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第1章总论.ppt
基础会计,主讲 刘锦妹,2023/9/20,刘锦妹主讲,2,课程特点:1、专业基础性 2、实际操作性学习要求:1、预习、复习、练习题(指导书)2、听课(笔记)与自学、参考书 3、平时成绩与考试讲授内容:110章(重点3、4章)建议:不要急于考证,2023/9/20,刘锦妹主讲,3,手机:邮箱:liujm1980,2023/9/20,刘锦妹主讲,4,第一章 总论(提纲),第一节 会计基本概念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第三节 会计方法与核算程序,2023/9/20,刘锦妹主讲,5,第一节 会计基本概念,会计的概念会计的职能会计的特点会计的对象会计的目标,2023/9/20,刘锦妹主讲,6,第一节 会计基本概念,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会计的产生的原因:(1)社会生产的发展;(2)加强经济管理的要求。,2023/9/20,刘锦妹主讲,7,2、发展过程:,(1)古代会计:十五世纪末期特点:多种计量尺度混合使用主要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份采用单式记账法,2023/9/20,刘锦妹主讲,8,(2)近代会计:,十五世纪末期二十世纪(三十)五十年代特点: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和运用1854年在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师协会爱丁堡会计师公会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Luca.Paciolio)的论著出版,标志着近代会计产生。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数学大全)第九章第十一论簿记论,2023/9/20,刘锦妹主讲,9,(3)现代会计:,二十世纪(三十)五十年代至今 特点:(1)会计逐渐规范化、国际化(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3)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运用(会计电算化EDP会计),2023/9/20,刘锦妹主讲,10,第一节 会计的基本概念,二会计的含义“会计”这个概念是人们对会计实践的理论概括。实践中有会计这种工作,人们把它抽象化形成概念就是会计,对会计的认识要以会计工作为原形进行抽象概括。(阎达五),2023/9/20,刘锦妹主讲,11,会计的基本概念(续),会计学是人们对会计工作规律认识的知识体系,或者是研究会计的学问。它应该解决如何认识会计工作和如何作好会计工作两个方面的问题。(阎达五)会计是一种人们的主观活动,是人们有意识的对客观经济活动过程作出的反映。(郭道扬),2023/9/20,刘锦妹主讲,12,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葛家澍),2023/9/20,刘锦妹主讲,13,会计是一个对经济业务以货币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的信息系统;又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汤云为、陈信元),2023/9/20,刘锦妹主讲,14,二会计的含义,管理活动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9/20,刘锦妹主讲,15,信息系统论: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2023/9/20,刘锦妹主讲,16,会计含义的要点:,1、会计的本质经济管理活动2、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监督3、会计的方法专门的方法4、会计的特点货币计量5、会计的依据凭证,2023/9/20,刘锦妹主讲,17,三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会计的职能:“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越是必要”。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1)搞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2)会计的职能是“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2023/9/20,刘锦妹主讲,18,会计的基本职能(续):,(一)核算(反映)职能“观念总结”-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之一。,2023/9/20,刘锦妹主讲,19,会计的核算职能的特点(续),(1)会计主要利用货币计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程序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采用的三种计量尺度是:实物量度、货币量度、劳动量度。,2023/9/20,刘锦妹主讲,20,会计的核算职能的特点(续),(2)会计核算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应为未来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对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是会计的历史逻辑起点。,2023/9/20,刘锦妹主讲,21,会计的核算职能的特点(续),(3)会计反映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连续性:对各种经济业务应当按照其发生的时间顺序依次进行登记,不能中断。完整性:指凡属会计反映的内容都必须加以记录,不能遗漏。系统性:会计提供的资料资料必须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形成相互联系的有序整体,而不能杂乱无章。即系统化的信息。,2023/9/20,刘锦妹主讲,22,(一)会计的核算职能(续),1、从核算的时间看,包括:(1)事前核算(2)事中核算(3)事后核算2、从核算的内容看,包括:(1)记账(2)算账(3)报账,2023/9/20,刘锦妹主讲,23,(二)监督职能_“过程的控制”,会计监督(控制)职能: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干预、调节,使之达到预期目的的功能。,2023/9/20,刘锦妹主讲,24,监督职能的特点,(1)会计监督职能主要是利用核算职能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2023/9/20,刘锦妹主讲,25,监督职能的特点(续),(2)会计监督是在会计核算各项经济活动的同时进行的,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2023/9/20,刘锦妹主讲,26,(二)会计的监督职能,1、从监督的时间看,包括:(1)事前监督(2)事中监督(3)事后监督2、从监督的内容看,包括:(1)合法性监督(2)合理性监督(3)可靠性(有效性)监督,2023/9/20,刘锦妹主讲,27,(三)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相辅相成、辨证统一核算是基础,没有核算职能监督职能就不能发挥作用;监督是目的(手段),又是核算的继续。没有监督职能核算职能就不能发挥作用。核算职能可以独立于监督职能而存在,但监督职能不能独立于核算职能而存在。,2023/9/20,刘锦妹主讲,28,四、会计的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通过价值形式表现的有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不同的经济组织,会计的具体对象也有所区别。例如:,2023/9/20,刘锦妹主讲,29,四、会计的对象(续),1、工业企业: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分配过程 2、商品流通企业:供应过程销售过程分配过程各企业单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活动,有许多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为了便于计量、记录和报告,以及适应不同会计主体要求,还要使会计对象更加具体化会计要素。,2023/9/20,刘锦妹主讲,30,会计对象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以工业企业为例:1、按资金运动程序可分为:资金投入、资金周转、资金退出三个基本环节。