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规范 暴雨.docx

    • 资源ID:6066649       资源大小:38.57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规范 暴雨.docx

    ICSCCS点击此处添加CCS号B52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DB XX/T XXXX-XXXX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规范暴雨Techn i caI specification for comprehens i ve r i sk survey i nmeteorological d i sastersRa i nstorm(征求意见稿)(本草案完成时间:2023年8月8日)XXXX -XX-XX 发布XXXX -XX-XX 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调查内容25 风险评估3附录A (资料性)暴雨致灾因子调查表 6附录B (资料性)承灾体信息调查表 10附录C (资料性)暴雨历史灾情调查表 12附录D (规范性)归一化方法 14附录E (规范性)信息嫡赋权法 15附录F (规范性)年雨涝指数计算方法 16附录G (规范性)暴雨孕灾环境影响系数计算方法17附录H (规范性)评估等级划分方法 19参考文献21,.l.lZl,A刖 本文件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本文件由贵州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气候中心、贵州新气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东海、龙俐、黄晨然、任曼琳、李霄、帅士章、谭娅姮、罗阳欢、朱军、陈 娟、许丹、夏晓玲。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规范暴雨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暴雨灾害调查内容和风险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暴雨灾害调查、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QX/T 529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极值概率统计分析DB52/T 1181贵州省区域性暴雨气象评估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a 1日降水量 daily accumuIated precipitation前一日20时到当日20时的累积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 o来源:GB/T 336802017, 2. 12 9降水过程rain process受天气系统影响,从降水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期间日降水量大于等于0.1m°过程降水量 accumulated precipitation of rain process降水过程的累积降水量。单站暴雨日 single station rainstorm day单个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大于等于50mm的降雨日。a S单站暴雨过程 rainstorm process of single observation station单站暴雨日持续天数大于等于1天,中间允许有IOninI49. 9mm降水的间断日,且该日前后均为暴雨 日的降水过程。1 A暴雨灾害 ra i nstorm d i saster暴雨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城市内涝、地质灾害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重现期 recurrence intervaI统计量的特定值重复出现的统计时间间隔,以年计,也常被称为“XX年一遇”。来源:GB/T 342932017, 2.9,有修改1 fl承灾体 disaster bear ing bodies承受灾害的对象。来源:MZ/T 0272011, 3.6,有修改承灾体暴露度 exposure of disaster bearing bodies指暴露在降雨影响范围内的人口、房屋、财产、农田、设施等数量或价值量。承灾体脆弱性 Vulnerabi I ity of d i saster bear i ng bod i es承灾体面对外界扰动的敏感性和反应能力,可分解为灾损敏感性和抗灾能力。