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规制经济学专题三.ppt
1,专题三:外部性问题的政府管制,河上游的造纸厂对河下游的农民带来的损失问题怎样得到解决?在这一专题里,我们研究外部性问题。所谓的外部性是指一定的经济行为对外部的影响,造成私人(企业或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偏离的现象。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我们这里重点探讨负外部性问题。,2,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重要来源,因而引起了严重的公共政策问题。如,如果可以的话,应当允许厂商向河流中倾倒多少废水?汽车废气的标准多严?政府应当在国防上、教育上、基础研究上、公共电视上花多少钱?,3,在这一专题里我们讨论的主要内容:首先,通过个案分析当外在性存在时,一种商品的价格不一定反映它的社会价值,结果厂商可能生产太多或太少,从而使市场结果无效率的表现。接着,我们讨论解决负外部性问题的两种政策方法,同时对这两种公共政策所带来的损益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对公共政策作出相应的评价。最后,我们通过对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的学习,来进一步地扩展我们的思路。,4,一、负的外在性和无效率,外在性可以在生产者之间、消费者之间或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产生。由于外在性并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因此它们会成为经济无效率的一个来源。要弄明白为什么,让我们来看钢厂向河中倾倒废物的例子。,5,第一步我们首先考虑只有一家钢厂产生污染,并假定该厂商的生产函数是固定比例的,因此它不改变它的投入比例;要减少废水只有降低产出。第二步我们考虑所有的钢厂都以同样的方法产生污染。,6,当存在负的外在性时,边际社会成本MSC大于边际私人成本MC。差额就是边际外部成本MEC。,A图显示单个钢厂在竞争性市场中的生产决策。,价格,厂商产出,q*,q1,p1,MSC,MC,MEC,A图,在A图中,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在价格等于MC的q1处生产。有效产出是价格等于MSC的q*。,7,从社会的角度看,该厂商生产的产出太多了,有效产出水平应当是价格等于生产的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生产成本加上倾倒废水的边际外部成本。即:MSC=MC+MEC。边际社会成本曲线MSC与价格线在产出为q*处相交。由于这时只有一家工厂向河中倾倒废水,生产的市场价格不变。然而,厂商生产的产出太多了(q1而不是q*),并产生了太多废水。,8,现在考虑所有的钢厂都把废水倒入河中会发生什么?当存在外在性时,产业产出是否是有效率的呢?,9,B图假设所有钢厂都产生相似外在性时的市场需求和供给曲线。MC曲线是该产业的供给曲线;MEC是把每个人在每种产出水平下受害的边际成本相加得到的;MSC曲线代表所有钢厂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外在成本的总和。其结果是,MSC=MC+MEC。,价格,产业产出,D,MEC,S=MC,MSC,B图,在B图中,产业的竞争性产出是Q1,由产业的供给MC和需求D的交点决定,然而,有效产出Q*要比它低,由需求和边际社会成本MSC的交点决定。,Q1,Q*,P1,P*,10,有效的产业产出水平是一额外单位产出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的产出水平。由于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的边际收益,有效产出为Q*,为边际社会成本曲线MSC与需求曲线D的相交处。然而产业的竞争性产出是在Q1,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MC的相交处。显然,产业的产出太高了。,11,在我们的例子中,每单位产出都导致某些废水。因此,无论我们是看一家厂商的污染还是整个产业的污染,经济效率都显示生产过多,因为它导致太多的废水倒入河中,无效率的来源是产品不正确的定价。从图B中的价格P1太低了它只反映了厂商的私人边际生产成本,而不是社会边际成本。只有在较高的价格P*,钢厂生产的产出水平才是有效率的。在这里由于没有考虑负外在性成本的存在。因此现在的生产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无效率的。,12,这种无效率的社会成本是多大呢?对于每一单位Q*以上的产出,社会成本由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收益(需求曲线)的差额给出,结果,社会总成本就是B图中MSC、D和产出Q1之间的阴影三角形。,13,扩展:外在性即导致短期也导致长期的无效率。在管理经济学中的竞争市场理论使我们知道,每当产品的价格高于生产的平均成本时,厂商就进入一个竞争性产业,而每当价格低于平均成本时,厂商就退出。