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决策的理论依据.ppt
,市场、政府与财政,第一篇公共决策的理论依据,财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市场、政府与财政,目录页,第一章市场、政府与财政【知识点提示】市场失灵及其表现;财政及其特征;财政职能【重难点提示】市场失灵与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界定;财政的本质 和公共财政的特征;公共财政的职能,第一节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第二节公共财政基本问题,第三节 公共财政职能,第一节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一市场机制与效率和公平准则二市场失灵及其表现三政府干预及经济活动范围,第一节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一市场机制与效率和公平准则,一般均衡的几何分析工具艾奇沃斯盒状图艾奇沃斯盒状图Edgeworth-Box Diagram 艾奇沃斯盒状图用于表示两种经济活动的交互作用Interaction,最初仅用于消费领域,后被用于生产领域,成为一般均衡理论的重要工具。艾奇沃斯盒状图的基本假定:社会上只存在两个消费者A,B和两种产品X,Y;社会上只存在两个生产者生产X和Y 和两种生产要素L,K;资源(生产要素)的总量和产品与要素的价格既定;人们所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一)经济效率及其实现条件 交换效率条件 交换效率:对于一定量的产出物品 X 和 Y,当在和 B 之间的分配达到以下状态在不使另一方处境变糟的情况下使A或 B 处境变好的 X 和 Y 的再分配是不存在的,则此时的交换是有效率的。实现条件为A,B 两人(任一消费者)消费任何两种相同产品的边际替代率 MRSxy都相等。即 MRSAxy MRSBxy(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生产效率条件 生产效率:重新在使用者中间配置生产要素导致提高一种物品的产出同时,不减少其他物品的产出是不可能的。实现条件为用于生产两种(任意)产品 X,Y 所使用的任何两种相同的生产要素如 L,K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LK 都相等。即 MRTSXLK MRTSYLK(MRTS: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总体效率条件 满足生产效率条件有效率地使用劳动和资本,并且经济沿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运行。此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有一个边际转换率,决定了此点处X边际转换为Y的比率,或MRTxy(YX)生产。满足交换效率条件则意味着生产中产出的X和Y以这样的方式在消费者A和B之间分配即它们有共同的边际替代率MRSxy。MRSxy表明了消费者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愿意用X边际替代Y的比率,或MRSxy(YX)消费。总体效率条件要求这两者相等:MRTxyMRSxy 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最大,使消费者的满足程度达到最大。可用下图表示:,(二)公平准则,B,A/(A+B)=基尼系数,(二)公平准则,A,部分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和基尼系数(家庭收入占社会总收入的),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8/1999),中国基尼系数目前在05左右(中国社科院2011年社会蓝皮书,(三)社会福利函数和最优社会福利的决定 既然公平和效率都是社会福利增进所不可或缺的,两者之间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此消彼涨的替代关系,那么必须将这两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才能最终决定社会福利状况。经济学用效用可能性边界和社会福利函数来分析,并将两者结合来说明最优社会福利的决定。效用可能性边界是效用可能性曲线的外包络线,它代表在现有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各种有效率的产品结构能使消费者达到的最大效用组合。为了在效用可能性边界上的各点中作出选择,经济学引入社会福利函数。通常将全社会的福利水平表示为所有社会成员效用水平的函数。将社会福利曲线和效用可能性边界结合起来,即可确定最优社会福利点。该点即是在既定资源、技术和个人偏好的条件下,能够实现社会福利最大的生产、交换、分配的唯一组合点。这一点确定后,即可返回去,根据包括这一点的特殊效用可能性曲线,找到与其对应的最优产品组合,根据这一产品组合,进而决定产品的最有交换状况,最终实现经济效率与公平分配的最佳组合。,(四)市场机制起作用的有效环境 在没有政府的经济运行中,市场体系要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要有特定的环境,主要包括:1.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2.所有行业的成本是递增的.3.排他性原则.4.不存在公共产品.5.完全的信息.6.完全的流动性.,二市场失灵及其表现(一)资源配置领域的市场失灵 公共产品问题 外部效应问题 竞争失效和规模收益递增问题 市场不完全。不完全市场存在的主要领域:保险市场 资本市场 互补性市场 信息不完全 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问题(二)经济稳定领域的市场失灵 1.