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古代汉语上》语法三.ppt

    • 资源ID:6075854       资源大小:274.49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代汉语上》语法三.ppt

    ,古代汉语,主讲教师:徐志奇,三.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判断句的定义及特点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句式否定判断句的构成判断句主语的省略指示代词“是”和判断词(系词)“是”动词“为”和判断词(系语)“为”“维”(惟)、非、即、乃、皆”等不是判断词判断句的三种非判断用法,1、判断句的定义及特点,1)广义的判断句 指对主语的性质、情况进行判断的句子。他包括具有此种作用的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2)狭义的判断句 只指具有以下条件的句子:主谓两部分有同一或类属关系;主语多由名词、代词充任,谓语由名词或其短语充任;在主谓之间多有系词(判断词)。,2、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中,一般有系词“是”。例如:我是徐志奇。重庆是直辖市。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中,在系词大量运用以前(大约在汉魏以前),一般不用系词。,3.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句式,古代汉语表示判断,一般不用现代汉语系词(也称“判断词”)“是”,而用名词或名词性语组直接作谓语,句中还可用“者”和“也”来帮助表达判断作用,用如下五种基本句式。,1)“者,也”式:即在主语后用指示代词“者”复指主语表示强调,谓语后用语气词“也”表示判断语气。例如: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道遥游)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史记夏本纪),2)“者,”式:即在主语后用指示代语“者”复指主语表示强调,谓语后不用语气词“也”。例如:兵者,不祥之器。(老子)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3)“,也”式:即在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示判断语气。例如: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孟子公孙丑下)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4)“,者也”式:即在谓语后加指示代词“者”复指谓语表示强调,加语气词“也”表示判断语气。例如: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史记项羽本纪),5)“,”式:即“者”和“也”都不用,直接用主语和名词谓语组合。例如:其人,圣儒。(史记扁鹊列传)子产,仁人。(史记郑世家)在以上五种形式中,有“者”、“也”,尤其是有“也”的,判断意味较强,相反,则相对要弱一些。,4.否定判断句的构成,表示否定判断,在名词性谓语前加否定副词“非”。例如:求非吾徒也。(孟子离娄上)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公非长者。(史记淮阴候列传)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5、判断句主语的省略,判断句的主语承上省略,只有表判断的谓语。这种句式多见于答话中。例如:“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孟子离娄下)“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史记淮阴侯列传)文侯曰:“子之师谁邪?”子方曰:“东郭顺子。”(庄子田子方),6.指示代词“是”和系词(判断词)“是”,1)指示代词“是”古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是”大都是指示代词,相当于“此”。在句中可作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及其复指成分。例如:乱世则不然。刑罚怒罪,爵赏踰德,以族论罪,以世举贤。故一人有罪,而三族皆夷,德虽如舜,不免刑均,是以族论罪也;先祖当贤,子孙必显,行虽桀纣,列从必尊,此以世举贤也。(荀子君子)是非汝所知也。(孟子离娄下),臣闻物至而反,冬夏是也;致至而危,累棋是也。(战国策秦策)子产曰:“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仲尼闻是语,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年)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左传襄公二十八年),2)系词(判断词)“是”的形成 系词(判断词)“是”,是由复指主语的指示代词“是”虚化来的。虚化的原因是其前面有指示代词或副词后,“是”没有了复指的必要。,复指主语的例如: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判断词“是”例如: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剌客列传)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今俱是民也,俱是臣也,安危劳佚不齐,独不当调耶?(盐铁论地广)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史记封禅书)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范缜神灭论),3)系词“是”形成的时代 有人主张形成于战国后期,有人主张形成于西汉初年,有人主张形成于西汉末年。尚无定论。我们赞同后者,因为西汉初年和先秦的实例太少,有的材料不可靠。,问人曰:“此何种也?”问人曰:“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吾以尔是元子,早有立意。(汉高祖手敕太子文)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彗星图)是是竹彗,人主有死者。(同上),7.动词“为”和判断词“为”,1)动词“为”古汉语中“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动词或介词。有些动词“为”很象判断词,实际上是意为“作”、“变成”或“算作”的动词。例如: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论语雍也)齐其为陈氏矣!(左传昭公三年)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孟子滕文公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微子),2)判断词“为”“为”有时用作判断词,相当于“是”,例如: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孟子告子上)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者也。(战国策赵策三)余为伯鯈,余而祖也。(论语微子)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谷梁传隐公元年),8.“维(惟)、非(匪)即、乃、皆”等不是判断词,“维(惟)”是语气助词,放在判断句谓语前起引出谓语加强语气的作用。“非”等为副词,在判断句谓语前可译“不是、就是、都是”,所译“是”是句式翻译带出来的。它们都不是判断词。例如:我马维骐。(诗经小雅皇皇者华)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邶风柏舟),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孟子万章上)吾翁即若翁。(史记项羽本纪)吕公女乃吕后也。(史记高帝本纪)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史记袁盎列传),与“维”等用法相同的语气助词或副词,还有“伊、繄、诚、真、实、良、尽、皆、素、固、本、必、又、盖、其”等。例如:其带伊丝,其弁伊骐。(诗曹风鸠)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左传僖公五年)子诚齐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列御寇盖有德之士也。(庄子让王),9.判断句的三种非判断用法,判断句是表示判断的,说明主语和谓语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有些名词谓语句形式是判断句,但主语和谓语并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即非判断用法,也称为判断句的活用。,活用的判断句,其谓语有的对主语作比喻性解释,有的对主语的有关方面加以压缩式的解释,有的对主语作原因性解释。,1)谓语对主语作比喻性解释的,例如:仲尼,日月也。(论语子张)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2)谓语对主语的有关方面加以压缩式解释的,例如: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3)谓语对主语作原因性解释的,例如: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宪问)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语法三,完,

    注意事项

    本文(《古代汉语上》语法三.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