在长期均衡中,价格等于(长期)平均成本。当存在负的外在性时,平均私人生产成本低于平均社会成本。结果,即使是在某些厂商离开产业才有效率时,这些厂商还是留在产业内。因而,负的外在性鼓励太多的厂商留在产业内。,14,二、解决外在性问题的主要途径,1、排放标准的设立 排放标准是对厂商可以排放多少污染物的法定限制(总量控制)。如果厂商超过限制,它就会面临经济惩罚甚至刑事惩罚。该标准保证厂商有效率地生产。厂商通过安装减少污染的设备来达到这一标准。增加的减污开支会导致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上移(幅度为平均减污成本)。厂商将发现,只有产品的价格高于平均生产成本加上减污费用使该产业有效率的条件进入该产业才有利可图。,15,2、排放费,排放费是对厂商每单位废物的收费。我们用MSC表示排放的边际社会成本(注意:相当于前面讨论的MEC),曲线向上倾斜是因为外在性越广泛,外在性的边际成本越高。标有MCA的曲线是减少排放的边际成本。它衡量厂商安装污染控制设备的附加成本。MCA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因为在少量减少废气时,减少废气的附加成本低,而大量减少时,边际成本高。见下图:,16,MSC(MEC),MCA,标准,收费,12,E*,每单位排放费(元),废气水平,*,*,*,*,*,*,*,*,*,*,*,*,*,*,*,*,*,*,*,*,*,*,*,*,26,3,17,收费后,厂商通过把废气从26单位减少到12单位以使成本最小化。为什么?要明白为什么,注意一个单位废气的减少(从26单位废气到25单位)成本非常低(增加减污的边际成本几乎为0)。因此,用很小的成本,厂商就能避免支付每单位3元的费,事实上,对于所有高于12单位的排放水平,减污的边际成本都低于排放费,因此值得支付来减少排出。然而,低于12单位时,减污的边际成本大于排放费,因此厂商选择支付排放费而不愿进一步减少排放。厂商将因此支付总量为斜线阴影长方形表示的排放费,并将承担总量为MCA曲线以下到E=12右面的星花三角形表示的减污成本。这一成本低于厂商如果一点不减少排放而要支付的费用。,18,E*点的有效排放水平可以通过排放费或者排放标准来实现。当面临每单位排放3元的费时,厂商减少排放直至排放费等于边际收益那一点。同样水平的排放削减可以用标准将排放限制在12单位来实现。,MSC(MEC),MCA,标准,收费,12,E*,每单位排放费(元),废气水平,*,*,*,*,*,*,*,*,*,*,*,*,*,*,*,*,*,*,*,*,*,*,*,*,26,3,19,3、标准与费的比较,美国在历史上依靠标准来管制排放。然而,其他国家,例如德国,成功地利用了费。哪种办法好呢?当政策制定者的信息不全,并且管制厂商的排放代价很高时,标准和费之间有重要的不同。为了理解这些不同,让我们假定由于管理成本上的原因,管制排放的机构必须对所有的厂商都收同样的费或制定同样的标准。,20,首先,让我们考察收费的情况。我们考虑这样两家厂商,它们所在的位置使得无论哪一家厂商减少排放,排放的社会边际成本都相同。然而,由于厂商减污的成本不一样,它们减污的边际成本曲线不同。MCA1和MCA2代表两家厂商减污的边际成本曲线。每家厂商一开始都产生14单位的废气。假定我们要使总排放减少14单位。假设政府定费为3元/单位;确定的标准为7单位。见下图:,21,MCA2,MCA1,废气、水,每单位排放费,1,2,3,4,5,6,*,*,*,*,*,*,*,*,*,*,*,*,14,6,7,8,问题:怎样做最节省?,22,但是如果管制机构要求两家厂商都减少7单位的排放物(标准),我们来看会发生什么。这时,厂商1减污的边际成本从3元增加到3.75元,厂商2减污的边际成本从3元减少到2.5元。,MCA2,MCA1,废气、水,每单位排放费,1,2,2.5,3,3.75,4,5,6,*,*,*,*,*,*,*,*,*,*,*,*,*,*,*,厂商2减少的治理成本,厂商1增加的治理成本,14,6,7,8,23,这不可能是成本最小化的,因为第二家厂商能够比第一家更便宜地减少排放物。只有两家厂商减污的边际成本都相等,减少14单位排放物的成本才最小。,MCA2,MCA1,废气、水,每单位排放费,1,2,2.5,3,3.75,4,5,6,*,*,*,*,*,*,*,*,*,*,*,*,*,*,*,厂商2减少的治理成本,厂商1增加的治理成本,14,6,7,8,24,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排放费(3元)可能比排放标准(7单位)更好。在征收3元的排放费时,厂商1会减少6单位的排放物,厂商2会减少8单位,这是有效率的结果。,MCA2,MCA1,废气、水,每单位排放费,1,2,2.5,3,3.75,4,5,6,*,*,*,*,*,*,*,*,*,*,*,*,*,*,*,厂商2减少的治理成本,厂商1增加的治理成本,14,6,7,8,25,相反,在排放标准下,厂商1蒙受额外的减污成本,它由7单位和8单位废气之间的星花区域表示。但是厂商2享受减少的减污成本,由单位6和7单位废气之间的斜纹区域表示。显然,厂商1增加的减污成本大于厂商2减少的成本。因而排放费在实现同样排放水平的同时,比对每家厂商都一样的排放标准的成本低。