a 11暴雨灾害风险 rainstorm disaster r isk暴雨对影响区域内生命、财产、社会经济等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暴雨灾害风险评估 rainstorm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综合考虑暴雨灾害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脆弱性以及防灾减灾能力等,对暴雨灾害风险进行估算 评价的过程。4调查内容d 1致灾危险性信息调查能够描述评估区域内暴雨灾害特征的相关气象资料,包括:a)气象站情况,见附录A表A. 1;b)单站雨季降水量、单站历年暴雨日数、单站历年大暴雨日数、单站不同重现期不同日数最大降 水量、单站不同重现期不同历时最大降水量等,见附录A表A. 2-A. 6,不同重现期不同日数(历 时)最大降水量按照QX/T 5292019计算;c)单站暴雨过程调查,包括持续时间、累积降水量、平均降水量、不同历时的降水量最大值等, 见附录A表A. 7;d)区域暴雨过程调查,在单站暴雨过程调查的基础上,增加暴雨影响范围、强度、持续时间以及 综合强度的调查,见附录A表A.8,区域性暴雨过程按照DB52/T 1181确定。4 5承灾体信息调查和收集的承灾体信息,包括但不限于:a)人口及社会经济情况,见附录B表B.1;b)主要交通设施情况,见附录B表B.2。应按规定基准年份(如2020年)或统年份收集,亦可收集历年资料。1历史灾情信息调查和收集历年(次)因暴雨灾害导致的灾情信息,包括但不限于:a)历年(次)暴雨灾害损失情况,见附录C表C. 1;b)县级历年暴雨灾害损失情况,见附录C表C. 2。A A基础地理信息调查和收集的基础地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a)境界与政区(省界、市界、县界、乡界等);b)主要河流水系(河流、湖泊、水库和其他水系要素等);c)地形地貌。5风险评估K 1风险指数对致灾危险性指数、承灾体暴露度指数、承灾体脆弱性指数按照附录D进行归一化处理后,按公式 (1)计算不同承灾体的暴雨灾害风险指数。R = Hh×Ee×Vv式中:R暴雨灾害风险指数;H致灾危险性指数,计算方法参见5. 2;E一一承灾体暴露度指数,计算方法参见5. 3;V一一承灾体脆弱性指数,计算方法参见5. 4;M e、V分别为致灾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和脆弱性权重系数,且 + e + u = l,权重的大小 依据各因子对暴雨灾害的影响程度大小,宜采取信息端赋权法(附录E)、专家打分法等多种方法,并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讨论确定。注:如无法获得灾情信息确定承灾体脆弱性指数时,则口 = 0,即P = 1。K )致灾危险性致灾危险性由致灾因子本身和孕灾环境共同决定,按公式(2)计算。H = IRX(I + I。(2)式中:H暴雨致灾危险性指数;Ir年雨涝指数,计算方法参见附录F;Ie孕灾环境影响系数,计算方法参见附录G。4 1承灾体暴露度承灾体暴露度指数采用单位承灾体密度表示,按公式(3)计算。E = *(3)式中:E一一承灾体暴露度指数,推荐指标见表1; Se评估区域内承灾体数量或价值量;S评估区域的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2)。表1承灾体暴露度指标承灾体名称暴露度指标名称指标统计方法人口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国土面积经济经济密度地区生产总值/国土面积农业农业密度作物种植面积/国土面积S 4承灾体脆弱性承灾体脆弱性指数采用灾害损失率表示,按公式(4)计算。V = &(4)Se式中:V承灾体脆弱性指数,推荐指标见表2;Sv评估区域内暴雨灾害造成的承灾体损失数量或价值量,与Se量化单位一致。表2承灾体脆弱性指标承灾体名称脆弱性指标名称指标统计方法人口多年平均人口受灾损失率受灾人口/人口总数经济多年平均经济受灾损失率直接经济损失/地区生产总值农业多年平均农业受灾损失率作物受灾面积/作物种植面积5 A评估等级划分5.5.1致灾危险性等级划分宜采用百分位数法(附录H. 1)、标准差法(附录H.2)或自然断点法(附录H.3)等方法将暴雨致 灾危险性指数划分为低、较低、中、较高和高5个等级(见表3) o等级划分标准可根据当地实际资料统 计特征进行调整。表3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危险性等级级别含义百分位等级划分标准标准差倍数等级划分标准V级低H50%H x-2IV级较低50% <H 70%x-2<H < X-m级中70% <H 85%x-<H X + 5H级较高85% <H 95%X + S < H x + 2I级高95% VHx + 2<H注:土为”的区域算术平均值,6为H的区域标准差。5. 5.2风险评估等级划分宜采用百分位数法(附录H. 1)、标准差法(附录H.2)或自然断点法(附录H.3)等方法将暴雨灾 害对人口、地区生产总值(GDP)、农业等承灾体的风险指数划分为低、较低、中、较高和高5个等级(见 表4)。等级划分标准可根据当地实际资料统计特征进行调整。