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ppt
第二节 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学习目标,1、学会根据资料分析资源型工业区的区位优势与不足。2、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四、学以致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鲁尔区发展的历史背景,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容,鲁尔区面积仅占德国的1.3%,人口仅占9%,但工业产值在繁荣时期占到40%。被称为是“德国工业的心脏”。,据图描述鲁尔区的大致位置。,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处于莱茵河、利珀河和鲁尔河之间,有欧洲“十字路口”之称。,(1)位置优越,(2)交通便利,莱茵河河纵贯南北;铁路、公路密布 水陆交通便利,便于区内和区外联系。,(3)资源丰富,煤炭、铁矿(法国洛林铁矿)、水资源,(4)广阔的市场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一、鲁尔区发展的历史背景,1、区位优势,(1)位置优越,(2)交通便利,(3)资源丰富,(4)市场广阔,2.根据鲁尔区的发展条件,想一想鲁尔区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经济结构有何特点?,鲁尔工业区形成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了电力、机械、化工等工业生产的格局。,经济结构以 重工业为主,煤炭、钢铁是其主导产业。-生产结构单一,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生态环境恶化,1、传统产业的衰落,鲁尔区衰落的原因?,1.煤炭工业衰落:20世纪60年代以后,石油和天然气、核能的广泛使用,使煤炭所占比重逐渐减少;煤炭开采深度增大、人工成本过高;2.钢铁工业衰落:煤炭成本上升,影响到钢铁工业;20世纪60年代以后,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以及钢产品的替代产品(如铝合金、塑钢等)的广泛使用,使世界钢材消耗量急剧减少,表现为世界性钢铁过剩。,3.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航天工业等),在环境优越及条件适宜的地方,重新布置生产,进而形成新的工业地域,削弱老工业区的经济实力。4.生产结构单一:形成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了电力、机械、化工等工业生产的格局。5.环境恶化: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重化工业为主;-“三废”加“废热”,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1)改造河流在鲁尔河上建立完整的污水净化系统和供水系统解决水污染的问题。(2)治理大气污染,建立烟囱自动报警系统,有效控制大气污染。(3)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4)在总体规划中制定营造“绿色空间”计划,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煤,铁,石油,学以致用,1、分析东北老工业区(辽中南)形成的主要条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石油、铁等矿产资源,为本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能源和原料。有辽河等河流经过,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区内有发达的水路运输条件、陆上公路、铁路网密集,临海地区拥有众多港口,有利于原料、燃料和工业产品的运输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市场广阔:人口比较密集,城市众多,消费水平较高。基础较好:本区地处平原,地势开阔,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展历史较长,工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人口比较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2、根据鲁尔区的知识,说说辽中南工业区工业结构有何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有鞍山、本溪、抚顺、沈阳等多个工业枢纽。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化学工业,辽中南工业基地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存在那些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地位下降的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单位产品能耗大,生产效率较低;2)当地能源资源虽然较丰富,但重工业生产耗能大,能源资源相对紧张;3)重工业生产耗费水资源,当地水资源紧张;耗能多,导致环境污染较严重;4)生产体制(生产方式、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经济体制改革适应力弱,受沿海新兴产业的冲击;5)资金匮乏,技术落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1)保持重化工业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对国有企业进行整合,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3)调整工业布局;4)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改善投资环境;5)发展科技,重视人才培养;6)防治污染,美化环境;7)给予政策、资金、技术的扶持;,山西省煤炭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1)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山西各种矿产资源,特别是煤、铁等储量丰富,素有“煤铁之乡”之称。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本省的煤矿星罗棋布,遍布全省。(2)水源相对充足。本省河流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汾河是本省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仅次于渭河)。山西省地下水相当丰富,1.发展优势:,(3)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加强。近年来,随着山西省经济的发展,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铁路是本省交通运输网的基本骨架。主要有石太线、同蒲线、京包线、太焦线、大秦线以及新建的朔黄线等。公路运输网中。有多条国道线穿过,新建有高速公路。如太旧线、长邯线、晋阳线等。(4)市场广阔,远销海内外,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不同?,2、今后一段时间内,山西省煤炭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减弱;(2)山西煤的开采成本逐渐上升,煤炭资源最终面临枯竭;(3)生态与环境恶化,(1)能源基地建设: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电)。,3、治理措施,扩大煤炭开采量,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大秦线,神骅线,焦兖石线,(2)能源的综合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结合铁矿、铝土矿优势,主要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3、治理措施,(3)环境保护和治理: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洁净煤技术等;调整产业结构,如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加大三废的治理及矿区生态建设。,3、治理措施,露天煤矿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模式:,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减少裸露地表,1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消耗 B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2有关鲁尔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叙述,错误的是()A迁人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 B煤、铁企业规模普遍减小C经济繁荣,环境美化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5、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还需要加强的社会经济因素是()A劳动力数量 B政府支持 C广阔的市场 D便捷的交通,3、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乏的条件是()A水资源 B铁矿石 C劳动力 D煤炭资源4、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C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A,A,D,6鲁尔区为吸引新兴企业落户,采取的措施有()A强化煤炭作为能源的地位 B消除污染,改善环境C减小钢铁企业的规模 D充分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强化其基础地位7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德国鲁尔区比较,具有的共同优势条件是()A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B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C有优美的环境 D有充足的淡水资源,A,B,8、鲁尔区的重新崛起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借鉴意义有()调整传统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加大科技投入,研制新工艺、新产品 加大资金投入,发展资金与资源密集型产业A B C D,A,9、读“德国鲁尔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空格代表化学工业、机械工业、钢铁工业、煤炭工业,其中B是_工业,C是_工业。(2)由此可见,工业和 工业是鲁尔区的主导产业。(3)鲁尔区发展的优越区位条件有:;(4)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A大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辐射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煤炭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钢铁工业,ABD,煤炭,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