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第一章总论.ppt

    • 资源ID:6077097       资源大小:762.50KB        全文页数:9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第一章总论.ppt

    会计基础教学课件,1,基础会计网上教学,各位同学:大家好!根据学校教学安排,本学期4月3日基础会计课程进行网上教学,请各位同学自己安排时间参考课件和教材学习相关内容,并完成相应的课堂练习。祝同学们节日快乐!,会计基础教学课件,2,本次网上教学资料及要求,教学课件的复习和学习辅助教学案例的阅读和分析课堂练习的完成专业相关事项的了解本次课程学习时间是3课时下次上课时提交完成的练习,基础会计,主讲教师:薄雪萍(朝阳社区学院),欢迎大家进入,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专业必修(4学分)学习要求与方法(预习并按时完成作业)考试方式与成绩评定 平时30%;期末测试70%,课程导言,本章要点与学习要求:会计的含义与目标(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掌握)会计职业的一般内容(了解),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会计的性质,会计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 西周王朝,“官厅会计”唐、宋时期,“四柱清算”“四柱清册”明末,清初,“龙门账”“四脚账”,“我国会计的第一次革命”西方复式借贷记账法的引进“我国会计的第二次革命”原苏联会计模式的引入“我国会计的第三次革命”两则两制的发布实施,我国会计的法制化建设:1980.12恢复了注册会计师制度;1985年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法制化 先后两次修订,1992.11发布13大行业的“两则两制”国际化 1997.5 发布了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2000.12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2003.9 先后发布了16个具体会计准则;2005年发布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新的准则体系实施,与国际趋同,法律范畴,法 律,法 规,规 章,法律规范 层次,我国会计基本规范(体系框架图),会计法,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会计准则(基本),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具体),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会 计 实 务,会计在外国的产生和发展 1494年,意大利,“近代会计之父”,复式记账 1853年,英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诞生 20世纪初,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规范标准,会计发展的历史划期,从会计产生 复式簿记产生,古代会计阶 段,近代会计阶 段,现代会计阶 段,从复式簿记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中国古代会计的伟大贡献“四柱结算方法”等管理会计出现,会计分解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1494年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的出版,管理会计出现管理科学革命信息技术应用,对会计发展最新阶段的讨论:知识经济 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形成的共识: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在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会计的概念 P,(一)含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经济信息,并参与经济预测和决策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既是一个信息系统,又是一项管理活动,(二)会计的目标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下,存在着不同的会计目标 管理财产,1.会计的直接目标 会计的直接目标,也称为财务报告目标。一般认为会计的直接目标是为所有者、债权人、国家有关部门及企业管理当局等利害关系集团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所有者、债权人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2.会计的最终目标 如前所述,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的最终目标应服从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一切管理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二、会计的职能(P),问题:A.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什么?B.会计反映职能的含义及特点?C.会计监督职能的含义及特点?D.会计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重点,会计的扩展职能:预测、决策、预算、分析、考评等,会计基础教学课件,15,第二节 会计对象和方法 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工作的客体,即会计所核算和管理的内容。会计的一般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则是每一独立核算单位的资金运动。资金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在宏观领域,资金是国民经济中物资的货币表现形式。在微观领域,资金是企业单位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的货币表现形式。资金运动具体表现为资金的投入、分配、耗费、收回(包括补偿与增值)以及退出等形式。,会计基础教学课件,16,二、会计方法 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 复式记账 会 填制审核凭证 会计核算方法 登记账簿 计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方 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监督方法 法 会计分析方法 会计预测方法 会计决策方法,会计核算各种方法间的关系,填制和审核 会计凭证,登 记会计账簿,设置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经 济 业 务,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会计基础教学课件,18,会计核算方法运用程序会计循环,会计核算,日常会计核算,期末会计核算,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试算平衡,财产清查,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基础教学课件,19,第三节 会计职业与会计法规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法律 二、会计法规体系 法规 规章教材13的练习题二和三留作课后作业,本章要点与学习要求:会计要素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各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理解)各会计要素的基本内容(掌握)会计等式的概念和具体内容(掌握)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掌握)会计假设的内涵(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掌握),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第一节 会计要素(P14-19),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我们把会计的具体对象称为会计要素,是 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要素,(1)资产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概念: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者 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按流动性),特点及分类:,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流动资产:指可以在年或超过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 或耗用的资产,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二、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静态要素),(2)负债的概念及分类,概念: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 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按偿还期限),分类:,将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3)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会计基础教学课件,24,三、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动态要素)(一)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主营业务收入收入按经营业务的主次分 其他业务收入(二)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企业费用按用途分 生产成本 期间费用,会计基础教学课件,25,(三)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企业的资金运动是静、动结合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会计六要素存在着有机联系。如费用的发生,会引起资产的减少,或引起负债的增加;收入的取得,会引起资产的增加,或引起负债的减少;又如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可能引起资产的增加,或引起负债的减少。在会计六要素中,利润要素的数量将由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的差量确定。