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古诗文复习.ppt
总复习,、古诗文复习,杞县葛岗镇第三中学高文龙,通假字,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诲女知之乎。C、是知也。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B、不足为外人道也。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齐人三鼓,D,A,1、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今义,古义,表许可,2、是知也,此、这,今义,古义,判断动词,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艳美丽,今义,古义,味道鲜美,4、阡陌交通,交错相通,今义,古义,交通运输业的总称,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和儿女,今义,古义,男子的配偶,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古义,穷途末路,古今异义,6、乃不知有。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古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7、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今义,古义,不够,不充分,8、说如此,这件事,今义,古义,这样,9、各复延至其家,请,今义,古义,延长、延伸,10、缘溪行,沿,今义,古义,缘故、缘分,渡口,今义,古义,唾液,古今异义,11、无人问津,12、停数日,辞去。,离开,今义,古义,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13、惟吾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古义,芳香,14、谈笑有鸿儒,大,今义,古义,鸿雁书信,15、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古义,丝绸和竹子,16、无案牍之劳形,形体、身体,今义,古义,样子,立,今义,古义,栽种,古今异义,17、亭亭净植,少,今义,古义,新鲜,18、陶后鲜有闻,1、出,不复出焉,皆出酒食,一词多义,出去,拿出,2、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作为,对向,3、舍,便舍船,屋舍俨然,舍弃,房子,4、寻,寻向所志,寻病终,寻找,不久,5、闻,鸡犬相闻,村中闻有此人,听到,听说,6、异,渔人甚异之,使内外异法也,感到奇怪,不同,7、道,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说,正确的方法,8、清,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一词多义,清澈,清香,9、鲜,陶后鲜有闻,无鲜肥滋味之享,很少,新鲜,10、直,中通外直,岂直五百里哉,挺立,只、仅仅,芳草鲜美,鲜艳,玉盘珍羞直万钱,通“值”价值。,词类活用,一、名词用作状语,学而时习之,原意为时间,在句中的意思为时常。,二、形容词用作名词,温故而知新,故原指旧的,在句中意思为学过的知识新原指新的,在句中意思为新的理解和体会,三、名词用作动词,处处志之,原意为标记,在句中的意思为做标记。,有仙则名,原意为名子,在句中的意思为出名,著名。,不蔓不枝,蔓原意枝蔓,在句中的意思为生枝蔓。,枝原意枝节,在句中的意思为长枝节。,词类活用,三、形容词用作动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原意为机灵,在句中的意思为显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乱原意为混乱,在句中的意思为使混乱扰乱。,香远益清,原意为远处距离大,在句中的意思为远播。,劳原意为劳累,在句中的意思为使劳累。,问题探究,论语中不少句子已经演变成词语,请至少写出四个来。(2011年六盘水),温故而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旋于人。,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010年吉林),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论语,问题探究,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地,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010年吉林),一个人就算再不起眼,也有他优于别人的地方。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进步。,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2010年吉林),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能施加在别人身上。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我们要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待人。,论语,问题探究,桃花源记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思想?(2013年河南18题)作者描绘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2013年玉溪),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桃花源记,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听了之后为什么“皆叹惋”?(2013年梅州),为世外的战乱纷争而叹惋,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叹惋。,问题探究,桃花源记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2012年北京),自然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平百姓生活和乐,桃花源记,渔人“处处志下”,后来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012年济南),作者这样写是暗示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使故事亦真亦幻,给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或使文章悬念迭起,引人入胜)。,问题探究,陋室铭中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2013年朝阳),生活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陋室铭,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举例分析。(2013年淮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自然环境的优美表现“陋室不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往来人物的博学表现“陋室不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比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生活情趣的高雅表现“陋室不陋”。,问题探究,陋室铭请概括选文的主旨(用原文回答)(2012年肇庆),斯是陋室中,惟吾德馨。,陋室铭,请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2012年梅州),斯是陋室中,惟吾德馨。,问题探究,爱莲说,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具体地说,“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资质。,爱莲说写莲,同时还写到了菊和牡丹,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2013年红河、2013年德州),这是运用了衬托手法,用菊花正衬,牡丹反衬,突出了莲的高贵品质。,问题探究,爱莲说,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本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不同,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013年西双版纳),略,爱莲说作者以莲自喻,表明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2013年红河),表明他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2012年聊城),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和批判,深化了文章主旨。,问题探究,爱莲说,人们爱莲,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精神价值中你更看中它的哪种价值?请你谈谈看法。(2013年梧州),示例一:我更看中荷花的精神价值,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历代诗人赞美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把莲花喻为君子,给人以圣洁的形象。示例二:我更看中荷花的实用价值,中国莲食文化丰富多彩。莲叶、莲花、莲蕊、莲藕、莲子等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莲叶蒸肉、莲叶粥等不胜枚举。莲花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示例三:我更看中荷花的观赏价值,荷花,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它不仅花大色艳,清香远溢、凌波翠盖,而且还有着极强的适应性,既可广植湖泊,蔚为壮观,又能盆栽瓶插,别有情趣。自古以来,就是宫廷苑囿和私家庭园的珍贵水生花卉,在今天的现代风景园林中,愈发受到人们的青睐,应用也更加广泛。,问题探究,爱莲说文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的什么品质?(2012年郴州),表现了莲花的高洁傲岸,冰清玉洁。,请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并抄写下来。(2012年牡丹江),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文中作者喜爱“莲”的原因是什么?(2011年东营),因为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