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井、干坝村道拓宽改造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docx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目录1、对初设批复意见执行情况22、施工图标段划分情况23,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23.1 路基设计原则23.2 路基横断面布置23.3 加宽、超高方案24、路基设计24.1 设计依据及规范24.2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34.3 3路基设计标高34.4 填方路基设计34.4.1 一般路基填方边坡设计34. 4. 2浸水路堤设计34. 4.3陡坡路堤设计34.4.4其他路堤设计34.4.5路提基底处理32. 5挖方路基设计33. 6特殊路基设计44. 6. 1填挖交界路基设计45. 6. 2半填半挖路基设计46. 6. 3零镇挖路基设计47. 6. 4软弱地基路堤设计44.6.6与水管、天然气管道干扰路段施工注意事项45、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48. 1路堤填筑48.2 路堤的压实标准及压实度48.3 路基填料强度56,路基支挡、加固及防护工程59. 1填方边坡防护66. 2挖方边坡防护61.1 3挡土墙技术要求67路基、路面排水77.1 设计原则77.2 路基排水71.2 3路面排水81.3 2路面结构设计及技术参数81.4 材料组成、设计及性能要求81.5 路面施工前的准备 141.6 基层、底基层施工151.7 沥青面层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管理和检查骏收159、路床顶面验收标准说明2010、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2010.1 施工方案2010.2 施工注意事项21Ik动态设计及监控方案2511.1 总体要求2511.2 监控内容251L3监控方法2511.4 监控年限2511.5 监控周期2511.6 其它25路面设计说明洪水频率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路界内坡面排水设计降雨频率1/15,路面和路肩表面排水设计降 雨频率l503.2路基横断面布置由于本项目受到沿线居民房屋的影响,路肩采用0.25m宽,设置波形护栏挡墙路段路肩加 宽到0.75m。全线采用双向两车道,路基宽度6. 5米,行车道宽度2X3. 0m,两侧各0.25m宽路 肩,路肩采用C20杜砌筑。路基标准横断面:路幅构成为:0.25米(路肩)+2X3.0米(行车道)+0.25米(路肩) =6.5 米。3. 3加宽、超高方案路基加宽:根据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表4.0.8,半径小于250m时行车道设 置加宽采用第I类加宽值,曲线内侧线性加宽。路基超高:根据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4. 0.7圆曲线最大超高按4%控制。超 高旋转轴为路基中线,超高渐变率1/100。加宽、超高缓和过度段设置在靠近圆曲线端的缓和曲线内完成,超高加宽过渡段最小长度 13m1)4、路基设计4.1设计依据及规范D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部颁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3)部颁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4)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5)部颁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6)部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路基、1、对初设批复意见执行情况路基、路面设计严格按照初步设计批复文件执行,详见第一篇总说明。2、施工图标段划分情况O3、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3.1路基设计原则对自然横坡较陡的山坡或走廊狭窄的沟谷路段,充分研究高低路基、半栈桥、顺河桥等 设计方案,尽可能减少对自然山体的开挖。尽可能避免深挖路基,路堑边坡高度按W20m控制。综合考虑高埴方、路基稳定及弃方量的相互关系,对填方高于20m路段,根据地面横坡 陡缓和地基强度,合理选择挡防措施;对于弃方较大的路段,有针对性地选取地形较缓,水危 害较小的沟谷设置路提。