失业问题 2.通货膨胀问题(三)收入分配领域的市场失灵“帕累托最优收入再分配”个人间的相互依存的效用函数是一种外部性形式,案例:市场失灵“公地悲剧”,案例名称:矿难事故频发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析论生活中的“公地悲剧”案例来源:根据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3月 28日的相关报道编写案例讨论:有人说,矿难事故不断的主要原因 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或执法不严 厉。但这不是惟一的原因。从公共 经济学角度看,有何原因?,三政府干预及经济活动范围(一)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 提供公共产品或劳务。即由政府部门负责提供那些社会边际效益大于社会边际成本、不能通过市场有效供给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矫正外部效应。即由政府部门采取措施来排除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以及私 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矫正外部效应。消除垄断,维护有效竞争。即由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法令,实施禁止垄断、维持 市场有效竞争的措施,以保证竞争性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效率。政府可以采取许多 政策施加干预:政府可以通过规定价格或收益率来规制垄断;政府在垄断部门建 立公共企业,并从福利或效率角度而不是从盈利角度出发规定价格。培育市场,健全市场体系。生产和提供信息。即由公共部门向公众提供作为公共产品的必要信息。纠正不合理偏好。即针对个人偏好不合理问题,由公共部门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及 措施进行社会性规制,鼓励或促进优值品的生产和消费,限制或禁止劣值品的生产和 消费。调节收入分配不公。即由政府部门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对收入分配状况进行调节,解 决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消除失业、通货膨胀,维护经济稳定发展。即由政府担当起维持充分就业,经济稳 定发展的责任,干预宏观经济的运行。,案例:有关外部性及其矫正的讨论,案例名称:企业的排污权也能买卖?析论负外部性矫正方式的创新案例来源:根据都市快报2004年7月14日 的相关报道改编 案例讨论:实行排污权交易,如何防止“只要有 钱就可扩大排污”的现象?,(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的作用无处不在 新型政府市场观:现代混合经济下政府与市场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有政府介入的市场政府干预的程度和干预手段 政府干预的程度与政府规模相关 干预手段:立法和行政手段 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 财政手段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背景和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第一章,第二节财政基本问题,一财政与公共财政二公共财政的内涵和特征三我国理论界关于公共财政理论的探讨,一财政与公共财政,(一)“财政”一词的来源(二)财政的起源和发展(三)财政的概念和特征(四)公共财政与财政,一财政与公共财政 要了解公共财政的内涵和特征,必须先了解财政的起源、发展和内涵,因为公共财政的概念是在财政概念的基础上拓展而来的。(一)“财政”一词的来源 政府文献中的最初启用:1898年(清朝光绪24年),在戊戌变法“明定国是”诏书中有“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的条文。来自日本,日本来自:Public Finance 民国政府成立时,主管国家收支的机构命名为财政部。美国政府相应机构:Department of Treasury(二)财政的起源和发展 财政的起源与国家的产生“国家”和“政府”,一财政与公共财政,(三)财政的概念和特征 内涵:国家(或政府)是财政分配活动的主体。财政分配的对象或客体是一部分社会产品和服务,即一部分国民收入。财政分配的依据是国家所拥有的政治权力。财政分配的直接目的是满足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财政分配的形式既有价值形式,也有实物和力役形式。概念: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目标。特征:阶级性与公共性 与国家或政府的密切关系 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凭借政治权利 收支对称性(平衡性)收支矛盾主线,一财政与公共财政,(四)公共财政与财政“学术用语”“文件用语”“公共用语”1983年,张愚山直译的阿图埃克斯坦的公共财政学 1998年12月15日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李岚清提出:构建中国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根据公共财政框架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的判断,提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战略目标。