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的功能与作用.ppt
Company Logo,第二章 保险的功能及作用,2,本章教学目的,在评价不同保险性质说和不同保险功能说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明确保险的定义、本质、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在宏微观经济中的作用。,Company Logo,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及概念,第二节 保险的功能,第三节 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内容结构,Company Logo,第一节 保险的概念及性质,保险性质说的评价,1,保险的性质,2,保险的定义,3,Company Logo,一、保险性质说的评介 关于保险性质的学说,国内外学术界主要分歧在于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是否具有共同性质的问题。日本学者园乾治教授就以此为界,把近现代保险学理论归纳为“损失说”、“非损失说”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二元说”三大流派“十三说”。,(一)、保险性质说,(一)损失说 1.损失赔偿说 该说认为保险是一种损失赔偿合同,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马歇尔(M.Marshall)和德国的马修斯()。该学说是从合同的角度给保险下定义的。但保险与合同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保险是经济范畴,经济范畴是经济关系在理论上的抽象,而合同是法律行为,是经济关系赖以实现的形式,因此,把保险合同等同于保险是错误的,此其一。其二,该学说即使从合同角度来解释保险的概念,也仅局限于合同保险,即私法上的合同概念,而不能解释公法上强制成立的保险关系,如社会保险、存款保险等。,Company Logo,Company Logo,(2)损失分担说。该说强调在损失赔偿中,多数人互相合作的事实,因而把损失分担这一概念视为保险的性质。此学说的倡导者是德国的华格纳(A.Wager)。该学说抛开了对保险概念的法律上的解释,而从经济角度指出保险是多数被保险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分担损失赔偿,实际上已经阐明了保险的本质,这是一大进步。但华格纳把“自保”也纳入保险范畴,则显然是错误的。,Company Logo,(3)危险转嫁说 该说是从危险处理的角度来阐述保险的本质,认为保险是一种危险转嫁机制,个人或企业可借此以支付一定的代价为条件将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可能遭遇到的各种风险转嫁出去。最早提出危险转嫁说的是美国学者魏兰脱(A.H.Willet),其他代表人物还有美国的另一位学者克劳斯塔(B.Krosta)。小结:前述损失赔偿说、损失分担说和危险转移说都是以损失补偿的概念来阐明保险的性质。相比较之下,其中损失分担说是比较严谨的经济学上的保险定义。,9,(二)二元说“二元说”论者认为: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以经济补偿为目的,后者以给付一定金额为目的。人身保险是非损失保险。,10,1.否定人身保险说 该说认为:人身保险并不体现保险的性质,它是和保险不相同的另外一种合同。代表人物有经济学家科恩(G.Cohn)、埃斯特(L.Elster)和威特()。埃斯特和威特主要是从人寿保险中的储蓄成分来否定人身保险的性质。实际上,人寿保险是保险与储蓄的结合,既通常所说的“储蓄性保险”或“储蓄性险种”。单就这一点论之,科恩的见解是正确的,尽管他否定人身保险是真正的保险,但承认了人身保险中的保险成分。,11,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2.择一说 该说与“否定人身保险说”不同,承认人身保险是真正的保险,但主张把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分别以不同的概念进行阐明。主张该说的有德国法学家爱伦贝堡。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中的合同部分也是对财产保险合同和人身保险合同分别定义的。但从严格意义上察之,“择一说”与“损失赔偿说”一样是在法律关系上解释保险,而不是在对保险经济范畴下定义。,12,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小结:凡是“二元说”论者都只是强调了保险的种概念(种概念=属概念+种差),而不是在对保险这一属概念下定义。但是,保险作为独立的经济范畴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所以“二元说”是不能接受的。,13,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三)非损失说 该说认为:保险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性质,既然损失说不能涵盖人身保险,那么就要在损失观念之外另寻解释。1.技术说 该说认为保险是把可能遭受同样事故的多数人组织起来,结成团体,测定事故发生的比例(即概率),按照此比例进行分摊,这种特殊技术就是人身保险或财产保险的共同特征。代表人物为费芳德(C.Vianta)。保险经营运用概率论原理,仅仅是解决保险的定价问题,用它来解释保险的特性显然是文不对题。,14,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2.欲望满足说 与“技术说”相反,“欲望满足说”是从经济学角度探索保险性质的 其倡导者是拉扎路斯,支持者还有威尔纳(G.Woner)。3.财产共同准备说 该说认为:保险是为了安定经济生活,将多数经营单位组织起来,根据大数法则积聚经济上的财富并留为共同准备。日本学者小岛昌太郎就主张这个观点。实际上该说是从保险基金机能上来解释保险性质的。,15,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4.相互金融机关说 该说认为:保险作为应对经济不安定的善后措施,需要以调整货币的收支为目的,所以,保险是金融机关,是以发生偶然性事实为条件的相互金融机构。该说的倡导者为米谷隆三。保险公司本来就是金融机构。但是,保险公司是经济法人,而保险是经济范畴,把两者等同起来是错误的。保险行为中的保险费支出和保险金的赔付均不含有金融的特性,所以,保险与金融应为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把保险等同于金融。小结:非损失说各种释义的特点都是企图完全抛开“损失”的概念。,Company Logo,“无危险,无保险”,危险即损失的可能性,那么也就是“无损失的可能性就无保险”。