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魏晋南北朝文论上.ppt

    • 资源ID:6070071       资源大小:310.11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魏晋南北朝文论上.ppt

    中国古代文论,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文论(上)引言、时间概念两汉文论讲到公元195年,这里从公元196年讲起。这一年是汉末建安元年,进入曹魏时期。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称帝。然后是西晋(265-317)、东晋时期(317-420)。从东晋开始,以长江为界,分为南北两大政治、社会格局。北有北魏(386-534)、东魏(534-550)、西魏(535-556)北齐(550-577)、北周(557-581)。581年,隋代北周。南朝有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589年隋灭陈。南北朝结束。魏晋南北朝时期,共390余年。2、社会思想文化概况()南北分裂长达270余年。政权交替相当频繁,南朝除东晋有一百年外,刘宋五十几年,梁、陈四十几年,最短的齐只有二十几年。北朝最长的北魏一百四十几年,最短的东魏十几年,西魏、北周二十几年。()思想活跃。汉代确立的儒家正统地位有所动摇,老庄思想受到重视,东汉末年输入的佛教思想颇有影响;但儒家思想仍是主流意识形态。()文学创作兴盛。主要是诗歌创作。文体大备,骈俪文盛行,小说不乏作者。,、魏晋南北朝文论的特点()古代文论的繁荣时期。这种繁荣与先秦以来文学创作的积累,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的兴盛有关,与当时的思想活跃亦有某种联系。()出现了众多专门论文和成体系的著作,比如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特别是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另外,通过编选作品以体现文学观点,也是一种文论形式,这主要是萧统所编文选。()从内容方面说,继承先秦以来的文学思想,在文学的本原、文学形式、文学的地位和作用、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等一系列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上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讲法。以刘勰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为基本构架讲授。一、文原于道这主要讲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篇的思想,刘勰认为文学本原于道。先说文,再说文原于道。、文易传认为,“物相杂,故曰文”;文有“天文”,“人文”。“天文”,即自然之文;“人文”,即人创之文。王充也有相关思想。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接受了这些看法,并加以具体的发挥。,()自然之文 a、天地日月之文。刘勰说:“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b、动植之文。刘勰说:“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c、从接受方式说,以上都是形文,刘勰还认为有所谓声文。他说:,“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鍠: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人创之文这是刘勰要主要论述的。他说:“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为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刘勰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人创之文。他认为最早的人创之文是八卦易象。他说:,“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人创之文主要是语言文字作品,即文学。他说:“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暤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日新。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制诗辑颂,斧藻群言。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木铎起而千里应,席针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2、文原于道本原即根源。刘勰认为文本原于道,意思是文以道为根源。文有自然之文、人创之文,道有道家之道、儒家之道,刘勰认为,老子所说的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是自然之文的本原,周易所讲的天命意志是人创之文的本原。()老子所说的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是自然之文的本原。a、老子认为宇宙的本体是所谓道。他说:“道者万物之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所派生就是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关于老子哲学中“道”和“德”的关系,唐代学者陆德明的解释很好,其经典释文老子音义说:“德者,得也,道生万物,有得有获。”b、刘勰认为自然之文本原于老子所说的宇宙本体之道,他说:,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人创之文本原于周易所讲天命意志。a、老子哲学里的宇宙本体是指自然万物的本体,作为宇宙本体的道只派生自然万物,不派生人为的东西。这道不仅不派生人为的东西,而且从根本上说,与人为的东西相背离。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b、人创之文的本原须另外寻求。易传里有两个传说讲最早的人创之文的起源:“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意思是伏羲摹仿黄河里龙马背上的图象作出八卦,夏禹制定的治国大法来源于洛水龟背上的文字。刘勰认为八卦是最早的人文,而夏禹所作的九畴为文学经典,从而易传的这两个传说为解决人创之文的本原问题提供了可能。c、根据易传的这两个传说,刘勰推论出人创之文的本原,这就是天命意志,所谓“神理”和“道”。他说:,“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爰自风姓,暨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总括起来说,这就是:“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d、人创之文本原于天命意志,所以它具有神秘伟大的力量。刘勰说:“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之所以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二、征圣、宗经 所谓征圣宗经,本是一个老说法。它最先由荀子提出,西汉时扬雄加以发挥。刘勰文心雕龙第二篇是“征圣”,第三篇是“宗经”,专门讲文学问题。、征圣。圣指周公孔子,主要指孔子。征圣就是要遵循周公孔子的思想。刘勰认为征圣要注意这样几点:()孔子尚文,文学的存在有了依据,应该象孔子那样重视文学。刘勰说:,“先王圣化,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是以远称唐世,则焕乎为盛;近褒周代,则郁哉可从:此政化贵文之征也。郑伯入陈,以文辞为功;宋置折俎,以多文举礼:此事迹贵文之征也。褒美子产,则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泛论君子,则云情欲信,辞欲巧:此修身贵文之征也。”()孔子在所谓“事迹贵文”和“修身贵文”里关于语言的形式和内容问题的看法,可以作为文学的根本指导原则。刘勰说:“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圣人的文章为后来树立了典范。a、孔子的文章作到了内容和形式统一。刘勰说:“颜阖以为,仲尼饰羽尚画,徒事华辞,虽欲訾圣,不可得也,然则圣文之雅丽,故衔华而佩实者也。”b、圣人的文章在处理简与繁、显与隐等问题方面也足以成为后来文学写作的典范,刘勰说:,“鉴周日月,妙极机神。文成规矩,思合符契。或简言以达旨,或博文以该情,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故春秋一字以褒贬,丧服举轻以包重,此简言以达旨也。邠诗联章以积句,儒行缛说以繁辞,此博文以该情也。书契断决以象夬,文章昭晰以象离,此明理以立体也。四象精义以曲隐,五例微辞以婉晦,此隐义以藏用也。故知繁略殊形,隐显异术,抑引随时,变通适会,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宗经。刘勰推崇经典,他解释经典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伦;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经书包含了后来所有文学样式。刘勰说:“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盟檄,则春秋为根: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经书为后来的文学树立了审美范式。刘勰说:“若禀经以制式,酌雅以富言,是即山而铸铜,煮海而为盐也。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经书里关于文学的看法,应为后来所遵循。刘勰说,比如:“易称辨物正言,断辞则备,书云辞尚体要,弗惟好异。故知正言所以立辨,体要所以成辞;辞成无好异之尤,辨立有断辞之义。”,()宗经和征圣是一回事情。刘勰说:“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

    注意事项

    本文(魏晋南北朝文论上.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