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3-2集合的运算.ppt
1,第三章 集合与关系,3-2 集合的运算授课人:李朔Email:,2,集合的运算,以给定的集合为对象,按照确定的规则得到另一些集合。集合的另一种表示法是文氏图(Venn Diagram)。人们常用文氏图描述集合运算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集合的文氏图画法如下:用矩形表示全集E,在矩形中画一些圆表示其它集合,不同的圆代表不同的集合。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任何两个圆彼此相交。例如,AB的文氏图如图,3,一、交,P87 定义3-2.1 设A,B是集合,由A与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和B的交集,记为AB。AB=x|xAxB 交集的定义如图右图所示。从交集的定义可以得到:ABA,ABB 例1 例2 例3 及性质P87*如果A与B无公共元素,即AB=,则称A和B是互不相交的。例如,令A=a,b,c,B=d,e,则AB=,A和B是互不相交的。,4,一、并,P88 定义3-2.2 设A,B是任意的集合,由A中的元素或B中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和B的并集,记为AB。AB=x|xAxB 并集的定义如右图所示。并集的定义可以得到:AAB,BABP88 例题 集合并运算性质 定理3-2.1 3-2.2,5,三、补(差),P90 定义3-2.3 设A,B是集合,属于A的而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B对于A的补集,也叫B对于A的相对补集。记为A-B。A-B=x|xAxB A-B也称集合A和B的差 相对补集定义如右图所示。例如,令A=,,B=,则 A-B=,-=,又如,令C=a,D=a,b,则 C-D=a-a,b=C-C=P90 例题3、4,6,四、绝对补,定义3-2.4 设A是集合,A对于全集E的相对补集,称为A的绝对补,记为A。A=E-A=x|xExA=x|xA A的定义如图所示。例如,令全集E=1,2,3,4,A=1,2,3,则 A=1,2,3,4-1,2,3=4P90 绝对补运算性质,7,四、绝对补,例设A,B是任意的集合,求证:A-B=A(B)证明:xA-BxAxBxAxB xAB即 A-B AB。xABxAxBxAxBxA-B 故 ABA-B 所以,A-B=A(B)。A-B=A(B)是一个重要的公式,在集合的运算中经常用到,它的意义在于将相对补运算转换绝对补和交运算。P91 定理3-2.5 设A、B为任意两个集合,则下列关系式成立:a)A-B=ABb)A-B=A-(AB)P91定理3-2.6 交运算对差运算的分配P91 定理3-2.7,8,五、对称差,P92 定义3-2.5 设A,B是集合,由 A中元素或B中元素,但不是A与B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和B的对称差,记为A B。A B=x|xA xB=(A-B)(B-A)=(AB)-(AB)A B的定义如图所示。例如,令A=1,2,3,4,B=1,2,5,6,则 A B=AB-AB=1,2,3,4,5,6-1,2=3,4,5,6,9,五、对称差,例 设A,B是任意的集合,求证:A B=(A-B)(B-A)=(AB)(BA)。证明:先证AB=(A-B)(B-A)。xA B(xA)(xB)(xA)(xB)(xA)(xB)(xAxB)(xAxB)xA-BxB-A x(A-B)(B-A)所以,A B=(A-B)(B-A)。再证(A-B)(B-A)=(AB)(BA)。很容易得到此结论,这里从略。,10,五、对称差,利用例3.7中的公式可以证明对称差A B下列的性质。设A,B是任意的集合。A A=证明:A A=(A-A)(A-A)=A=A 证明:A=(A-)(-A)=A=A AE=A 证明:A E=(A-E)(E-A)=A=A此外:满足交换律结合律P94 图3-2.7及结论,11,六、五种集合运算的性质,对以上运算,可知其具性质:1)幂等:AA=A,AA=A2)交换:AB=BA,AB=BA3)结合:(AB)C=A(BC)(AB)C=A(BC)4)分配:A(BC)=(AB)(AC)A(BC)=(AB)(AC)5)吸收:A(AB)=A A(AB)=A,12,六、五种集合运算的性质,6)互补:A A=,A A=E7)德摩根:(AB)=A B(AB)=A B8)同一:A=A,EA=A9)零律:AE=E,A=10)双重否定:(A)=A11)E=12)=E*以上共21个性质,都须证明,13,六、五种集合运算的性质,例如:证明分配律A(BC)=(AB)(AC)证:任取aA(BC)即aA且aBC 即aA且aB或aC 即aA且aB或aA且aC 即是aAB或aAC 就是a(AB)(AC)A(BC)(AB)(AC)反之,任取 a(AB)(AC)即a AB或a AC 就是a A且aB或a A且aC 即a A且aB或aC a A(BC)A(BC)(AB)(AC)A(BC)=(AB)(AC),14,练习,例1:设F表示一年级大学生的集合,S表示二年级大学生的集合,R表示计算机科学系学生的集合,M表示数学系学生的集合,T表示选修离散数学学生的集合,L表示爱好文学学生的集合,P表示爱好体育运动学生的集合。