(同学们也可计算),MCA2,MCA1,废气、水,每单位排放费,1,2,2.5,3,3.75,4,5,6,*,*,*,*,*,*,*,*,*,*,*,*,*,*,*,厂商2减少的治理成本,厂商1增加的治理成本,14,6,7,8,26,总之,费比标准好有几个理由:第一,当标准必须对所有厂商都相同的时候,费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同样的废气削减。第二,费给了厂商强烈的安装新设备的刺激,而这些新设备会使它进一步削减废气。假定标准要求每家厂商把废气从14单位减到8单位,减少6个单位。厂商1会考虑安装新的排放装置,使其边际减污成本从MCA1降低到MCA2。如果这一设备相对便宜,厂商就会安装它,因为这一设备降低可达到标准的成本。然而,3元的排放费会对厂商减少排放提供更强的刺激。在收费的情况下,不仅厂商削减前6个单位废气的减污成本较低,而且再减少2个单位废气也较便宜。(因6-8之间时,费大于边际减污成本)。,27,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费就比标准好的结论呢?,28,现在让我们通过看图来考察支持标准的情况。当边际社会成本曲线很陡,而边际收益曲线比较平坦。有效率的排放费是8元。但是假定由于信息有限而征收了7元较低的费(这相当于减少1/8或12.5%)。,A,B,E,C,边际社会成本MSC,MCA治理的边际成本,单位排放费,废气水平,8,10,12,6,14,16,4,8,6,10,12,29,由于MCA曲线较平坦,厂商的排放就会从8单位增加到11单位。这降低了一些厂商的减污成本,但是由于MSC曲线较陡,社会成本就会增加很多。社会成本的增加减去减污成本的节约,由整个阴影三角形ABC表示。,A,B,C,边际社会成本MSC,MCA治理的边际成本,单位排放费,废气水平,8,10,12,6,14,16,4,8,6,10,12,30,如果在确定标准时犯了同样的错误会发生什么呢?,31,有效率的标准是8单位排放物。但是假定标准放松了12.5%,从8单位放到9单位。这会像前面一样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和减污成本的减少。但是由横线三角形ADE表示的社会成本的净增加,大大小于三角形ABC。,A,D,B,E,C,边际社会成本MSC,MCA治理的边际成本,单位排放费,废气水平,8,10,12,6,14,16,4,8,6,10,12,32,当政府对减少污染的成本和收益的信息有限时,标准或者费都是可选择的。当边际社会成本曲线较陡,而边际减污成本较平坦时,选择标准较好。这里,设立标准12.5%的错误,导致的额外社会成本为三角形ADE。而在设定费时同样比例的错误导致更大的成本ABC。,33,小结论,通过上面的分析显示了标准和费的区别。当边际社会成本曲线较陡而边际减污成本较平坦时,不减少排放的成本是很高的,这时标准优于费。在信息不完全时,标准使排放水平比较确定而使减污成本不很确定。另一方面,费使减污成本比较确定而使排放水平的降低不确定。因此,哪一种政策更好取决于不确定性的性质和各成本曲线的形状。在现实中,对相关政策的执行面对的情况和问题是相当复杂的。,34,再生利用问题,只要废物的处理对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没有成本,社会就会处置太多的废物。如对原始材料的过度利用以及对再生材料的利用不足将导致市场失灵,它可能需要政府的干预。要弄明白再生刺激能够怎样起作用,让我们考虑一个典型家庭处理玻璃容器的决定。在许多社区,为垃圾处理对家庭每年收取固定的费。结果,这些家庭就能够以非常低的成本处理玻璃和其他垃圾只需要时间和把废物扔进垃圾箱的精力就够了。,35,较低的处理成本使私人处理成本和社会处理成本之间产生了差异。私人的边际处理成本就是家庭扔掉玻璃的成本,它在处理水平低到中等的时候倾向于不变(独立于处理的量),然后在处理水平高的时候会上升,因为它涉及到装运和倾倒的额外费用。与之相对照的是,处理的社会成本包括尖锐玻璃物导致的损伤,以及乱丢废物对环境造成的损害。社会边际成本倾向于上升,一部分原因是私人边际成本上升,另一部分原因是随着处理水平的上升,乱丢的环境和美观成本会急剧上升。,36,案例:美国管制城市固体垃圾,到2000年,洛杉矶平均每个居民每天产生6.4磅的固体垃圾,其他美国大城市的居民也与此差不太多。与之相对照的是,东京、巴黎、香港和罗马的居民分别产生3磅、2.4磅、1.9磅和1.5磅的垃圾。这些区别中某些是由于消费水平的差异,但大部分是由于许多其他国家作出努力鼓励再生利用的结果。在美国,只有大约25%的铝,23%的纸和8.5%的废玻璃得到再生利用。,37,在美国已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来鼓励再生利用:一种政策是路边收费。这是社区对个人的垃圾处理以垃圾的重量(或体积)按比例收费。为了鼓励再生材料的分类,所有玻璃材料的收集都不收费。路边收费鼓励再生利用,但是没能抑制对可能需要再生的产品的消费。,38,第二种办法要求对玻璃之类的可再生材料实行强制性分类。要使这种制度有效,就需要进行随机现场查看,并对违犯者给予严厉惩罚。强制性分类可能是二种办法中不理想的,这不仅是因为它很难实施,而且因为如果分类的成本很高,它可能鼓励个人转向塑料等其他容器,而这些容器对环境有害,并且不容易再生利用。,39,最近一项对玻璃和塑料组合的专门研究显示了这二种办法的潜在有效性。它假定消费者有不同的偏好,他们对于在价格、数量和质量等其他方面都完全一样的产品,一半选择玻璃,一半选择塑料。在没有任何再生利用的刺激时,结果就是玻璃和塑料50%对50%的分布。然而,从社会的角度看,应选择多利用可再生的玻璃。