表4风险评估等级划分标准风险等级级别含义百分位等级划分标准标准差倍数等级划分标准V级低R50%Rx-2IV级较低50% <R 70%x-2<Rx-川级中70% <R 85%X - < R x + 级较高85% <R 95%x + <Rx + 2I级高95% VRX + 2 < R注:1为R的区域算术平均值,6为R的区域标准差。附录A(资料性)暴雨致灾因子调查表表A. 1气象站情况填表字段单位记录填表说明站名站号行政区域名称站点所属县级行政区域名称行政区域代码参照GB/T 2260,行政区划代码为12位,不足12位后位 补零站点经度格式为00° 00, 00"站点纬度格式为00° 00' 00"站点海拔高度m精确到0 Im台站类型分为基准站、基本站、一般站和区域自动站,其他来源观测要素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量、日照时数、辐射 等,变量之间用顿号(、)隔开建站时间格式为yyyyMM;不详部分以00补位观测年限如果仍在观测,填写“建站至今”;如果已经撤站,填 写撤站时间,填写格式为yyyyMM;不详部分以00补位站点归属部门表A.2单站雨季降水量多年平均值调查表填表字段单位记录填表说明站号3-10月多年平均降水量mm雨季时段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精确到0. Imm3月多年平均降水量mm精确到0. Imm4月多年平均降水量mm精确到0. Imm5月多年平均降水量mm精确到0. Imm6月多年平均降水量mm精确到0. Imm7月多年平均降水量mm精确到0. Imm8月多年平均降水量mm精确到0. Imm9月多年平均降水量mm精确到Ojmm10月多年平均降水量mm精确到OJmm表A.3单站历年暴雨日数调查表填表字段单位记录填表说明站号填表字段单位记录填表说明年份一格式为yyyy年暴雨日数d4-10月暴雨日数d雨季时段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4月暴雨Fl数d5月暴雨日数d6月暴雨日数d7月暴雨日数d8月暴雨日数d9月暴雨H数d10月暴雨日数d表A.4单站历年大暴雨日数调查表填表字段单位记录填表说明站号一年份一格式为yyyy年大暴雨日数d4-10月大暴雨日数d雨季时段可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4月大暴雨Fl数d5月大暴雨日数d6月大暴雨日数d7月大暴雨日数d8月大暴雨日数d9月大暴雨日数d10月大暴雨日数d表A.5单站不同重现期不同日数最大降水量调查表(使用建站以来资料计算)填表字段单位记录填表说明站号一1日降水量(重现期5年)mm精确到0. Imm3日降水量(重现期5年)mm精确到0. Imm5日降水量(重现期5年)mm精确到0. Imm10日降水量(重现期5年)mm精确到0 Inun1日降水量(重现期10年)mm精确到0. Inun3日降水量(重现期10年)mm精确到0. Imm5日降水量(重现期10年)mm精确到OJmm10日降水量(重现期10年)mm精确到0. Imm1日降水量(重现期20年)mm精确到0. Imm3日降水量(重现期20年)mm精确到0. Inun填表字段单位记录填表说明5日降水量(重现期20年)mm精确到0. Inun10日降水量(重现期20年)mm精确到0. 11日降水量(重现期50年)mm精确到0. Imm3日降水量(重现期50年)mm精确到0. Imm5日降水量(重现期50年)mm精确到0. Inun10日降水量(重现期50年)mm精确到0. Imm1日降水量(重现期100年)mm精确到0. Imm3日降水量(重现期100年)mm精确到0. Imm5日降水量(重现期100年)mm精确到0 Imm10日降水量(重现期100年)mm精确到0. Imm表A.6单站不同重现期不同历时最大降水量调查表(使用建站以来资料计算)填表字段单位记录填表说明站号1小时降水量(重现期5年)mm精确到OJmm3小时降水量(重现期5年)mm精确到0. Imm6小时降水量(重现期5年)mm精确到0. Imm12小时降水量(重现期5年)mm精确到0. Imm24小时降水量(重现期5年)mm精确到0. Imm1小时降水量(重现期10年)mm精确到0. Imm3小时降水量(重现期10年)mm精确到OJmm6小时降水量(重现期10年)mm精确到OJmm12小时降水量(重现期10年)mm精确到0. Imm24小时降水量(重现期10年)mm精确到0. hnm1小时降水量(重现期20年)nun精确到0. Imm3小时降水量(重现期20年)mm精确到0. Imm6小时降水量(重现期20年)mm精确到Ojmm12小时降水量(重现期20年)mm精确到0. Imm24小时降水量(重现期20年)mm精确到0. Imm1小时降水量(重现期50年)mm精确到0. Imm3小时降水量(重现期50年)mm精确到0. Imm6小时降水量(重现期50年)mm精确到0. Imm12小时降水量(重现期50年)mm精确到0. Imm24小时降水量(重现期50年)mm精确到OJmm1小时降水量(重现期100年)mm精确到0. Imm3小时降水量(重现期100年)mm精确到0. Imm6小时降水量(重现期100年)mm精确到0. Imm12小时降水量(重现期100年)mm精确到0. Imm24小时降水量(重现期100年)mm精确到0. Imm表A. 