。外壳(包膜):厚7nm。脂质双层:含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等蛋白质,人体免疫系统接触到相关抗原,通过免疫反应产生相关的抗体,这些抗原、抗体均可以在血浆中找到。医学检查上用去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即血清)中的相关抗原抗体作为血清标志物。,乙肝病毒(HBV)的三种抗原抗体系统: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乙肝表面抗原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原:HBcAg乙肝核心抗原抗体:抗-HBc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原抗体:抗-HBe,05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乙肝?,临床诊断上:疑似乙肝病例查 两项,实验确诊:疑似病例加项。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有任何医疗性损伤如:不洁的注射、针灸、穿刺、手术等,或与乙型肝炎病人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有密切接触。血清ALT(谷丙转氨酶)升高血清HBsAg阳性伴抗-HBcIgM 阳性(1:1000)或HBV-DNA阳性。,感染,复制,血清学诊断的三个步骤,疾病活动,血清标志,HBsAg、抗-HBc、抗-HBe,HBeAg、HBV DNA,ALT,1,2,3,HBV感染的诊断:利用血清标志,为什么会升高?,感染乙肝病毒后,由于肝细胞被破坏或凋亡,导致肝细胞中的ALT(谷丙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正常肝脏病理切片,急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切片终末肝小静脉(V)周围带(腺泡3带)显著皮炎症坏死,腺泡内炎症活跃。,更详细的致病机理,HBV感染后主要通过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应答而导致肝细胞的损害。肝细胞被病毒感染后,细胞膜的抗原性发生改变,同时由于T H 细胞不断激活或抑制性T细胞(Ts)功能降低而使自身反应性B细胞激活,导致产生针对肝特异性蛋白(LSP)和肝细胞膜抗原(LMAg)的自身抗体,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毒(ADCC)也可破坏肝细胞。肝内的各种细胞在被激活后可产生IL-2、IL-6、TNF-等细胞因子,对肝造成损伤。近年来细胞调亡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中受到重视。由于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如果肝细胞坏死,ALT和AST就会升高。但ALT分布在肝细胞浆,AST分布在肝细胞浆和线粒体中。急性肝炎和轻症的慢性肝炎,主要表现为ALT的升高。因此,AST/ALT1甚至2。,常用检查乙肝的血清标志物血清标志物的含义?,乙肝病毒最常用的血清学标志有以下项,即“两对半”,或称乙肝病毒项:(1)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月,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2)乙肝表面抗体: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常在乙型肝炎恢复后期出现阳性。此时乙肝表面抗原已转阴数月。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持续时间也越长(35年以上)。再次感染乙肝病毒后,乙肝表面抗体可在2周内滴度明显升高。但也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乙型肝炎者,这种情况可能为不同亚型感染。90%接受乙肝疫苗注射者的乙肝表面抗体可转阳。极少数情况下表面抗原和抗体均为阳性,常见于不同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血液中的乙肝表面抗原;或是感染了基因发生了变异的乙肝病毒。,常用检查乙肝的血清标志物血清标志物的含义?,(3)乙肝e抗原:在乙肝病毒感染后表面抗原阳性同时或其后数日可测得乙肝e抗原。乙肝表面抗原在血内高峰期亦是乙肝e抗原的高峰期。在肝炎症状出现后10周内逐渐下降,在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前可先转阴。如果乙肝e抗原阳性,则可发展为慢性持续性感染。乙肝e抗原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乙肝e抗原指标转阴而乙肝e抗体转阳过程中临床上可出现明显的肝功能恶化。极个别情况下可见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而乙肝e抗原为阳性。(4)乙肝e抗体:在乙肝e抗原转阴后数月出现乙肝e抗体阳性。乙肝e抗体阳性预示患者的传染性已显著或相对降低。病毒复制程度已降低或明显缓解。近年发现个别乙肝e抗体阳性,但乙肝病毒核糖核酸(HBVDNA)亦为阳性者的病情迁延不愈,这是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临床上不可忽视。(5)乙肝核心抗体:通常在乙肝表面抗原出现后35周肝炎症状出现前即可在血清中检出。高滴度的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常标志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传染性。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低滴度的乙肝核心抗体表示乙肝病毒既往感染。,06乙肝“两对半”检查及临床分析,序号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1 大三阳+-+-+2+-+3 小三阳+-+4-+-+5-+6-+7-+-8-+-+9+-10+-+-11+-+-12+-+,请点击相应序号或图标查看相关阳性组合的临床含义,查看乙肝“三期”,如均无阳性反应,表示过去或现在均未感染HBV,需注射疫苗。,应如何怎样认识“大三阳”、“小三阳”?,乙肝“两对半”检查及临床分析,序号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1+-+-+2+-+3+-+4-+-+5-+6-+7-+-8-+-+9+-10+-+-11+-+-12+-+,查看乙肝“三期”,1、俗称乙肝大三阳说明患者是慢性肝炎,有传染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指标阳性。,乙肝“两对半”检查及临床分析,序号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1+-+-+2+-+3+-+4-+-+5-+6-+7-+-8-+-+9+-10+-+-11+-+-12+-+,查看乙肝“三期”,2、急性乙肝感染阶段或者是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些。