,40,在这种情况下,强制性分类不能作为一种政策分类的成本很高,使得被购买的玻璃容器材料的百分比下降到40%。路边收费要好得多它导致对可再生玻璃的利用达到72.5%。,41,最近在宾夕法利亚波克斯的一个例子说明,再生计划确实可以是有效的。在实施一个前述二种经济刺激结合起来的计划之前,未分类固体垃圾的总量是每年2573吨。计划实施后,这一数量下降到1038吨以内,减少了59%。结果,该镇每年节约90000美元的处理成本。,42,以上内容主要是对负外部性带来的社会成本问题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的探讨,这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上升到理论层面。,43,课堂讨论学习,学习材料-科斯:社会成本问题,44,学习目的:1、通过学习大师原著,与大师的思想进行交流;2、学习大师看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3、学习大师,但不迷信大师,勇于培养创新意识和精神。,45,“社会成本”一词是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在分析外部性侵害时首先提出的。直到1960年,科斯发表社会成本问题之后才引起广泛的关注,并最终导致科斯本人在199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社会成本问题是科斯两篇最重要的论文之一,是科斯定理的“出生地”。他使经济学家注意到了交易成本的各种后果,他把交易成本及产权引入到经济分析之中,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经济的解释力。主要探讨的范围: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的开头就明确指出:“本文探讨的是,有关厂商对别人造成损害的一些活动。”,46,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涉及的十个方面:,有待分析的问题 问题的相互性 对损害负有责任的定价制度 对损害不负责任的定价制度 问题的重新说明 对市场交易成本的考察 权利的法律界定及有关经济问题 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的研究 庇古的传统 方法的改变,47,一、有待分析的问题,本文涉及对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工商业企业的行为。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某工厂的烟尘给邻近的财产所有者带来的有害影响。对此类情况,经济学的分析通常是从工厂的私人产品与社会产品之间的矛盾这方面展开的。在这一方面,许多经济学家都因袭了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的观点。他们的分析结论无非是要求工厂主对烟尘所引起的损害负责赔偿,或者根据工厂排出烟尘的不同容量及其所致损害的相应金额标准对工厂主征税,或者最终责令该厂迁出居民区(当然也指烟尘排放对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地区),以我之见,这些解决办法并不合适,因为它们所导致的结果不是人们所需要的,甚至通常也不是人们所满意的。,48,二、问题的相互性,传统的方法掩盖了不得不做出的选择的实质。人们一般将该问题视为甲给乙造成损害,因而所要决定的是:如何制止甲?但这是错误的。我们正在分析的问题具有相互性,即避免对乙的损害将会使甲遭受损害,必须决定的真正问题是,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允许乙损害甲?关键在于避免较严重的损害。我在前文中列举了糖果制造商的机器引起的噪声和震动干扰了某医生的工作的事例(见案例)。为了避免损害医生,糖果制造商将遭受损害。此事例提出的问题实质上是,是否值得去限制糖果制造商采用的生产方法。,49,另一事例是走失的牛损坏邻近土地里的谷物所产生的问题。倘若有些牛难免要走失,那么只有以减少谷物的供给这一代价来换取肉类供给的增加。这种选择的实质是显而易见的:是要肉类,还是要谷物?当然,我们不能贸然回答,除非我们知道所得到的价值是什么,以及为此所牺牲的价值是什么。再举一例:乔治.J.施蒂格勒教授提到的河流污染问题。如果我们假定污染的有害结果是鱼类的死亡,要决定的问题则是:鱼类损失的价值究竟大于还是小于可能污染河流的产品的价值。不言而喻,必须从总体的和边际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50,归纳:在这里,科斯提出:将某个工厂的烟尘给邻近的财产所有者带来的有害影响,看作是前者损害了后者,即甲损害了乙,因而决定制止甲,这是错误的。原因是:损害问题具有相互性,就是说,如果甲在生产或者经营活动过程中妨碍了乙,是甲损害了乙,但停止甲的活动,以避免损害乙却又损害了甲。总而言之,只要有经济活动,必定就有损害,不是甲损害乙就是乙损害甲。,51,三、对科斯第一定理的理解,案例:养牛者走失的牛对农夫谷物的破坏条件:定价制度正常运行,即定价制度的运行是不需成本的。问题:假如养牛者是理性人,在什么情况下,他会支付9美元的栅栏费?