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传染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范调查处理CDC.ppt

    • 资源ID:6081978       资源大小:592KB        全文页数:10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传染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范调查处理CDC.ppt

    传染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范调查处理,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授课目录,1、传染病暴发的概念。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分级标准。4、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实诊断、报告工作中具体操作问题的讨论。5、现场暴发调查处理的基本步骤。,传染病暴发的概念,1、单病种暴发定义2、疾病监测方案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办应急2005288号)发布时间:二00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实行日期:二00六年一月一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标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报告范围与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包括可能构成或已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其报告标准不完全等同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判定标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一)传染病1、鼠疫:发现1 例及以上鼠疫病例。2、霍乱:发现1 例及以上霍乱病例。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1 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1 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5、炭疽:发生1 例及以上肺炭疽病例;或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 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1 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6、甲肝/戊肝: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7、伤寒(副伤寒):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 例及以上死亡。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 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 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 例及以上死亡。,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9、麻疹: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 例及以上麻疹病例。10、风疹: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 例及以上风疹病例。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 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3 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 例及以上死亡。,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12、登革热:1 周内,一个县(市、区)发生5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13、流行性出血热:1 周内,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高发地区10 例)及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或者死亡1 例及以上。14、钩端螺旋体病:1 周内,同一自然村寨、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 例及以上钩端螺旋体病病例,或者死亡1 例及以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15、流行性乙型脑炎:1 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5 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 例及以上。16、疟疾17、血吸虫,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18、流感:1 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19、流行性腮腺炎: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 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20、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 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 例及以上。21、猩红热: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猩红热病例。22、水痘: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 例及以上水痘病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23、输血性乙肝、丙肝、HIV: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3 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HIV感染。24、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县(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县近5 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25、不明原因肺炎: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二)食物中毒:1、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人及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2、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3、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 人及以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三)职业中毒: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及以上或者死亡1人以上的。(四)其他中毒:出现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外的急性中毒病例3例及以上的事件。(五)环境因素事件:发生环境因素改变所致的急性病例3例及以上。(六)意外辐射照射事件:出现意外辐射照射人员1例及以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七)传染病菌、毒种丢失:发生鼠疫、炭疽、非典、艾滋病、霍乱、脊灰等菌毒种丢失事件。,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八)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1、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一个预防接种单位一次预防接种活动中出现群体性疑似异常反应;或发生死亡。2、群体预防性服药反应:一个预防服药点一次预防服药活动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心因性反应)10 例及以上;或死亡1 例及以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九)医源性感染事件:医源性、实验室和医院感染暴发。