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十七大”,“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融入了公共财政理念,渗透着公共财政的精神。中国已经步入全面和全力建设公共财政的时代。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或模式。市场经济条件公共财政 计划经济条件国家财政 生产性财政 或建设性财政 自然经济条件家计财政,二公共财政的内涵和特征(一)公共财政的内涵 公共财政,作为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作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和模式,其本身具有特定的内涵,区别于其他财政类型。其基本观点是:财政起因于市场失灵。财政活动的对象是为市场经济中的家庭和企业提供公共服务。财政活动的目的是满足公共需要:社会公众对于公共服务的需要。财政决策是公共选择的过程。(二)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它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它是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服务的财政。它是非盈利性的财政 它是法治化的财政,三我国理论界关于公共财政理论的探讨,(一)研究的两个阶段(二)中国的公共财政理论框架,第一章,一资源配置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三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职能,第三节公共财政职能,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 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重新认识财政概念的基本立足点 政府、企业、家庭(个人)和对外四个部门的相互关系,一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政府为满足社会需要(social wants)而提供特定的物品和服务,并为这些支出融资而征税。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财政支出、政府税收 当前财政配置的重点,二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要素投入与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的公平: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分配与再分配财政实现收入分配的机制和手段:转移支付 累进的所得税,三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职能经济稳定“发展”和“增长”“有增长而无发展”或“没有发展的增长”财政的稳定与发展机制和手段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某些起“自动”稳定作用的制度性安排 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安排 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案例:有关政府职能的讨论,案例名称:110警察该不该为居民代买早点?析论政府职能的错位案例来源:今日早报2003年9月4日的有关 报道案例讨论:某市民外出倒垃圾时,突然一阵 风吹来,钥匙被锁在家中,这时警察该不该帮助他取钥匙?为什么?,案例:有关政府职能的讨论,案例名称:如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析论政府的经济稳定职能案例来源:瞭望2003年11月10日及财经 2003 年11月20日苏晓洲、梁宏峰 的文章案例讨论:粮食是典型的私人产品,各国却积 极扶持粮食生产。这是为什么?,【复习与思考】试述市场失灵及其表现。什么是财政?包括哪些要素?简述公共财政的内涵与特征.如何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框 架体系?试述公共财政的职能。,本章到此结束,点击回到篇头,【关键术语】经济效率市场失灵政府干预财政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职能,第二章 公共财政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与法制化,【知识点提示】公共选择;直接民主决策;间接民主决策;我国财政决策【重难点提示】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政府决策行为和机制;我国财政决 策的一般程序;我国财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第一节公共选择理论,第二节 我国财政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与法制化,第一节公共选择理论,一 公共选择理论的两大基本前提二 直接民主制度下的公共选择三 代议制民主制度下的公共选择四 政府行为分析五 启示,一 公共选择理论的两大基本前提,(一)公共选择和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所由维克塞尔首创,布坎南发展,研究的是个人偏好与政府公共选择的关系,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看,就是研究消费者作为投票者如何对公共品的决定表达意愿。