7单站暴雨过程调查表填表字段单位记录填表说明站号过程开始时间格式为yyyyMMdd过程结束时间格式为yyyyMMdd(一)致灾因子过程持续时间(1过程降水量mm平均降水量mm/d1小时降水量最大值mm3小时降水量最大值mm6小时降水量最大值mm12小时降水量最大值mm(二)伴见灾害性天气(选填)暴雨发生时段内的灾害天气极大风速m/s冰雹最大直径mm发生时及前后时段内冰窗最大直径冰直持续时间min表A. 8区域性暴雨过程调查表填表字段单位记录填表说明行政区域名称行政区域宜为省级或市州级行政区域代码参照GB/T 2260,行政区划代码为12位,不足12位后位补零过程开始时间一格式为yyyyMMdd过程结束时间一格式为yyyyMMdd过程持续时间d过程降水量最大值mm区域性暴雨过程构成站中的累积雨量最大值,精确到0. Imm过程日降水量最大值mm区域性暴雨过程构成站中的日雨量最大值,精确到0. Imm过程小时降水量最大值mm区域性暴雨过程构成站中的小时雨量最大值,精确到0. Imm暴雨站数影响的站号站号间用半角逗号(,)隔开强度等级及评价附录B(资料性)承灾体信息调查表表B.1行政区域内人口及社会经济情况调查表填表字段单位记录填表说明行政区域名称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填写行政区域代码参照GB/T 2260,行政区划代码为12位,不足12位后位补零调查年份格式为yyyy国土面积km2精确到0. Iknri耕地面积km精确到0. lk城镇人口数人乡村人口数人总人口数人常住人口数人65岁及以上人口数人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14岁及以下人口数人14岁及以下人口比例%家庭户数户房屋数间地区生产总值万元工业总产值万元农业总产值万元备注资料来源注:参考QX/T 4282018表A. 3,有修改表B. 2行政区域内主要交通设施情况调查表填表字段单位记录填表说明行政区域名称一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填写行政区域代码参照GB/T 2260,行政区划代码为12位,不足12位后位补零调查年份格式为yyyy(一)过境公路一选填项道路类型道路类型包括国道、省道、县级以下公路以及高速公路道路总长度km道路固定资产万元如无原始资料,根据单价及长度估算填表字段单位记录填表说明(二)过境铁路一选填项铁路类型铁路类型包括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高速铁路,简称 “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使营运速率达到 200kmh及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 营运速率达到250kmh及以上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以 外的其他铁路归入普通铁路统计铁路总长度km铁路固定资产万元如无原始资料,根据单价及长度估算(=)桥梁一选填项桥梁总数座桥梁固定资产万元如无原始资料,根据单价及座数估算备注资料来源注:参考QX/T 4282018表A.4,有修改附录C(资料性)暴雨历史灾情调查表表C.1历次暴雨灾害损失情况调查表填表字段单位记录填表说明过程开始时间与表A. 7和A. 8相对应过程结束时间与表A. 7和A. 8相对应受淹村(社区)名一精确到村(社区)受淹村(社区)代码行政区划代码为12位,不足12位后位补零(一)淹没信息采集(一)至(七)为按过程及影响乡镇收集淹没信息和灾情;(一)至(二)除重大过程外,填写时段可选2010-2020年。过程最大淹没面积km2基于村(社区)填写,精确到0.0001 km2过程淹没持续时间h基于村(社区)填写(二)采集点淹没信息和 灾情采集点名称一遭受淹没的采集点的名称采集点经度格式为00° 00, 00"采集点纬度O /格式为00° 00, 00”采集点海拔高度m精确到0. 1 m采集点最大淹没水深m按漫水洪痕高度填写,精确到0.01 m采集点淹没开始时间格式为 yyyyMMddhh采集点淹没结束时间格式为 yyyyMMddhh采集点最大淹没水深出现 的时间h若历史灾情中灾害影响持续时间为天数,换算成小时数填写采集点影响信息描述文字描述(三)居民区受灾情况居民区受灾面积km2精确到0.0001 km2损坏房屋间倒塌房屋间受灾人口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人死亡人口人失踪人口人当年总人口人受淹信息一文字描述受淹区域、受淹程度等(四)农业受灾情况主要作物类型一受灾面积km2精确到0.0001 km2绝收面积km2精确到0.0001 km2农业经济损失万元精确到0.1万元(五)工业受灾情况工业经济损失万元精确到0. 1万元受灾情况文字描述主要受灾工业企业信息文字描述受灾企业名称、位置以及是否有潜在危害等(六)基础设施受灾情况学校受灾情况一文字描述学校位置、受灾信息医疗卫生机构受灾情况文字描述医疗卫生机构位置、受灾信息(七)受灾情况汇总直接经济损失万元一次过程受灾的全部经济损失,精确到0.1万元雨情水情描述文字描述降水、水情过程等,包括降水、流量、水位等信息详细灾情描述文字描述农业、工业、交通、通信、能源、旅游、基础设施等社会 经济各方面的损失和影响(尽量用定量数据描述),典型事件的溃 口位置(经纬度信息)和发生时间,以及分蓄洪区的泄洪情况等表C. 