换言之,确定了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的数量,也就确定了利润要素的数量。因此,会计六要素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会计等式予以概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第二节 会计等式 P19,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理论意义:是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 债表等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依据。,收入 费用=利润,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1、含义:P19,2、表达式:,第二会计等式,扩展式,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经济业务又称会计事项,是指各单位在经济活动中发生并引起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切经济事项。各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虽然多种样,错综复杂,但由此引起资产和权益增减变动.经济业务发生,归纳起来不外乎有四种类型:1)引起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2)引起权益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增减金额相等;3)引起资产和权益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4)引起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例1:从银行提取现金20 000元备用。(1)原平衡公式 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200 000 80 000+120 000库存现金 20 000银行存款 20 000 变动后的平衡公式 200 000 80 000+120 000,例2:用银行借款偿还所欠货款40 000元。(2)原平衡公式 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200 000 80 000+120 000短期借款 40 000应付账款 40 000 变动后的平衡公式 200 000 80 000+120 000,例3: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12 000元。(3)原平衡公式 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200 000 80 000+120 000实收资本 12 000资本公积 12 000 变动后的平衡公式 200 000 80 000+120 000,例4:用银行存款偿还所欠货款40 000元。(4)原平衡公式 资产 负债+所有者权益,200 000 80 000+120 000银行存款-40 000应付账款 40 000 变动后的平衡公式 160 000 40 000+120 000,会计基础教学课件,32,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数据的搜集都要以这一系列的基本前提为依据。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会计基础教学课件,33,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具有一定资金、进行独立活动、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是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会计核算时,必须首先明确会计主体,即为谁核算,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此,企业会计准则明确指出:“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特定的企业,可以是企业的某一部分,也可以是一个具有经济业务的特定的非营利组织。除企业本身是个会计主体外,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厂、分部也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一个控股公司、联营公司或是一个附属公司也可以是会计主体。,会计基础教学课件,34,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进行下去,不会破产,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从企业经营实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都确实能够持续经营下去,破产、清算毕竟只是少数的。因此,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只有规定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才能采用,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才能真实可靠。但在持续经营这一前提下,企业一旦出现严重亏损,经营十分困难,甚至资不抵债,企业宣告破产,被迫进行清理,则采用破产清算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基础教学课件,35,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及时向各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划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会计基础教学课件,36,货币计量(币值稳定为假定前提)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货币计量前提下,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的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会计基础教学课件,37,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一、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2.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3.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就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会计基础教学课件,38,4.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5.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6.明晰性原则 明晰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会计基础教学课件,39,(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2.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会计基础教学课件,40,3.历史成本原则 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会计基础教学课件,41,三、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1.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设置秘密准备。2.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会计基础教学课件,42,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一)会计基本假设 1.定义,2.内容(重点学习)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问题:各自的含义是什么?每个假设有何意义?各个假设间关系如何?,学习时应注意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会计基础教学课件,44,(二)会计记账基础 1.权责发生制,2.收付实现制,注意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计基础教学课件,45,(三)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学习要求:明确各项要求的主要规定及其表现,可靠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纵向一贯,横向可比 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 重要性质和量两个方面 谨慎性稳健性、审慎性 及时性及时收集、处理、传递信息,本章要点与学习要求:账户和科目的含义及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账户的基本结构 单式记账与复式记账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会计分录的书写、试算平衡表的编制,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会计基础教学课件,47,第一节 会计科目和账户,(三)会计科目表(P34),熟悉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会计科目表,(一)会计科目概念(P32)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 项目。,(二)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原则(P33),会计基础教学课件,48,(三)会计科目的名称和分类 会计科目的名称与其核算内容相一致。会计科目按照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 五大类: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会计基础教学课件,49,1.资产类科目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等科目。2.负债类科目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其中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工资、税金及利润,以及预提费用等科目。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等科目。4.