(二)两大基本前提 经济人假设“经济人”以利已为原则“经济人”服从“看不见的手”指挥“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实证结论 政治市场说 政治领域中的人也是“经济人”,都是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行为目标的。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票净收益最大化,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三)市场决策和非市场决策的联系与区别,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的政治市场三级结构图,(四)投票:偏好汇总的方式,民主的两种基本形式: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直接民主是指主权由公意组成,不可转让,不可剥夺,也不可被代表,只能由人民集体直接行使。代议制民主是指现代国家实现人民主权的制度安排,它通过选举来委托专门代表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投票:公共选择的基本手段。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投票是把个人偏好转变为社会偏好的手段之一,是现有的民主决策中的最佳方法。肯尼斯阿罗将投票描述成“一种纯粹的社会选择行为社会按照选定的投票制度加总选票做出选择。”选民(纳税人)参加投票的原因是期望通过投票来改善其处境或提高其福利水平。因此,投票不仅是公民权的体现,更是个人偏好的显示。所以个人偏好是投票的研究起点。对个人偏好的研究的两个方面:一是对个人偏好显示的研究,二是对个人偏好加总的研究。,二 直接民主制度下的公共选择(一)一致规则:一致同意规则又称一票否决制,是指在公共选择的表决过程中,针对某项制度的决策或议案,必须经由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的条件下,才可能获得通过的一种投票的表决方法。在直接民主制或特定的集体决策方法下,每个投票人都拥有否决权。而根据这一规则做出的集体决策,将满足所有投票人的偏好;因为如果该决策导致任何一个人的利益受损,都会招致反对票,进而不获通过。因此,一致同意规则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恰好对应帕雷托效率状态。,二 直接民主制度下的公共选择,(二)多数投票规则 公共选择中的多数同意规则,显示一种有关公共物品的方案,必须由只有在所有利益相关者中有超过半数表示同意的情况下,即一半以上的利益相关者表示同意或者不反对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批准。多数同意规则具有强制性,多数派可以把意愿强加于少数派,往往只能改善多数利益相关者的福利而损害少数利益相关者的福利,因此,公共选择中有最优多数的概念。多数同意规则损害少数利益相关者,这种损害称为外在成本,外在成本是一个方案得到批准所需要的最低多数的递减函数;为了使一个方案得到批准所需要的最低多数的数值越大,则协商所需要的时间越长,称为集体选择的时间成本。把外在成本函数式与时间成本函数式联立,则可以求出最优多数。,二 直接民主制度下的公共选择,(二)多数投票规则 多数同意规则的优缺点 优点:在于与一致同意相比决策成本相对小,容易作出决策。缺点:1、存在多数人强制现象(多数人暴政)。这就是所说的外部成本。2、与一致同意规则相比,单个参与者的选择行为不再具有决定性,影响个人参与投票的积极性,最终影响真实的偏好显示。3、存在多种结果的可能。“投票悖论”,即无法得出明确的均衡结果,而与投票次序有关。4、无法表达偏好强度。个人只能排列出对不同议案的偏好顺序,但无法反映出偏好的强度。这可能在总体上产生无效率的结果,并同时可能产生投票交易行为。,二 直接民主制度下的公共选择,(三)互投赞成票制度 如果投票者对不同方案的偏好程度不同,则他们会就那些与其关系重大的提案进行投票交易,这种投票交易的过程被称为“互投赞成票”。投票交易可能使社会福利得到改善,也可能使社会福利受损。经常是多数人结成一个联盟,对那些能为自己带来利益的项目投赞成票,其成本主要由少数派承担。,二 直接民主制度下的公共选择,(四)阿罗不可能定理 在对偏好加总的研究上,肯尼斯阿罗认为,将个人偏好加总为社会偏好必须要首先满足下面五个前提。一般称之为“阿罗五原则”。(1)理性原则。即所有备选项之间均具有可比性和可逆性。也就是说,在每两项备选项中,必然是一个比另一个更加符合个人偏好。即如果X优于Y,Y优于Z,那么X肯定优于Z。(2)帕累托改进原则。即选择的结果必须有利于对现有状态的改善。(3)独立原则。在针对不同的备选项进行选择的时候,只取决于人们对这些选项的偏好排序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4)非限制原则。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选择,即不应对个人偏好的选择排列顺序作限制。(5)非独裁原则。即排除某一个人偏好强加于全社会的可能性。,二 直接民主制度下的公共选择,“投票悖论”:甲:A B C 乙:B C A 丙:C A B 在实际生活中,普遍采用的是多数原则。在只有两种被选方案时,多数投票原则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如果同时有两个以上备选方案时,就会出现循环投票,无胜出者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投票的悖论”。投票的悖论告诉人们,在面临多个备选项时,根本不存在能同时满足阿罗五原则的社会选择。为此布莱克就此提出了单峰偏好理论。所谓单峰偏好是指每个选民的偏好只有一个峰值。布莱克的理论实际上是对阿罗五原则中的第4项即非限制原则作出的修正。布莱克单峰偏好理论实质是要求每位选民在多轮的投票中只能锁定一个偏好。