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ppt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一)琢冰(9分)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选自潜书)【注释】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范:模子,用作动词。真:实际。,1解释下列红色的字词。(3分)被以衣裳()子之技诚巧矣()宝而不坏()【披着;的确;珍藏】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2分)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 皆 叹 其 巧 惊 其 神【往 观 者 日 数 百 人/皆 叹 其 巧/惊 其 神】3为何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用原文回答)?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分)_,3为何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用原文回答)?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分)_【“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2分)示例一: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这种技艺创造出来的冰雕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示例二: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花了很大的功夫雕出的作品,却不能保存久远,白白地浪费人力和物力。】,【参考译文】从前京师有个将冰琢成人物形象的人,给它们披上衣裳,点缀上红绿色彩,神色栩栩如生,形体如同真人。京师天气寒冷,放到厅堂背阴处,过了一天也不会变;变了就修饰修饰它们。前往观看的人每天有数百人,都感叹他的精巧,惊叹他的神功。一天,他对众人说:“谁能给我三斗粟米,我教授他我的技艺。”没有人答应的。就问他道:“您的技艺的确很巧啊。您为什么不铸造琢金玉,做夏、殷、周、汉朝的器具,可以成为宝贝还不会坏啊?现在就琢冰成玩物,它们的形虽然很好,没几天就化啊!我很可惜你这做事的技巧却不是真东西,劳心而无用,可以娱乐目前却不能流传久远啊。”,(二)富人之子(9分)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父呼其子而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其父愀然改容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节选自苏东坡艾子杂说)【注释】曷:何,怎能。克:胜任。敏:灵敏,聪明。多能:多种本领。妄言:乱说,造谣。愀然改容:神色变得严肃。改容,改变面色。,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1)其二子甚愚()(2)吾当妄言之罪()【(1)很(2)承担,担当】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_【您的孩子虽然很好,却不了解社会上的事务,以后怎么能胜任家务呢?】3.你觉得富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都有哪些错误?(4分),3.你觉得富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都有哪些错误?(4分)【富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有两条错误:一是不教育他们,使他们不通世务;二是护短,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译文】齐国有个富人,家里有很多钱。但是他的两个儿子很笨,他又不教他们。一天,艾子对富人说:“您的儿子虽然很美,但是不通事务,以后又怎能接管您的家产呢?”富人大怒道:“我的儿子很聪明,而且有很多本领,怎么会不通事务呢?”艾子说:“也不必考验别的事,只问他米是从哪里来的。如果知道,我情愿担当诬蔑不实的罪名。”富人把儿子找来问这件事。儿子笑嘻嘻地说:“我岂能不知道,米是从布袋里来的。”父亲听了,立刻凄怆悲伤地改变了面容说:“你的愚笨可算是达到极点了!那米不是从田里取来的吗?”艾子叹道:“不是这样的父亲,是生不出这样的儿子来的。”,(三)晋文公攻原(9分)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注释】原:原国卫:卫国,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A约定(B攻克/下达;C粮草/餐;D投降,投靠/归宿)】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不 去 是 亡 吾 信 也 得 原 失 信 吾 不 为 也【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3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3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1)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2分)。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1分)。(2)反对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错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而变)(2分)。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1分)。(3)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1分)。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1分);弊在墨守成规,功亏一篑(1分)。(或者:利在讲信用,得人心(1分);弊在墨守成规,错失时机(得到原国,实属侥幸)(1分)。】,【参考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在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收兵离开原国。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的话,这是失掉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而失掉信用,我是不干的。”