2县级历年暴雨灾害损失情况调查表填表字段单位记录填表说明县级行政区域名称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填写县级行政区域代码参照GB/T 2260,行政区划代码为12位,不足12位后位补零受灾年份格式为yyyy受灾次数次受灾人口人次死亡人口人损坏房屋间倒塌房屋问农业受灾面积km2精确到0.01km?农业绝收面积km2精确到0. Olkm2农业直接经济损失万元精确到0.1万元总直接经济损失万元精确到0.1万元当年地区生产总值万元精确到0.1万元附录D(规范性)归一化方法归一化是将有量纲的数值经过变换,化为无量纲的数值,进而消除各指标的量纲差异。常见的两种 归一化计算见公式(D. 1)和公式(D.2)。V = 土)(D.1)xmaxxminx, = 0.5 + 0.5 × "-了 (D.2)xmaxxmin式中:%,一一归一化后的数据;X样本数据;Xmin样本数据中的最小值;Xmax一一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附录E(规范性)信息熠赋权法信息燧表示系统的有序程度。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信息端权法可以客观的反映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一个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则嫡值越大,权重越小;反之,一个系统的无序程度越高,则端值越小,权 重越大。即对于一个评价指标,指标值之间的差距越大,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如果 某项指标的值全部相等,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不起作用。按照公式(E.1)至公式(E.3)计算m个指标n个对象构成的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Pij =二, (i = 1>2, .,m; j = 1,2, .,n)(E.1),j=rV式中:m, nm个指标几个对象;Tij第i项指标下第7个对象的指标值;Pij指标值力所占指标比重。SI =IPijInPij (i = lf2f.fm; j = 1,2,,n)(E.2)式中:St第i个指标的烯值。例=ym=3s ) G = 12 ,m)(E.3)式中:COi第i个指标的权重。附录F(规范性)年雨涝指数计算方法F.1暴雨过程强度指数选择单站暴雨过程中最大小时降水量(Pzi)、最大日降水量(PQ、日平均降水量(匕)和过程持 续日数(Pday)作为致灾因子,并按照附录D进行归一化处理后,按公式(F. 1)计算单站暴雨过程强度 指数。I = a×Ih + b×Id + c×Ia-d× Iday(F.1)式中:/一一暴雨过程强度指数;IhPl归一化处理后的值;IdPd归一化处理后的值;Ia一一匕归一化处理后的值;IdayPdQy归一化处理后的值;Q、dC、d一一各致灾因子的权重系数,宜按信息烯赋权法(附录E)进行计算,也可结合实际经 验进行权重调整。F.2年雨涝指数累加当年逐场暴雨过程强度指数,得到年雨涝指数,按公式(F.2)计算。=St1(m,n)(F.2)式中:Ir年雨涝指数;N总年数;M一一某年暴雨过程总次数;m,n一一第Ti年的第Tn次暴雨过程强度指数。附录G(规范性)暴雨孕灾环境影响系数计算方法G.1地形影响系数主要包括海拔高度和地形变化。海拔高度从DEY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中直接提取,地形变化采用 高程标准差表示。一般来说,地势越低、地形变化越小的平坦地区不利于洪水的排泄,容易形成涝灾。对任一评估点,利用以该点为中心、其周围8个格点的海拔高度按公式(G. 1)计算高程标准差。Sh =/叫 LE)2(G. 1)式中:Sh高程标准差,单位为米(In);hi一一中心点周围第i个格点的海拔高度,单位为米(m);h一一中心点周围几个格点的海拔高度平均值,单位为米(In);n中心点周围格点数,/取值为8。根据海拔高度和高程标准差,按照表G. 1赋值确定地形影响系数(Pzt)。表G.1地形影响系数表高程标准差SJm海拔高度/m<600600,800)800, 1000)1000, 1200)21200<50.90.80.70.60.55,10)0.80.70.60.50.410, 25)0.70.60.50.40.32250.60.50.40.30.2G.2水系影响系数主要考虑评估点距离水体的远近和所在区域的水网密度,分别用水体距离系数和水网密度系数表 示。一般来说,距离河流、湖泊、大型水库等越近的地方,河网越密集的区域遭受洪涝灾害的风险越大。 水系影响系数(B)根据各地情况可取水体距离系数,或水网密度系数,或水体距离系数和水网密度系 数的平均值。