(十)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 周内,一个医疗机构或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3例及以上。(十一)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1、初次报告2、进程报告3、结案报告,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如确认为实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根据不同的级别,及时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在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如尚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由专业防治机构密切跟踪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突发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标准,(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响应和处理(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响应处理)(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省级响应处理)(级)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市级响应处理)(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县区级响应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疫情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3、涉及多个省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5、发生烈性病菌珠、毒珠、治病因子等丢失事件。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机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1、在一个县(市)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4、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及以上;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5、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9、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10、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11、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12、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境内人员感染或死亡的。13、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以内。2、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县(市)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或波及2个及以上县(市)。3、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2个及以上(市);或市(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区首次发生。,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4、一周内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5、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6、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7、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8、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9、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1、腺鼠疫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2、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3、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4、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的特点,(1)甲类传染病或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2)法定报告传染病乙类、丙类。(3)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4)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小结,1、传染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需要及时按照要求规范进行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原则是分级响应分级处理。2、传染病暴发CDC核实诊断后确定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暴发)后要在“突发网”进行网络报告。并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小结,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核实诊断由CDC实施,核实诊断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后由CDC进行网络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向上级电话、传真报告。(双向报告:本级政府;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小结,4、传染病暴发CDC处置完成后要撰写“现场暴发调查报告”(现场暴发调查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核实诊断开始到结束要进行初始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现场暴发调查报告)。,小结,5、传染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适用相关法律、法规、监测方案、预案时要按时响应与启动。6、传染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上级CDC对下级CDC都有督导和技术支持的义务。,小结,7、信息公布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小结,8、关于“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报告处理。责任报告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监测报告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需要注意的是当一氧化碳中毒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和“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响应标准时,CDC主要职责:报告、现场调查、宣传。,小结,9、如何评价传染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否规范处置,参见卫生部“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09版”,指标暴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2.3.1 规范处置指数。,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1、组织准备2、核实诊断3、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4、建立病例定义5、核实病例数6、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7、建立假设8、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分析、并验证假设9、执行控制措施10、完成书面调查报告,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描述性流行病学目的是:提出假设分析性流行病学目的是:验证假设实验流行病学目的是:提供证据,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一、组织准备,组织准备,1.