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科学导论资讯传播.ppt
資訊科學導論:資訊傳播,林珊如台大圖書資訊學系sjlinccms.ntu.edu.tw03-27-2001;04-08-2002,Information studies is a field that examines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the producers and the consumers(users).Swedish Univ.資訊研究是一門檢視資訊生產者與消費者(使用者)之間的傳播(傳遞散佈)現象。,資訊傳播與學術傳播,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v.s.Information transfer前者重:傳播理論、資訊設計與發展、傳播科技應用 後者重:Scholarly communication、Scientific communication科學傳播,學術傳播,學者經由正式與非正式的資訊管道適用並傳布學術資訊稱為學術傳播學術傳播包含自然與應用科學 社會科學 人文學的資訊傳播科學傳播只包含自然與應用科學,與社會科學 科學傳播在二次大戰後備受重視,科學傳播,科學資訊的發表 傳佈與使用的綜合過程.包括:科學家間的對談參觀同事的實驗室或科展舉辦演講交換信件 預刊本投稿至期刊或 圖書出版社編輯及印刷散佈銷售出版品在圖書館從事有關科學資訊活動,科學傳播管道,正式管道 圖書 期刊 灰色文獻 會議論文 博碩士論文 研究報告 專利)非正式管道會議研討(keynote,oral,poster,Side walk talking)預刊本交換(preprint in invisible college)人際溝通(社交性瀏覽 Social browsing),科學傳播模式,科學資訊的傳播模式(1948 英國皇家學會)(1993 資訊流通路徑)科學文獻結構(1979 Encyclopedia of LIS on Sci Lit),相關傳播理論,Lasswells model(1948)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s 啟動資訊傳播的效果研究Shannon&Weaver(1949):information theory無形學院(與科學知識的成長相關)新事物散播理論Diffusion theory,Innovation theory(與科學創新的散播相關)資訊守門人(與科學資訊 流通控制相關)二級傳播學說,無形學院,經由非正式的社交接觸與資訊交換 科學家建立彼此的友誼與討論習慣 掌握最新哭學發展的訊息 進一步建立合作關係 產生學術團體歸屬感 這些參予者主動形成的交流團體 p43科學界的內部傳播現象.在各個學門中頂尖科學家雖不在同一個實驗室或一起共事卻常常互訪 討論研究心得 彼此溝通之頻繁儼如在同一所大學共事的同事 p50,無形學院:代表性研究,Price 研究物理學家 生產力高的科學家和其他領與科學家較有來往Crane 研究社會科學家 社交圈(social circle)科學家間跨組織國家的人際網絡所形成一個結構鬆散但強而有力的資訊交換系統 科學成長是科學構想傳播的結果,是一認知過程,也是一社交過程(social process)Ex.合作研究、共同發表(隱含作者間人際關係),資訊擴散理論(Diffusion Theory),探討新事物(新觀念、新作法、新產品)如何被採納、在社會群體之間擴散傳布開來的過程(Everett M.Rogers,Diffusion of Innovation,4th ed.,1995影響新事物被接受採納的主要五大特徵:相對優勢相容性複雜性試用姓可見性,新事物散播的四大要素,新事物:五大特徵傳播管道:大眾媒體、人際溝通最有效時間:擴散的快慢受三種因素影響決策過程:認知、說服、決定、使用、鞏固期嘗新程度(innovativeness):創新者、早用者、早期/晚期跟進者、落後者接受速率:臨界質量(critical mass)、全部人口愈早被接受此速率曲線愈陡直社會系統:ex.秘魯村落燒開水之推廣社會結構 當地推廣者設經地位較高,得不道教低者認同行為規範(norms)只有病人才喝熱開水,去寒,不是去病意見領袖 已燒開水者都不是當地的意見領袖,資訊守門人(Information Gatekeeper:IG),任務是控制資訊的傳播在科技組織中資訊需求者請教的對象扮演IG的科學家經由正式或非正式的管道將資訊轉介給服務機構的成員,在科技進展中扮演及重要的角色是一種非正式的資訊溝通管道特徵:多年工作經驗、教育程度高、資訊管道較多、重視且擅長使用組織內外部各種資訊管道科學傳播中的應用:同儕評審 確保作品品質,決定是否接受稿件出版的資訊守門人,Katz&Lazarsfelds model(1940):two 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二級傳播學說 p110 Source-Message-Mass media-Opinion leaders PublicOL:社會系統中常有具有影響力的人提供週遭人們資訊與意見,非正式的影響他人的態度與行為者意見領袖 v.s.資訊守門人Opinion leader:獨立於組織階層結構之外,可能干預傳播過程。Gatekeeper:在階層結構中運作,角色界定範疇,連結內部與外部網絡來傳播資訊,減少溝通障礙。技術守門人兩級傳播現象 p113Ex.AllenEx.工研院電子研究所,科學家對非科學家的傳播,James E.Grunig 情境理論 Situational Theory科學家對非科學家之溝通模式 p160組織管理科學家 公共關係媒體 媒體編輯 受眾 科學作家科學作家 人際溝通者(社區領袖、推廣者)科學家很少直接向大眾傳布科學訊息,而是透過許多中間人。,Grunig批主導科學傳播研究的擴散理論僅描述對大眾的資訊流程,而未深入解釋受眾的溝通行為。Ex.藥商勸服醫生採用新藥:指出誰接受說服但未 說明為什麼。情境理論:人們努力溝通為了解決問題,或為了好奇、興趣。個人特徵與態度不會左右人們的溝通行為,而是當某一情境引起興趣,或在某一情境必需處理問題時,人們才會溝通。工具性使用vs.消遣性使用 科學新聞,結語,科學傳播(科學家兼生產、使用資訊)科學社群與無形學院(科學資訊的交流)新事物散播理論與科學創新的散播資訊守門人與同儕評審(科學資訊流通控制)通俗科學(科普)資訊之傳播與情境理論馬太效應,參考書目,傅雅秀(1999)。從圖書資訊學的觀點探討科學傳播。台北:漢美。林珊如(1999)。資訊、知識與管理。在陳昭珍等編著,資訊資源管理,第六章:組織中資訊搜尋行為。北縣:空大。Ruben,Brent D.(1993).Communication and Human behavior.3rd ed.Chapter 2:The evolution of communication study.NY:Macmi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