阿罗不可能定理揭示了民主政治存在的内在弊端,即无论哪种规则下,政府决策都可能产生偏差,民众对政府提出的各种要求实际上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为了解决投票悖论而对投票前提进行限制表明,多数决策不一定能产生正确的决策。,三 代议制民主制度下的公共选择(一)政党理论(二)利益集团理论(三)寻租理论(四)官僚理论(五)政治经济周期,(一)政党理论,传统的政治理论假定,政治家代表着公众选民的利益,为公共或社会利益而行事。但公共选择论认为,这并不是政治家(政党)的行为模式。首先,不同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常常存在着冲突,并持有不同的政见。其次,政治家也是经济人,不能相信一个人在经济市场上是个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人,而到了政治市场上则会自动地追求社会利益。象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一样,政党和政治家追求的是政治支持最大化。这种政治支持最大化,最直接和最具体的体现,就是追求获得选票最大化。政治家和政党在其政策决策中将遵循多数票原则,执行的是能给他带来更多选票的那种政策。既然现实中政策的制定和决策的作出,是以赢得更多选票而制订的,那就并不必然以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为目标。政治家的行为或政党的纲领,往往要充分利用中间投票人定理而不是走极端,任何走极端的政策都容易使当选概率下降。由此解释了在西方多党制下,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政党在施政纲领上有趋同的趋势这一现象。,(二)利益集团理论,所谓“利益集团”(Interest group),又称“压力集团”,指的是具有共同利益目标而组织起来的,并试图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团体。现实地看,利益集团是公共选择中的重要角色。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具有共同利益基础和目标的个人组织起来,以集体的力量来影响公共选择的结果,从而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就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也正因此,个人利益的实现途径,似乎表现为促进他们具有共同利益基础的集团的组成。按照传统利益集团理论的观点,具有共同利益的个人或企业组成的集团,通常具有进一步增进这种共同利益的倾向。与传统利益集团理论对利益集团在公共选择过程中给予正面评价迥然不同,在奥尔森看来,利益集团或多或少都具有再分配的目标,利益集团采取集体行动的目标,都是为了争取重新分配社会财富,而不是为了增加社会总产出,因此都是“分利集团”。分利集团的活动将降低经济效率,对长期经济增长造成影响。对此,奥尔森(1999)甚至将其上升到了决定国家兴衰的高度。,(三)寻租理论,(1)、寻租:投票人(尤其是其中的利益集团)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的努力,如游说、行贿等来影响公共选择和决策为自己谋利的行为。(2)、租金(经济租):在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取的收入中,超过这种要素的机会成本的剩余。简言之,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无法攫取的超额利润或权益。哪里有管制,哪里就会有租金;哪里有租金,哪里就会有寻租活动。,(三)寻租理论,寻租如同盗窃,盗窃本身只是财富的转移,但由于盗窃的存在,用于盗窃和防盗、反盗所耗费的社会资源,就都构成了无谓的损失。寻租所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某种特权或优惠,即租金的创造本身要消耗资源。(2)利益集团寻租活动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游说、公关,甚至不惜采用蒙骗、贿赂等手段。用于寻租的资源,原本可以用于生产性的活动。(3)由于利益的冲突性,有利益集团寻租存在,就会有相应利益集团避租活动的存在。即“避租”。避租活动同样造成社会资源的虚耗。(4)为了对付寻租者和保证官僚的廉洁性,需要专门的反贪污贿赂机构及其活动,同样是寻租带来的资源浪费。(5)不论是配额、许可证等的数量管制,还是定价、关税等的价格管制,政府管制都会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损失,大于特定利益集团的租金收益。,(四)官僚理论,在西方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的组成包括政治家和文官(官僚)两部分。官僚是公共决策的执行者,是公共产品的生产者、提供者和维护者。他们的行为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缺乏竞争性:不存在其他提供同类产品的竞争者;(2)缺乏激励机制:官僚体制的稳定性和决策程序的封闭性排斥了有效的激励手段;(3)非利润化:官僚对公共产品的供给只重视保证供给,而不计利润和效率;(4)缺乏敏感性: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不通过市场价格来表现,因而对公共产品的评价缺乏敏感性;(5)个人影响力较大:由于政府信息的非公开性,官僚个人的好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四)官僚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从经济人的假设出发,认为官僚的任何行为也是以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因而官僚体制有着不断扩大本部门权限,并为此争夺预算的内在动力。