确定防护级别,准备好防护用品,第一时间采样2.联系单位(报告单位和发生地的单位,如:医疗机构、CDC、学校等)的地址,联系人姓名、固定电话、手机号、传真号、电子信箱等3.相关技术资料:流调表、诊断标准、应急手册4.常规采样的器械5.消毒的器械6.通讯工具7.交通住宿等费用,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二、核实诊断,核实诊断,1.对病例进行核实对进行报告的医疗单位所发生的病例进行核实。根据国家“诊断标准”对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核实2.确定是否是一起群体性的疾病,各病例之间从三间分布看是否有流行病学的联系。确定是否暴发并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调查走访暴发病例居住地及相关环境场所开展卫生学的调查。,三、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通过调查走访医疗机构,听取医疗机构对诊断和治疗的意见和初步结论,亲自查看病历和实验室检验及其它辅助检查结果,对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尤其是对首发病例的调查,根据国家“传染病诊断标准”依据国家突法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和分级标准确定暴发和是否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建立病例定义,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建立病例定义,1.建立病例定义的目的:搜索病例。确定发现病例的统一标准。使发现的病例具有同质可比性,并符合疫情调查或其他工作的要求。2.根据不同的目的建立不同的病例定义:根据工作处于流行病学调查的哪个阶段;搜索病例;是否为了诊断和治疗;是否为了常规监测与报告等。,3.病例定义的分类疑似病例临床确诊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4.病例定义的内容包括:流行病学信息(时间、地点、人群、具备危险因素或流行病学接触史等);临床信息;针对病因的实验室检测信息等。,建立病例定义,5.关于病例定义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在调查初期或者主要为搜索病例时,尤其是原因不明、特异性难以把握,病例定义应强调敏感性。在病因研究(如病例对照研究)中应强调特异性提倡使用“实验室确诊病例”及“临床诊断病例”,以避免出现研究的偏倚。,建立病例定义,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五、核实病例数,根据病例定义,确定病例后,计算病例数,统计分析病例的时间、地点、和人群分布即通常所说的三间分布是暴发调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对现场调查资料进行三间分布分析,详细描述时间的基本特征,可以明确卫生事件所危害的人群,并提出有关病因、传播方式及对卫生事件的假设。,核实病例数,六、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描述性分析(三间分布),描述性流行病学是现场流行病学最重要最基本任务之一;目的是阐述哪些疾病正在流行,在何时、何地、何种人群中流行;从时间、地点、人群分布现场调查资料中进行描述;为探索传染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系统的方法;可以明确事件所危害的人群,并提出有关病因、传播方式的假设。,常见的一些整理表,描述流行病学资料整理表。时间分布,直方图或流行曲线。地区分布,直方图、标点地图、范围地图等。人群分布,直方图、饼图等描述分布特征。尽量用率,而不是绝对数或构成比进行描述。,什么是一览表?一览表有哪些作用?,行,列,行,病例一览表:纸版,(一)时间分布描述,某,流行病学曲线:直方图,病例数,2008年,2009年,接种甲肝疫苗,开展调查,放寒假,4天间隔,点源暴露特点:疫情不超过1.5倍平均潜伏期,快速上升,快速降低,左右不对称,已知病原的点源暴露可推算可能暴露期:,平均潜伏期,最长潜伏期,最短潜伏期,流行曲线的有哪些作用?,点源,持续源,人传人,?,描述暴发时间分布特征、目前位置、推断可能暴露时间、评价控制措施效果、评价卫生部门反应的速度、了解疫情趋势等,持续同源实例,Data Source:An outbreak of Salmonella heidelberg infection,Colorado,USA,1976.,同一起麻疹暴发:X轴时间间隔不同表达的模式明显不同,间隔1天,间隔7天,平均潜伏期:10天,绘制流行病学曲线的要点,时间间隔相等,一般为1/3至1/8平均潜伏期,病例数多时间隔可以短些X轴首例和末例前后各1-2个平均潜伏期,如暴发未结束,末例后不留空白时间段标记重要的信息:聚餐、维修管道、暴雨、调查时间、采取的控制措施等,(二)地区分布描述,地区分布,2006年17月X市甲型副伤寒病例的职业分布,(三)人群分布或职业分布描述,与2005年同期的职业分布比较,七、建立假设,现场暴发调查基本步骤简介,建立关于该病的假设:A.危险因素来源、引起疾病的特殊暴露因素;B.传播的方式和载体;C.假设可能致病的暴露因子;D.高危人群,建立假设,八、开展分析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并验证假设,现场暴发调查处理基本步骤,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选择,一、分析流行病学首先是考虑采用那种对照方法二、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队列对照,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病例对照三、除队列对照和病例对照之外分析流行病学还可以使用什么方法四、确定选择方法后制定病例对照的个案调查表,分析流行病学的方法选择,五、病例对照个案调查表的设计 首先根据假设的病因寻找致病因子,确定暴露的因素 然后将危险因素或传播途径作为调查的主要内容,取得调查数据后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六、关联的统计学检验七、统计学检验结果的解释,四格表,相对危险度(RR),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危险性之比。RR=暴露组危险性/非暴露组危险性=(a/h1)/(c/ho)RR表明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在急性爆发疫情中,可用罹患率表示危险性RR1:危险因素RR1:保护性因素,比值比(OR),比值(Odds)是指某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发生的可能性之比。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为:(a/v1)/(c/v1)=a/c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为:(b/v0)/(d/v0)=b/d当暴露和非暴露人群的大小未知,无法计算发病率时,用比值比(0dds Ratio,OR)比值比(0R)ad/bc,举例(RR),RR=25141.8,举例(OR),RR=56.4%/12.2%4.6 OR=(115/5)/(89/36)=(11536)/(589)9.3,统计学检验,RR、OR测量暴露与疾病关联的强度关联是否因机会而造成第一类错误又称错误,是指无效假设成立,而却被拒绝第二类错误又称错误,是指无效假设不成立,而却被接受。统计学检验关联的概率精确概率计算法:观察数较少的资料2检验:,举例,联系的可信区间,2与可信区间密切相关所选定概率值的区间是否包含无效联系值RR、OR无效联系值1可信区间的宽度反映了联系值的精度样本量相关95CI,可信区间包含1时,p0.05,无显著性差异95CI,可信区间不包含1时,p0.05,显著性差异,Epi Info软件在资料分析中的应用,Epi Info软件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合作研制而成,是面向公共卫生尤其是流行病学工作者提供的一个软件。2001年“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引进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调查资料的解释,分析“结论”的正确与否取决于调查设计严密资料质量合格应用方法适当结果解释合理,1.血清学诊断2.血清学鉴定3.生化试验4.分子生物学方法:用探针测核酸、PCR、PFGE等。原则:有国家标准方法的必须用标准方法,没有国家标准方法的要用国家CDC颁布的方法或者WHO及行业认同的方法。试剂必须使用有国家药品文号的,没有文号要CDC认同的。5.采样时间、采样数量、采集什么样本。,关于病原学检测的有关问题,九、执行预防控制措施,现场暴发调查基本步骤,隔离留验医学观察口服预防服药应急免疫预防接种药敏试验现场消毒终末消毒健康教育宣传,常用预防控制措施,

    注意事项

    本文(传染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范调查处理CDC.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