则下列各句子所对应的集合表达式分别是:(1)所有计算机科学系二年级的学生都选修离散数学。(A)(2)数学系的学生或者爱好文学或者爱好体育运动。(B)(3)数学系一年级的学生都没有选修离散数学。(C)(4)只有一、二年级的学生才爱好体育运动。(D)(5)除去数学系和计算机科学系二年级的学生外都不选修离散数学。(E),15,练习,答案:A:RST;B:MLP;C:(MF)T=;D:PFS;E:T(MR)S。(1)计算机系二年级学生的集合为RS,选修离散数学的学生集合为T,前者为后者子集。(2)数学系学生集合为M,爱好文学或爱好体育学生集合为LP,前者为后者子集。(3)数学系一年级学生集合为MF,选修离散数学学生集合为T,这两个集不相交。(4)只有P才Q,这种句型的逻辑含义是如果Q则P。所以这句话可理解为:爱好体育的学生一定是一、二年级的学生。爱好体育的学生构成集P,一、二年的学生构成集FS,前者为后者子集。(5)除去P都不Q,这种句型的逻辑含义可理解为如果Q则P。原来句子就变为:选修离散数学的学生都是数学系和计算机系二年级的学生。所以T(MR)S。,16,练习,例2:设S11,2,8,9,S2=2,4,6,8,S3=1,3,5,7,9,S4=3,4,5,S5=3,5确定在以下条件下x可能与S1,S5中哪个集合相等。(1)若x S5=,则(A)。(2)若xS4但xS2=,则(B)。(3)若xS1且xS3,则(C)(4)若x-S3=,则(D)(5)若xS3且x S1,则(E),17,练习,答案:A:x=S2;B:x=S5 C:x=S1,S2或S4;D:x=S3或S5:x与其中任何集合都不相等。分析:(1)与S5不相交的集合不含3和5,只能是S2。(2)只有S4和S5是S4的子集,但S4S2,所以S5满足要求。(3)xS3意味着x中必含有偶数,S1,S2和S4中含有偶数并且都是S1的子集。(4)由x-S3=知xS3。因此x可能是S3或S5。(5)由于S3S1,所以有xS3S1与xS1矛盾。x与这5个集合中的任一个都不相等。,18,练习,例 某班有50名学生,第一次考试中26人成绩为优,第二次考试中21人成绩为优,已知两次考试中都不为优的共17人。问两次考试中都为优的有多少人?(用文氏图解),19,练习,例 某班有50名学生,第一次考试中26人成绩为优,第二次考试中21人成绩为优,已知两次考试中都不为优的共17人。问两次考试中都为优的有多少人?解:设A,B分别表示第一次和第二次考试中成绩为优的学生集合。画出文氏图,如图3.7所示。首先填AB中的人数,这正是要求的,设为x。A-B中的人数是26-x,B-A中的人数是21-x,分别填入对应的区域。并列出如下 方程:(26-x)x(21-x)17=50 解得:x=14,20,约定和说明,为了使集合的表达式更加简洁,我们对集合运算的优先顺序规定如下:绝对补的运算级别比其它的4个运算高,先进行绝对补运算,再进行其它的4个运算;其它的4个运算的运算顺序由括号决定。由于并运算满足结合律,故约定以下的符号:由于交运算满足结合律,故约定以下的符号:,21,约定和说明,说明:用文氏图不仅可以表示集合的运算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很方便地解决有限集合的计数问题。用文氏图解决有限集合的计数问题的方法是:每一条性质定义一个集合,画一个圆表示这个集合。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任何两个圆画成相交的。将已知集合的元素数填入表示该集合的区域内。通常从n个集合的交集填起,根据计算的结果逐步将数字填入其它各空白区域内。如果交集的值是未知的,可以设为x。根据题目的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所需的结果。,22,约定和说明,还有一些关于集合运算的重要结果。例如:ABA ABB AAB BAB A-BA A BAB(何时相等?A、B不相交时)ABAB=BAB=AA-B=AB=ACB=C,23,本课小结,集合的并,交,差,补,对称差 集合运算的性质文氏图的有限集合计数,24,作业,P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