什么情况下他愿意支付对谷物的损失费?对最终的结果是否会产生影响?,52,结论,科斯第一定律:若交易成本为零,权利(损害权或避免损害权)的最初界定对资源的配置即产值最大化无影响。施蒂格勒第一个将科斯这个观点概括为科斯定理。这就是科斯定理的由来。若交易成本为零,损害无论由谁承担,对资源的最佳配置即产值最大化无影响。即如果养牛人和农夫之间谈判等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成本为零,则不管权利的初始安排如何,从效率角度看,农夫和养牛人之间讨价还价的交易行为都可以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53,为了说明科斯定理,有必要对科斯的例子作一些简单的数学抽象。首先,将牛群对谷物造成损害的算术数据转化为连续型的数据,由此可得下图;,54,其次,假定市场充分竞争,农产品和牛肉的市场价格分别记为PB和PA,不受养牛人和农夫生产行为的影响,即假定他们是价格接受者;最后假定规模收益递减,即在不存在外部性问题的情况下,养牛的边际成本递增,记为MCA,种麦的边际成本递增记为MCB。,55,不存在外部性情况下,养牛的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完全一致,养牛人生产活动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状态如下图2所示。,56,充分竞争的市场假设,决定了养牛人是牛肉市场的价格接受者,故他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在纵轴截距为PA的水平线,并与其边际收益线重合,如图中MRA(=PA)所示。养牛人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优生产行为由MCA和MRA相交的E点所决定,最优牛群规模为n*。这时存在:MCA=MRA=P,符合帕累托效率条件,所以,养牛人的行为是富有效率的。同样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农夫的种植行为也是处于效率最优点上的。可以说,在没有外部性和市场充分竞争等有关的“经典”假设条件下,养牛人和农夫的私人决策能够实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57,存在外部性问题情况下,由于牛群对谷物的损害,养牛人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不再一致。这时,养牛的社会成本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养牛人需直接承担的私人成本,一是牛群对谷物所造成的损害。如下图所示。,P,n,MCA+MD,MCA,MRA,PA,F,E,n,n*,58,养牛的边际社会成本为MCA+MD,边际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一致,为MRA(=PA),显然,养牛的社会最优点F偏离了私人最优点E,牛群规模的社会最优n也小于私人最优n*。这一对比说明,存在外部性的条件下,私人的生产行为将偏离社会最优。科斯将损害问题分为两种情况来考察:交易成本为零和交易成本为正(即存在交易成本)。首先看他对交易成本为零时的情况做的详细阐述,他分两种情况来进行:,59,1.对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的定价制度,当把“公共权利”界定给农夫时,养牛人无权让牛群损害谷物,如发生损害,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种“定价制度”使谷物的损害内化为养牛人的生产成本,由此使养牛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一致。这时,养牛人私人决策的结果与社会最优完全一致,从而实现了效率的最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效率结果是在养牛人对农夫的损失给以赔偿的前提下才实现的。赔偿意味养牛人和农夫间的一种交易行为,即养牛人以相应的价值向农夫购买允许牛群损害其谷物的权利。,60,这一权利由此构成养牛人养牛所必须的“投入品”之一,该投入品(实即公共权利)的价格由全额赔偿所决定,必然等于谷物边际损害的价值,由此养牛人的边际私人成本就等于MCA+MD,从而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统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这种交易将一直持续到对养牛人来说,再购买这种“投入品”已无利可图,即养牛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状态。对农夫来说,由于牛群造成的谷物损失得到全部赔偿,种植谷物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未因此发生变化,所以,他仍停留在最优的生产状态,与不存在外部性时的情况完全一样。