2、按生产经营过程可分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3、企业的资金形态不断地进行循环和周转,依次转化为:货币资金、固定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又转化为货币资金。,2023/9/20,刘锦妹主讲,31,资金运动图示:,供应过程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投入 G W P W G 退出 货币资金 储备资金 生产资金 成品资金 货币资金,2023/9/20,刘锦妹主讲,32,现代会计的对象具体的是指经济业务。经济业务主要包括交易、事项和情况。交易一般指会计主体对外的经济业务;事项一般指会计主体内部的经济业务;情况一般是指对已确认得经济业务产生实质 影响的外部状况,如法规、汇率变动,不可抗力的影响等。,2023/9/20,刘锦妹主讲,33,五、会计的目标,会计的目标(会计的目的),通常是指会计资料的使用者对会计的总体要求。会计的目标决定着会计工作的导向,决定着会计的程序、方法、体系和会计工作的组织,因此也是当今世界各国会计理论界讨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2023/9/20,刘锦妹主讲,34,五、会计的目标(续),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决策有用)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管理人员和社会公众等。这也就是会计的目标所在。即我国会计的目标 为信息使用者服务,2023/9/20,刘锦妹主讲,35,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会计法规会计法 会计准则会计法 将在后面课程中陆续学习会计准则包括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本课程只介绍基本会计准则中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2023/9/20,刘锦妹主讲,36,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是会计实务中不需要证明的既成事实,带有主观的成分,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会计原则,建立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核算体系。在我国提出了四个会计假设:,2023/9/20,刘锦妹主讲,37,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对会计核算工作赖以存在的条件所作的基本设定,是会计指导规范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条第八条)中阐明的会计基本前提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四项。,2023/9/20,刘锦妹主讲,38,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续),(一)会计主体第五条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主体或称会计实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会计主体所设定的是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它要求会计核算应当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和其他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分企业的经济活动和企业投资者的经济活动。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不同。,2023/9/20,刘锦妹主讲,39,会计主体(续),会计主体的特点:(1)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2)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它活动;(3)实行独立核算。,2023/9/20,刘锦妹主讲,40,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二)持续经营第六条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会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将来,该主体不会进行停业清算。如果没有规定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如折旧、摊销及某些损益项目的递延等都将缺乏存在的基础,从而无法采用。,2023/9/20,刘锦妹主讲,41,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三)会计分期第七条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为了核算和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正确计算企业的成本费用和财务成果,需要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过程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相等的周期,这种人为设定的分期,就是会计期间。企业通常是以一年作为划分会计期间的标准,2023/9/20,刘锦妹主讲,42,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续),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按日历年度划分为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每一会计年度还具体划分为季度、月份等更短的会计期间。会计期间的划分对于确定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有了会计期间,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由于有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统一的会计处理标准。,2023/9/20,刘锦妹主讲,43,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续),(四)货币计量第八条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来记录、核算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1、假定币值稳定2、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2023/9/20,刘锦妹主讲,44,二、会计核算基础(新变化点),第九条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标准有两种:1、权责发生制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应该)2、收付实现制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实际),2023/9/20,刘锦妹主讲,45,二、会计核算基础(新变化点),权责发生制原则亦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它是以收入和费用是否已发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一项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2023/9/20,刘锦妹主讲,46,二、会计核算基础(新变化点),收付实现制亦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它是以收入和费用是否已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一项原则。其基本内容是:凡是当期已经实际收到的收入和已经实际支付的费用,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当期没有实际收付的收入和费用,都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2023/9/20,刘锦妹主讲,47,二、会计核算基础(新变化点),【例】目的:练习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核算。