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课件).ppt
(2),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元素,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元素,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目相同。,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目相同。,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关键知识点:1.元素的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方式而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关键知识点:1.元素的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方式而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2.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得失电子的趋势;而原子半径决定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强弱。,关键知识点:1.元素的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方式而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2.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得失电子的趋势;而原子半径决定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强弱。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预测碱金属可能的化学性质。,最外层均只有1个电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而具有还原性(相似性),但由于原子半径不同,失电子的能力不同(递变性)。,预测碱金属可能的化学性质。,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结论:1.化学性质相似。2.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性质。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越易反应,反应越剧烈;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也越强,碱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水化物的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密度依次增大,熔沸点依次降低。,锂的密度比煤油的还要小,因此少量的锂不能储存在煤油中。,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相似性:均为银白色金属,比较柔软,有延展性。密度较小,熔点较低,导热性和导电性很好。,2.卤族元素,根据卤素的原子结构,请你试着推测一下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所表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如下所示:,2.卤族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且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根据卤素的原子结构,请你试着推测一下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所表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如下所示:,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颜色逐渐加深,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颜色逐渐加深,密度逐渐增大,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熔沸点逐渐升高,颜色逐渐加深,密度逐渐增大,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剧烈程度:_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_,(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化合,F2 Cl2 Br2 I2,剧烈程度:_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_,(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化合,F2 Cl2 Br2 I2,逐渐减缓,剧烈程度:_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_,(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化合,F2 Cl2 Br2 I2,逐渐减缓,逐渐减弱,(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Cl2+2KI=2KCl+I2,(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Br2+2KI=2KBr+I2,Cl2+2KI=2KCl+I2,(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Br2+2KI=2KBr+I2,Cl2+2KI=2KCl+I2,(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2F2+2H2O=4HF+O2(爆炸),氧化剂:F2 还原剂:H2O,Cl2+H2O=HCl+HClO(能反应),Br2+H2O=HBr+HBrO(很弱),I2+H2O=HI+HIO(极弱),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3)卤素单质与水的反应,(4)卤素单质与金属的反应,氟(F2)可以与所有金属反应,氯(Cl2)、溴(Br2)、碘(I2)可以与大多金属反应。但F2、Cl2、Br2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态卤化物,而I2反应则生成低价态碘化物。,(1)液溴具有强挥发性。,(2)碘的升华。单质碘可以使淀粉溶液变蓝。,(3)氢氟酸可以腐蚀玻璃。,(4)液氯可以贮存在钢瓶内。,卤族元素的特殊性,元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易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强),元素非金属性,元素非金属性: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性质。得电子能力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强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变化,