根据评估点距离水体(河流、湖泊、水库)远近,按照表G. 2赋值确定水体距离系数(PrQ。表G. 2水体距离系数表距离水体km水体距离系数Prd距离水体km水体距离系数Prd<0.50.91.5, 2. 0)0.40. 5, Lo)0.82. 0, 2. 5)0.21.0,1.5)0.6N2.50水网密度指流域内干支流总河长与流域面积的比值或单位面积内自然与人工河道的总长度,水网 密度反映了一定区域范围内河流的密集程度,按公式(G.2)计算。Sr = "(G.2)A式中:ST一一水网密度,单位为千米每平方千米(km);Lr一一评估区域内河道总长度,单位为千米(km); A一一评估区域总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 .根据水网密度按照表G. 3赋值确定水网密度系数(zn) 0表G. 3水网密度系数表水网密度SJ(kmkm2)水网密度系数Em水网密度Sr(kmkO水网密度系数<0. 050.01.6, 3. 2)0.50. 05, 0. 2)0. 13. 2, 6. 0)0.60. 2,0. 4)0.26. 0, 12. 0)0.70. 4,0. 8)0.312. 0, 20. 0)0.80. 8,1.6)0.4>20,00.9G.3地质灾害易发条件系数根据评估区域地质灾害易发程度,按照表G. 4赋值确定地质灾害易发条件系数(PQ。表G.4地质灾害易发条件系数表地质灾害易发等级低易发中易发高易发地质灾害易发条件系数Pd0.30.60.9注: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可通过贵州省自然资源厅获取。G. 4暴雨孕灾环境影响系数综合考虑地形、水系、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估点的暴雨孕灾环境综合指数可以通过地形影响系数、 水系影响系数、地质灾害易发条件系数按公式(G.3)加权求和得到。Ic = a×Ph + b×Pr + c× Pd(G.3)式中:Ic暴雨孕灾环境影响系数;q、b, c一分别为地形影响系数、水系影响系数、地质灾害易发条件系数的权重,且 + b + c = 1,权重值的大小根据各地的地理地貌对暴雨灾害影响情况确定。考虑评估区域一致性,计算完区域内各点暴雨孕灾环境综合指数后,按公式(G.4)对其进行规范 化处理,得到评估点的暴雨孕灾环境影响系数。Ie = -C + 2C ( lc,cmin )(G.4)onT cmin式中:Ie一一规范化处理后的暴雨孕灾环境影响系数;Icmin一一区域内的最小暴雨孕灾环境综合指数;Icmax一一区域内的最大暴雨孕灾环境综合指数;C一常数,取值在0.20.4之间。如果计算得到的暴雨孕灾环境影响系数小于0,则表示孕灾环境对致灾危险性起消减作用,大于。则 表示加重致灾危险性。附录H(规范性)评估等级划分方法H.1百分位数法百分位数法又称为百分位数,是数据统计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具体定义为把一组统计数据按其数值 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并按数据个数IOO等分。在第P个分界点(称为百分位点)上的数值,称为第P个百 分位数(P = 1,2,99)。在第P个分界点到第P + 1个分界点之间的数据,称为处于第P个百分位数。百 分位数计算见公式(HJ)和公式(H.2)。Pm = L + NxmyQ-Fhxi(H.1)n = U+g吆罗3Xi(H.2)式中:Pm第m个百分位数;N总频次;L%所在组的下限;Un所在组的上限;fn所在组的次数;Fh小于L的累积次数;Fn大于U的累积次数;i组距。H.2标准差法标准差的计算方法见公式(H.3)。16 = KLGi一 幻(H.3)式中:区域内要素的标准差;%/一一区域内第i个评估点的要素值;X区域内n个评估点的要素平均值;n一一区域内样本数量,H.3自然断点法自然断点法(Jenks natural breaks method)是一种地图分级算法。该算法认为数据本身有断点, 可利用数据这一特点进行分级。算法原理是一个小聚类,聚类结束条件是组间方差最大、组内方差最小。 计算方法见公式(H.4)。ViT = L A W2- (:?(li<jN)(H.4)式中:V方差;i、j第i、,个元素;A氏度为N的数组;kA /中间的数,表示A组中的第k个元素。参考文献1 MZ/T 027-2011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基本术语2 MZ/T 041-2013暴雨型洪涝灾害灾情预评估方法3 QX/T 428-2018暴雨诱发灾害风险普查规范中小河流洪水4 DB33/T 2025-2017暴雨过程危险性等级评估技术规范5 DB35/T 1372-2013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方法6 DB44/T 2139. 12018气象灾害防御第1部分:风险区划

    注意事项

    本文(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规范 暴雨.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