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采用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路基防护设计,以确保 路基稳定和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杜绝一坡到顶地采用护面墙、挂网锚喷等污染视觉的灰色防护。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及筑路材料分布、材质、储量等建设条件,借鉴已建 同等级公路路面施工的成功经验,采用“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的原则 进行路面设计。路基排水应根据桥涵结构物位置,在充分调查分析沿线水文情况、排灌系统的基础上进 行综合设计,其中边沟、排水沟及截水沟需通过桥涵结构物与沿线排涝沟渠衔接形成完整的排 水系统,防治路基病害和保证路基的稳定。公路用地范围一般路堤段路基排水沟或构造物外缘以外1米范围为公路用地范围;桥梁段桥梁平面投影 边缘以外1米范围为公路用地范围:一般路堑坡顶边缘线以外1米为公路用地范围,设截水沟 时截水沟外缘以外1米为公路用地范围。路线经过沿河、鱼塘路段,路基设计应从路基填料、防护、排水等方面进行粽合设计,设 计水位以下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如填石、碎石土等,清除河床和鱼塘底部的软弱土井压 实地基,然后填筑路基。4.4.3 陡坡路堤设计陡坡路堤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边坡高度等进行综合考虑。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 对基底进行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大于2叫阶面设向内倾斜饯的横坡。并在路床内以及填方坡 脚设置土工格栅,当坡脚平缓时,土工格栅分上下两处铺设,每处铺设三层:下处设置于第一 二级平台上,上处设置于上路床底面;坡脚为陡坡地时,根据路堤高度,于路堤底部增设13 层土工格栅进行加固处理,间距0.9m。采用双向钢塑格栅,规格为50-50,抗拉强度250KNm. 延伸率W3%。对于因地面横坡较陡,路基整体稳定性欠佳的路段,应因地制宜设置了护肩、护脚和路肩 挡墙、路堤挡墙等支挡工程;也可在路堤底部和路床位置设置土工格栅加固。4.4.4 其他路堤设计对于局部放坡受限填方路基,为节约用地,填方坡脚不设置护坡道和排水沟,应增设矮墙 护脚。4.4.5 路堤基底处理路堤在施工前应清除地表植物根茎、耕植土、淤泥,清表厚度按03cm计量,具体清表厚 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实施。水田或集水洼地地段应开沟、排水、晒干、清淤,设置横向排水碎 石盲沟,并做好施工期间的排水工作,在路堤填筑前还应实施地基填前夯实,压实度要求不小 于8质;对基础软土层较厚的填方路段应将软土清除换填、抛石挤於等措施处治。4.5挖方路基设计路堑边坡设计应充分结合边坡的地层岩性、构造裂隙产状与路线关系、岩体风化程度、力 学性质和开挖高度等条件,并兼顾地形地貌、土石方平衡等因素,符合新设计理念倡导的设计 思维,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同时边坡设计与边坡防护工程紧密结合。自坡脚每810米高为一级开挖,各级之间设置2.0米宽平台,向外倾斜4%。挖方边坡坡 率主要依据地质条件确定,全线大部分边坡岩性为砂质泥岩、砂岩不等厚互层。边坡坡率采用 1:0.51:0. 75,在有条件路段可采用1:1,业主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有条件放7)部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8)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9)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2019)10)部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 40-2004)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12)部颁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13)部颁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14)部颁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 E50-2006)15)部颁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第1部分:土工格栅(JT/T 1432. 1-2022)4.2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4. 