,61,上述分析可归结为: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当“公共权利”的初始归属为农夫时,农夫与养牛人之间的权利交易将使产权的配置状态向最有效率的产权格局调整,最终达到最优生产状态。,62,2、对损害不负责任的定价制度,条件:定价制度正常运行,即定价制度的运行是不需成本的。前提:养牛者对所造成的损害不承担责任。问题:是否会对最终资源配置产生影响?,63,这种定价制度意味着公共权利的初始归属为养牛人。由于不负损害的赔偿责任,牛群对谷物的损害“外在”于养牛人,养牛人私人决策的最优点为图2所示的E点,牛群规模为n*。这一点上,养牛人实现了收益的最大化,但从社会福利角度看,牛群规模显然太大了。如果在保证养牛人私人收益最大化不变的前提下,使牛群规模减小,显然是一种帕累托改进,那么,这种过程能否发生呢?,64,在养牛人不承担赔偿责任时,农夫是外部性损害的直接承担者,如下图所示。,65,农夫承担的谷物损失随牛群规模的增大而增大,如曲线MD所示。养牛人的边际收益不变,仍为MRA(=PA),由于养牛的直接成本递增,所以养牛的边际净收益NMRA(=MRA-MCA)将随牛群规模的增大而减小,如图中曲线NMRA所示。在n1点,养牛的净收益为零,所以n1,是牛群规模的最高点,也是不承担赔偿责任时,养牛人决策的最优生产规模。MD与NMRA相交于E点,该点对应的牛群规模为n*。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在(n*,n1)区间,牛群对谷物造成的损失大于养牛人的边际净收益,这时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可能。,66,对承担损害的农夫来说,只要支付一笔货币可以减小他所承担的损失,且货币额M0)。同样,如果养牛人能因为放弃养牛而获得一笔大于其养牛净收益的货币额,他也乐于放弃养牛。在该区间,上述两个条件可以同时满足,因此,农夫可以通过向养牛人支付一笔货币来购买让养牛人减少养牛进而减少谷物损失的权利,使两方的福利得到同时改进。,67,货币额的大小是农夫和养牛人讨价还价的结果,它的变化轨迹和水平由两方的竞价地位所决定,不过,这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在没有交易成本的充分竞争条件下,双方交易、竞价的最终落点都在E。在(0,n*)间,MD0),他会自发地扩大牛群规模直至E点。,68,分析表明:在交易成本为0的完全竞争条件下,农夫和养牛人私人生产决策所决定的牛群规模的均衡点为E。可以证明,E点的牛群规模n*与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所决定的牛群规模完全相同。上述过程,实质上是围绕“牛群损害谷物”这一权利的交易行为,MD反映农夫为获得这一权利所愿意承担的支付,代表了“权利”的需求方;NMRA则表示养牛人让渡这一权利的机会成本,反映了“权利的供给方,供求共同决定了权利交易的均衡价格M和均衡的牛群规模n*。,69,结合第一种权利初始界定格局下农夫和养牛人之间的交易行为,我们可得出如下推论:在交易成本为0的情况下,不管产权的初始界定如何,即不管养牛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农夫和养牛人之间的交易都能使产权的配置格局发生变化,并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配置,换句话说,产权的初始界定与效率结果无关,科斯第一定理由此得证。,70,结论一:如果养牛人和农夫之间谈判等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成本为零,则不管权利的初始安排如何,从效率角度看,农夫和养牛人之间关于“公共权力”的交易行为都可以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71,结论二:养牛者与农夫之间的讨价还价,只会改变二者之间的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不会影响资源的配置。即:如果交易成本为零,谷物损失无论由养牛者负担还是由农夫自己负担,社会净产值总额(社会净收入总额)确实不发生任何变化。变化的只是社会净产值在二者之间的分配。这个分配转移值正好是谷物损失。,72,归纳:,科斯在假定交易成本为零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即科斯定理的最基本的表达:假定交易费用为零(或当交易费用很低)时,只要产权被明晰地界定,那么无论产权被界定给谁都无所谓,各方都会达至同一个最有效率的决策,或产值的最大化。这也被称作“科斯中性定理”(乔治斯蒂格勒)。这一表达的意义在于,不仅指出了产权的明晰对效率提高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指出,像污染这样的外部负效应,可以通过界定“污染的权利”而由市场自动达成最有效的、两全其美的买卖,不需要政府的任何介入。,73,科斯定理的丰富内涵至少包含三层意思:第一,科斯在研究通过市场调整合法权利的问题时,强调的是“这种调整只有通过市场进行,才会导致产值的增加”。在假定交易的成本很小或为零的情况下,外部性完全可以通过损害与被损害双方的交易得到最有效的解决,政府干预不一定可以达到最优结果,或者说,政府干预可能是无效的。