,乙肝“两对半”检查及临床分析,序号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1+-+-+2+-+3+-+4-+-+5-+6-+7-+-8-+-+9+-10+-+-11+-+-12+-+,查看乙肝“三期”,3、即俗话说“小三阳”。乙肝已趋向恢复,属于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弱,长时间持续此种态可转变为肝癌。,乙肝“两对半”检查及临床分析,序号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1+-+-+2+-+3+-+4-+-+5-+6-+7-+-8-+-+9+-10+-+-11+-+-12+-+,查看乙肝“三期”,4、既往感染过乙肝,现在仍有免疫力,属于不典型恢复期,也可能为急性乙肝感染期。,乙肝“两对半”检查及临床分析,序号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1+-+-+2+-+3+-+4-+-+5-+6-+7-+-8-+-+9+-10+-+-11+-+-12+-+,查看乙肝“三期”,5、既往有乙肝感染,属于急性感染恢复期,也少数人仍有传染性。,乙肝“两对半”检查及临床分析,序号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1+-+-+2+-+3+-+4-+-+5-+6-+7-+-8-+-+9+-10+-+-11+-+-12+-+,查看乙肝“三期”,6、过去有乙肝感染或现在正处于急性感染。,乙肝“两对半”检查及临床分析,序号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1+-+-+2+-+3+-+4-+-+5-+6-+7-+-8-+-+9+-10+-+-11+-+-12+-+,查看乙肝“三期”,7、以前打过乙肝疫苗或以前感染过乙肝。,乙肝“两对半”检查及临床分析,序号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1+-+-+2+-+3+-+4-+-+5-+6-+7-+-8-+-+9+-10+-+-11+-+-12+-+,查看乙肝“三期”,8、急性乙肝恢复期,以前感染过乙肝。,乙肝“两对半”检查及临床分析,序号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1+-+-+2+-+3+-+4-+-+5-+6-+7-+-8-+-+9+-10+-+-11+-+-12+-+,查看乙肝“三期”,9、急性感染早期或者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乙肝“两对半”检查及临床分析,序号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1+-+-+2+-+3+-+4-+-+5-+6-+7-+-8-+-+9+-10+-+-11+-+-12+-+,查看乙肝“三期”,10、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恢复。,乙肝“两对半”检查及临床分析,序号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1+-+-+2+-+3+-+4-+-+5-+6-+7-+-8-+-+9+-10+-+-11+-+-12+-+,查看乙肝“三期”,11、早期乙肝感染或者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乙肝“两对半”检查及临床分析,序号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1+-+-+2+-+3+-+4-+-+5-+6-+7-+-8-+-+9+-10+-+-11+-+-12+-+,查看乙肝“三期”,12、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携带者,应如何怎样认识“大三阳”、“小三阳”?,“大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指标阳性。“小三阳”是指HBsAg、乙肝e抗体(抗HBe)和抗HBc三项指标阳性。以前认为“大三阳”表示乙肝病毒感染,复制活跃,有传染性。“小三阳”则表示肝炎病情好转,乙肝病毒复制停止,没有传染性。最近,大量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 病人出现由“大三阳”转向“小三阳”并不意味着乙肝病毒复制完全停止,大多数情况下只表示乙肝病毒复制减少。少数“小三阳”病人其血清HBV DNA持续阳性,病毒复制活跃,病情较严重,病情进展迅速,见于病毒变异。在急性乙型肝炎和HBsAg携带者出现由“大三阳”转向“小三阳”,则是预后良好的标志。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法结束后,患者血清由“大三阳”变为“小三阳”,说明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乙肝“三期”,乙肝病毒在感染人体后乙肝标志物变化与有关时期:潜伏期: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或伴乙肝e抗原(HBeAg)阳性。急性期:HBsAg、HBeAg、HBcAg均可阳性恢复期:HBsAg、HBeAg、HBcAg等均转阴,抗HBe可阳性。,07乙肝的预防与“乙肝疫苗”,隔离传染源:对传染期的病人进行隔离切断传播途径:消毒、减少亲密接触等。,保护易感人群: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为有效的方法。在预防接种前,首先应该检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标记物(也就是俗称的乙肝两对半)。如果乙肝两对半检查阴性,肝功能正常,就可以按0、1、6个月程序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规格为10微克和5微克两种)。接种疫苗后,95以上的接种者体内都能够产生保护性抗体(即乙肝表面抗体),从而达到预防乙肝的目的。目前我国已对新出生的儿童普种乙肝疫苗,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可以消灭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有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只是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对由于以往感染乙肝病毒而现在已经自然获得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者(乙肝“二对半”检查表面抗体呈阳性),更没有必要再接种疫苗,不过接种后多数也不会产生不良副反应,其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可能会有所增高。如果是急性乙肝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完全治愈并康复,检查乙肝病毒“二对半”表面抗原已阴转,只剩下核心抗体为阳性,而保护性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又始终不能自己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促使表面抗体产生,使自己以后不再得乙肝。