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共21张PPT).ppt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新课导入,下面同学们就动脑思考一下,在我们背诵过的诗词中,哪些是讲述离愁别绪的。大家知道这么多送别诗,那么谁能来说一说,这些送别诗在情感上有没有一些共同点呢?(悲凉,伤感,惆怅)的确,文人天生多愁善感,面对离别,就会更加显得失魂落魄。大多数离别诗,都是表现了“黯然销魂”的情感,带上了凄凉哀婉缠绵之情。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送别诗都如此的凄凉哀婉缠绵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来体会一种别样的送别情怀。,检查预习,关于作者王勃,你所了解的都有哪些情况呢?,1、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唐朝初年的著名诗人。2、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3、曾游览南昌有名的胜地滕王阁,写下了震撼古今的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4、他擅长骈文,现流传下来文20多篇,诗90多首。明人集为王子安集。5、26岁时往交趾(今越南)看望父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本诗就题材而言是送别诗。就体裁看是五言律诗。,律诗的特点,1、律诗多为五言或者七言,五律规定每句五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2、律诗每两句为一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3、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4、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5、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仗。,分析诗歌,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少府”,作者的朋友杜镜,生平不详。“少府”,官名,县尉的别称。“之”,去、到、往(动词)。蜀州,地名,即今四川。送杜少府到蜀州上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qu)|辅(f)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hun)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q)路,儿女|共沾(zhn)巾。,二、(读)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qu,城阙:,帝王居住的城,指长安。宫门前的望楼叫阙。,五津:,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见,三秦大地辅卫着长安城,风烟迷漫中遥望你将去的五津。,辅三秦:,以三秦为辅。辅:辅卫。见,译:,(1)首联交代了什么?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及友人要去的地方。,(2)分别和要去的地方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个词能看出来这样的特点?,长安:庄严壮丽的长安宫城,被地势险要的“三秦”环护着,气象宏伟。(辅)蜀州:千里迢迢,苍茫一片。风烟迷茫、路途遥远。(烽烟),首联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在作者心中,他对朋友的这份情感似乎能够使他看到朋友一路的风霜以及朋友日后的生活,所以,即便远在千里,也并非远别。,考点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辅”示例:“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1分)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1分)“望”示例:“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1分)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1分),考点2: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这两句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与朋友离别时我们通常会说什么?那么王勃是否在与朋友惜别之时也有如此的叮咛嘱咐呢?我们一起来看诗歌的颔联。,三、(读)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1)怎样理解“同是宦游人”?,指的是你我都是出外做官的人。这位姓杜的朋友也是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时,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颔联:诗人与友人同病相怜,两人情感共鸣,诗人劝慰友人既然都是离家做官漂泊在外,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与你离别心中有无限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故乡在外做官的人。,(2)那么作者认为在外做官的人应该如何面对离别?我们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离别呢?,四、(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1)同学们是如何理解这句诗的?,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分别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此句安慰杜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年名句。此句一反送别诗缠绵悱恻的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旷达的胸襟。,海内:四海之内,即全中国。,考点3:名句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展现了朋友惜别的新境界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即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哲理)一洗往昔送别诗中的悲苦愁绪,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旷达的胸怀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两句诗,意味深远,是全诗中最重要的部分。人们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叫做“知己”,他有时近在身旁,有时却远在天涯海角,但无论空间怎样的改变,时间如何的推移,真正的友情应该是牢不可破的。而且,决不能狭隘地认为“知己”只有一个;四海之内到处都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同样都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抱着这样的认识和心情与朋友分别,那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寥,相反地却是感到乐观进取。,q,无为:,无须,不要。,岐路:,分手的路口。,沾巾:,沾湿手巾,指哭。,不要在告别的岔路口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样任泪水沾湿手巾。,五、(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1)怎样理解最后两句呢?,(2)尾联中诗人宽慰友人不要哭泣,那言下之意要怎样呢?,而要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3)表明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独特风格:哀而不伤,蕴豪迈于悲凉,在别离的伤感中寄寓乐观豁达的感情。,考点4: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与友人的惜别之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