资料:某公司某年6月份发生下列业务:(1)3日,销售产品80000元,货款收到存入银行。(2)9日,以银行存款支付本月各项费用38000元。(3)10日,收到以前月份销售产品货款25000元,存入银行。(4)11日,销售产品30000,货款尚未收到。(5)18日,以银行存款支付下一季度财产保险费15000元。(6)25日,本月应摊销以前月份支付的广告费8000元。(7)30日,预计应由本月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5000元。,2023/9/20,刘锦妹主讲,48,二、会计核算基础(新变化点)(续),要求:分别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确定当期收入、费用并计算当期利润,填入下表。(作业:指导书P13练习四),2023/9/20,刘锦妹主讲,49,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举例:,一月份以银行存款600元 六月份收到第二季度 支付上半年的报刊费用 房屋租金450元 费用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收入 150 150 150 费用:收付实现制(1)把600元都作为一月份的费用 权责发生制(2)把600元在半年内摊,每月100元 收入:收付实现制(1)把450元都作六月份的收入 权责发生制(2)四、五月各先预计150元收入,六月份再计150元收入,2023/9/20,刘锦妹主讲,50,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即一般原则)由原来的13条修订为现在的8条,它们分别是:(一)可靠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第十二条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023/9/20,刘锦妹主讲,51,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续),应当强调的是,会计作为一种“观念的总结”工作,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真正完全客观的,可以说任何经过会计处理的信息,都已是带有主观痕迹的信息。因此,客观性往往被理解成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公证性及可验证性。,2023/9/20,刘锦妹主讲,52,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续),(二)相关性原则(有用性原则)第十三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2023/9/20,刘锦妹主讲,53,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续),(三)可理解性原则(清晰性原则、明晰性原则)第十四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2023/9/20,刘锦妹主讲,54,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续),(四)可比性原则(包括一致性原则)第十五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纵向)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横向)注意:原来为两条原则,现合并为一条,2023/9/20,刘锦妹主讲,55,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续),(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第十六条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当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法律形式时应当按照:经济实质法律形式的标准进行选择。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等,2023/9/20,刘锦妹主讲,56,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其实也就是假定会计对于经济关系的判断在特定情况下优于法律规定。我国目前在收入确认、关联方交易、融资租赁、利息资本化等诸多方面均较好地运用了本原则。,2023/9/20,刘锦妹主讲,57,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续),(六)重要性原则 第十七条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区分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对某项会计事项判断其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2023/9/20,刘锦妹主讲,58,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续),1、从性质方面判断,只要该会计事项发生就可能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则属于具有重要性的事项;2、从数量方面判断,当某一会计事项的发生达到一定数量时则可能对决策产生影响,如果某项资产价值达到总资产的5%时,一般认为其具有重要性,应当将其作为具有重要性的会计事项处理。例如: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2023/9/20,刘锦妹主讲,59,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续),(七)谨慎性原则(稳健原则、审慎原则)第十八条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前提条件:1、经济业务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发生的)2、方法上具有可选择性,2023/9/20,刘锦妹主讲,60,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续),资产或者收益不能高估(信其无)负债或者费用不能低估(信其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避免企业在损失发生时对其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必须对其各种风险以及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支出在事先作出合理预计。比如,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机器设备等资产的提前报废,存货的跌价等。,2023/9/20,刘锦妹主讲,61,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续),(八)及时性原则 第十九条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及时性时效性,2023/9/20,刘锦妹主讲,62,第三节 会计核算方法和基本程序,一、会计方法是指用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方式、方法。根据传统的观点,会计分为会计核算、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三部分,因而会计的方法体系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2023/9/20,刘锦妹主讲,63,第三节 会计核算方法和基本程序,现代会计方法通常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预测方法会计决策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我们这学期学习的重点。,2023/9/20,刘锦妹主讲,64,第三节 会计核算方法和基本程序,二、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计算、反映和日常监督所运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必须能够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会计对象。为此,会计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相互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会计核算方法包括七种方法:,2023/9/20,刘锦妹主讲,65,第三节 会计核算方法和基本程序,会计核算方法具体表现为对获取经济数据进行加工,最终形成会计信息所特有的步骤。