3路基设计标高道路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路面顶标高。4.4填方路基设计4.4.1 一般路基坡方边坡设计根据路基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地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并经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后 确定路基填方边坡坡率。路段内采用路基挖方和取土场中的土、石方(I类土除外)填筑,填筑 前应清除地表耕植土及植物根。本路段路基填料主要为开挖产生的砂岩、砂质泥岩、粉质粘土, 路基填方地段地表质盖层多为厚度不大的素填土,粉质粘土,溪沟一带局部覆盖层为细沙和淤 泥,沿线鱼塘、水田部位主要覆盖厚度不大的淤泥质土。路基基础承载力高、整体稳定性好, 填筑材料、地质条件等对路堤建设有利。填方边坡高度W8米时,边坡坡率采用1:1.5; 8米填方边坡高度W20米时,其上部8. Om 高度范围内边坡坡度采用1 : 1.5,在8m高变坡处设2m宽平台,平台设4%横坡,8m以下部分 边坡坡度采用1 : 1.75»为保证路基压实度及强度的要求,路基填筑时需两侧增宽0. 5m,填筑材料与路基填料一致, 路提填筑完后刷坡至设计坡率。4.4.2 浸水路堤设计软基处理原则:当需要处理软基厚度W2米时,主要进行浅层处治,排除地表水后,采取 挖除换填处理。当2米V需要处理软基厚度4米时,采用抛石挤於。着现场施工过程中发现 软土层较深(H>4.0m),应进行稳定性验算,采用深层处治措施进行软基处理。全线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软基段落详见特殊路基工程数量表。(1)挖除换填:当需要处理软基厚度W2米时,排除地表水后,对软弱土层全部挖除,换填片石或挖方中 的石方,材料粒径采用3060cm,石料浸水抗压强度应大于15MPa,回填石方应高出原地面O. 8m。 石料上应满铺20Cm厚的碎石垫层作为过渡层。(2)抛石挤於:当软土层较深(H=2. 04.0)时,采用抛石挤淤处理,石料抛出水面后,再用重型压路机 (加振动不小于40T)将石料压入软基中,并反复碾压直到路基稳定,抛石量不得小于待处理 软基体积的1/3。片、块石高出水面或淤泥层至少0.8m,抛石基础应比路基宽1m,以保证路基 基脚稳定。石料浸水抗压强度应大于15MPa,石料上应满铺20Cm厚的碎石垫层作为过渡层。4. 6.6与水管、天然气管道干扰路段花工注怠事项经调查道路沿线存在一般居民水管、燃气管线与拟建道路并行。施工过程中应加强保护管 线,不得中断通水、通气。5、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5.1 路堤填筑(1)采用填料应分层摊铺,其分层的最大松铺犀度:土方路堤不应超过30cm、填石路堤 不应超过50cm o(2)台背填料应有良好的透水性和压实性,以砂砾、砾石土和碎石土为宜。(3)对于沿线弱微风化的砂岩比较丰富路段,采用土石混填路基,路基压实应采用大功 率的推土机(功率大于200)与重型压实机具(MT以上)。5.2 路堤的压实标准及压实度路堤填料压实的标准应根据工程规模、场地大小、填料种类、压实度要求、气候条件、压 实机械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采用重型标准,分层压实。5.2.1 路堤的压实标准坡的路段一般是指路堑坡顶上方无房屋、高压铁塔等结构物,且放坡后路基挖方和用地新增不 多的路段,采用弧形坡脚、坡顶,坡脚培土植草绿化。针对挖方边坡,坡顶附近有房屋居民区时,在坡顶需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即根据现场实际 情况设置波形护栏或焊接网隔离栅。波形护栏主要用于防止坡顶车辆跌入坡下,焊接隔离网主 要用于防止坡顶行人跌入坡下。4.6特殊路基设计4.6.1 坡挖交界路并设计为了减少路基纵向熄挖交界处的不均匀沉降,在路床以下设置三层土工格栅,层间距0.2 0.3米,伸入挖方区4米,伸入填方区4米,采用双向钢塑格栅,要求同4.4.3条。填方区过 度段采用挖方中符合填筑要求的砾类土、砂类土、碎石土、或砂岩片碎屑填筑,如地面横坡陡 于1:5时,地表开挖反向台阶,台阶宽度2m,坡度24乐同时为保证路基地下水排放通畅, 在路基填挖交界处土工格栅下部设置横向盲沟。4.6.2 半填半挖路基设计为了减少路基横向填挖交界处的不均匀沉降,在路床以下设置三层土工格栅,要求同 4.6.1»填方区过度段采用挖方中符合填筑要求的砾类土、砂类土、碎石土、或砂岩片碎屑填筑, 如地面横坡陡于1:5时,地表开挖反向台阶,台阶宽度2m,坡度24%。同时为保证路基地 下水排放通畅,在路基填挖交界处土工格概下部设置纵向盲沟。4.6. 3军境挖路基设计零填挖路段路基采用清除地表耕植土和淤泥后在路槽或地面以下换填砂砾石并压实。低填 路基段,应超挖至路面层以下80Cm深度再回填。浅挖方路段,应在路面底面超挖80Cm再回填。 