,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该怎么办?,(1)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2)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3)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接种疫苗后,多长时间需要再次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乙肝疫苗能和其他疫苗同时使用吗?,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卡介苗、白百破、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接种程序按照计划免疫所要求的顺序进行。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什么是免疫耐受?,患者在胎儿时受母体传染或在幼年时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病毒在体内不断复制,因幼儿乃至青少年身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或成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不能识别那些带有乙肝病毒的肝细胞,也不去攻击这些肝细胞,肝细胞内的病毒和身体的免疫细胞在患者体内“和平共处”。在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不舒适的感觉。实验室检查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基因(HBV-DNA)持续阳性或HBV-DNA单独阳性,肝功能一直是正常的,然而由于病毒在体内,特别在肝细胞内大量复制,干扰肝细胞基因的正常表达,对人体,特别是对肝脏构成持续的潜在损害,所以常在学习紧张、工作繁忙、结婚、妊娠等生命负荷较大时才显露出来。免疫耐受很容易被乙肝患者及家属所忽视,有的甚至一旦发现,已到了不可救药的肝硬化或肝癌晚期。,08 得了乙肝怎么办?,我国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较高,约10%,这些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只有5060%发展成肝炎。而发展成肝炎的病人中仅1/3左右发展成肝硬化及肝癌,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不要过分紧张,也不要放松警惕,要定期检查,认真听从医生的医嘱,按时服药,多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都是可以正常地生活和工作的。,1.乙型肝炎为什么难治疗?,这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的特性和乙肝的发病机理所决定的。乙型肝炎病毒小,且分拆成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分布在体液内及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可改变肝细胞膜的性质。使体内的免疫系统发生紊乱,误把自身的肝细胞当做“敌人”来破坏,而造成肝细胞损伤。即使你用抗病毒药物杀死了病毒,但自身的免疫功能仍会继续对肝细胞发生攻击。因此乙型肝炎比较难治愈.,2.急、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如何?,目前无肯定特效药物乙型肝炎又是一种相对自限性疾病,所以在治疗上应强调急性期严格消毒隔离,慢性期注意相应隔离措施。合理休息、合理饮食、适当营养、注意对症,用药要保肝不伤肝。可因地制宜,结合有效的治疗经验,选择种(方)中西药物,以促进肝细胞修复。病初消化道症状较重,尿量减少,兼有黄疸者可适当静注葡萄糖;黄疸迅速加剧者加用6912(茵栀黄注射液),平时服用“清乙透毒灵”警惕向重型肝炎发展。一般情况下对急性乙型肝炎不宜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强调三分药治,七分调理。在心理素质上要有克敌制胜的坚强斗争意志,精神要愉快,生活有规律,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反对过度营养引起肥胖,除出现黄疸或转氨酶显著上升时要卧床休息外,一般症状不多,转氨酶轻度升高时应适当活动,注意动静结合。用药切忌过多过杂,切勿有病乱投医滥用药,换药不宜太勤。选用抗病毒药、调整免疫药、活血化瘀药、抗纤维化和促进肝细胞再生药物时,一定要有医生指导。患者久病成医,可注意学习肝病自我疗养的知识。希望你能配合医生选用适宜于自己的调理方洍法,让身体逐步增加抵抗力,最后战而胜之。,3.乙肝病人家用消毒方法有那些?,HBV 的抵抗力较强,但6510 h、煮沸10 min 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HBV。含氯制剂、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等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4.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有哪些限制?,由于人们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认识不够全面,以至一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中的青年在升学、就业、结婚甚至出国等都发生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其实有些问题并非那么严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约占我国总人口的10%,他们中不乏有科学家、名演员和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除了某些学业,如幼儿师范、饮食服务等行业外,对升学、就业,甚至出国不应有太多的限制。这是因为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触是不太可能传染给别的人。至于结婚,只要对方抗HBs阳性,或HBsAg阳性,就不存在相互传染的问题。如果对方乙肝标志全部阴性,建议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后再结婚。,5.乙肝病毒为什么可能导致肝癌?,关于乙肝病毒致癌的机理现在认为有以下几种:(1)肝炎病毒的基因融合于肝细胞的基因中了,我们在医学上称之为“基因的整合”。使肝细胞发生变异。(2)肝脏炎症的不断刺激,使肝细胞发生变异,不断地再生,即“再生过度”。(3)正常的肝细胞也是不断地新陈代谢的,衰老的细胞死亡,被新的细胞代替,这叫做“细胞调亡”。如果应该凋亡的细胞由于肝脏炎症的刺激而不凋亡,就形成了肿瘤。(4)正常机体的免疫功能会不断清除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包括肿瘤细胞),如免疫功能异常,不能清除异常细胞,则发生肿瘤。因此,积极治疗肝功能异常、调节机体免疫,清除体内病毒是非常重要的。,09来自身边的关怀,谢 谢 各 位!祝您健康!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and may you be heal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