根据上述保险经济现象的质的规定性,保险的定义可概括为:从经济的角度说,保险主要是对灾害事故的损失进行分摊的一种经济保障制度和手段。保险人集中众多单位的同质风险,通过预测和精确计算,确定保险费率,建立保险基金,使少数遭受风险事故的不幸成员,获得损失补偿或保险金给付,实现风险损失在所有被保险成员中的分摊。从法律的角度说,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合同双方当事人自愿订立保险合同,投保人承担向保险人缴纳保险费的义务,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保险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二)、保险的定义,Company Logo,经济属性的体现:,1、保险的经济属性,二、保险的性质,Company Logo,保险的社会属性也称保险的互助性。保险能够是众多人结合起来,将个体对付风险化为众人共同应对风险。以“一人为众,众人为一”为风险管理理念,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稳定运行,因此,保险有“社会稳定器”之称。,2、保险的社会属性,Company Logo,保险与救济 共性:都是补偿灾害事故损失的经济活动,目的是为了使社会生活恢复正常、保持稳定。不同:1、保险是社会互助行为,许多面临类似风险的人联合起来分担其中少数遭受灾害事故者的损失;救济是慈善行为,捐资者和被救助者可能没有任何关系。2、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需支付保费,是有偿的;救济是单方面的,无偿的。3、保险中补偿损失的保险基金是由保户缴纳的保费构成,保费多少是依据数理计算为基础的;救济基金由政府或民间捐资人自愿建立,数额多少没有限制。,Company Logo,保险与赌博 从目的来看,保险以发扬社会互助共济精神,谋求社会经济生活安定,利人利己为目的;赌博则以欺诈贪婪之心凭侥幸图暴利。从手段来看,保险以大数法则为基础,使风险得以分散;赌博纯粹属于冒险求利,输赢靠运气。从结果来看,保险是变不确定为确定,转嫁风险;赌博则变确定为不确定,增加了风险。,Company Logo,保险与储蓄 1,保险从全体被保险人角度可以看成储蓄,但从单个被保险人来看,被保险人交付的保费与其享受的赔款不等;储蓄无论总体还是个人方面看,提款金额总是等于本金加利息。2,保险赔付是以事故发生为前提,而储蓄不是。3,保险是多数经济单位或个人之间的互助共济行为而储蓄只是一种自助行为。4,保险基金是全体保护的共同财产,由保险人运用操纵,而储蓄的使用者是储户本人,他可以自由支配。,22,第二节 保险的功能,一、保险功能说评介 保险的性质决定保险的功能。保险的功能说明或表现保险的性质,是保险性质的客观要求。(一)单一功能论 该说主张保险只有经济补偿的唯一功能。认为,经济补偿是建立保险基金的根本目的,也是保险形式产生和形成的原因。在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风险对生产力的破坏与怎样筹资以维护生产力的矛盾。保险就是通过经济补偿恢复生产力以解决这一矛盾的经济手段。不足:该说只是强调了保险机制的目的和社会效应。但是,对于保险如何达到它的目的和取得它的效应方面却未能加以说明,也就是说“单一功能论”不能完整地说明保险运行机制的全过程,从而也就不能完整地表现保险的性质。,23,二、保险的功能,(二)基本功能论 该说坚持保险具有分散危险功能和经济补偿功能,两个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分散危险是处理偶然性危险事故的技术手段,只是保险经济活动所特有的内在功能;经济补偿作为积极体现保险行为内在功能的现实表现形式,是保险经济活动的外部功能。该说准确地表述了保险机制运行过程中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完整地表现了保险的性质,所以,分散危险功能与经济补偿功能的统一就是保险。该说在我国保险理论界得到比较普遍的认可。但问题是,保险除了其两大基本功能外,是否还存在着保险运行机制所决定的其他派生功能呢?,24,二、保险的功能,(三)二元功能论 该说认为保险具有补偿功能和给付功能。即:从财产保险的角度,保险具有经济补偿的职能;从人身保险的角度,保险又具有保险金给付的功能。这一观点主要是在西方保险二元性质说的影响下产生的。保险作为独立的经济范畴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二元说”的观点是不能接受的。因此,由保险二元性质说所导出的保险“二元功能论”同样是不能接受的。,25,二、保险的功能,(四)多元功能说 该说认为保险不仅具有分散危险和经济补偿两个基本功能,还应包括给付保险金、积累资金、融通资金、储蓄、防灾防损、社会管理等功能,或者其中的若干个。“多元功能论”者一般都持发展的观点,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保险的功能也应该有所发展。,26,二、保险的功能,(二)、保险的基本功能 1.分散风险功能 为了确保经济生活的安定、分散危险,保险把集中在某一单位或个人身上的因偶发的灾害事故或人身事件所致经济损失,通过直接摊派或收取保险费的办法平均分摊给所有被保险人,这就是保险的分散风险功能。2.补偿损失功能 保险把集中起来的保险费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或人身事件所致经济损失,保险所具有的这种补偿能力就是保险的补偿损失功能。,27,二、保险的功能,(三)保险的派生1、资金融通功能 保险具有“事前收费,事后补偿”的特点,因而使保费收入和保额赔付给付经常在时间上不一致,从而使保险这种经济活动具有显著的聚集社会资金的能力。从概念的内涵上可以看出积蓄保险基金是为了达到时间上分散危险,可见,该功能是由保险的基本功能之中的分散危险功能派生而来的。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通过承保业务获取并分流了部分储蓄;另一方面,通过投资将积累的保险资金运用出去,满足未来的支付需要。,28,二、保险的功能,(三)、保险的派生 2、社会管理功能 保险具有社会管理功能是我国保险实践发展对世界保险理论的一大贡献。这一理论最早由吴定富(2003)提出,并逐渐发展为现代保险功能理论,使保险功能理论发展成为包括社会管理功能在内的“多元功能说”。其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社会风险管理 社会关系管理 社会信用管理 社会保障管理,Company Logo,1,2,3,4,三、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30,一、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指保险作为经济单位或个人风险管理的财务手段所产生的对微观主体的经济效应。