回填材料要求,若现场有可利用的挖除石方,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可作为回填料,石方饱 和强度要求不小于15NPa,若无挖除石方利用,则采用换填砂砾石处理,压实度不低于95,地 下水丰富路段增设纵向碎石渗沟。纵向渗沟数量按现场实际收方为准。4.6. 4软弱地基路堤设计沿线覆土厚度较小,一般为12m,局部地方覆盖层厚度达到58m。部分地表多为水田或 渔塘,常年积水。粘土多呈可塑状,部分为软塑至流塑状,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压缩模量 小,孔隙比大,承载力低,沉降量大。为解决部分路段工后沉降量过大,路堤稳定性差,保证 路基正常使用,必须对软弱地基路段进行处理;填挖、半填半挖及新老路基交界处填方一侧的压实度:下路堤92%、上路堤94%、下路床 95%,上路床95%。零填及挖方路段,路床范围内压实度不低于95机填石路堤的紧密程度在规定的深度内,以通过121以上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试验,当压实 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证)时,可判为密实状杰。挡土墙基底、涵洞基底换填和涵洞、通道基底一侧需回填后的压实度要求达到90%95%。桥台、涵身台后填方基底和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压实度均应大于95圾5.3路基填料强度表5-3-1路基填料强度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cm) CBR (%) 填料最大粒径(era )上路床0-30610下路床30 80410上路堤80 150315下路堤>1502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51030 803106、路基支挡、加固及防护工程路基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边坡高度采用相应合理的防护形式,为贯彻新的设计理念, 切忌避免采用大量后工防护的形式,应把生态防护与工程防护密切结合,做到环保、舒适、美 观、协调、和谐等。边坡大量采取绿化、美化处理,最大限度地与周围自然环境融合,掩蔽工 程建设对自然地貌破坏的痕迹;对于整体稳定好,坚硬的砂岩边坡,可不采用任何绿化、防护 形式,保持其天然的地质景观。同一坡面尽量采用相同的绿化、防护形式。当公路用地受到限制或地面自然横坡较陡导致路堤放坡受到限制、稳定性难以保证的情况 下,应采用适当的支挡结构措施对路基进行支挡:1)当路基用地条件受到严格限制,无法进行放坡时,应进行路肩支挡。当路望边坡坡顶有 需要保护的构筑物无法进行放坡时,应采用路堑墙收坡。路肩挡土墙和路堑墙均根据挡墙段地表5-2-1 土质路堤(含土石路堤)压实度标准表埴挖类型路面底面以下 深度(Cm)压实度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填方路基上路床0-30>95N94下路床30 80295294上路堤80 150N9493下路堤150以下292290零填及路堑路床080>95294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当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采用 二级公路的压实度规定值。本次设计采用二级公路规定值。注:表列压实度数值系指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 实度。填石路基的压实标准:填石路堤施工应采大功率的振动压实机具或重型夯实机具,对于 不同强度的填石料,压实标准应满足下表要求。施工机具无法达到上述要求时,不能进行填石 路堤施工。表5-2-2软质岩石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分区路面底面以下深度摊铺层厚最大粒径压实干容重孔隙率(m)(mm)(mtn)(kNm3)(%)上路堤0. 80 L 50300小于层厚由试验确定W 20下路堤> 1.50400小于层厚由试验确定W 22表5-2-3中质岩石压实质量控制标准分区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摊铺层厚 (mm)最大粒径(mm)压实干容重 (kNms)孔隙率 (%)上路堤0. 80 1.504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W 22下路堤> 1.50500小于层厚2/3由试验确定W 245.2.2路堤与结构物基底的压实路堤基底在填筑前要求进行压实,其具体要求如下: 一般路堤基底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压实度290%。施工前,先清理坡面植被,根据现场情况清除坡面易垮塌部分碎石,再进行砂浆抹面防护, 面板采用50mm厚NIo砂浆抹面,采用单层镀锌铁丝网,采用Mmm钢筋固定锚钉,金属网与锚 钉节点采用可靠连接,锚钉以间距1.5m交错布置。