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能不归顺他呢?”于是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于是也投降了晋文公。,(四)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曰:“善。”乃止。(选自战国策)注释鹬(y):一种水鸟。箝(qin):夹住。喙(hu):嘴。,1.解释加红色的词语。(2分)(1)赵且伐燕()(2)以敝大众()【(1)将要(2)使劳苦(贫困)(将“劳苦”答为“困苦”“疲敝”之类都可,但整个解释要体现出使动用法)】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关注点:相舍(放过对手)、并(全都)、句子大意。3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或:鹬蚌相争、鹬蚌相持)(1分)/启示: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1分)】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4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3分)【(1)从苏代的角度看: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1分)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1分)(2)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1分)】【参考译文】赵国将要进攻燕国,苏代为燕国去跟赵惠王说:“这次我来,路过易水,一只蚌刚好出来晒太阳,而一只鹬一下就叼住了蚌的肉,蚌立即合住壳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不拿出去,明天不拿出去,就会有死鹬。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现在赵国马上要起兵进攻燕国,燕赵两国长期互相攻战,而使民众劳苦贫困,我深恐强大的秦国会成为那个打鱼人。希望大王您再仔细考虑考虑!”惠王说:“好!”于是中止了这件事。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五)不禽不兽 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凤责之曰:“汝居吾下,何踞傲乎?”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蝠亦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麟凤相会,语及蝙蝠之事,互相慨叹曰:“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徙,真个无奈他何!”【注释】踞(j)傲:骄傲自大。生诞:这里指诞辰。与(y):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恶薄:恶劣浅薄,指社会风气。,1.解释句中加点词。(2分)(1)凤凰寿,百鸟朝贺()(2)吾有翼,属于禽,何以驾与?()【(1)过生日(2)凭什么】2.翻译下列句子(3分)如今世上恶薄,偏生此等不禽不兽之徒,真个无奈何也!【现社会上的风气也太坏了。偏偏生出这样一些不禽不兽的家伙,真是拿它们没有办法!】3.这是一则寓言,人们现在常常用蝙蝠比喻哪一类人?他的性格特征是什么?(4分)【人们现在还常常用蝙蝠来比喻两面派的人物,这些人见风使舵,左右逢源,不断改变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来投机钻营,谋取私利。(言之有理即可)】,【译文】凤凰做寿,百鸟都来祝贺,唯有蝙蝠没有来。凤凰责问它说:你处在我的管辖之下,有什么好骄傲的呢?蝙蝠说:我有脚,属于走兽,朝贺你有什么用?一天,麒麟做寿,蝙蝠也没有去。麒麟也责问它。蝙蝠说:我有翅膀,属于飞禽,凭什么向你朝贺?后来麒麟和凤凰见了面,说到蝙蝠的事,相互感叹地说:现在世上风气恶劣,偏偏生出这样一些不禽不兽的家伙,真拿它没办法!,(六)(10分)于中丞成龙按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甚富,夜被穿窬。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闺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日:“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选自聊斋于成龙)【注】按:巡视,巡行。窬:y,洞,窟窿。,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适巨绅家将嫁女 适:()(2)又出示谕阖城户口 谕:()【(1)恰好(2)告知】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A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 屡出之也。B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 屡出之也。C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 屡出之也。D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 屡出之也。【C】,3于成龙如何断定被捉的两人就是“真盗”?(4分)【因为于成龙已经放出风声,第二天将在全城严加搜查。在这种情况下,这二人多次出入城门,本该事出有因,而他们出入城门却又不带行装,其实是欲盖弥彰。所以于成龙推断这两人应该就是铤而走险、急于转移赃物的盗贼。】4请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主要特点。(2分)(1)盗贼:(2)于成龙:【(1)狡诈贪婪(或:利令智昏)(2)破案如神(或:才智过人,机智果断)】,【参考译文】中丞于成龙巡视到高邮。恰好有一个富绅家即将嫁女儿,嫁妆非常多,夜里被盗贼穿墙打洞席卷一空。当地刺史束手无策。于成龙命令关闭各个城门,只留一个城门放行人出入,派公差头目把守,严格搜查行人的装载。又出告示告知全城百姓各自回家,等候第二天仔细搜查,务必找到赃物。于成龙暗地里叮嘱公差头目:如果有人从城门出入两次的就把他抓起来。过了中午抓获了两个人,全身之外,并无其他随行物品。于成龙说:“他们是真正的盗贼。”这两个人不停地诡辩。于成龙命令脱掉两人的衣服搜查,发现外衣里面套着两身女装,都是富绅家嫁妆的衣物。原来盗贼们担心第二天大搜查,急于转移赃物,物品太多,难以携带,所以秘密地穿在身上,多次带出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