,74,第二,权力必须得到界定,才有可能进行交换,这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因为没有这种权利的初始界定,就不存在权力转让和重新组合的市场交易”,市场也不可能就外部性问题达成最有效的解决办法。第三,在交易成本为零的假定下,权利的初始界定并不影响福利最大化或产值最大化这一最终结果,不论是谁应对造成的损失负责,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换实现最有效的权力配置。,75,准确把握科斯定理的基本思想:一是必须明确,科斯的基本出发点始终是效率或产值的最大化,亦即着眼点是效率。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分配是否公平来看,那么权力界定给谁将直接影响当事人的福利状况,并非无关紧要,这应该是不言自明的。对科斯定理极易产生的一个误解,就是简单地认为既然初始权力界定不重要,究竟是把权利界定给谁并不影响最终的结果,那么就可以随意改变权利的分配。其实科斯在这里强调的是,就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而言,权力的初始界定即界定给谁并不重要,如果存在可操作的私有产权,且交易成本为零,则无论产权如何分配,最终的资源配置都是最优的。,76,以科斯的例子而言,牛吃庄稼的权利不论界定给养牛人还是农夫都不重要,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但权力的界定却是至关重要的。可见其着眼点在于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如果换一个角度,权利的不同分配会影响收入的不同分配,而收入的分配又影响资源的配置,那么间接的也会影响福利最大化的均衡点。,77,二是必须明确为什么科斯要从零交易费用的假想世界的分析开始,这是理解科斯定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研究方法来看,在一个高度抽象的假想世界中,可以更好地抓住问题的本质。那么科斯所要揭示的本质是什么呢?我认为最关键的首先是产权问题,其次是市场功能以及影响市场功能的交易成本。关于产权,科斯认为不论初始界定如何,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这句话可以翻译为只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不被扭曲,拥有权利的当事人可以自行解决外部性问题,而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要求。那么,市场的功能是什么呢?就是通过权利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实现对支配资源的权利进行最优配置。但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市场并不总是能够达到最优的解决。,78,五、问题的重新说明,案例:案例1、斯特奇斯诉布里奇案糖果制造商与诊所医生 案例2、库克诉福布斯案硫酸氨气体与纤维草席 案例3、布赖恩特诉勒菲弗案烟囱冒烟与造墙 案例4、巴斯诉格雷戈里案酿酒通风与气味,79,在所有涉及有害影响的案例中,经济问题是如何使产值最大化。在“巴斯诉格雷戈里”案中,通过斜井得到的新鲜空气有利于啤酒生产,但排出的混浊空气影响了邻居的舒适。经济问题是要决定在二者之间选择哪一个:是啤酒的低成本和毗邻房屋的主人的不适感,还是啤酒的高成本和增加舒适感。而法院面临的迫切问题不是由谁做什么,而是谁有权做什么。通过市场交易修改最初的合法限定通常是有可能的。当然,如果这种市场交易是无成本的,那么通常会出现这种权利的重新安排,假如这种安排会导致产值的增加的话。,80,由于现实经济运行中没有交易成本的世界就尤如物理学上的真空世界一样只是一种理想的世界,它只能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而不能作为其归宿。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他已经进入了交易成本大于零的世界。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在价格制度下可以不花成本就能运作的世界中可以进行的交易,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有许多无法进行,即自愿协商在外在性内在化过程中正面临实践的挑战。,81,六、对市场交易成本的考察,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进行市场交易,有必要发现谁希望进行交易,有必要告诉人们交易的愿望和方式,以及通过讨价还价的谈判缔结契约,督促契约条款的严格履行,等等。这些工作常常是成本很高的,而任何一定比率的成本都足以使许多在无需成本的定价制度中可以进行的交易化为泡影。当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外在性又如何内在化呢?,82,科斯第二定理:科斯认为,为使外在性内在化,使用企业比使用自愿协商花费的成本为低的场合,企业便会取代自愿协商,这便是科斯第二定理。即这时,企业就可能替代自愿协商,去完成外在性内在化的使命。