铁丝网采用直径2. 5rn机制镀锌铁丝网,网 眼间距为8X12cm.护坡每隔2. Om梅花形交错设置直径50mm的PVC管泄水孔,孔后设土工布反 滤层。1.1.1 3挡土墙技术要求1.1.2 挡墙构造和材料要求(1)护肩墙墙身采用M7.5浆砌片石浇筑。所用石材应用匀质、不易风化,石料规格应符合 相关技术要求。浆砌片石材料应满足规范要求。局部挡墙基底不能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时,采用换填或扩大基础的方式进行处理,基底换 填采用挖方中合格块片石。(2)沿墙长每隔1015m和与其它建筑物连接处应设置伸缩缝。在基底的地层变化处,应设 置沉降缝。伸缩缝和沉降缝可合并设置,缝宽23cm。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 絮或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小于0.2m。(3)沿墙高和墙长应设置泄水孔,按上下左右每隔23m交错布置。最下一排泄水孔应高出 地面0. 3m,而在浸水地区的挡土墙应设置在常水位以上0. 3m。为防止泄水孔堵塞,在泄水孔进水端应设置透水土工布包裹,并在最底排泄水孔下部设置 隔水层,不便积水渗入基底,在墙后最低排泄水孔至墙顶下0.5m之间填筑不小于0. 5m厚的碎 石做为反滤层。为防止墙背水下渗至基底,于墙后最低排泄水孔下填筑0.3m的粘土层并夯实。当墙后渗水量较大或在集中水流处(如泉水等),为了减少动水压力对墙身的影响,应加密、 加大泄水孔尺寸或增设纵横向地下排水设备(如渗水暗沟等)。其出水口下部应采取措施,防止 水射流冲空基础。(4)挡墙基底倒坡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1.1.3 挡土墙与其他建筑物的连接(1)临河挡土墙,上下游端部与河岸之连接要圆顺,以减少局部冲刷。(2)路肩挡土堵与桥台衔接时,在台尾与档土墙间应设置伸缩缝。(3)路肩挡土墙与路堤衔接时,在墙头设置锥坡,一般情况下,沿路堤横断面方向与路堤 设计边坡坡度相同;沿路线方向,比路堤边坡改陡一级。层物理力学指标情况选用适当的截面形式(具体尺寸和高度详见路基防护工程数量表和路基防 护工程结构设计图)。2)当路基用地相对宽松,但需要对边坡进行收紧坡脚处理的路段可对路基进行路堤式坡脚 支挡。当路堤支挡结构高度不大,仅需要加固坡脚的路段可采用护脚结构进行支挡。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墙身采用C20片石混凝土,墙高大于10米在衡重台与上墙背连接 处埋设加强钢筋。护肩、护脚采用M7. 5浆砌片石浇筑。边坡在由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坍塌、滑移,应加强施工工艺控制,如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 建立边坡动态观测监控系统,根据观测数据和结果,及时调整防护措施和防护时机,采取“先 防护,后开挖;边开挖,边防护;开挖后,即防护”的措施。路基开挖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好坡口外的防护(如有)、排水工作,并作好坡面防护的准备 工作,经监理同意后方可开挖;自上而下分级开挖,开挖完一级并及时(间隔不得超过5天) 实施坡面防护后,再进行下一级的开挖和防护。对于土质、强风化或顺层边坡应采取边开挖、边防护的方式,避免在边坡开挖过程发生大 面积破坏或形成更大的坍塌、滑移,给工程防护造成更大难度。原则上上述边坡的施工,在施 工组织上应避开不利季节施工,否则应采取相应的临时的防、排水措施,并经监理和建设方同 意。务必请建设单位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开挖后边坡具体情况,按上述要求实施路基防护。6.1 填方边坡防护填方边坡根据不同的边坡高度和坡脚处地表情况,可采用直接植草、挂三维网植草防护、 衬砌拱式护坡、护肩、护脚、挡土墙等填方边坡防护形式。在路堤边坡平均高度HW4米路段,全高范圈边坡采用植草绿化。在路堤边坡平均高度4<H 8米路段,全高范围边坡采用挂三维网植草防护。对于坡脚无排水需要或因坡脚地面横坡较 陡的路段,可以设置护脚以保路基稳定。因填方高度过大或地面横坡较陡而无法填筑路堤时, 可以考虑设置护肩墙进行支挡。6.2 挖方边坡防护对于路堑边坡,根据地质条件、边坡坡率、边坡高度的不同,可采用挂网喷锚、路堑墙、 楂草绿化(土质边坡高度2m)、挂CF网植草、植树、种植爬山虎等。本次设计主要采用边坡砂浆抹面处治方式。 合设计要求,不得采用膨胀性和高塑性土壤,并做到分层填筑,分层夯实。不允许向着墙背斜 坡填筑。为确保墙后填料的压实度,挡土墙的砌筑、墙背回填及压实各工序应紧凑,回填夯实 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较大冲击影响。1 路基、路面排水2 .1设计原则(1)本线路基路面排水按自成系统的原则进行设计,布设排水构造物时综合考虑自然水系、 农田水利灌溉及桥涵位置,及时有效地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确保路基、路面稳 定与行车安全。