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上课).ppt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问问你:,1、环境问题按性质可划分为哪几类?,2、什么情况下才会发生环境问题?,3、引起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人类面临着如此多、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而这些环境问题是不是自古就如此严重的呢?人们又是如何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呢?,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肤浅 开始探索 古代环境决定论 人定胜天 天人相关论,阅读教材P95页“阅读”内容,分析:中国古代的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人定胜天,判断:,下列说法反映的人地关系属于哪个阶段?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3、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下列说法与上述思想有何不同?反映了怎样的人地关系思想?,1、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2、齐之水,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no)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泊,故其民愚疾而垢。(建议:参考教材P94页文字材料),古代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中国古代的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考考你:,教材P96页“活动”题,我国的一个山区县,决定修建一条渠道,从邻县的一条河流引水,以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缺乏的问题。但是,引水渠道工程非常艰巨,需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该县人民不畏艰辛,花了十余年的时间,终于修成了这条引水渠道。清澈的渠水流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土地,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1、该县的这一引水工程,是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的表现?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引水工程的成功,会给地方经济带来哪些好处?会不会对该县及其邻县的生态环境产生负作用?,“人定胜天”思想的表现,体现了当地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辛,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解决当地生活生产用水缺乏问题,同时改善了当地的生存环境。引水工程对本县及邻县生态环境的负作用,要根据引水量的大小来判断。只要引水量的大小适中,利用得当,就不会有负作用。但如果引水量太大,就会使邻县出现缺水现象,本县也会出现土地的次生盐碱化等生态问题;植被的破坏也可能引起滑坡、水土流失等问题,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阅读教材P9697内容,分析:现代的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崇拜自然:,人类,环境,制约,恐惧 依赖,(采猎文明),(农业文明),行为:开垦耕地,冶炼,制陶、机械迁徙,逃避自然的惩罚,,思想:天命观、有神论,保护生物、因地制宜,2、改造自然:,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3、征服自然:,在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社会公害,在全球范围:大气保温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危 及人类生存,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A、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B、先污染、后治理,(工业文明),(后工业化时期),4、谋求人地协调:,农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人类听天由命,依赖自然,畏惧自然.自然主宰着人类,人类是自然的奴隶,被动地去适应环境.,公元18世纪初,公元前 8000年,距今300万年,约6亿人,约0.1亿人,人类出现,改造自然 人类是自然的主人,简单地消费着自然界提供的物质和能量.,采猎文明时期,新技术革命时期,时间,公元2000年,人口,60.6亿人,不同的认识,谋求人地协调 人类已达成共识:只有善待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发展下去。,公元20世纪60年代初,工业文明时期,约30亿人,征服自然 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测一测:,1、关于农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B、大规模的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态系统日趋复杂稳定 C、人类利用资源的范围和强度加大,出现了各种环境问题 D、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肤浅,C,2、和谐论观点的主要思想是()A、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 B、人类通过文化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产生长期的适应 C、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 D、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C,3、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这些都说明了()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的国家或地区 污染物具有残留性 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A、B、C、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