,83,这是因为:一是由于有了企业,某一生产要素或它的所有者就不必在企业内部同它合作的其它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签订一系列合同。较长期的合同替代了若干短期的合同,从而节约了一部分签订每一份合同所需的费用。二是企业文化的影响。三是企业内部科层制带来的效率。四是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家可以根据所签订的内部合同,指挥他们雇用的生产要素在最有价值的用途上运作。,84,在科斯看来,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场合,外在性内在化的途径并非仅有企业一条。由于企业的内部进行生产要素的配置同样是要花费成本的,这种成本可能太高,以致用政府的直接管制来促成外在性内在化显得更为有效,这不仅是因为通过政府的直接管制来使外在性内在化可以省下一大堆麻烦,而且也有可能以较私人机构(或其他未拥有特别的政府权力的组织)要低的成本来促成我们的目标。例如,要避免糕饼店的机器噪音与震动声干扰医生的诊疗工作及其他生活,一种可供选择的方式就是通过政府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这样,工业区、医疗区、居住区、商业区等合理的城市分区的形成,使得糕饼店对医生的损害自然而然地内在化了。这同样适用于化工厂排放烟气损害周围居民生活的场合及其它类似的场合。,85,科斯第三定理:由于政府直接管制的特殊优势,使它在外在性内在化过程中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当外部性带来的妨碍远远超过企业组织的行政成本时,政府直接管制通常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常见替代方式。如烟尘、污水、噪音妨害等,如果由企业来解决这些妨害显然成本是高昂的或者是不合适的。,86,政府直接管制的优势有:第一,政府可以避开市场,直接解决问题带来的时间效率;第二,政府管制机构可以组织一支职业化的雇员队伍,并通过分工,使他们把精力专注于特定的产业或技术领域,从而发挥专业化经济的好处;,87,第三,政府通过制定标准、法规、责任等来弥补在市场缺乏明确的合同条件下而带来的许多不确定性等等。这些是政府行政管制导致经济效率提高的优势所在。但科斯明确指出政府有能力以低于私人组织的成本进行某些活动,但政府行政机制本身并非不要成本。直接的政府管制未必会带来比由市场和企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结果。如果仅从政府管制运行的效率来看,这取决于政府管制带来的收益与政府组织本身的耗费是否成比例。由此看,政府更像是一个超级企业。,88,七、权利的法律界定及有关经济问题,科斯第四定理:在交易成本大于0的情况下,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改进经济效率。即在交易成本大于0的现实世界,产权初始分配状态不能通过无成本的交易向最优状态变化,所以,产权初始界定会对经济效率产生影响。该定理完全建立在第一定理的基础之上,只不过交易成本为0的假设舍弃掉了。为了清晰地表述该定理的思想,我们有必要先对外部性问题给以简单抽象的描述。,89,外部性问题的本质是产权的交叠和冲突,科斯关于外部性问题相互性的分析就隐含地表述了这一思想。在农夫和养牛人的例子中,外部性问题表现为农夫种植谷物的权利和养牛人养牛的权利之间的交叠和冲突。权利的交叠使两项权利之间出现了一个公共区域,即公共权利。如下图中阴影所示:,90,对农夫来说,公共权利意味着谷物不受无偿的损害,这是农民完整的种植权利的一部分。对养牛人来说,公共权利则意味着养牛人放养牛群的权利不受他人干涉,这也是养牛人完整权利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一物不能二主”,在两项权利交叠冲突的情况下,两项权利的完整并存是有困难的。产权的清晰界定在此就意味着,对公共权利进行重新界定,消除产权的交叠部分(即阴影部分),或各分一半,或独归一方,使产权的分配明确化。,91,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上图的公共区域表现为一个线性区间。区间A,B代表整个公共权利,区间上的每一个点代表该公共权利的不同配置格局。将A点坐标记为0,B点坐标记为1,将产权初始界定的实际状态记为X0,X0=AB/2,表示公共权利在A、B两人之间平分,X靠近A则表示A所获得的权利大于B,否则,B的权利大于A。最后再假设M点为权利的最优分配点,至于该点如何确定,我们暂不讨论。如下图所示:,0,1,M,X,A,B,92,在交易成本为0的情况下,公共权利的任何初始的分布格局,即X的任何取值,都可以通过外部性当事人之间无成本的交易行为而调整至最优的分配状态,即M点。在交易成本大于0的情况下,这种调整过程要花费成本,而且所需调整的幅度愈大,所需进行的交易活动愈多愈艰难,所要花费的交易成本也愈大。假设权利分配格局进行单位调整所需的交易费用为t,则权利配置状态从X调整到最优点M所需的总交易成本为:Tc=t|M-X|,93,令X为权利的初始界定点,显然,X离M点越远,产权初始界定越偏离最优状态,通过交易实现权利界定的最优所花费的总交易成本也越大。交易成本是对稀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