(幻公路揖水不应与沿线农田水利设施发生冲突,公路排水沟外应设置挡水填,防止外部水 进入路基排水沟,同时注意减少公路排水对原有水系环境的破坏。(3)路面排水按重现期5年设计,路界内的坡面排水按重现期IO年设计。3 .2路基排水本项目位于生态环境保护区,为避免污水任意排放,对路基排水做系统设计,并考虑设置 路堤排水沟,满足环保要求。路基排水系统由地表排水与地下排水纽成,地表排水在填方段主要依靠两侧坡脚位置的路 堤边沟,在挖方路段主要依靠两侧坡脚位置的路堑边沟以及坡顶外侧的坡顶截水沟,并通过急 流槽、跌水井等构造将汇水接入排水沟或直接通过桥涵排出路界。地下排水主要依靠纵向、横 向或网状盲沟与渗沟将路基裂隙水与地下水拦截或排出,使路基处于干燥、稳定的使用状态。(1)路堤排水沟路堤排水沟设于填方高度大于80Cm的路段,与路基两侧的桥涵进出水口或排水沟相连,路 堤排水采用梯形断面断面,采用25Cnl厚的C20碎40CmX60Cm排水沟。如与农田排灌沟渠发生 冲突,应改移沟渠,并与排水沟或涵洞出水口顺接,以确保公路排水设施与当地农业灌溉设施 畅通。(2)路堑边沟路堑边沟:采用25Cm厚的C20混凝土 40CmX60Cm边沟,局部路段根据需要需设置盖板的 应设置盖板。路面与边坡汇水通过纵向切直接流入边沟。盖板均为预制构件,需采用钢模, 工厂化预制,并用附加振捣器报捣密实。边沟两侧回填种植土,底部用防渗土工布封闭。(3)截水沟(4)路堤和路肩挡土培端部应深入路堤内不小于O. 75m,挡土墙端部嵌入原地层的深度, 土质不小于L 5m,风化颇重的岩层不小于LOm,风化轻微的岩层不小于0.5m, 一般基础的埋 深不小于1. 5m。4 .3.3挡墙藤工注意事项挡土墙施工应与设计要求相配合。除按相关施工规范中所规定者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施工前应作好地面排水系统和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基坑开挖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 规范(JTCTF50-2(HI)中的有关要求进行。(2)挡土墙基础如置于基岩时,应清除表层风化部分,如置于土层时,不应放在软土、松土 和未经特殊处理的回填土上;墙后临时开挖边坡的坡度,随不同土层和边坡高度而定。在松软 地层、坍方或坡积层地段,基坑不应全段开挖,而采用跳槽开挖的方法,以保证施工安全。基 坑开挖至基底标高附近时,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而削弱其承载力,接近基底设计标 高时若不能随即进行基础施工,应保留厚1020Cm一层,待基础施工时迅速挖去,立即验基, 随即进行基础施工,若发现地基与设计情况有出入,应按实际情况调整;若发现岩基有裂缝, 应以水泥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灌注饱满;若基底岩层有外露的软弱夹层,宜于墙趾前,对该层 做封面防护,以防风化剥落后,基础折裂而致墙身外倾;当墙趾前地面横坡较陡时,墙趾前襟 边宽不小于1. 5m»(3)档土墙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基坑内、基坑附近以及墙后填料表面积水能迅速排除,保持 基坑干燥,基坑最好随砌随填随夯实,应先将靠近基底部分回填,以免积水下渗至基底。墙身 砌出地面后,基坑必须及时回填夯实,并做成不小于4%的向外流水坡,以免积水下渗。(4)挡土墙沿线路方向位于斜坡上时,基底纵坡应不陡于5%,当纵坡陡于5%时,应将基 底做成台阶形式。横向位于斜坡上时,较坚硬岩石地段可做成台阶形,台阶的切割应满足设计 要求。(5)仰斜式路堑墙的底部、顶部和墙面外层,直选用较整齐的大块石砌筑。浆砌块石挡土墙 的砂浆水灰比必须符合要求,砂浆应填塞饱满。岩石基坑砌料应靠紧坑侧壁,使之与岩层结为 整体。砌筑挡土墙时,不得做成水平通缝,应错缝砌筑。墙趾台阶转折处,不得做成竖直通缝。 经常受侵蚀性环境水作用的挡土墙,口应采用抗侵饨的水泥砂浆砌筑或抗侵蚀的混凝土灌注, 否则应采取其他防护措施。浆砌挡土墙的墙顶,可用厚2cm的MlO砂浆抹平。(6)挡土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先处理填方基底(铲除草皮和开挖台阶等),然后填土, 以免填方顺原地面滑动。墙背填料回填需待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时方可进行。墙背填料应符项目所在区域夏季气温高、高温持续时间长,因此,沥青上面层均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 而SBS改性沥青具有高粘度、高弹性、高软化点,与集料的粘附力也较好,能有效改善沥青混 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且在我国应用的时间长、范围广,使用经验较成熟,本次设 计沥青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其基质沥青采用道 路A级石油沥青70号。