由此而产生的后果就是政府规模的不断扩大。这是导致政府失败的原因之一。,(五)政治经济周期,所谓政治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往往围绕大选周期发生波动,政府一般在大选来临之际寻求对其有利的经济结果,而把对其不利的经济结果推迟到大选之后。政治经济周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在代议制民主中,各党派是为了赢得选举而制定政策,而一旦政党赢得选举组成政府,政府的一切行为便被认为是为了赢得下一次的选举。在西方,这种选举往往是每隔4年或者5年举行一次,因而,政府的行为也形成了相应的政治经济周期。其具体表现可细分为:(1)政治家行为的出发点是保证在选举中当选;2)选民关心的是事关己利的事:通货膨胀和失业,而不大关心其他指标;3)选民是近视的,只有短时期内使选民利益最大化的政策调整,才为选民所欢迎;(4)政治家之间的竞争不是社会福利最大化之争,而是现有福利的再分配之争;(5)政策的目标是可组合,可选择取舍的。,四 政府行为分析(一)政府存在的理由(二)政府失灵及其原因 涵义:是指政府不能实现帕累托效率结果且不能以公平的方式再分配收入;或者简单地说,政府作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现改善经济效率的政策。原因:政府决策的无效率:投票规则的缺陷;政治市场上行为主体的动机;利益集团的存在;政府机构运转的无效率:缺乏竞争;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 政府干预的无效率:政府的有些干预形式与寻租行为,政府失灵的必然性,公共选择理论得出的结论是政府失灵是必然的。这是因为:(1)首先选民真实意愿的表达存在问题;(2)投票机制和投票加总方法的选择实际上制约了选民实际的选择能力;(3)利益集团的存在又进一步使选民失去了对选择结果的“平等”的影响力;(4)尤其重要的是,无论用何种方式做出的公共选择,最后的施行者又是缺乏制约的官僚机构;(5)政治经济周期的存在使政治家或者说候选人只关心当选和继任,在选举中对公共产品供应所许下的诺言往往在当选后不能完全兑现。因而,从逻辑上看,西方代议制民主国家中,政府的失败是必然的。,足球世界中的公共选择理论,球迷追求看球过瘾,最好中国队称霸世界。俱乐部追求赚钱多多。俱乐部内部,产权是国家的,可是选外援的回扣、出国考察的潇洒全是自己的,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足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么多队会买回来质次价高的教练、球员。足协要钱,要官,要名,并且把这些凌驾于中国队的战绩(代表公共利益)之上。,五 启示现代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贡献:政府干预的限度和政府失灵的表现和原因,寻求公共决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思路(一)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二)对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三)对实现公共决策(政府决策)的法制化和民 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四)对政府预算决策制度的意义,第二节我国财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和选举制度(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含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二)我国的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的涵义和分类 基本原则 选举机构 选举程序,案例分析:最给力听证会,原本规划建设中的绿地公园,为何变成了高楼,并且获得规划局的许可?“你们作出的任何行政行为,都要有法可依的,没有法律依据的行为都是非法的。”面对居民提出的法律依据问题,规划局男代表清了清嗓子,“先回答第一个。”居民立刻热烈鼓掌,期待他的答复。男代表翻了翻手里的纸,说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二条”然而,居民很快发现他引用的法条文不对题,“念出来,念出来”,下面居民开始起哄。在居民强烈要求男代表将法规“读一下”的呼声中,男代表选择了沉默。一名居民代表开始朗读该条文:“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作出规划许可。”念完后居民们开始欢呼:“这是绿地啊!”(依据法文,不在规划许可之列)一位大妈还在台下喊道:“小伙子,你只会踢皮球,在法律面前就糟糕了吧。”,案例:关于公共定价的集体选择,案例名称:公务员加薪听证意义何在?析论公共服务价格的集体选择案例来源: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6 月29日的相关文章编写 案例讨论:供水、供电、供气的价格听证以企 业的生产成本为基础。那么,公务 员加薪听证应以什么为基础?听证的基本精神:以程序公正保证结果公正,【关键术语】公共选择经济人假设政治市场政府失灵一致规则 多数投票规则阿罗不可能定理政党利益集团寻租理论官僚理论【复习与思考】.了解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何实现财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本章到此结束,点击回到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