(一)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二)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三)有利于企业加强危险管理(四)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五)有利于民事赔偿责任的履行,31,二、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保险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是保险功能的发挥对全社会和国民经济总体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一)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二)推动商品的流通和消费(三)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四)有利于财政和信贷收支平衡的顺利实现(五)增加外汇收入,增强国际支付能力 小结:保险在宏观和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有二:一是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安定;二是发挥社会助动器的作用,为资本投资、生产和流通保驾护航。,32,延伸阅读:保险业发展为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提供了保障,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是经济增长的基础。而灾害损失的发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持续性,导致经济发展的成本上升,影响经济的增长。近二十年来,我国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2000亿元,尤其是2008年我国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1752亿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灾害损失中仅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就达到2382.15亿元,说明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无形中增加了政府财政压力,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33,延伸阅读:保险业发展为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提供了保障,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是经济增长的基础。而灾害损失的发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持续性,导致经济发展的成本上升,影响经济的增长。近二十年来,我国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已超过2000亿元,尤其是2008年我国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1752亿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灾害损失中仅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就达到2382.15亿元,说明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无形中增加了政府财政压力,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1990-2009年我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Company Logo,1990-2009年我国自然灾害损失及补偿情况,Company Logo,从政府救灾支出看,补偿最多的一年2008年也只有303.8亿元,而这一年也是我国近二十年来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一年,损失达到一万多亿元,财政补偿对灾害损失的贡献仅有2.6%,其补偿的作用显然是微不足道的。从社会捐赠来看,灾害严重的年份捐赠比较多,而灾害少的年份或平常年份,社会捐赠也比较少,带有明显的不稳定性。,Company Logo,1999-2009年保险业赔款与给付情况,Company Logo,从1999年到2010年,我国保险业赔款与给付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财产险赔付累计达9606亿元,人身险给付达8712亿元,且都呈上升之势。初步统计,仅在2002至2010年,保险业累计赔付近1.6万亿元,平均每年赔付2000多亿元。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后,保险的及时赔付在灾后重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2004年,浙江“云娜”台风发生后,保险业迅速启动应急处理程序,及时支付保险赔款16.6亿元,高于1.16亿元的财政救助和社会捐赠。2010年伊春空难中,对遇难者人身保险赔付已赔付1659.37万元表明保险所具有的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的功能可以避免或减轻社会生产中因各种灾害事故而导致的经济损失,保障经济向既定目标持久稳定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保险赔付与给付的不断增长,保险业在保障国民经济稳定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ompany Logo,风险管理篇,39,习题,一、填空题1、引起及增加损失可能的条件分为三类:()、()和()。2、投机风险具有()和()的可能,而纯粹风险只有()的可能。二、选择题3、汽车刹车失灵会引起意外事故,这属于()。A、主观风险因素 B、客观风险因素C、心理风险因素 D、物质风险因素4、保留风险是对付风险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的风险。A、损失频率高,损失程度大 B、损失频率低,损失程度大C、损失频率高,损失程度小 D、损失频率低,损失程度小三、多项选择题5、对付风险的主要方法()A、保留风险 B、转移风险C、损失管理 D、避免风险 E、保险公司分散大量同质风险6、以下不属于纯粹风险的有()A、自然灾害 B、套期保值C、经营风险 D、疏忽过失 E、责任诉讼四、简答题7、简述可保风险条件8、试比较保险和和赌博、救济以及储蓄的异同,并说出保险的特殊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