损益类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其他业务收支和营业外收支等,其中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流通企业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科目。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科目。,会计基础教学课件,50,1.按经济内容的分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 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收 益 类,费 用 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劳务成本,基本分类,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基础教学课件,51,2.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原料及主要材料,设置要求,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会计基础教学课件,52,问题:编号的意义 编号方法 会计科目表,会计科目编号与会计科目表 P38-39,参阅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编号,会计基础教学课件,53,二、会计账户(一)会计账户概述 1.账户的涵义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用以分门别类地核算和监督会计主体各项以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发生情况和由此而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方式,是对会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的载体。账户是对会计事项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每一个账户都反映一定的经济内容。各个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有严格的界限,不能相互混淆。,会计基础教学课件,54,2.账户和会计科目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的依据因此会计科目的内容与分类方法决定了账户的内容和分类方法,它们都被用来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区别: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会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没有一定的结构,而账户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设置账户则是登记账簿这种专门方法的前提条件和环节。,会计基础教学课件,55,(二)会计账户的一般结构 1.账户的基本结构 每个账户的结构划分为左右两方;两方的名称是记账符号;一方记增加另一方记减少,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其简化格式如下所示:左方(借)账户名称 右方(贷),会计基础教学课件,56,2.账户记录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习惯上,资产类账户的左方登记增加额,右方登记减少额,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正好相反,左方登记减少额,右方登记增加额。发生额在一定时期内记录的增加额、减少额,称为“本期发生额”。本期增加(减少)额合计本期增加(减少)发生额 余额 一定期间结束时在账户左右双方合计数额不能完全抵消而出现差额时,称为“余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会计基础教学课件,57,(一)账户的概念(二)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与区别(三)账户的基本结构(T型账户)(四)账户的分类,二、账户 P35,期初余额增加发生额 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会计基础教学课件,58,第二节复式记账原理,(一)单式记账法 特点 主要缺陷,(二)复式记账法 概念(重点学习)优点:P37 A.可以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B.可进行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会计基础教学课件,59,第二节 复式记账原理 一、记账方法概述 在设置完账户后,就可以应用账户,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具体的处理。所谓记账方法,是指根据一定的原理,按照一定的记账规则,采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和计量单位,借助于文字和数字记录所发生经济业务的一种技术方法。记账方法 单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会计基础教学课件,60,(一)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通常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单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在发生经济业务时,通常只登记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以及债权债务的结算业务,一般也只设置“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账户,而没有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各个账户之间也互不联系。所以,采用单式记账法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主体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目前这种方法已很少采用。,会计基础教学课件,61,(二)复式记账法1.复式记账法涵义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2.复式记账法特点 复式记账法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它需要设置完整的账户体系,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双重登记。这样不仅可以清晰地反映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还可以通过账户记录,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有关具体项目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同时,由于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金额进行分类登记入账,因此可以使全部账户左右双方的发生额和余额的合计数自动平衡,利用这种平衡关系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可以检查账户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会计基础教学课件,62,3.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基本会计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复式记账的原则 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的依据 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反映 复式记账法是从长期的会计实践中逐步总结形成的,它分为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三种,其中的“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是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的会计核算模式下曾经使用过的两种复式记账法。为了与国际会计接轨,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各行业企业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法,即使是行政事业单位,目前也都采用借贷记账法。,会计基础教学课件,63,二、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含义:P37 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起源于意大利。是目前世界各国通用的会计记账方法。是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P,基本结构:分为“借方”左方和“贷方”右方。哪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会计基础教学课件,64,(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P,期末余额,借方 贷方,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会计基础教学课件,65,(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P,期末余额,借方 贷方,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会计基础教学课件,66,期末余额与记录增加金额的方向相一致。,思考:成本、损益类、共同类账户的结构特点?,根据余额的方向可以判定账户的性质。,会计基础教学课件,67,(三)费用(成本)类账户的结构,借方 贷方,思考:与资产类账户结构上的区别是什么?,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会计基础教学课件,68,(四)收入、利润类账户的结构,借方 贷方,思考:与权益类账户结构上的区别是什么?,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会计基础教学课件,69,结论:,借方 贷方,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收入、利润的结转费用、成本的增加,资产的减少负债的增加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利润的增加费用、成本的结转,结论:1)记账方向: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借增、贷减”,即 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借减、贷增”,即 减少记借方,增加记贷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结论:1)记账方向 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借增、贷减”,即 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借减、贷增”,即 减少记借方,增加记贷方。