其基本程序分为: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会计记录 会计报告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均有相应的方法。,2023/9/20,刘锦妹主讲,66,第三节 会计核算方法和基本程序,会计基本程序(一)会计确认(是什么)会计确认指按一定标准,辨认和确定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可以作为会计要素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过程。会计确认是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的共同基础。(是否、何时、如何)会计确认主要包括会计记录的确认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确认。(即初次确认和再确认),2023/9/20,刘锦妹主讲,67,初次确认主要解决问题:,首先,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要确认该经济业务可否用货币计量,应使用何种计量基础;其次,应辨认其是否为会计要素,应否在会计账簿中正式加以记录;再次,对应予记录的经济业务,要确定其属于会计要素的何种具体项目,如何在会计账簿中分类加以记录。,2023/9/20,刘锦妹主讲,68,编制报表时的确认(再确认),主要解决应为经济管理和报表使用者提供哪些会计核算指标问题,确认已记录和贮存在会计账簿中的会计数据哪些应列示在报表的具体项目中。,2023/9/20,刘锦妹主讲,69,进行会计确认,必须以会计确认的标准为依据。会计确认的标准是指会计核算的特定规范要求。我国会计核算的特定规范,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通则、企业财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规等。只有符合这些会计核算特定规范要求的,会计才予确认。,2023/9/20,刘锦妹主讲,70,(二)会计计量(是多少),1.概念:会计计量是指采用特定计量尺度,在特定计量基础上对某一会计类别、项目或指标做出数量表示的过程。会计计量包括计量模式的确定,计量方法的选择及具体会计事项的计量。,2023/9/20,刘锦妹主讲,71,2、会计计量模式,会计计量模式是会计计量(属性)基础与会计计量尺度的结合方式。(1)计量尺度货币计量尺度实物计量尺度时间计量(劳动计量)尺度,2023/9/20,刘锦妹主讲,72,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分为:名义货币单位不变购买力货币(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名义货币单位是以现实的货币单位作为会计计量单位。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一般购买力单位),是对实际货币单位的一种调整或变化形式,它是按一定时点的货币实际购买力换算后的计量单位进行计量的。因此,也称为“不变货币单位”。,2023/9/20,刘锦妹主讲,73,(2)计量属性(计量基础),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现值,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历史成本,2023/9/20,刘锦妹主讲,74,(三)会计记录,1.概念:会计记录是将已采用会计特有方法进行确认、计量后的经济业务,全面、系统、连续地在相关会计簿籍中记载登录的过程。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世界各国已基本统一,即采用复式簿记中的借贷记账法。,2023/9/20,刘锦妹主讲,75,2.分类:,(1)以记录手段分:手工记录电脑记录(2)以记录层次分总括记录明细记录备查记录,2023/9/20,刘锦妹主讲,76,(四)会计报告,是将经综合性再加工后总括地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表的会计信息,以特定的内容与形式,提供给相应使用者的书面文件。会计报告按报送对象可分为:对外会计报告对内会计报告,2023/9/20,刘锦妹主讲,77,会计核算方法包括以下七种方法:,(一)设置会计科目账户(二)复式记账(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四)登记会计账簿(五)成本计算(六)财产清查(七)编制会计报表相互关系:同时使用,缺一不可。,2023/9/20,刘锦妹主讲,78,(一)设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进行核算的方法。会计科目是对 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设置会计科目就是在设计会计制度时事先规定这些项目,然后根据他们在账户中开设户头,分类、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2023/9/20,刘锦妹主讲,79,(二)复式记账,复式记账是与单式记账相对称的一种记账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计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2023/9/20,刘锦妹主讲,80,(三)填制和审核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凭证必须经会计部门或有关部门审核,确认无误后,才能做为记账的依据。,2023/9/20,刘锦妹主讲,81,(四)登记账簿,账簿是用来连续、系统、完整的记录经济业务的簿籍,是保存会计数据的重要工具。登记账簿就是将会计凭证记录的经济业务,序时、分类地记入有关簿籍中开设的各个账户。,2023/9/20,刘锦妹主讲,82,(五)成本计算,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对象归集和分配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以确定该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采购、生产、销售),2023/9/20,刘锦妹主讲,83,(六)财产清查,通过实物盘点、核对账目、保持 账实相符的一种方法,2023/9/20,刘锦妹主讲,84,(七)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根据账簿记录定期编制的、总括反映会计主体特定日期和一定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情况的书面文件。,2023/9/20,刘锦妹主讲,85,第三节 会计核算方法和基本程序,2023/9/20,刘锦妹主讲,86,第三节 会计核算方法和基本程序,主要程序: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循环)1 2 3在各种会计方法的相互关系中,习惯上,将由会计凭证到会计账簿再到会计报表的过程称为会计循环。,2023/9/20,刘锦妹主讲,87,会计核算方法(续),上述七种方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又称为会计循环:(1)(2)(3)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确认、计量)(记录)(再确认、计量、报告),2023/9/20,刘锦妹主讲,88,会计核算方法(续),7种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关系:这一过程周而复始不断进行,因此,亦称为一个会计循环。其基本内容(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关系)是:经济业务发生后,经办人员要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经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要依据凭证和账簿记录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成本计算,并依据财产清查对账簿记录加以核实,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定期编制会计报表。,2023/9/20,刘锦妹主讲,89,会计核算方法(续),7种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关系(续):设置会计科目 复式记账 填制凭证 登记账簿 编制会计报表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