沥青采用双控,其技术指标应达到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 4.2. 1-2 要求。表8-3-1 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沥青标号70号试验方法.针入度(25,C, 5s, 100g)0. 1 mm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l/-1. 5+L 0T0604软化点(RtB),不小于,c46T060660*C动力粘度,不小于Pa. s180T0620I(FC延度,不小于an20T060515T是度,不小于cm100T0605蜡含量(需信法,不大于%2.2TO615闪点,不小于,C260TO6U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密度(15。g/cm ',实测记录T0603TFOT (或 RTFoT)后出T0610 或 T0609质量变化,不大于%±0.8残留针入度比,不小于%61T0604残留延度(IOC), 不小于an6T0605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的SBS改性沥青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表4. 6.2中的技术要求(见下表):表8-3-2 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试验项目技术指标试脸方法针入度(25(、100g. 5s),不小于(0. 1mm)40-60JTJ T0604针入度指数PI2+0.0T0604延度(5七、5cmmin),不小于(cm)20JTJ T06057 . 3路面排水(1)行车道路面排水:一般路段的双向路拱横坡为2%,路面雨水可经坡面漫流直接汇入填 方排水沟或挖方边沟。超高路段均采用超高横坡直接将水排出路面。(2)路肩排水:路肩的路拱横坡与排水方式均同于车行道;土路肩横坡为2%,填方与挖方 均采用土路肩加固处理,填方路段直接将水排出,矩形边沟靠路面侧,纵向每5m设置切箕,2cm (宽)× 12cm (深)将水排出。8 . 2路面结构设计及技术参数8.2.1 路面结构设计本项目为现有村道拓宽改造设计,道路路面结构与现状路面结构一致,现状路面结构为 AC-16C中粒式SBS改性沥青硅面层+C30混凝土基层。8.2.2 结构组合路面结构及厚度如下:(1)小康路、金马路、金马二支路:5cm厚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T6C+改性孔化沥青粘层+C30混凝土+20Cm厚集配碎石基 层(部分路段设置)。沥青面层和基层之间设改性乳化沥青粘层。路面总厚度45cm。面层5cm厚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 (AC-16C)粘层改性孔化沥青粘层(0.305Kgm2)基层20Cm厚C30混凝土底基层20Cm厚集配碎石(部分路段设置)本项目长大纵坡较多,混合交通量较大,对路面要求较高。经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本 项目表面层推荐采用SBS改性沥青。8.2. 3路肩结构本项目全线采用双向两车道,路基宽度6.5米,行车道宽度2X3.0m,两侧各0.25m宽路 肩,路肩采用C20硅硬化。护栏基础部分路肩需加宽0.5m;不设护栏段,路肩不加宽。8.3材料组成、设计及性能要求8.3.1 沥青混凝土面层8.3.1.1 沥青结合料技术要求注:1.破乳速度、与集料粘附性、拌和试验,与所使用的石料品种有关。工程上施工质量 检验时应采用实际的石料试验,仅进行产品质量评定时可不对这些指标提出要求。2.贮存稳定 性根据施工实际情况选择试验天数,通常采用5天,乳液生产后能在第二天使用完时也可选用 1天。个别情况下改性乳化沥青5天的贮存稳定性难以满足要求,如果经搅拌后能够达到均匀 一致并不影响正常使用,此时要求改性乳化沥青运至工地后存放在附有搅拌装置的贮存罐内, 并不断地进行搅拌,否则不准使用。8.3.1.3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材料技术要求本项目不设稀浆封层。8.3. L 4集料技术要求粗集料:沥青层用粗集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等,粗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 生产或施工单位自行加工。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血磨 耗性,其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破碎后的粗集料规格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表4.8. 