,利 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 润,结论:1)记账方向 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借增、贷减”,即 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借减、贷增”,即 减少记借方,增加记贷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期末余额,期末余额,期末余额,结论:2)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借方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贷方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利 润,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会计基础教学课件,74,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P38),1.经济业务的四种类型 A.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总额增加 B.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总额减少 C.资产类内部项目有增有减,总额不变 D.权益类内部项目有增有减,总额不变,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重点),“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3、企业经济业务类型:,(3)资产一增一减,(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资产增加,资产减少,3,负债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4,(1)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增,1,(2)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减,2,四、会计分录:P,a,含义:是指按照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要求,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列示出应借、应贷账户和金额的一种记录.三大要素:即账户名称、金额、借贷方向 简单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b,c,:一借一贷分录类别:多借一贷分录 一借多贷分录 多借多贷分录,四、会计分录:P,书写规则:“上借下贷、左右错开”,d,例1:购入原材料一批,价款5 000元,未付供货单位。,原材料 应付账款,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5000,5000,借:原材料 5 000 贷:应付账款 5 000,书写规则:“上借下贷、左右错开”例2:购入5000元低值易耗品和1000元包装物,以银行存款支付,银行存款 低值易耗品,包装物,6000,5000,1000,借 贷 借 贷,借 贷,四、会计分录:P,d,借:低值易耗品 5 000 包装物 1 000 贷:银行存款 6 000,四、会计分录:P,经济业务发生后,第一步:找出其所涉及的几个账户;第二步:辨别各个账户的经济性质;第三步:区分各个账户的增减变动情况;第四步:确定各个账户的登记方向;最后,按照书写规则写出正确的会计分录.,e,编制程序:,四、会计分录:P,例3:收到某投资人投入资本金100 000元,存入银行.分析:在该笔业务中第一,涉及两个账户,银行存款和实收资本;第二,银行存款属于资产类账户,实收资本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第三,银行存款增加了100 000元;实收资本同时也增加了100 000元;第四,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特点,资产类账户 增加记借方,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因此,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实收资本;,四、会计分录:P,例3:收到某投资人投入资本金100 000元,当即存入银行.最后,可写出分录: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实收资本 100 000,四、会计分录:P,e,例6:向银行借入短期存款50 000元,存入开户银行 例7:购买各项固定资产,以银行存款支付40 000元,编制程序:,在经济业务发生后,第一:找账户;第二:辨性质;第三:分增减;第四:定方向;最后,写分录.,六、会计分录:P52,e,例6:向银行借入短期存款50 000元,存入开户银借:银行存款 50 000 贷:短期借款 50 000,编制程序:,在经济业务发生后,第一:找账户;第二:辨性质;第三:分增减;第四:定方向;最后,写分录.,会计基础教学课件,84,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P4,1.概念:指根据会计基本等式的恒等关系和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账户 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2.试算平衡的方法(重点)(1)发生额平衡法(2)余额平衡法,全部账户的合计,会计基础教学课件,85,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贷方发生额合计,账 户,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合 计,B,B,(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会计基础教学课件,86,全部账户本期借方余额合计=贷方余额合计,账 户,借方余额,贷方余额,合 计,C,C,(2)余额试算平衡法,会计基础教学课件,87,账 户,试算平衡表(结构),(3)期末合编,、试算平衡公式,a 期初余额试算平衡全部科目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科目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b 本期发生额 试算平衡全部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c 期末余额试算平衡:全部科目期初借方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全部科目贷方期初余额+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会计基础教学课件,89,4.试算平衡应注意的问题(重点),若试算表借贷不相等,表明账户记录肯定有错误。即使实现了“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初余 额”三栏中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的各自相等,并不表 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 的平衡关系,通过编制试算表无法检验出来。问题:说明哪些差错通过编制试算表无法检验出来(P)?,学习效果检查,一 单项选择1 复式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中进行登记。A 一个账户 B 两个账户 C 全部账户 D 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2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余额中,借方和贷方分别表示()。A 两类性质的账户 B 借方为资金占用类、贷方为资金来源类 C 既有资金占用类又有资金来源类 D 贷方为资金占用类,借方为资金来源类3、某企业接受国家一笔拨款,并存入银行,这将引起企业的()。A 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 B 资产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C 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D 资产减少,资产增加,D,B,A,学习效果检查,一 单项选择,4、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 结构特点是()A 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在借方 B 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余额在贷方 C 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一般无余额 D 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一般无余额,B,学习效果检查,多项选择 1、下列经济业务引起资产账户一增一减的有()A 用银行存款购买设备 B 从银行提取现金 C 收回应收账款 D 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 2、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借方记录的内容是()A 资产的增加 B 资产的减少 C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D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E 收入的减少及费用的增加,ABC,ADE,会计基础教学课件,93,本章要点与学习要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理解并掌握)企业基本筹资业务的核算(掌握)企业基本采购业务的核算(掌握)企业基本生产业务的核算(掌握)企业基本销售业务的核算(掌握)企业基本利润业务的核算(掌握),第四章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借:原材料 贷:实收资本,第二节 主要筹资业务的核算:p(1)接受投资(货币、材料、设备、无形资产例 1-4)(2)取得银行借款(例-7),借:固定(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第三节采购业务的核算(1)现购材料(含已入库和在途的形式)“原材料”“在途物资”(2)赊购货款未付时“应付账款”“应付票据”(3)预购提前付款“预付账款”(三步法),第三节采购业务的核算()物资采购成本计算分摊采购费用后结转入库计算分配率,

    注意事项

    本文(《基础会计学》教学课件第一章总论.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