2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S10、S12和SM规格的要求。所选用粗集料 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应符合下表所示的技术要求:表8-3-8T粗集料的技术要求指标试验方法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T0316洛杉机磨耗损失不大于%35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 45T0304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5级(加抗剥落剂后)T0616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20其中粒径大于9. 5un不大于%-T0312其中粒径小于9. 5un不大于%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T0310软石含量 不大于%5T0320石料磨光值(面层石料)不小于BPN42T0321吸水率 不大于%3T0304石料的破碎面 不小于%一个面100T0346两个面90T0346注:其中磨光值对于底层可不作要求。软化点(加。.不小于(1C)60JTJ T0606运动袱度(135*C) ,不大于(Pa s)3JTJ T0625网点,不小于(1C)230JTJ 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JTJ T0607弹性恢复(25。,不小于(%)75JTJ T0662离析,软化点差,不大于(,C)2.5JTJ T0661RTFOT 后残余物质量损失,不大于(%)±1.0JTJ T06103针入度比(25C),不小于(%)65JTJ T0604延度(5t),不小于(cm)15JTJ T06058.3.1.2改性乳化沥青粘层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喷洒粘层油:双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或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路绿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粘层用改性乳化沥青,孔化沥青用量0.6LoL应满足下表所列技术要求:表8-3-3粘层用PCR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项 目技术要求试脸方法破乳速度快裂或中裂T 0658粒子电荷+T 0653L 18mm筛轲余量,0. 1T 0652沥青标准粘度5. 3, S825T 0621蒸发残 留物含量,%250T 0651针入度(25七),0. Imm40 120T 0604软化点,r250T 0606是度51C, cm220T 0605溶解度(三氯乙烯),%297.5T 0607与矿料的粘附性,裹序面积22/3T 0654贮存稳定性Id .%WlT 06555d ,%5细集料: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吊。细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 采石场、采砂场生产。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 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细臬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 075mm含量的百分数表示,石屑和机 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4. 75mm)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2. 36mm或。0. I5mm)表示。表8-3-8-2细集料的技术要求技术指标要求试验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45T0329含泥量(小于0.075m颗粒含量)(%)不大于5T0333砂当量(%)不小于50T0334机制砂宜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制造,并选用优质石料生产。其级配应符合下表要求。面层用集料的级配组成应符合下表所列的技术要求:表8-3-9沥青面层粗集料规格规格名称公称粒径(mm)通过下列饰孔(Inm)的质量百分率(%)31.52.519.01613.29.54. 752.360.6S815 25IOO90-100-一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